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灭亡后,朱元璋的百万子孙最后结局如何?

明朝灭亡后,朱元璋的百万子孙最后结局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022 更新时间:2024/1/15 21:48:32

一个朝代的兴盛,也代表着统治整个国家的家族能够兴盛繁荣。但是反过来,一个朝代的灭亡,也就意味着一个庞大的家族可能就要就此覆灭。例如明朝,并经历过这样的惨剧。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所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其享国一共有二百七十六年。而就在这200多年中,朱元璋的子孙一共繁衍了有超过100多万人。而大家也都知道,太祖朱元璋的出身是十分低下的,因此,朱元璋自己吃过很多苦,在当年差点被饿死的情况下,他也害怕自己的子孙会再蹈他的后辙,于是想出了很多的办法,想要依靠自己皇帝的地位,让子孙们可以不劳而获,享受特定的皇权。

在朱元璋打下的底子,以及其定下的规矩,让朱家的子孙得以非常舒服的成长,最后竟然迅速的增长到了有百万人之多。但是,他们在朝代更替之时,便要面临灭顶之灾,他们最后的结局是怎么样的呢?

朱元璋造福后代

据《明史·卷一·本纪第一》记载:太祖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讳元璋,字国瑞,姓朱氏。

在明朝刚一建立的时候,国家还在不停地打仗。而朱元璋就封了他的所有儿子为王,其中还包括刚刚满一岁的小孩子。并且,朱元璋规定,他的所有后代都是不受国家法律约束的,并且也不受政府控制。因此,无论是公侯大臣还是普通百姓,只要是看到他姓朱的后代,就都必须跪下来向其敬礼。

并且,朱元璋还规定,皇子被封为亲王后,年俸高达万石,这是朝中最高官员的近七倍,还不包括大量的土地等其他各种赏赐!为了让后代们充分享受幸福,他规定皇族不必从事任何职业。每一个皇族后代,所有消费需要都由国家提供。可以说,为了让后代不用吃苦,朱元璋可谓是费尽心思。

皇族猖獗

然而,在这种规定下,朱元璋的子嗣们便垄断了地方所有最赚钱的行业,并且兼并了天下最好的土地。等到明代中期,全国人均土地不断下降,而皇族占有土地却是迅速扩大。河南的全省土地,居然有一半归各王府所有,不仅如此王府中人向来都是横行霸道,毕竟不会遭到法律的管束。

兵败面临灭顶之灾

等到明朝末年,各地的起义军便蜂拥而起,他们每到一地,首先就是要诛杀皇族。据相关的资料显示,于崇祯十六年,李自成进入了山西,而他每到一地,首先就是要捕杀皇族。在起义军攻陷山西平阳后,“西河王等三百余人遇害”,而在攻占了汾阳后,也首先搜杀“宗绅”,以致“彼汾一方,几成罗刹鬼国”。根据统计,李自成军仅仅是在山西一地,就一共杀掉朱姓子孙多达10000多人。由此也可见这些朱姓子孙从小骄纵,是多么地遭到世人的记恨。

除此之外,起义军首领张献忠对于这些皇族更是残忍。于崇祯十四年,张献忠攻取了襄阳,执襄王朱翊铭于南城楼。至此,朱翊铭跪地乞生,张献忠便赐给了他一杯酒,说:“吾欲借王头,使杨嗣昌以陷藩伏法。”接着“杀之城上,焚城楼,投尸于火”。等到崇祯十六年,张献忠攻克武昌,并俘获楚王朱华奎。这次,他想出了另一个新花样——活沉西湖,而宫殿楼阁的近千间也被付之一炬……

在明朝末年,各路的起义军队伍,只要是看到朱元璋的后代,不论他们是主动的投降还是被动的俘获,不论立地不跪还是苦苦求生,不论是拒不交代藏宝地点还是痛痛快快地献出所有财富,结果都是一样的,那就是一律诛灭。是曾经做出多少恶行才会被如此对待呢?真是让人难以想象。对此,有人统计,在明朝末年朱元璋的子嗣几乎被杀了一半。

部分逃走

除了被起义军杀死的人,后来逃到南明的皇室成员又各自为政,他们互相兼并杀戮,这又导致一部分的朱氏子孙灭绝。而清朝在刚入关时,明朝并没有完全灭亡,他们在南方还占据着相当大的一片土地,史称为南明。如果南明不内斗的话,那么还可能能够跟清朝划江而治,可惜明朝的气数已尽,因此南明也撑不了多久。等到清朝在全国范围内,搜捕朱氏子孙并一并杀死后,原本超过百万的朱氏子孙便已经近乎消亡了,还有少数人改名换姓隐居起来,还有部分逃亡海外了。

标签: 朱元璋明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清军战败后,咸丰为什么不怕割地赔款?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咸丰,清朝,历史解密

    在大部分人的观念中,签订不平等条约最为屈辱的条件,莫过于割地赔款。但在当时清朝统治者的眼中,向列强割地赔款好像是次要的事情,他们所反复纠结的,反而是要不要接受外国大使当面呈递国书。清朝在近代外交上的落伍,应该是始于乾隆皇帝。彼时清朝长期以天朝上国自居,别国要么是藩属,要么是蛮夷,绝无平等之观念。乾隆

