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晚晴重臣张之洞为什么不敢随便进入军机处,原来一不小心会掉脑袋

晚晴重臣张之洞为什么不敢随便进入军机处,原来一不小心会掉脑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134 更新时间:2023/12/5 1:54:05

清朝在雍正时期形成不少管理朝廷要务的新制度,比如说军机处,当时的军机处可以相当强硬的,一般王公以下的阶品要是擅入聚集处是会被立即处斩的,就连近代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张之洞,来京也是不敢擅入军机处的。

军机处设立于1729年。

当时,正值平定蒙古准葛尔部叛乱期间,雍正皇帝为了更加迅速地处理军政大事,同时处于保密的需要,在隆宗门处设置军机处。为什么会把军机处设置在隆宗门处呢?这是因为,雍正皇帝即位后,将寝宫移到养心殿,并在养心殿办公。隆宗门与养心殿很近,能够随时将大臣们的秘密奏折送给皇帝,或者将皇帝的廷寄上谕及时传递出去。

在军机处上班的满汉大臣,叫军机大臣。军机大臣的职责是:“掌书谕旨,综军国之要,以赞上治机务。”即秉承皇帝的旨意,办理军政要事,承担着皇帝秘书的职责。

军机处与内阁有何不一样?这可以从他们办事的流程看出端倪。

内阁和军机处的办事流程分别是:“诸臣陈奏,常事用疏,自通政司上,下内阁拟旨;要事用折,自奏事处上,下军机处拟旨,亲御朱笔批发。”这就是说,大臣汇报的寻常事务,经过通政司传到内阁拟旨;紧急重大事宜,则经过奏事处传到军机处,由皇帝朱批。这个办事流程由名臣张廷玉制定,沿用了100多年,直到军机处被“责任内阁”代替。

显而易见,内阁负责办理寻常事务,军机处负责办理紧急重大事宜。两者位置孰轻孰重,一看可知。有了军机处的存在,曾经在明朝时期显赫一时、位高权重的内阁,成了一个可有可无的摆设。如今,内阁大学士们,只剩下尊贵的名声和品级还可以炫耀一下内阁大学士的品级至少也是从一品,而军机大臣往往由王公大臣兼任,本身没有任何品级和俸禄。

在军机处里有哪些成员呢?

一是军机大臣,正式名称为“军机处大臣上行走”。由皇帝信任的王公大臣担任领班军机大臣。刚刚进入军机处的军机大臣,一般称为“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学习”两个字,表示该军机大臣资历尚欠,还有待学习锻炼。

二是军机章京,是军机大臣的属员。他们与军机大臣一样,也没有正式官阶和俸禄。清朝末期,光绪皇帝发动“明治维新”,将谭嗣同林旭、刘光弟、杨锐4人授予四品卿衔军机章京,便是让他们参与军政要事。毕竟,一下子将他们提拔为军机大臣也太惊世骇俗了。

正因为军机处负责办理军政大事,所以也成为紫禁城里的一块禁地。从雍正时期就立下严厉的规定“王公以下擅入军机处者立斩”。哪怕贵为王公大臣,在没有奉旨的情况下擅自闯入军机处,分分钟人头落地。

这里还有一则有趣的故事。

我们知道,清朝晚清有一个朝廷重臣,叫张之洞。张之洞长期任职总督、巡抚级别的封疆大吏,权倾一时。不过,张之洞一直有一块心病,就是想到入值军机处,当一名军机大臣。1906年,年近70的张之洞,终于被召唤进京,任职军机大臣。

当时,张之洞来到军机处。军机大臣张百熙在军机处值房里跟他打招呼,请他进来。张之洞却好像没有听到。后来,张百熙问他为何不进去时,张之洞解释说,他还没有收到入值军机处的正式任命,不敢进去。

张百熙这才恍然大悟。

这时候的清朝显然已经是有覆灭的迹象,朝廷的各项制度已经混乱,没人重视,但作为持重老成的张之洞来说,在这种情况下还是要警醒着点儿,可见当时的这一规定是有多么严厉。

标签: 军机处脑袋重臣

更多文章

  • 清朝天放闲人翁同龢与李鸿章的关系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天放,清朝,闲人

    翁同龢,是光绪年间的协办大学士,也是军机大臣。他和李鸿章的恩恩怨怨来自于一道奏折,也正是因为这道奏折,两个人彼此心存怨念,开始了相互斗争。在甲午战争前后的时间里,翁同龢对李鸿章是百般的刁难,战败后的李鸿章被戴上了卖国贼的帽子,翁同龢也被贬了官职。现在想想,翁同龢因为自己的一己思念与李鸿章结仇,他这样

  • 虎父有犬子:龚自珍儿子竟带洋人火烧圆明园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圆明园,洋人,犬子

