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后宫的嫔妃无趣时,做什么消磨时光?他们通常都干这3件事!

清朝后宫的嫔妃无趣时,做什么消磨时光?他们通常都干这3件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900 更新时间:2023/12/11 16:25:56

皇上的嫔妃,自打进了皇室宫闱宅院,就打开了庸庸碌碌、与世独立的后宫生活。皇上毫无疑问不可以每天陪在他们身旁,他们绝大多数的岁月全是宦官、婢女渡过的。可是,他们是趾高气昂的主人家,和这些仆人们也没有什么好说的。

无聊的妃子们

所以,妃嫔的生活一般都比较无聊。可是,人不是木头,是动物,有情感,她们一般做些什么打发无聊的时光呢?翻阅史料,就会发现,大部分的妃子,在平日里都会做三件事。

梳个美美的发型

大家肯定都看过清宫剧,不难发现,妃子们的发型都很漂亮,这都是经过精心梳洗打扮的结果。《清末贵族之生活》中记载:

满族好平时梳两把头,式样简洁。

妃子们的两把头

这里的“两把头”,是一种发型。梳两把头时,一把头发上梳,一把头发向下梳。向上梳的头发又分为两绺,左右各一绺,缠到一块木板上;向下梳的那部分要梳成燕尾状。然后,再在头发上加上一些美美的装饰,梳头工作就差不多完成了。

妃子们都有自己的梳头房和梳头太监,太监为妃子们梳头时,一般嘴也不闲着,他们会给妃子们讲宫廷外发生的趣事、新鲜事。因为妃子的生活与世隔绝,她们不能轻易接触到外面的信息。所以,梳头的太监就成了她们的“新闻联播”。

正在梳妆打扮的妃嫔

做个精致的美甲

细心的朋友可能会发现,清宫剧中的妃子无名指和小拇指上一般都着长长的“美甲”,这里所说的美甲,可不是现在的女孩做的美甲。它们叫什么?是干什么用的呢?它们的名字是“护指”,顾名思义,就是保护指甲的东西。

清朝的妃嫔有留长指甲的习惯,能有多长呢?《宫女谈往录》上记载过慈禧的指甲,上面是这么说的:

老太后几年精心养长的指甲,尤其是左手无名指和小指,指甲足有两寸来长。

妃子们无名指和小拇指戴护指

两寸有多长呢?一米等于30寸,所以两寸就是6.67厘米。这么长的指甲,肯定很容易断,要细心呵护,因此要给它们戴上护指。冬天,妃子们一般都戴锦护指,起保暖的作用。天,戴玉护指,清凉舒服。春秋,戴金银护指,雍容大气。

只戴护指是远远不够的,妃子们为了养好她们的指甲,往往煞费苦心,甚至都有专门的宫女负责管理呵护一个指甲。在戴护甲之前,往往是先把指甲泡在御医配好的药水中,软化。然后,涂上指甲油,保持亮度。最后一步,才是戴上护指。

《延禧攻略》高贵妃也带着护指

清朝的妃子们为什么要留长长的指甲呢?在现在看来,多不卫生啊。不过,她们认为,长指甲是养尊处优的标志,因为留着长长的指甲根本不能干体力活,只能被别人服侍。所以,长指甲被看成是皇家贵族的标志。

慈禧在八国联军攻入北京,仓皇出逃时,忍痛把自己养了好久的长指甲剪掉了,为此,慈禧伤心了好久。剪掉之后,慈禧也没舍得丢掉,而是一直保存着直到驾鹤西去,指甲要和她一起埋葬。

做好美容工作

太平车,脸部按摩器

妃子们一般都有一种叫“太平车”的按摩工具,它呈丁字形,横头是可以滚动的滚子,中间是长柄。妃子们拿着太平车,让滚子在脸上滚动,可以促进脸部血液循环,起到消除皮肤黑斑、美容养颜的作用。

在用太平车之前,妃子们要在脸上涂上“玉容散”由白芷、白丁香、白牵牛、鹰条白等16味名贵中药配制而成的膏剂。然后用太平车把玉容散滚均匀,然后一直滚一直滚,既可以打发时间,又能美白养颜。

历史叶子有言:妃子们把闲暇时间都用在了打扮自己上,发型、指甲、脸部三位一体开展工作,把自己变得美美哒,争取早日得到皇帝的宠爱。

标签: 做什么后宫嫔妃

更多文章

  • 耿精忠明知道造反是死罪 耿精忠为什么还向康熙投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康熙,明知道,死罪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耿精忠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康熙十三年(1674年)三月耿精忠响应吴三桂造反,他当时击杀了福建总督范承谟以及五十多位官员,造反的意志很坚定,然而他却成为第一个投降康熙的藩王,难道耿精忠不明白即便自己投降也是死路一条?还是他心存侥幸,认为康熙会对自己网开一面?我们都

