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两袖清风杨深秀,有几个孩子都是谁?

两袖清风杨深秀,有几个孩子都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523 更新时间:2023/12/11 4:07:15

杨深秀(1849年—1898年),山西闻喜人,清末维新变法人士,光绪进士。

1878年春,杨深秀毅然放弃科举考试,请假回乡,团结官绅,兴利除弊,组织赈灾,此外还续修了《闻喜县志》。那时闻喜县令是陕西凤翔的陈作哲,他热烈欢迎杨深秀返乡。杨深秀以举人的身份、满腹的学问、高尚的人品和刑部员外郎的官职,受到官绅和乡民的特别尊重,成为在他们之中具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领袖人物。

1882年(光绪八年)张之洞来山西主政。上任伊始,即大刀阔斧除弊兴利。杨深秀借此契机,联合地方绅士,向当时的县令朱光绶建议,为振兴闻喜县孱弱的风,应永远免除一项许多年来压在新进生员身上的“公堂礼”摊派。所谓“公堂礼”,就是新进生员每逢岁、科两试的考棚费和送礼费。这确属一项弊政。这一建议,得到县令朱光绶的全力支持。经上司及钦宪批准,免去“公堂礼”弊政。

此外,杨深秀还担任过省城令德堂书院的协讲。令德堂书院创建于1883年(光绪九年),于全省择诸生之高才者入内深造。令德堂与晋阳书院同为全省士子之最高学府,其原址为太原府署后之宝贤堂(今山西省实验中学),经张之洞奏准筹建,正式开办于1884年(光绪十年)。

在光绪《山西通志》的修纂中,杨深秀也付出了辛劳,有重大贡献。修志的整个工作是在山西通志局的具体领导下进行的。总纂为轩,分纂为杨笃、杨深秀、张铁生等。杨深秀所分纂的《星度谱》利用了当时天文、历法和地理方面的最新科学成就,他本人也有一定的创见。

《古迹考》载于《通志》卷之五十,又为《沿革谱》之姊妹篇。读过王轩所纂之《沿革谱》,山西之古今沿革,了然成竹在胸,深服其简明扼要。再读过杨深秀《古迹考》,山西各处古迹名区,更加粲然入目,有如更上一层楼而览无数之胜景。

“戊戌六君子”就义时,杨深秀49岁。“六君子”血溅菜市口后,在山西同乡的帮助下,杨深秀的大儿子黻田将父亲的灵柩运回了闻喜老家。为官清廉的杨深秀,家无余财,生前没有积蓄,又遭抄斩,回乡后草草安葬,当时只怕是连一块碑石也未曾竖立。杨深秀虽身为御史,生前两袖清风,死后一抔黄土。

杨深秀有三个儿子:黻田、墨田、孤田。大儿子黻田,思想激进,拥护辛亥革命,曾出任民国后闻喜县县长,后终老故乡。

标签: 两袖清风孩子有几个

更多文章

  • 清朝鼎盛时期的经济和文化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时期,清朝,鼎盛

    一、内地经济的繁荣清朝经过雍正、乾隆两代皇帝之后,社会经济又有了长足的发展。明朝崇祯时期(16281644),全国耕地最大面积是7837000多顷,乾隆三十一年(1766),极不精确的统计,耕地面积即已差不多达到这个数字,到嘉庆十七年(1812),竟超过了这个数字77727顷。人口方面,顺治末年,全

  • 乾隆眼中的范文程,没做过明朝官,品行也很败类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也很,乾隆,明朝

    先说结论,范文程没有被写入《贰臣传》,虽然乾隆皇帝弘历本人同样对范文程的人品表示鄙视。弘历评价范文程的原文:“范文程本明季诸生,臣事我朝,致身通显,虽非如洪承畴身事二朝可比,然与纯儒品节不无遗议。”弘历认为,范文程做过明朝县学的生员,虽然不是洪承畴这样在明朝身居高位的可比,但同样是品节有问题之人,不