    俗语说“龙生龙,凤生凤”,又说“老子英雄儿好汉”,看起来有其父必有其子这定律古往今来是深入人心了。其实虎父未必无犬子,历史上有许多圣贤之人英明一世却没能教育好自己的儿子,一生清誉毁于旦夕之间。英法联军进北京的时候,出来个带路人,名叫龚半伦。这姓氏并不像张王李赵一样多见,姓龚的古人中,怕是清朝大诗人龚

  • 清代后期汉族社会的宗族风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宗族,汉族,清代

    清代后期,由于西方文化的进入,汉族社会千百年来形成的封建伦理思想、伦理制度受到冲击,人们在日常交往中的许多繁文缛节和陈规陋习得到清理,男女平等的社交思想、自由结社的社交行为,及握手、鞠躬等社交礼节、同志、同学等社交称呼逐步形成和流行,使晚清时期汉族社会的社交风俗又具有近代性的特征。清代后期社会在社会

  • 周秀英:太平天国最美女将军,有勇有谋死时年仅19岁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太平天国,最美,有勇有谋

    说到周秀英,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事迹。周秀英是江南人,从小就容貌出众,被称作当地有名的美女。年幼的周秀英对武功非常喜爱,从小练武,长大成人后拥有一身令人羡慕的本领,尤其擅长使大刀。好打抱不平,在当地民众中有一定的影响力。近代的中国,正是内忧外患时期,满清政府腐败无能,

  • 揭秘清朝权臣李光地和公主蓝齐儿有何隐秘情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情事,有何,权臣

    蓝齐儿自小深得康熙宠爱。她少年时代就随同容母妃到福建老家探亲,见到了为孤儿请命的青年李光地,从此种下情种。回京之后,蓝齐儿被封为和硕公主,而李光地也在她的启发下决意留在朝廷效力。两人在李光地任职福建期间曾有信件往来,后李光地在台湾立下功勋,被升为巡抚。康熙曾有意使他功成名就后迎娶蓝齐儿,并给蓝齐儿一

  • 张伯行是怎样被噶里冤枉革职的?康熙有何态度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康熙,是怎样,有何

    张伯行愤而上奏弹劾噶礼。噶礼就买通官吏,得到张伯行弹劾奏稿。然后又捏造事实反过来诬告张伯行。主审官畏惧噶礼的权势,逢迎巴结,案情无法审结。康熙无奈中只得下令:张伯行与噶礼解任,再命主审官审理。扬州百姓听到消息之后罢市抗议,哭声震动了扬州城。第二天,扬州百姓拥到会馆,因为平时就知道张伯行清廉不贪,肯定

  • 大清亡了,满语随之消亡,汉语中保存的满语词汇,有哪些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大清,汉语,语词

    清王朝消亡之后,满洲文化随着历史发展也渐渐消亡,在清朝统治时期,满语和汉语是当时比较流行的两种语言文化,满语和汉语两者相互借鉴,相互交融。那么随着满语的消亡,汉语中还留存有哪些满语词汇呢?满清入关的时候,当时语言的使用主要还是汉语,加上经过每个朝代的不断发展,汉语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也是不断提升。满洲

  • 慈禧斩决戊戌七君子:为何却留下一个徐致靖?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七君子,徐致靖,慈禧

    戊戌变法失败以后,谭嗣同等6人在北京菜市口刑场慷慨就义。然而,很少有人知道,慈禧最初要处斩的不是6个人,而是7个人。那第七位君子,就是当时官至二品的礼部右侍郎徐致靖。徐致靖(1844—1918)字子静,顺天宛平人,祖籍江苏宜兴。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光绪皇帝被囚禁瀛台,徐致靖和谭嗣同、杨深秀、杨锐、林旭

  • 甲午海战的惨败给中国带来了空前辱国的《马关条约》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带来了,甲午,马关条约

    1854年,柏利率美国东印度舰队到达日本江户,用炮口强迫日本开港并签订了《日美亲善条约》,日本陷入了和中国相似的境地。不同的是,中国在炮声沉寂后又昏昏沉睡,而日本则在危机感的逼促下进行了着名的明治维新,全面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科学技术,摆脱了亡国灭族的命运。而且,随着国力的增强,日本开始气

  • 辜鸿铭是个怎样的人?晚清怪才辜鸿铭就喜欢女人的脚臭味儿!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怪才,是个,的人

    辜鸿铭五四时期,风云激荡,新旧杂陈,尤其是在当时的全国最高学府北京大学,各色人等粉墨登场,校园里面常常是一边有人宣扬新文化,另一边却有人极力呼吁维护旧传统,给人以眼花缭乱的感觉。其中就有这么一位身材高挑,体型干瘪,脸庞消瘦,鼻梁高耸,眼睛深蓝,封建儒生般的半百老叟,拖着一条久不梳理的小辫子整日穿梭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