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代帝师”祁隽藻:一树葱茏入梦来

“三代帝师”祁隽藻:一树葱茏入梦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787 更新时间:2023/12/14 2:24:30

翻阅着定价不菲、印制精美的《祁隽藻书法精典》,美的享受充溢心间。经典作品总是能穿越时空,不仅在当时领风气之先,成时代之圭臬,而且能布泽于世,浸润身后的所有岁月。

如果说中华五千年化积淀是一片一望无际的森林,那么,祁隽藻则是这片茂林修竹中枝叶参天的大树。

头顶浩瀚天空,撑起一树绿荫。

好大的一棵树,奇特的一个人。

祁隽藻是谁?他有哪些卓尔不凡之处?尽管祁隽藻产生巨大影响的那个时代离我们并不太久远,但大多数人似乎对其很陌生。这无疑是中华文化的一个命题,对之的破解将会使更多的人能更了解我们所拥有的足以自豪的深厚文化,从而更加增进我们对生于斯长于斯的文化沃土的深情。

祁隽藻,生于1793年,卒于1866年,字叔颖、淳甫,后改为实甫;号观斋、息翁,谥文端,山西省寿阳县平舒村人。他出生在一个三世显达的望族家庭,幼年随父亲读书,嘉庆十九年(1814年)考中进士,以后一路做官,为断升迁,曾任国子监祭酒、户部右侍郎、兵部尚书、户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礼部尚书、首席军机大臣等高官,还兼任过道光皇帝的上书房总师傅、咸丰皇帝的太子太保衔、同治皇帝的弘德殿授读,因此有“三代皇师”之称。

人臣之高,无如帝师。祁隽藻为三代皇帝讲授经史,足可见其才学之高。

作为朝廷重臣,祁隽藻一生忠清亮直,勤政爱民,举贤荐能,政绩卓着。更重要的是,他能时时记得体恤下情,廉洁奉公,两袖清风,不染纤尘。在当时的京城曾流传着这样一句民谣:贪官逛和府,清官访祁宅。这是对祁隽藻为官40余年、一生清正廉洁的中肯评价。我们不知当年的“祁相国府”是什么样子,但肯定不奢华。仅从寿阳平舒村的祁家旧居遗存来看,与平常百姓家无异,与阳城陈廷敬气势恢宏的“皇城相府”更不可同日而语。

寿阳老家,是祁隽藻梦中永远的青草地。他一生中在寿阳老家住了10年之久,有5年是在寿阳读书,另5年则是因父母亲去世,守孝或养病回寿阳的。宦海生涯中,他回寿阳的时间可占到四分之一。他有足够的时间和必要,把寿阳老家的“相府”修建得富丽堂皇,这也符合封建官吏仕途得志衣锦还乡后的一贯做法,但祁隽藻并没有这么做,这一点难能可贵。放眼历史,有几人能有如此思想境界?其廉法自律,对后人颇多迪。

祁隽藻做官的时代,已经是清帝国走向衰落时期,外国侵略军不断进犯,如英国军队强占香港;国内起义此起彼伏,如太平天国、小刀会等;各级官员则腐败无能,清政府陷入了内外交困的境地。他忧国忧民,不断上书皇上,希望朝廷能够勤政爱民,减免税赋,带领民众抵御外国侵略,重振国威。然而,仅凭他个人的才智和道德力量,是很难扭转社会风气的。

祁隽藻传世者,一是其着作《马首农言》,已被公认为我国农学宝贵遗产。一是3000多首诗作,徐继畲以诗尊之“相业诗名两相称,寿阳端合此欧阳”。三是有“一时之最,人共宝之”之誉的大量书法作品,其书法由小篆入真行,师承二王,出颜柳,参以山谷,深厚遒健,意到笔随,自成一格,在清代中晚期被誉为“一时之最”。

祁隽藻有不少行楷书刻本流传于世,在社会上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真迹被众多书法爱好者、收藏家巨金购藏。晋祠、太谷三多堂、灵石王家大院、阳泉、平定、闻喜、高平、寿阳等地,都存有祁隽藻写的碑文;北京八大处、河北、西安、湖南、福建也留有他写的碑文和牌匾;全国知名的博物馆、图书馆存有他写的中堂、对联真迹数百件,奏折、诗稿信函百万余言,这些墨宝都体现了祁隽藻飘逸旷达的大家风范。

对于书学,祁隽藻亦深有研究,曾与何绍基论书,称“南北书派本代兴”,认为书法的替代是正常的,“典型虽云有前矩,浩气独出无同能”,“妙哉有神不肖貌,特标颜性裹锋凌”,主张“能言也能贱”,对古人书法的考证、评论,均有独到的哲理感悟。

生前繁华草头露,死后风流陌上花。曾经有过祁隽藻这样的人物,使得我们的古代文化多了几分厚重感,多了几分魅力!