  • 《南京条约》——中国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不平等条约,南京,第一个

    早在一八四O年七月,定海失守后,清朝统治者就已经开始了可耻的投降活动,但因为英国侵略者贪得无厌,得寸进尺,需要一段时间讨价还价。此时英国侵略者已经深入长江,直接威胁南京了。早就被侵略者吓破了胆的清朝政府,投降的要求便尤为迫切了。更加重要的是,此时各地的人民起义活动,已处于一触即发之势。湖北崇阳已经爆

  • 太平天国洪宣娇有多厉害?“巾帼不让须眉”洪宣娇的传奇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太平天国,有多,须眉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洪宣娇的传奇人生!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俗话说“巾帼不让须眉”,战争不一定都是男的唱主角,也有女将挂帅出征,建功立业,青史留名。花木兰、穆桂英,这两位文学作品中的“女将”,都是征战多年,与游牧骑兵进行厮杀的悍将,都是让敌军闻风丧胆的主。文学虚构之人物,历来备受歌颂,但

  • 明英宗是怎样的皇帝,复辟后为何非要杀于谦?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是怎样,皇帝,要杀

    明英宗是怎样的皇帝明英宗实则是一个迂腐无能的昏君。《明妃传》明英宗剧照他前后有两次登基做皇帝,第一次的时候登基国号为正统,明英宗刚登基的时候还有着张太后辅助朝政,张太后眼光很深远,一直重用忠臣贤人,使得国家强大,经济发展的鼎盛,朝政整顿的也是服服帖帖,后来张太后去世,很多大臣也都去世、告老还乡;年轻

  • 雍正继位,手握重权的八爷党为什么没有叛乱?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叛乱,手握,雍正

    在清朝276年的历史长河中,康熙可以说是其中最英明的一位君主,他被清朝的后世帝王称作圣祖。虽说康熙皇帝这一生的政绩卓着,但在晚年时期选择继承人时,总是摇摆不定,一直都也没给出一个明确的说法。他这样的做法使得皇子们对皇位虎视眈眈,致使险些造成了动摇大清国本的“九子夺嫡”。在这场

  • 雍正母亲德妃:和隆科多之间真的有私情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母亲,私情,雍正

    在电视剧《甄嬛传》中,雍正的母亲和大臣隆科多有着一段私情,那么很多人就会想,历史上他们两个是否有着像电视剧里所说一样的私情呢?答案很明显是否定的。因为隆科多的祖辈对朝廷都是有功的,家庭身世与常人所不同。而且从家庭关系来看,他的父亲既是康熙的舅舅,也还是康熙的岳父,他的姑姑嫁给顺治帝,生下来的那个人就

  • 第二节 出兵征战,噶尔丹败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噶尔,第二节

    雍正八年(1730年),清军与准噶尔部发生冲突,导致了大规模的激战。雍正九年(1731年)七月,傅尔丹率领的部队在进军的路上中了敌军的埋伏,打了一个大败仗。清朝政府任命顺承郡王锡保为靖边大将军,于九月,在鄂登楚勒打败了准噶尔的部队,准噶尔的首领噶尔丹策凌逃跑了。但他仍不甘心,总想侵占喀尔喀,扩大势力

  • 林觉民厌恶考功名:试卷写“少年不望万户侯”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万户侯,功名,厌恶

    林觉民(1887年-1911年),字意洞,号抖飞,福建闽侯人。从小过继给叔父林孝颖,八岁丧母,由叔父抚育长大。他天资聪颖,刻苦用功,博闻强识,少年时即立下报国大志。1902年,林觉民以优异成绩考入全闽大学堂(今福州一中),接受民主革命思想的熏陶。1907年,为寻求救国真理,东渡日本留学,不久参加孙中

  • 着名谋士清初重臣范文程:当初为啥要帮清朝?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清初,谋士,重臣

    范文程(1597——1666),清初重臣,字宪斗,号辉岳,辽东沈阳人,曾事清太祖、太宗、世祖、圣祖四代帝王。是清朝的开国大臣,也被视为文臣之首,被列为“中国十大谋士”之一。所有有识之士都有一个相似之处,就是好读书,范文程早年也好读书,灵敏沉毅。明朝正德年间的进士,官至兵部尚书。1618年,大金努尔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