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玄德:从织席贩履到天下无人不知

刘玄德:从织席贩履到天下无人不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358 更新时间:2023/12/11 4:09:19

“得民心者未必得天下!”《追问历史》作者刘兴雨的这一论断有它一定的道理。但小编确信:“得民性者必定得天下。”民心未必可靠,因为它是属于意识形态和心理层面上的东西,野心家可以通过权力操纵或信息误导来加以控制。但民心却不然,它是人民大众存在的自然欲求,是人类学的绝对前提。凡是正常的人,其天性对人权、人道、人情都有着完善的要求,无论野心家如何狡诈地玩弄权术,若不能在这几方面顺应民众要求的话,则终将被人民抛弃,赶出历史舞台。三国中的刘备,就是因为他能较好地顺应民性,所以竟能从一无所有开始,最后获得三分天下。

史家们往往过于强调刘备的帝系家世背景,说是人民囿于“正统情结”,才盲目地向往、拥护这位皇叔来澄清宇内,重归刘氏一统,这才使刘备具有不可估量的政治号召力。而就其本人的素质而言,实在乏善可陈,根本够不上英雄的档次。小编以为这样的论点,未免过于贬低历史的选择了!其实刘备的帝系家世背景,虽说不是一笔乱麻似的糊涂账,但确也属渺茫得难觅踪迹。有据可查的只知他的祖父刘雄和父亲刘弘二代曾做过地方上的小官。祖辈以上,不仅刘备本人语焉不详,交代不清楚,就是史家都很难厘清。

说是中山靖王之后,那得上溯远至三百年前的西汉景帝时代,他的第八个儿子刘胜曾被封为中山靖王。刘胜有个小儿子刘贞因对朝廷进贡不诚,被武帝削去了爵位降为平民。以后这一支系就此沦落,后世再也没有子孙立起来过。在炎凉的世态中,像这种遥远、陈旧且已发了霉的招牌,早已失却了广告效应。从刘备个人身世来说,他自父亲早早亡故后,与母亲只能从事贩履织席这种最下等的劳动来维持生计,这可看出他几乎已沦为流民了。无产者是拿不出完整家谱来的,且早已被削为平民的家世,也霉变得失却了光泽,帮不上刘备什么忙。所以他虽曾从师于同郡的卢植先生,而卢植可是当时一位卓有声望的大儒,但他却无法保举刘备为孝廉,可见当时刘备的身份实在太卑下。

后因打黄巾有功,被提拔任安喜尉——那只是一个小地方维持安保一类的小官。当时州郡派“督邮”到各地去考核,要裁汰一些名不符实、乘黄巾动乱年代冒功混进政府部门的一些官员。刘备的游民身份,注定了必在督邮大人的“喷嚏”之中。刘备几次程序性地上访述职,督邮大人连接见一次的机会都不屑赐予。惹得刘备火起,闹出了一场鞭打督邮挂印而去的壮剧。从这一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早期刘备在闯荡江湖时,社会上根本没有人将他的中山靖王之后的家世背景当作一回事,否则势利成性的督邮大人是不敢如此目中无皇族的。

从一个织席贩履、毫无凭借的无产者,能在一个封闭的、讲究门阀的社会里,开辟出一条生路来,且能达到天下无人不知刘玄德,这可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刘备一无所有?是的,三国群雄崛起所具备的条件,刘备概不拥有。但是历史决不会选择一无所有的人,那是因为刘备拥有了三国群雄所绝无仅有的资源:以人为本,顺应民性的理念。

除了武器和地盘,争雄的诸侯也无不把“人”作为他们用以逐鹿天下的重要资源。但他们之所以重视“人”这个因素,纯粹是工具性的,是把“人”作为兵力和赋税来源这一点上来估量的,而根本没有顺应民性这样的理念。所以往往为了达到政治一军事上的目的,不惜使用最残忍的手段,进行大规模地屠杀,来取得威慑的效果,以摧毁敌方的抵抗意志,其野蛮和酷烈的程度,简直达到了非人的程度。比如曹操,他亲手订立一条军规:围而后降者杀无赦。因此魏军屡屡以屠城的恐怖手段来建立他们的威权。

我们知道,曹操为报父仇东征徐州时,竟在泗水边一次性就坑杀了数万名无辜百姓,连泗水都为之阻塞不流。人的生命,老百姓的头颅,在他们眼中简直贱如野草,可以随意割除。残忍到将自己划出了人的范畴,又怎能取得老百姓的真心拥护。刘备截然不同,他在多方面表现出对民性的高度尊重。他早期在平原县当县令时,因当时社会几经动乱,从黄巾起义到董卓肆虐,继之各路诸侯又相互不断争伐,社会生态遭到了极大的破坏。

平原郡自不例外,饥民遍野、嗷嗷待哺的惨状,令人不忍目睹。刘备官卑职轻,施展不出多大的作为来,只能将自己官府中所有财物,全部捐献出来,用之来施舍百姓,让饥民们能喝上几碗薄粥,不至于活活饿死在街头。他自己在官府里跟士以下者,即一般的办事人员,同席同食—共同吃大灶,有啥吃啥,决不例外。且并非一时的“作秀”,而是长期地与群众共渡艰难,毫无难色。

要知道这是在一千多年前的封建社会,特别是在三国这样的乱世中,豪强们都在疯狂地掠夺美女和财宝,以求最大限度地满足一已穷奢极欲的享受,可以说几乎找不到如刘备那样的事例。因不是一、二次的偶然作秀,所以很使周围的工作人员受到感动。传扬开去,百姓闻之,怎么会不衷心地拥护他?

