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华阳夫人一生无子,却能稳坐皇后之位

华阳夫人一生无子,却能稳坐皇后之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022 更新时间:2024/1/27 10:24:45

会审时度势,才能在所处环境游刃有的生存。不用大费周章机关算尽,仍能荣耀在身的就更是厉害。况是乱世中的皇室女子,能在当时女子最高的地位稳坐三个朝代,没有歪史野史的构陷,真是让人好奇是她命好还是处事方法独到呢?

她就是华阳夫人,是阿爹不喜欢的次子安国君的正宫夫人。兴许嫁给这位次子的时候华阳夫人还没想过丈夫有君命,只是一心服侍,真心待人必会有所回报,这位次子也甚是宠爱华阳夫人。爹爹没了,次子好命的继承大统,华阳夫人不费吹灰之力的坐上王后之位。

新的朝代开始总会动荡不安,需要的是内外安定,为了自己的宏图伟业,这位新上任的领导者决定联合他国对敌,为了使友国看到自己的诚意,便选了不受宠爱的子楚成为质子送往友国。这位华阳夫人很是聪明,觉得子楚生母仍在,自己不好妄加进言,并且自己的地位也不稳定,便就没有多加干预。

真是不想说华阳夫人命好都不行,当初可是她眼看着子楚被送他国受苦的,按理说这最不可能让子楚接纳的应该就是这位,可偏偏华阳夫人就成了子楚的接手人。这事还得感谢华阳夫人的姐姐,这位姐姐有幸认识了眼光独到的商人。此人就是吕不韦,在秦国局势动荡到后继无人的时候发现了这位秦国皇子。

他看好子楚的身份,首先想到的当然是要为子楚兄找个好背景,论地位尊贵哪有人比得上当今皇后,并且华阳夫人膝下无子,这么好的条件岂能错过。经过姐姐推荐华阳夫人觉得吕不韦的意见可以采纳,自己并无子嗣,长久之后皇后之位也未必妥当,子楚做质子多年想必也心性成熟,多加教导岂止不是成大事者。华阳夫人这才下定决心收了子楚为子,养在膝下从旁提点。渐渐的子楚得王上欢心,华阳夫人又常谏言子楚诸多优点,就这样在华阳夫人丈夫去世后子楚顺理成章的继位。

华阳夫人自然而然得从皇后变成了太后,看着自己的养子称王成帝,自己的孙子一统天下。华阳夫人能走到最后最重要得原因就是她不是个善妒之人,如果她因子楚是不是自己的的孩子而把子楚扼杀在摇篮里,那她也不会坐上太后的位子。也许就是这种心性才使得丈夫宠爱至深。养子也没有一登基就把她踢开,只晋升自己的母亲。所以好运应该是给那些正确面对生活的人的,你说不是么?

标签: 华阳夫人秦国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明朝灭亡后,朱元璋的百万子孙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朱元璋,明朝,历史解密

    一个朝代的兴盛,也代表着统治整个国家的家族能够兴盛繁荣。但是反过来,一个朝代的灭亡,也就意味着一个庞大的家族可能就要就此覆灭。例如明朝,并经历过这样的惨剧。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所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其享国一共有二百七十六年。而就在这200多年中,朱元璋的子孙一共繁衍了有超过100多万人。而

  • 清军战败后,咸丰为什么不怕割地赔款?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咸丰,清朝,历史解密

    在大部分人的观念中,签订不平等条约最为屈辱的条件,莫过于割地赔款。但在当时清朝统治者的眼中,向列强割地赔款好像是次要的事情,他们所反复纠结的,反而是要不要接受外国大使当面呈递国书。清朝在近代外交上的落伍,应该是始于乾隆皇帝。彼时清朝长期以天朝上国自居,别国要么是藩属,要么是蛮夷,绝无平等之观念。乾隆

  • 皇帝主持殿试,考生第一个交卷皇帝为什么会生气?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殿试,唐朝,历史解密

