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一心为民的达州古代官吏江国霖

一心为民的达州古代官吏江国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075 更新时间:2023/12/31 7:29:27

江国霖,字雨农,号晓帆,清嘉庆十六年(1811)出生于大竹县童家乡盐井沟。他为官20年,一生清廉,所到任上,一心关心人民疾苦,严惩贪官污吏。后被佞臣陷害,罢官归里,忧郁而死,终年48岁。

江国霖的父亲江大溶是清朝的庠生(科举制度中府、州、县学生员的别称),曾在乡里作塾师。其母邓氏系大家闺秀,亦知书达理。江国霖从小便受到良好家庭的教育,幼时在其父开的塾馆中学习。他聪颖嗜学,攻读刻苦,15岁便被录入县学为诸生(秀才),16岁补博士弟子。知府孙益廷对其颇为钟爱,推荐到绥定府学深造,奖给助学补贴。江国霖刻苦攻读,风雨无间,曾题联自勉曰:“奋起精神,读落满天星斗;养成羽翼,冲破万里云烟。”可见他从小便有凌云之志。

道光十一年(1831),江国霖参加乡试,考中举人;道光十八年又取为进士,后参加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殿试,中一甲第三名(探花),成为达州古代科举考试之冠。他即被任命为翰林院编修,次年又被任命为广西主考。时其父病故,江国霖奔丧回家,建"听风楼"书房,博览古今典籍,间或步至田间,了解民间疾苦。三年服满后,出任顺天乡试司考官,继为江南主考,国史馆编修和湖北学政。从政之余,潜心研读典籍。

道光二十七年(1847)冬,江国霖出任广东惠州知府,到任伊始,立即清理积案,发现前任官吏贪污受贿,造成许多冤案。江国霖亲审讼词,及时决断。未逾半年,不但积案处理完毕,而且对受害者平反昭雪,进行经济补偿,深受群众爱

惠州地处东江下游,水患频繁,十年九涝,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极大威胁。道光二十八年八月连日暴雨,江水陡涨,沿江数县一片洋。江国霖紧急组织抢险救灾,督促部属全力以赴,并亲到灾区慰问灾民,自出俸银救济,并倡导州民捐资,设站施粥,普救灾民,使广大灾民得以度过难关。

道光二十九年,江国霖出任雷琼兵备道,距城十里的海口镇,过去商船云集,市场繁荣,后因西洋海盗数次抢劫,官兵畏惧,不敢出动剿灭,海盗气焰更加嚣,以致商旅不敢营集,造成百业萧条,给人的生活需求带来极大困难。江国霖到任后,立即巡视海岸,增筑炮台,征募船只,训练水兵,并在水军中破格提拔优秀士兵黄开广、吴全美等多人,委以重任,派遣他们率领精干水兵日夜出海巡游,先后捕获西洋海匪100余人,海患遂平。自是琼海数千里,商船往来,繁荣如旧,促进了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解决了人民群众生产和生活中必需品的需要。

海南儋州,历来都是黎族、汉族杂居的地方,他们常因本民族的利益而发生摩擦。咸丰元年(1851),有人从中挑拔,致使土籍人和客籍人失和,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而且纷争迅速扩大,以致发生械斗,危及省城。百姓官吏都惶惶不安。江国霖受朝廷之命进行弹压。他挥兵进至那达墟,自思黎人此举,乃是受人蒙骗,需对黎人进行开导。为了不致兵戎相见,使双方百姓生命财产受到损失,江国霖不听下属的劝阻,毅然乘轿独往黎寨,面见头人,陈说黎汉相争会使双方百姓都受到重大损失的道理,希望能永远和睦相处,互助互利。黎人头目自知受人唆使,实不应该,遂负荆请罪,表示子孙后代都要与汉人修好,誓不相残。江国霖还给以布匹酒食,予以抚慰,并拨款修理黎汉百姓被损坏的房屋,安置流亡,医治战争创伤,遂使儋州得以安宁。

江国霖治琼期间,心系人民疾苦,奖励耕织,警戒游手好闲之徒,提倡亲友睦邻,要化干戈为玉帛。他还兴办学校,亲到琼台书院讲学,使黎汉子弟知书达理,并筹款3000元设奖学金鼓励学生勤奋学习。在江国霖的治理下,琼州一带人民安居乐业,百业兴旺。人人称颂江国霖一心为民,治理有方,是一个难得的好官。

咸丰三年,朝廷以江国霖政绩卓着,任命他为广东按察使,旋升为广东布政使。江国霖到任后,案头公皆一一过目,细心审阅。他发现广东盐务积弊不少,以致课税难收,究其原因,多系官府自身不廉所致。江国霖认为“官无私而后能缉私,先恤商而后能治商”。于是,他大刀阔斧惩治贪官污吏,断然废除原附加在盐价上的衙门杂税;接着又严厉缉私,斩断官商勾结的链条,盐政得以有效地整顿。江国霖常说:“患在内,不在外”,要求下属以国家人民的利益为重,令行禁止,严禁推诿拖拉,提高办事效率。咸丰八年,朝廷命他为广东巡抚,他更是勤政爱民,事必躬亲,严厉整顿吏治,因而得罪了不少官僚,他们买通朝廷权贵,对江国霖进行构陷,不久,江国霖便被朝廷革职罢官。江国霖回到故乡,心情忧郁,闭门谢客,深居简出,以吟诗、习字自娱,间或到古刹散闷与僧侣为伍,聊以打发时光。江国霖做官时已瘁劳咯血,加上此时心情郁闷,不久,旧病加剧,以致卧床不起,延医服药无效,咸丰九年(1859)病卒,享年48岁,遗体葬于大竹县西河乡八角庙。