标签: 三代祁隽藻葱茏

更多文章

  • 清朝的转衰和连绵不断的农民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农民起义,清朝,连绵不断

    一、“富贵如花”、“贫贱如草”乾隆皇帝即位初期,励精图治,无论在经济上、政治上、军事上、文化科学上都有所发展,达到了清朝极盛的顶点。但是,中叶以后,土地集中现象极为严重,统治阶级奢侈腐化、挥霍无度,大小官僚贪污成风、鱼肉人民,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尖锐

  • 一心为民的达州古代官吏江国霖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为民,官吏,达州

    江国霖,字雨农,号晓帆,清嘉庆十六年(1811)出生于大竹县童家乡盐井沟。他为官20余年,一生清廉,所到任上,一心关心人民疾苦,严惩贪官污吏。后被佞臣陷害,罢官归里,忧郁而死,终年48岁。江国霖的父亲江大溶是清朝的庠生(科举制度中府、州、县学生员的别称),曾在乡里作塾师。其母邓氏系大家闺秀,亦知书达

  • 慈禧第一保镖,大清第一武状元张蜀锦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有多,武状元,蜀锦

    一说到慈禧太后,估计很多人都表示恨的牙痒痒。也的确,慈禧太后在晚清的时候干了许多的祸国殃民的事情。她不仅思想迂腐,生活也极其奢靡。在全大清的百姓吃不上饭的时候,她还在各种造作。最后差点将大清的土地都变卖出去了。说到这里估计有人就要问了,面对慈禧的兴风作浪为何就没有人想要对她除之而后快呢?其实在慈禧掌

  • 大清朝的太平盛世——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百年盛世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太平盛世,清朝,盛世

    太平盛世圣祖康熙帝、仁宗雍正帝、高宗乾隆帝,此三帝在位一百多年,乾纲独断。他们志存高远,励精图治,汉文化水平又高,是清廷入关后最有统治才能,功绩最突出的皇帝。在这100多年里,国内虽然还时有战争的发生,但这些战争不是局于边疆地区,就是限于规模不大,因此都没有造成全国性的大动荡,世道真是堪称&ldqu

  • 孙嘉淦告老还乡为什么拉几车砖头回家呢 只因他想衣锦还乡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他想,告老还乡,衣锦还乡

    还不知道:孙嘉淦告老还乡为什么拉几车砖头回家呢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老话说得好“祸从口出”,历史上因为说错话被处死的人数不胜数,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面对帝皇,仍然可以直言进谏的清官。孙嘉淦出身于贫困家庭,在这样的环境下,他懂得“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康熙五十二年,经过不懈

  • 天京保卫战简介、经过、历史意义以及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保卫战,历史意义,天京

    1861年3月17日,意大利议会宣布成立意大利王国,推举撤丁国王为意大利国王,定都佛罗伦萨。次年5月和9月,美国林肯政府相继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公开提出要消灭奴隶制;然而,1865年4月14日,林肯在大剧院被南方间谍刺杀身亡。1861年9月,天京上游的最后一个屏障安庆陷落,太平天国

  • 清朝后妃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制度,后妃,清朝

    光绪之隆裕皇后清朝后妃制度的形成有一个过程。关外努尔哈赤时期还没有后妃制度。这时妻妾没有名号。努尔哈赤的16个妻子都叫“福晋”(下面12帝后妃表中,其大福晋姑且依后来的制度称为皇后,其他称妃子)。皇太极时期,有了后妃之别,建立了五宫:中宫清宁宫、东宫关雎宫、西宫麟趾宫、次东宫

  • 孙嘉淦是一个怎样的人?孙嘉淦凭借什么流芳百世?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是一个,流芳百世,的人

    孙嘉淦是一个怎样的人?孙嘉淦凭借什么流芳百世?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孙嘉淦是清朝着名官员,曾经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一直是以敢于谏言闻名。孙嘉淦从小家境贫寒,但自幼好学,最后考中进士入翰林院任庶吉士。此后凭借自己的努力孙嘉淦的仕途获得了不错的成就,他在乾隆上位初期曾上疏《三习

  • 清朝后宫的嫔妃无趣时,做什么消磨时光?他们通常都干这3件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做什么,后宫,嫔妃

    皇上的嫔妃,自打进了皇室宫闱宅院,就打开了庸庸碌碌、与世独立的后宫生活。皇上毫无疑问不可以每天陪在他们身旁,他们绝大多数的岁月全是和宦官、婢女渡过的。可是,他们是趾高气昂的主人家,和这些仆人们也没有什么好说的。无聊的妃子们所以,妃嫔的生活一般都比较无聊。可是,人不是木头,是动物,有情感,她们一般做些

  • 耿精忠明知道造反是死罪 耿精忠为什么还向康熙投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康熙,明知道,死罪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耿精忠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康熙十三年(1674年)三月耿精忠响应吴三桂造反,他当时击杀了福建总督范承谟以及五十多位官员,造反的意志很坚定,然而他却成为第一个投降康熙的藩王,难道耿精忠不明白即便自己投降也是死路一条?还是他心存侥幸,认为康熙会对自己网开一面?我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