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时士兵衣服上的“兵”和“勇”有什么区别

清朝时士兵衣服上的“兵”和“勇”有什么区别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925 更新时间:2024/1/17 9:58:29

“兵”是清代国家的备武装力量,包括八旗军绿营军。八旗军分为满八旗、蒙八旗和汉八旗,这些都是大清的正规军,直接隶属皇帝,八旗兵为世兵制,在16岁以上的八旗男性子弟中挑选。“丁”和不满16岁的“幼丁”,可以挑补为养育兵,即预备兵。

“勇”与“兵”相比,就是后娘养的了。雍正乾隆朝后遇有战事,若八旗兵和绿营兵不足用,则就地取材,临时招募乡勇组成军队,战事完了后立即解散,不是国家正式的军队。

直到清末太平天国时,曾国藩才改非正式的乡勇为练勇(即湘军),定兵制,发饷粮,称为勇营。从此,“勇”基本代替了“兵”,成为国家的主要军事力量。勇营的特点是拿国家饷的私募武装,所谓“兵为将有”,士兵和军官只忠于自己的长官,不直接效忠皇帝。

标签: 士兵有什么区别清朝

更多文章

  • 一个广受争议的朝代,竟然没有一个昏君!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广受,昏君,朝代

    清代共历十个皇帝,但人们谈清史的时候,常常把清代开国功臣前,后金的俩位皇帝也用来一起探讨,故说清代共历十二位君王。从客观上来说,清朝这十二位皇帝没有一个是昏庸之人。他们将中国的封建社会发展到了顶峰,在清朝时期人口翻了几番,达到了华夏有史以来的顶峰。从这个就可以看出,清朝的帝王们,为老百姓做过许多实事

  • 年少不知李鸿章,而立方知真中堂!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堂,年少,方知

    能够说出此番话语的人,显然,他们属于已经变质、或者说即将变质的人。这实际上是在说李鸿章的苦。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懂得了中国社会的一些固有问题领导至上、委过于下、好走极端、空喊口号且好面子儿、好听好话好说好话等等。因此,理解了李鸿章的某些不得已,所以,他要变质了,要变成李鸿章那样的人贪腐、

  • 甲午之战:第三章 洒热血,平壤之战_一、宣战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之战,平壤,洒热血

    战斗打响后,清政府不能忍受凌辱,还是准备打一场。7月14日,光绪皇帝即降旨命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速为筹备,即派一军由北路进发,另派南路军由海路接应叶志超军。从7月21日开始,南北两路援朝军同时分批登程,其中南路援军在丰岛海战中被日军歼灭,北路入朝之援军即所谓四大军,包括盛军、毅军、奉军和奉天吉林

  • 清官于成龙的故事:死后康熙帝破例亲为撰写碑文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死后,清官,碑文

    于成龙,字北溟,号于山,清山西永宁州(分离石县)人。生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卒于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终年67岁,谥“清端”、赠太子太保。于成龙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举副员,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出仕,历任知县、知州、知府、道员、按察使、布政使、巡抚

  • 谭嗣同菜市口斩首,为什么父亲不去营救?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不去,父亲,菜市口

    晚清后期,中国遭受各国的践踏,在这些列强的侵略下,中华大地早已经血流成河,民不聊生,所谓乱世出英雄,在国家危难之际,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来了一场公车上书,让晚清又开展了一场维新变法,可是没过多久便被垂帘听政的慈禧太后知道了,并且强行打断变法,不仅如此还要抓到戊戌六君子而后杀之。但是当时在晚,清政府内部

  • 揭秘:历史上的周培公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上,周培公,是怎么

    周培公是清朝初期康熙皇帝身边的一个重要的谋臣,康熙帝也非常器重此人。而他也没有辜负康熙帝的重视,一直为清朝奉献着,根据史料记载,他直到死之前都在为清朝效力,那么历史上周培公是怎么死的呢,周培公之死是怎样的呢?周培公,又名周昌,湖北人士,生于公元1632年。他自幼丧父,随母亲一起生活,虽家境贫寒,但也

  • 晚晴重臣张之洞为什么不敢随便进入军机处,原来一不小心会掉脑袋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军机处,脑袋,重臣

    清朝在雍正时期形成不少管理朝廷要务的新制度,比如说军机处,当时的军机处可以相当强硬的,一般王公以下的阶品要是擅入聚集处是会被立即处斩的,就连近代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张之洞,来京也是不敢擅入军机处的。军机处设立于1729年。当时,正值平定蒙古准葛尔部叛乱期间,雍正皇帝为了更加迅速地处理军政大事,同时处于

  • 清朝天放闲人翁同龢与李鸿章的关系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天放,清朝,闲人

    翁同龢,是光绪年间的协办大学士,也是军机大臣。他和李鸿章的恩恩怨怨来自于一道奏折,也正是因为这道奏折,两个人彼此心存怨念,开始了相互斗争。在甲午战争前后的时间里,翁同龢对李鸿章是百般的刁难,战败后的李鸿章被戴上了卖国贼的帽子,翁同龢也被贬了官职。现在想想,翁同龢因为自己的一己思念与李鸿章结仇,他这样

  • 虎父有犬子:龚自珍儿子竟带洋人火烧圆明园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圆明园,洋人,犬子

    俗语说“龙生龙,凤生凤”,又说“老子英雄儿好汉”,看起来有其父必有其子这定律古往今来是深入人心了。其实虎父未必无犬子,历史上有许多圣贤之人英明一世却没能教育好自己的儿子,一生清誉毁于旦夕之间。英法联军进北京的时候,出来个带路人,名叫龚半伦。这姓氏并不像张王李赵一样多见,姓龚的古人中,怕是清朝大诗人龚

  • 清代后期汉族社会的宗族风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宗族,汉族,清代

    清代后期,由于西方文化的进入,汉族社会千百年来形成的封建伦理思想、伦理制度受到冲击,人们在日常交往中的许多繁文缛节和陈规陋习得到清理,男女平等的社交思想、自由结社的社交行为,及握手、鞠躬等社交礼节、同志、同学等社交称呼逐步形成和流行,使晚清时期汉族社会的社交风俗又具有近代性的特征。清代后期社会在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