江国霖前后做官20余年,未置田产,薪俸多接济别人。他曾为家乡捐俸银万余两,使大竹每年得以多取秀才一名。他一生所着诗文颇多,经精选留存编有《梦溪斋诗集》、《随月山房文集》等书若干。江国霖病故后,他曾做过官的惠州,老百姓感其恩德,曾画其像供于“三贤祠”中以祭祀。

标签: 为民官吏达州

更多文章

  • 慈禧第一保镖,大清第一武状元张蜀锦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有多,武状元,蜀锦

    一说到慈禧太后,估计很多人都表示恨的牙痒痒。也的确,慈禧太后在晚清的时候干了许多的祸国殃民的事情。她不仅思想迂腐,生活也极其奢靡。在全大清的百姓吃不上饭的时候,她还在各种造作。最后差点将大清的土地都变卖出去了。说到这里估计有人就要问了,面对慈禧的兴风作浪为何就没有人想要对她除之而后快呢?其实在慈禧掌

  • 大清朝的太平盛世——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百年盛世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太平盛世,清朝,盛世

    太平盛世圣祖康熙帝、仁宗雍正帝、高宗乾隆帝,此三帝在位一百多年,乾纲独断。他们志存高远,励精图治,汉文化水平又高,是清廷入关后最有统治才能,功绩最突出的皇帝。在这100多年里,国内虽然还时有战争的发生,但这些战争不是局于边疆地区,就是限于规模不大,因此都没有造成全国性的大动荡,世道真是堪称&ldqu

  • 孙嘉淦告老还乡为什么拉几车砖头回家呢 只因他想衣锦还乡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他想,告老还乡,衣锦还乡

    还不知道:孙嘉淦告老还乡为什么拉几车砖头回家呢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老话说得好“祸从口出”,历史上因为说错话被处死的人数不胜数,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面对帝皇,仍然可以直言进谏的清官。孙嘉淦出身于贫困家庭,在这样的环境下,他懂得“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康熙五十二年,经过不懈

  • 天京保卫战简介、经过、历史意义以及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保卫战,历史意义,天京

    1861年3月17日,意大利议会宣布成立意大利王国,推举撤丁国王为意大利国王,定都佛罗伦萨。次年5月和9月,美国林肯政府相继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公开提出要消灭奴隶制;然而,1865年4月14日,林肯在大剧院被南方间谍刺杀身亡。1861年9月,天京上游的最后一个屏障安庆陷落,太平天国

  • 清朝后妃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制度,后妃,清朝

    光绪之隆裕皇后清朝后妃制度的形成有一个过程。关外努尔哈赤时期还没有后妃制度。这时妻妾没有名号。努尔哈赤的16个妻子都叫“福晋”(下面12帝后妃表中,其大福晋姑且依后来的制度称为皇后,其他称妃子)。皇太极时期,有了后妃之别,建立了五宫:中宫清宁宫、东宫关雎宫、西宫麟趾宫、次东宫

  • 孙嘉淦是一个怎样的人?孙嘉淦凭借什么流芳百世?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是一个,流芳百世,的人

    孙嘉淦是一个怎样的人?孙嘉淦凭借什么流芳百世?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孙嘉淦是清朝着名官员,曾经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一直是以敢于谏言闻名。孙嘉淦从小家境贫寒,但自幼好学,最后考中进士入翰林院任庶吉士。此后凭借自己的努力孙嘉淦的仕途获得了不错的成就,他在乾隆上位初期曾上疏《三习

  • 清朝后宫的嫔妃无趣时,做什么消磨时光?他们通常都干这3件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做什么,后宫,嫔妃

    皇上的嫔妃,自打进了皇室宫闱宅院,就打开了庸庸碌碌、与世独立的后宫生活。皇上毫无疑问不可以每天陪在他们身旁,他们绝大多数的岁月全是和宦官、婢女渡过的。可是,他们是趾高气昂的主人家,和这些仆人们也没有什么好说的。无聊的妃子们所以,妃嫔的生活一般都比较无聊。可是,人不是木头,是动物,有情感,她们一般做些

  • 耿精忠明知道造反是死罪 耿精忠为什么还向康熙投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康熙,明知道,死罪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耿精忠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康熙十三年(1674年)三月耿精忠响应吴三桂造反,他当时击杀了福建总督范承谟以及五十多位官员,造反的意志很坚定,然而他却成为第一个投降康熙的藩王,难道耿精忠不明白即便自己投降也是死路一条?还是他心存侥幸,认为康熙会对自己网开一面?我们都

  • 清朝的皇帝们是一群怎样的群体?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清朝,皇帝,群体

    清代的皇帝,大多喜欢狩猎。跟成吉思汗一样,努尔哈赤也是靠“弯弓射大雕”而白手起家的传说他最初创业的本钱仅为私藏的十三副刀甲。若按阶级划分,他无疑属于猎户出身,朝伏夜出,捕杀野兔山鸡之类去城里卖,养家糊口。估计在那个时代,貂皮鹿茸灵芝草,就已是“东北三件宝&rdqu

  • 慈禧之所以能走向权力巅峰,和他有直接联系,为了他慈禧不择手段!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不择手段,他有,慈禧

    慈禧老佛爷是晚清时期的一个重要政治人物,并且她还是满清政府的实际掌控人。要说政治权谋,慈禧可谓是深谙其道,但要是谈论治国安邦,她则是昏庸无能的一个典范。晚清时期,中国面临着内忧外患之危,然慈禧太后却贪恋权欲,目光短浅,顾家不顾国。一味求和守旧,致使近代中国受尽屈辱,最终把清朝推向灭亡。在历史中,慈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