  • 清朝的皇帝们是一群怎样的群体?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清朝,皇帝,群体

    清代的皇帝,大多喜欢狩猎。跟成吉思汗一样,努尔哈赤也是靠“弯弓射大雕”而白手起家的传说他最初创业的本钱仅为私藏的十三副刀甲。若按阶级划分,他无疑属于猎户出身,朝伏夜出,捕杀野兔山鸡之类去城里卖,养家糊口。估计在那个时代,貂皮鹿茸灵芝草,就已是“东北三件宝&rdqu

  • 慈禧之所以能走向权力巅峰,和他有直接联系,为了他慈禧不择手段!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不择手段,他有,慈禧

    慈禧老佛爷是晚清时期的一个重要政治人物,并且她还是满清政府的实际掌控人。要说政治权谋,慈禧可谓是深谙其道,但要是谈论治国安邦,她则是昏庸无能的一个典范。晚清时期,中国面临着内忧外患之危,然慈禧太后却贪恋权欲,目光短浅,顾家不顾国。一味求和守旧,致使近代中国受尽屈辱,最终把清朝推向灭亡。在历史中,慈禧

  • 翁同龢为什么主张开战呢 只因他和李鸿章有私怨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他和,只因,私怨

    翁同龢为什么主战,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1875年,4岁光绪帝登基,一年后,慈禧太后安排状元翁同龢担任他的启蒙老师。翁同龢不仅学识渊博,温雅有礼,还宛如父亲给了年幼的光绪许多生活上的关爱,因此很快就获得了光绪的好感与信任。光绪亲政后,翁同龢先后任

  • 陈宝琛传:世代簪缨 末代帝师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世代,末代,簪缨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闽县(今福州市区)人,清同治七年(1868年)进士。光绪元年(1875年)任翰林侍读。与学士张佩纶、通政使黄体芳、侍郎宝廷等人合称“清流四谏”。光绪六年(1880年),由于“清谏”,得到两宫皇太后赏识,任

  • 清朝花木兰王聪儿:20岁带领打仗,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清朝,结局,花木兰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王聪儿的文章,欢迎阅读哦~王聪儿出身社会底层,幼年丧父,她跟母亲相依为命,母女二人为了讨生活,只好走向街头,靠着杂耍本领,以江湖卖艺为生,过着朝不保夕、颠沛流离的日子。后来王聪儿结识了一个叫齐林的人,此人是当时一个秘密宗教——白莲教的首领。白莲教的来源,我们已经不得而知,

  • 康熙为什么要杀吴应熊,孝庄求情为啥没有效果?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孝庄,康熙,要杀

    朝代更替,不论是哪一时期,如果你迈入了朝廷,那也表面你终究背负着大多数人的利益,在往后面的人生中,你也只有为利益而活,为这一职位的老百姓而活,这件事情不相干对与错,只能得失。吴三桂对汉人而言是个两面三刀的卖国贼,可是对于清朝廷而言,确实一个实实在在的大忠臣。当然这也是有证据的。吴三桂在投靠清朝廷之后

  • 反思_《甲午沉思录》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沉思,甲午

    我是一个喜欢“胡思乱想”的人,而且经常思考一些和自己本职工作并不相干且属于“肉食者谋之”的事情。二〇一一年,我和一个朋友闲来喝茶,他问我,你看过的次数最多的电影是哪一部?我几乎毫不思考地回答:《甲午风云》。该片20世纪60年代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李默然、浦克、庞学勤主演。朋友说再过几年就是甲午战争

  • 明朝的灭亡与清朝的入关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入关,明朝,清朝

    一、“扫尽江南钱,填塞马家口”福王小朝廷内幕清军进驻北京的消息传来,江南的和从北京逃来的地主、官僚,便在南京开始了建立政权的倾轧。以史可法、姜曰广为首的一派,主张选立比较贤德的潞王、神宗皇帝的儿子朱常;但是,以马士英等为首的宦党官僚和军阀,则主张拥立世系较近但却昏淫的福王朱由

  • 晚清狂人进士李慈铭:见人就咬 看不惯就骂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晚清,见人,进士

    李慈铭手稿本文摘自《文苑》2009年第5期,作者:刘诚龙,原题:《李慈铭的狷狭》晚清的李慈铭以诗古文词而名着同光年间,他出身进士,却曾花了一大笔钱“补缺”买官,位至御史。他当御史,也是量才录用吧。他天生一副反骨,敢骂人,更善骂人,更自律特严,曾给自己约法七章:一曰不答外官,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