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天京保卫战简介、经过、历史意义以及影响

天京保卫战简介、经过、历史意义以及影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508 更新时间:2023/12/17 11:03:44

1861年3月17日,意大利议会宣布成立意大利王国,推举撤丁国王为意大利国王,定都佛罗伦萨。次年5月和9月,美国林肯政府相继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公开提出要消灭奴隶制;然而,1865年4月14日,林肯在大剧院被南方间谍刺杀身亡。

1861年9月,天京上游的最后一个屏障安庆陷落,太平天国的西线军事形势迅速恶化。紧接着,1862年5月,庐州又被攻占,这使得太平天国的西部战场全部崩溃,天京完全处于湘军的直接威胁之下。

1861年辛酉政变后,清政府最高统治集团对内重用地方洋务派曾国藩集团,对外投靠外国侵略者,共同镇压太平天国革命。从此,太平天国革命政权面临着更为险恶的形势。

1861年11月,慈禧太后授权曾国藩统领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四省军务,加紧了对太平天国的镇压。1862年初,曾国藩驻守安庆,指挥全局。同时,兵分三路镇压太平军。曾国藩的主要目标仍然是天京,对苏南及浙江根据地的进攻主要也是为了阻止那里的太平军回师救援天京。

1862年3月下旬,曾国荃率军从安庆出发,沿长江北岸东下直趋天京。曾国荃部进军非常迅速,6月初已经逼近距天京城不到4里的雨花台。天京形势非常危急,洪秀全甚为惊恐,一日连下三道诏书,命令李秀成赶快回师救援。

在洪秀全的再三催促下,李秀成于1862年9月14日率领10余万太平军自苏州西上,回援天京。10月13日,李秀成命令太平军分东西两路向驻扎于雨花台的曾国荃军营发起进攻,激烈的天京外围攻守战打响了。太平军日夜炮轰湘军军营,步步紧逼,形势非常危急,11月26日,李秀成见围攻曾国至军营月余不下,太平军却因缺衣少食,战斗力大减,不得已下令撤军,率东路军进入天京。

李秀成因没有击败曾国荃部湘军,未解天京之围,被洪秀全给予严责革爵处罚,并令他渡江北征安徽、湖北,以“围魏救赵”之计解天京之围。

1862年12月初,李秀成命先头部队渡江。1863年3月,李秀成亲自率领大军渡江北上,进入安徽北部。而曾国藩也已经看出了太平军北进的目的,连忙调兵进入安徽,拦截太平军,阻止其西进。同时命令曾国荃坚守大营,并向天京外围增兵,加紧对天京的围攻。李秀成部在回师途中,又遭到湘军的袭击,伤亡惨重,10多万精锐之师,返回天京时总数不及一万五千人。这次作战行动,不但没有起到“围魏救赵”的作用,反而损失惨重,太平军的实力遭到严重削弱,从此,再也没有力量组织大规模的进攻。

而此时,江苏、浙江战场上也发生了不利于太平天国的变化。1863年12月,苏州陷落,苏南战场瓦解。1864年3月,杭州陷落,浙江根据地瓦解。苏南和浙江根据地的瓦解,使天京又失去了东南屏障,粮草和军用物资供应被切断,天京成为一座四面受敌的孤城。

1863年12月,苏州失守后,李秀成鉴于湘军围困甚严,天京又内无粮草,外无援军,建议放弃天京,另辟根据地,实行战略转移。这种建议在当时的情况下是正确可行的,但是洪秀全断然拒绝,从而使太平天国革命政权失去了最后生存的希望。

1864年3月,湘军对天京形成了合围之势,太平军以微弱之师顽强抵抗。6月3日,洪秀全病逝,其长子洪天贵福即位,是为幼天王。7月19日,在湘军炮火的猛烈轰击下,太平门城墙被炸天,湘军进入城内。太平军奋力抵抗,与湘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终因寡不敌众,大多壮烈牺牲,天京陷落。天京的陷落和太平天国主要领导人的牺牲,标志着太平天国革命的彻底失败。

太平天国革命虽然失败了,但它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揭开了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标签: 保卫战历史意义天京

更多文章

  • 清朝后妃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制度,后妃,清朝

    光绪之隆裕皇后清朝后妃制度的形成有一个过程。关外努尔哈赤时期还没有后妃制度。这时妻妾没有名号。努尔哈赤的16个妻子都叫“福晋”(下面12帝后妃表中,其大福晋姑且依后来的制度称为皇后,其他称妃子)。皇太极时期,有了后妃之别,建立了五宫:中宫清宁宫、东宫关雎宫、西宫麟趾宫、次东宫

