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石达开的最后信函之谜

石达开的最后信函之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433 更新时间:2023/12/7 0:40:41

公元1857年,翼石达开由于遭受天王洪秀全的猜忌,率部10万余众西征。虽然石达开从天京(今南京)出走,是由于太平天国的内讧引起,但他对天朝的忠诚,却始终没有改变,所至之处,皆树太平之旌旗,扬天国之威德。

石达开以四川作为根据地,一是仰慕蜀中富饶,二是川督庸懦,可乘其弊。可是他在进军过程中,形势却发生了变化。1862年,石达开率主力10万人川(号称20万),这时四川总督已换为湘军干将骆秉章,形势对石达开非常不利。是年4月,石达开攻忠州、丰都、涪州(今涪陵)、巴县,均告失败,渡江未成。5~8月,在叙府(今宜宾)、合江、江津渡江石达开1831年,石达开出生于广西贵县(今贵港市)北山里那邦村一个小康之家,汉族客家人,但有壮人血统(他的母亲是壮族人)。有两姊一妹,没有兄弟。石达开幼年丧父,八、九岁起独撑门户,务农经商之余,习武修文不辍,十三岁时处事已有成人风范,因侠义好施,常为人排难解纷,年未弱冠即被尊称为“石相公”。西康省石棉县石儿山翼王亭旁边的翼王雕像又未成。1863年1月,石达开在叙府横江与清军决战,遭遇到湘军悍将刘岳昭的顽强抵抗,加之石达开部下郭集益等4将降清,自焚双龙镇营垒30余座,致使石达开死伤4万余众,元气大伤,只好退回云南。4月,石达开带领4万人终于从米浪坝(今巧家)过江,5月占领西昌,经冕宁北上,5月14日进人紫打地(今石棉安顺场)。

石达开在大渡河畔被清军与地方土司紧紧围困,成为釜中之鱼,他率领军队左冲右突,终未能脱险。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石达开命军师曹伟人给清军写了一封信。信中说:“窃思求荣而事二主,忠臣不为;舍命以全三军,义士必作。”请求清军赦免他的部下。他把信写成后,用箭射入驻守在大渡河刈岸的清朝四川重庆镇总兵唐友耕的军营中。

那么石达开的这封书信为谁所收呢?有人说是重庆镇总兵唐友耕,有人说是四川总督骆秉章,而这两种说法各有凭据,致使此事成为一大疑案。

1908年,唐友耕的儿子唐鸿学为其父所编《唐公年谱》印刷出版。年谱中附录了石达开的信,介绍说这封信是石达开写给唐友耕的,也就是说石达开是向唐友耕乞降的。

关于石达开写信给唐友耕的事,《纪石达开被擒就死事》一文有详细记载。文中说,石达开在“四月二十三日,以书射达北岸唐友耕营”,“唐得书,不敢奏亦不敢报。西康省石棉县石儿山的翼王亭石军不得复”。根据这种说法,唐友耕收到石达开的信后,隐匿不报,也没有回复石达开。

1935年,四川泸定西沙河坝农民高某在紫打地偶然发现了石达开的函稿三通。其中一通在《农报》上发表,标题《致四川总督骆秉章书》,收信人是骆秉章,而不是唐友耕。

1937年,萧一山在写《翼王石达开致清重庆镇总兵唐友耕真柬伪书跋》时,认为《农报》发表的《致四川总督骆秉章书》是错误的。他说,他在成都黄某家中曾亲见致唐友耕“真柬伪书”一通,是用翼王所遗之柬帖转抄的。萧一山认为《唐公年谱》附录的石达开信函是可靠的,该信的确是石达开写给唐友耕的。

《广东文物》按照萧一山的说法,有《石达开致唐友耕书》。据说这里也是历史上石达开全军覆没的地方。《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中钛平天国》所辑此信据《广东文物》排印,因此唐友耕为收信人的说法流传较广。

但是,简又文先生认为紫打地农民高某发现的“三遣函,其致王千户与致唐友耕两通……可以为真品”,因此,他的说法与萧一山不同,但认为石达。开写信给唐友耕是可靠的,“致唐函更见之《唐公年谱》,尤为可信”。

罗尔纲先生对石达开写信给唐友耕这件事十分怀疑。他认为是唐鸿学将原收信人骆秉章盗改为唐友耕,他的意图是要为父亲脸上贴金。

石达开信中说:“唯是阁下为清大臣,肩蜀巨任,志果推诚纳众,心实以信服人,不蓄诈,能依清约,即冀飞缄先复,并望贲驾遥临,以便调停,西康省石棉县石儿山翼王亭旁边的翼王亭记碑庶免贻误,否则阁下迟行有待,我军久驻无粮……”罗尔纲指出,石达开信中“肩蜀巨任”的话,应该是对身为四川总督、担负四川全省重任的骆秉章说的,而不是对只管重庆一镇绿营兵的唐友耕说的。太平天国己未九年,李永和、蓝大顺在云南昭通府起义。当时唐友耕为起义军中的一个小头目,后来降清。以唐友耕的身份和地位,石达开是不会写信向他请求赦免三军将士的,更何况唐友耕也没有这么大的权力。唐鸿学知此破绽,故将“肩蜀巨任”改为“当得巨任”。石达开对唐友耕的来龙去脉一清二楚,在信中怎么会称唐友耕为清朝大臣呢?石达开说“并望贲驾遥临”,显然是对远在成都的四川总督骆秉章说的,而不是对隔河相望的唐友耕说的。唐鸿学将原信改为“拜望台驾近临”。石达开信中还有“阁下如能依书附奏清主”的话,但是,当时总兵是不能直接向皇帝上奏的。以上种种破绽,可以证明此信是写给骆秉章的。