标签: 刘备三国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战国时期诸侯国:中山国的建立与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山国,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中山国(前414年-前296年),建立者出自中山武公,是由白狄所建立的国家,因城(中人城)中有山而得名中山国。国土嵌在燕赵之间。经历了戎狄、鲜虞和中山三个发展阶段,曾长期与晋国等中原国家交战,一度被视为中原国家的心腹大患,经历了邢侯搏戎、晋侯抗鲜虞的事件。后来,晋国魏文侯派大将乐羊、吴起统帅军队,经

  • 唐代打马球挺危险的,为何到了清代就灭绝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古代,唐朝,历史解密

    在唐代时期,贵族圈曾流行着一种竞技游戏,它的名字叫做马球。马球的流行程度,简直与现代的足球相仿,可是您也许不知道,相比于足球来说,马球的危险性更高,甚至还可能造成伤亡。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马球的危险性又造成了哪些悲剧?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需要从汉代说起,汉代贵族们在宫廷生活中百无聊赖,

  • 孝庄的三个女儿,一个早逝,一个嫁给罪犯家族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孝庄,清朝,历史解密

    孝庄因为几部电视剧的原因成为整个清朝最火的太后之一,她也是历史上有名的贤后,一生辅佐了顺治与康熙两任帝王。关于孝庄太后,可能很多人都熟悉她与顺治、与康熙的故事,对她的其他亲人知之甚少。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孝庄太后的女儿。孝庄太后一生生育了3个女儿,不过这3个女儿命运差距很大,其中一个英年早逝,一个嫁给

  • 考上状元和普通进士,差别有多大?状元和进士两者难度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状元,进士,历史解密

    在过去科举考试里,能考中状元的,都属于非常顶尖的人才。以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为例,当时的状元,不仅是一个称呼,更是在殿试中荣获第一的人,含金量非常高。因为在对于一个生活在明、清时期的读书人来说,他们想要成为状元,就要经过童生试、乡试、会试、殿试的多重考核。每一个考核的难度会不断叠加,享受的待遇也不断上

  • 八王议政诱惑爱新觉罗·弘时,都是胤禩设下的圈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爱新觉罗·弘时,清朝,历史解密

    胤禩提议要整顿旗务,这是新政之中必须要走的一步。的确是这样,雍正的新政,所针对的不仅仅是天下百姓,还有他们满人自己。所谓事必躬亲,雍正把满人的王公大臣们都叫来,看着雍正亲自下田犁地。他的目的很简单,也很理想化,他希望入关的旗人,也能够学会自己耕种。这是一个十分长远的打算,我们必须要了解雍正的初衷才行

  • 淝水之战中,东晋为什么能战胜前秦?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淝水之战,东晋,历史解密

    人类有史,有文字记载的战争数不胜数。战争的爆发对后世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起到非常深远的影响。无论什么类型的战争都有其发生的背景、爆发的线索、对峙的过程以及战争的结果和影响,这不仅对我们认识战争本身,而且对我们了解当时的历史局面或历史现象都有很大的帮助。公元383年前秦与东晋爆发了淝水之战。前秦苻坚完成

  • 太平军是怎么对待清军俘虏的 跟清朝比简直是天差地别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太平军,清朝,历史解密

    太平军是怎么对待清军俘虏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我国历史上,每个朝代基本上都会有农民起义,而朝廷对待农民起义,基本上都是镇压加招安,比如宋朝对宋江起义。但是清朝,却是其中的异类,但凡有起义,基本上都是杀头,而少有招安,比如对白莲教起义、天理教

  • 吴鞠通有着哪些医学理论?对后世有着什么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吴鞠通,清朝,历史解密

    吴鞠通有感于当时医生墨守伤寒治法不知变通,撰写《温病条辨》七卷,提出温病的三焦辨证学说,对温病学说贡献很大,是继叶天士、薛雪之后的温病学派重要代表人物。吴鞠通的《温病条辨》,是温病学的一座里程碑,不朽的中医著作。全书分七卷,以条文和注解相结合的方式对温病加以阐述,首卷“原病篇”摘引《内经》有关温病的

  • 宋闵公说了一句话引发政变,还把自己的命搭进去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宋闵公,春秋,宋国,历史解密

    齐桓公在得到君位后,就想对鲁国用兵立威,结果在长勺被曹刿大败《曹刿论战》。心里不服的齐桓公就总想报仇。鲍叔牙出主意:联合宋国共同伐鲁。宋也想结交齐国做自己的靠山。宋国派南宫长万为大将,齐是鲍叔牙为大将,仲孙湫为副将。两军在郎城相会,齐军扎在东北,宋军占住东南。鲁军把虎皮披在马身上乘着朦胧月色对宋军发

  • 古代是从什么时候设立史官的 为什么要设立这个职业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古代,史官,历史解密

    古代为什么会设史官,从何时开始的?今天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古代为什么会设史官这个岗位?而清代以后近现代却没有了这个岗位?古代又是从何时开始有这个岗位的呢?下面我就来解析下这个问题。在黄帝时期就有史官了。沮诵、仓颉就是史官。《说文解字》:“史,记事也。”史,是记事,坚持公正直笔。就是要如实地记录,不得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