  • 皇帝主持殿试,考生第一个交卷皇帝为什么会生气?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殿试,唐朝,历史解密

    在中国古代,在和平年代,除了出生特别重要,其次能改变自己命运的唯一方式就是考取功名了。所谓十年寒窗苦读,只为金榜题名之时。只有通过科举制度,才能让穷人翻身做官。得以实现自己伟大的抱负。而直到唐高宗时期,便出现了殿试。殿试的意思就是由皇帝亲自组织,当主考官,从各地考取的进士中,选拔人才。到了北宋时期,

  • 茨维塔耶娃:与丈夫的哥哥的不伦之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茨维塔耶娃,俄国,历史解密

    俄国诗人茨维塔耶娃在战前和丈夫的哥哥彼得保持着微妙的关系,她几乎每天都在给彼得写信。1914年,22岁的茨维塔耶娃是妻子、母亲。她已经是诗人,4年前18岁时已经出版了第一本诗集《黄昏纪念册》。她爱她的丈夫谢尔盖·埃夫隆,1914年6月她写的几首有分量的诗作都是写给谢尔盖的,“我挑衅性地戴上他的戒指…

  • 熟行厂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 跟锦衣卫相比谁的权力更大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明朝,锦衣卫,历史解密

    明朝时期,显现了分歧种类的职业,这些职业非常有个性,并且明朝最大的特点就是朱元璋制订了一系列的酷刑,个中有一项罪名叫做“隔山观虎斗罪“,还有好多非常受公民迎接的罪责。或者是因为朱元璋自己就是来自农民家庭,他知道公民的不易,他可以坐上皇位,都是凭借着本身一步步的打出来的,所以朱元璋天然知道公民疾吃力,

  • 晋国栾氏与范氏是姻亲家族,为什么后来翻脸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晋平公,春秋,历史解密

    俗话说:“老虎虽死,余威还在”,晋平公上台之后,挟晋悼公余威,晋国继续称霸中原。但晋平公既缺乏制约诸卿势力的手段,更没有平衡诸卿利益的智慧,与其父晋悼公相比,一个是天空中翱翔的雄鹰,一个是地上爬行的蠕虫,所以被晋悼公强力抹平的国内诸卿间矛盾,在晋平公上台后不久就爆发了。在晋悼公系统列故事里曾讲到,公

  • 陈平:刘邦的谋士,心生一计害惨2000名女子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陈平,汉朝,刘邦,历史解密

    古往今来,成大事的君王都不免使用过不少手段,而这些计谋都是身边的谋士为他所出,那么在云云历史中最毒的一条计谋是谁想出来的呢?有人认为是刘邦的谋士陈平想出来的,此人当年为助刘邦逃出项羽的重围,于是用计牺牲了2000名女子,使她们尽受敌兵侮辱,最终死伤众多。刘邦一生猜忌心极强,有必要的时候会不择手段,杀

  • 曹端妃:历史上死得最惨的妃子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嘉靖皇帝,明朝,历史解密

    嘉靖二十一年十月二十一日凌晨,明朝宫中爆发出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嘉靖在曹端妃宫中过夜的时候,突然遭到十几名宫女的袭击,她们手无缚鸡之力,也没有刀剑等锐器,就用绳子将勒住嘉靖的脖子,几乎得手,差点让明世宗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死得最为冤枉的皇帝。堂堂大明皇宫,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呢?原来,明朝的宫女地位极低

  • 唐朝三百年时间里最悖逆人伦的三个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一、唐太宗李世民唐太宗李世民(599年-649年)在大唐武德九年的“玄武门之变”中,诛杀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迫父退位。在登上了大唐帝国皇帝的宝座后,便将李元吉之妻霸为己有,这位弟媳妇即隋炀帝之女杨妃。之后,卢江王李瑗谋反,李世民将其诛杀后,又将其妻纳入后宫陪侍左右。李世民的“上梁不正”,为日后整

  • “朝秦暮楚”这个典故是怎么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朝秦暮楚”:一个中国成语里的故事,“朝秦暮楚”最早出自于宋·晁补之《鸡肋集·北渚亭赋》:“托生理于四方,固朝秦而暮楚”,那么“朝秦暮楚”究竟指的是哪里?战国时期,秦楚两个诸侯大国相互征伐,双方互有胜负。可以想象一下,那些处于秦楚两国战场夹缝中的地区和百姓,无疑是深陷两军交锋的最前沿,他们为了自身的

  • 己亥建储是一场什么样的计划 慈禧是怎么针对光绪下手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清朝,慈禧,历史解密

    公元1900年1月24日,光绪二十五年,岁在己亥,十二月二十四。看似平静的一天,一大早,众位大臣照常穿戴好官服,准备上早朝,一路上大臣们还在相互寒暄,议论着眼下的朝政和今天上朝要汇报的公务。然而,当大家伙到了大殿门前准备等待朝钟响起的时候,一道上谕却突然降下,众人忙跪下听旨,大伙心里都明白一件事,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