1945年,都履和根据李左泉的《石达开江被困记》整理修而成《翼王石达开江被困死难纪实》,其中附录有石达开的信。李左泉的文章是根据土千户王应元幕僚许亮儒遗着《擒石野史》笔记润色重编的,来源可靠。罗尔纲认为,《农报》所载高某发现的抄本和《翼王石达开江被困死难纪实》附录的石达开信函是真实的,是没有经过唐鸿学篡改的。石达开这封信的收信人应是骆秉章而不是唐友耕。

总之,石达开到底将信写给了谁仍旧只是推测,而为什么日期不对也是一个难解之谜。

标签: 之谜信函石达开

更多文章

  • 清代后期汉族交通风俗研究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汉族,清代,风俗

    清代后期,民间在行旅交通工具和时尚方面,一方面适应本地自然地理条件和经济开发的需求,继承发展了传统的交通运输工具,因地制宜,改善旧有的运输条件设施,另一方面,随着近代社会的变迁,西方先进交通运输工具设施的引进,民间的行止习尚呈现出诸多新的时代特征。1.传统交通风俗的延续无论是经济发达的商埠市镇,还是

  • 慈安身边的婢女,被咸丰一眼相中,历经四朝,活了60岁!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咸丰,婢女,活了

    谈起清代的命苦君王,大家都不谋而合地想起咸丰帝,却不知道,咸丰一样是一名较为“好色”的君王,特别是在是当政末期,眼见拯救国家遥遥无期的他愈来愈沉溺于酒色,据说,咸丰在圆明园中养了四位貌美如花的妃子,名唤作“四春娘娘”,分别为海棠春、牡丹春、武陵春和杏花

  • 如果不是他明朝早成了第二个大宋了,为明守下大半江山,迎来的却是皇帝一刀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成了,明朝,江山

    岳飞大家都认识,在宋朝危难之际挺身而出,一心为国却被莫须有的罪名杀害,成为千古奇冤。然而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300年后悲剧再次重演,不过这次历史主角换了,他是大明第一功臣于谦。事实的过程是这样的,1449年北边的瓦剌名将也先率大军侵犯我明朝领土,明英宗朱祁镇听信了宦官的话,御驾亲征,结果在土木堡全军

  • 清朝时期最显赫的皇后,死后被葬3次,家族出了5个皇后和6个妃子!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出了,妃子,皇后

    根据科学研究清代入关后的皇家葬制发觉,要是王后死在皇上以前,会与皇上合墓一起,要是死在皇上以后,则会独立建陵。这样的事情下,王后通常会只葬多次,显然,清代有一名王后却往返葬了多次,她就是说道光帝正室孝穆成王后。孝穆成王后来源于清代最赫赫有名的后族钮祜禄氏,并且还是归属于顶尖中的名门弘毅公府一只,弘毅

  • “南书房行走”是个什么官?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书房,是个

    在清史读物和清宫影视作品中,常能见到“南书房行走”这个有点古怪的官名。南书房,是清代翰林在内廷侍候皇帝读书和做机要工作的地方;“南书房行走”,是在南书房里执勤的翰林的称谓。所谓“行走”,是指本来有官职而被派到其他机构中办事;那么

  • 康熙的四位辅政大臣,苏克萨哈为什么被孤立?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四位,大臣,孤立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苏克萨哈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顺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顺治帝病危,遗诏立皇三子玄烨为太子,特命内大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大臣辅政,辅佐年仅八岁的幼帝。这四位辅政大臣,个个都是在血与火的洗礼中成长起来的,无奈又个个心怀鬼胎,搞得朝廷乱成一锅粥。首辅索尼有勇有

  • “三代帝师”祁隽藻:一树葱茏入梦来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三代,祁隽藻,葱茏

    翻阅着定价不菲、印制精美的《祁隽藻书法精典》,美的享受充溢心间。经典作品总是能穿越时空,不仅在当时领风气之先,成时代之圭臬,而且能布泽于世,浸润身后的所有岁月。如果说中华五千年文化积淀是一片一望无际的森林,那么,祁隽藻则是这片茂林修竹中枝叶参天的大树。头顶浩瀚天空,撑起一树绿荫。好大的一棵树,奇特的

  • 清朝的转衰和连绵不断的农民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农民起义,清朝,连绵不断

    一、“富贵如花”、“贫贱如草”乾隆皇帝即位初期,励精图治,无论在经济上、政治上、军事上、文化科学上都有所发展,达到了清朝极盛的顶点。但是,中叶以后,土地集中现象极为严重,统治阶级奢侈腐化、挥霍无度,大小官僚贪污成风、鱼肉人民,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尖锐

  • 一心为民的达州古代官吏江国霖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为民,官吏,达州

    江国霖,字雨农,号晓帆,清嘉庆十六年(1811)出生于大竹县童家乡盐井沟。他为官20余年,一生清廉,所到任上,一心关心人民疾苦,严惩贪官污吏。后被佞臣陷害,罢官归里,忧郁而死,终年48岁。江国霖的父亲江大溶是清朝的庠生(科举制度中府、州、县学生员的别称),曾在乡里作塾师。其母邓氏系大家闺秀,亦知书达

  • 慈禧第一保镖,大清第一武状元张蜀锦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有多,武状元,蜀锦

    一说到慈禧太后,估计很多人都表示恨的牙痒痒。也的确,慈禧太后在晚清的时候干了许多的祸国殃民的事情。她不仅思想迂腐,生活也极其奢靡。在全大清的百姓吃不上饭的时候,她还在各种造作。最后差点将大清的土地都变卖出去了。说到这里估计有人就要问了,面对慈禧的兴风作浪为何就没有人想要对她除之而后快呢?其实在慈禧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