  • 孙嘉淦是一个怎样的人?孙嘉淦凭借什么流芳百世?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是一个,流芳百世,的人

    孙嘉淦是一个怎样的人?孙嘉淦凭借什么流芳百世?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孙嘉淦是清朝着名官员,曾经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一直是以敢于谏言闻名。孙嘉淦从小家境贫寒,但自幼好学,最后考中进士入翰林院任庶吉士。此后凭借自己的努力孙嘉淦的仕途获得了不错的成就,他在乾隆上位初期曾上疏《三习

  • 清朝后宫的嫔妃无趣时,做什么消磨时光?他们通常都干这3件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做什么,后宫,嫔妃

    皇上的嫔妃,自打进了皇室宫闱宅院,就打开了庸庸碌碌、与世独立的后宫生活。皇上毫无疑问不可以每天陪在他们身旁,他们绝大多数的岁月全是和宦官、婢女渡过的。可是,他们是趾高气昂的主人家,和这些仆人们也没有什么好说的。无聊的妃子们所以,妃嫔的生活一般都比较无聊。可是,人不是木头,是动物,有情感,她们一般做些

  • 耿精忠明知道造反是死罪 耿精忠为什么还向康熙投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康熙,明知道,死罪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耿精忠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康熙十三年(1674年)三月耿精忠响应吴三桂造反,他当时击杀了福建总督范承谟以及五十多位官员,造反的意志很坚定,然而他却成为第一个投降康熙的藩王,难道耿精忠不明白即便自己投降也是死路一条?还是他心存侥幸,认为康熙会对自己网开一面?我们都

  • 清朝的皇帝们是一群怎样的群体?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清朝,皇帝,群体

    清代的皇帝,大多喜欢狩猎。跟成吉思汗一样,努尔哈赤也是靠“弯弓射大雕”而白手起家的传说他最初创业的本钱仅为私藏的十三副刀甲。若按阶级划分,他无疑属于猎户出身,朝伏夜出,捕杀野兔山鸡之类去城里卖,养家糊口。估计在那个时代,貂皮鹿茸灵芝草,就已是“东北三件宝&rdqu

  • 慈禧之所以能走向权力巅峰,和他有直接联系,为了他慈禧不择手段!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不择手段,他有,慈禧

    慈禧老佛爷是晚清时期的一个重要政治人物,并且她还是满清政府的实际掌控人。要说政治权谋,慈禧可谓是深谙其道,但要是谈论治国安邦,她则是昏庸无能的一个典范。晚清时期,中国面临着内忧外患之危,然慈禧太后却贪恋权欲,目光短浅,顾家不顾国。一味求和守旧,致使近代中国受尽屈辱,最终把清朝推向灭亡。在历史中,慈禧

  • 翁同龢为什么主张开战呢 只因他和李鸿章有私怨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他和,只因,私怨

    翁同龢为什么主战,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1875年,4岁光绪帝登基,一年后,慈禧太后安排状元翁同龢担任他的启蒙老师。翁同龢不仅学识渊博,温雅有礼,还宛如父亲给了年幼的光绪许多生活上的关爱,因此很快就获得了光绪的好感与信任。光绪亲政后,翁同龢先后任

  • 陈宝琛传:世代簪缨 末代帝师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世代,末代,簪缨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闽县(今福州市区)人,清同治七年(1868年)进士。光绪元年(1875年)任翰林侍读。与学士张佩纶、通政使黄体芳、侍郎宝廷等人合称“清流四谏”。光绪六年(1880年),由于“清谏”,得到两宫皇太后赏识,任

  • 清朝花木兰王聪儿:20岁带领打仗,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清朝,结局,花木兰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王聪儿的文章,欢迎阅读哦~王聪儿出身社会底层,幼年丧父,她跟母亲相依为命,母女二人为了讨生活,只好走向街头,靠着杂耍本领,以江湖卖艺为生,过着朝不保夕、颠沛流离的日子。后来王聪儿结识了一个叫齐林的人,此人是当时一个秘密宗教——白莲教的首领。白莲教的来源,我们已经不得而知,

  • 康熙为什么要杀吴应熊,孝庄求情为啥没有效果?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孝庄,康熙,要杀

    朝代更替,不论是哪一时期,如果你迈入了朝廷,那也表面你终究背负着大多数人的利益,在往后面的人生中,你也只有为利益而活,为这一职位的老百姓而活,这件事情不相干对与错,只能得失。吴三桂对汉人而言是个两面三刀的卖国贼,可是对于清朝廷而言,确实一个实实在在的大忠臣。当然这也是有证据的。吴三桂在投靠清朝廷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