    在中国古代,在和平年代,除了出生特别重要,其次能改变自己命运的唯一方式就是考取功名了。所谓十年寒窗苦读,只为金榜题名之时。只有通过科举制度,才能让穷人翻身做官。得以实现自己伟大的抱负。而直到唐高宗时期,便出现了殿试。殿试的意思就是由皇帝亲自组织,当主考官,从各地考取的进士中,选拔人才。到了北宋时期,

  • 茨维塔耶娃:与丈夫的哥哥的不伦之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茨维塔耶娃,俄国,历史解密

    俄国诗人茨维塔耶娃在战前和丈夫的哥哥彼得保持着微妙的关系,她几乎每天都在给彼得写信。1914年,22岁的茨维塔耶娃是妻子、母亲。她已经是诗人,4年前18岁时已经出版了第一本诗集《黄昏纪念册》。她爱她的丈夫谢尔盖·埃夫隆,1914年6月她写的几首有分量的诗作都是写给谢尔盖的,“我挑衅性地戴上他的戒指…

  • 熟行厂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 跟锦衣卫相比谁的权力更大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明朝,锦衣卫,历史解密

    明朝时期,显现了分歧种类的职业,这些职业非常有个性,并且明朝最大的特点就是朱元璋制订了一系列的酷刑,个中有一项罪名叫做“隔山观虎斗罪“,还有好多非常受公民迎接的罪责。或者是因为朱元璋自己就是来自农民家庭,他知道公民的不易,他可以坐上皇位,都是凭借着本身一步步的打出来的,所以朱元璋天然知道公民疾吃力,

  • 晋国栾氏与范氏是姻亲家族,为什么后来翻脸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晋平公,春秋,历史解密

    俗话说:“老虎虽死,余威还在”,晋平公上台之后,挟晋悼公余威,晋国继续称霸中原。但晋平公既缺乏制约诸卿势力的手段,更没有平衡诸卿利益的智慧,与其父晋悼公相比,一个是天空中翱翔的雄鹰,一个是地上爬行的蠕虫,所以被晋悼公强力抹平的国内诸卿间矛盾,在晋平公上台后不久就爆发了。在晋悼公系统列故事里曾讲到,公

  • 陈平:刘邦的谋士,心生一计害惨2000名女子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陈平,汉朝,刘邦,历史解密

    古往今来,成大事的君王都不免使用过不少手段,而这些计谋都是身边的谋士为他所出,那么在云云历史中最毒的一条计谋是谁想出来的呢?有人认为是刘邦的谋士陈平想出来的,此人当年为助刘邦逃出项羽的重围,于是用计牺牲了2000名女子,使她们尽受敌兵侮辱,最终死伤众多。刘邦一生猜忌心极强,有必要的时候会不择手段,杀

  • 曹端妃:历史上死得最惨的妃子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嘉靖皇帝,明朝,历史解密

    嘉靖二十一年十月二十一日凌晨,明朝宫中爆发出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嘉靖在曹端妃宫中过夜的时候,突然遭到十几名宫女的袭击,她们手无缚鸡之力,也没有刀剑等锐器,就用绳子将勒住嘉靖的脖子,几乎得手,差点让明世宗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死得最为冤枉的皇帝。堂堂大明皇宫,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呢?原来,明朝的宫女地位极低

  • 唐朝三百年时间里最悖逆人伦的三个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一、唐太宗李世民唐太宗李世民(599年-649年)在大唐武德九年的“玄武门之变”中,诛杀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迫父退位。在登上了大唐帝国皇帝的宝座后,便将李元吉之妻霸为己有,这位弟媳妇即隋炀帝之女杨妃。之后,卢江王李瑗谋反,李世民将其诛杀后,又将其妻纳入后宫陪侍左右。李世民的“上梁不正”,为日后整

  • “朝秦暮楚”这个典故是怎么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朝秦暮楚”:一个中国成语里的故事,“朝秦暮楚”最早出自于宋·晁补之《鸡肋集·北渚亭赋》:“托生理于四方,固朝秦而暮楚”,那么“朝秦暮楚”究竟指的是哪里?战国时期,秦楚两个诸侯大国相互征伐,双方互有胜负。可以想象一下,那些处于秦楚两国战场夹缝中的地区和百姓,无疑是深陷两军交锋的最前沿,他们为了自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