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从房间里传出的那几声叫喊不是别的人,正是当今的万岁嘉靖皇帝,之所以随即便安静了下来,是因为行刺之人很快便用布团塞住了嘉靖的口,昔日威震四方的皇帝,如今是想叫也叫不出来了。
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壬寅宫变。”
发起壬寅宫变的不是权臣武将,执行刺杀行动的也不是职业杀手。大家可能想象不到,刺杀嘉靖的竟然全部都是女人,更准确一点来说是一个女人和十六个“药渣”。
这位女人便是王宁嫔,她生于哪年、如何受封都没有详细的记载,不过有一点可知的便是王宁嫔在宫中的地位并不高。
实际上在明朝的妃嫔等级中嫔一级要排到第五位,上面还有妃、贵妃、皇贵妃、皇后。
嫔如果没有的到皇帝的宠幸或者宠幸后无子嗣产出,那么她们的地位也仅比普通宫女好那么一点,甚至有时候还比不上一些等级较高的宫女们。
至于那十六个“药渣”则要从嘉靖的崇道求仙说起,嘉靖为了祈求长生沉溺于修道和炼丹,这或许与其幼年生活在武当山附近及身体长期多病有关,总之嘉靖身边聚集了一大批助他“成仙”和为他炼药的道士们。
这其中有一位叫邵元节的,深得嘉靖的信任和喜爱。据记载,嘉靖为了庆祝皇子出生,特意给邵元节“加授礼部尚书,给一品服俸”。
为什么皇太子出生要给邵元节记功呢?这其实是因为他辅佐皇帝的其中一项重要工作就是炼丹给嘉靖服用,这其中的一味丹药叫做“红铅”,据传是用女人初潮的经血炼制的,也有说用处女的经血即可。
总之,不论如何这在如今看来都是非常“重口味”的东西,但在当时嘉靖看来却是仙丹灵药,而那些在十四五岁入宫的妙龄少女们自然就成了嘉靖采集经血的来源。
为了保证经血的“纯洁”,嘉靖还下令要求这些宫女不能像正常人一样吃饭,她们只能饮露水、吃桑叶,还有就是吃炼丹术士们给配的调理药。
可怜这些宫女们小小年纪就要遭受这种非人的折磨,成了嘉靖修仙的“牺牲品”。
等她们的身体被破坏得差不多了,没有了利用价值就会被丢弃在宫中的角落里等死。运气好一点的,被赶出皇宫或许还能得一线生机。
此时,她们也有了一个统一的身份,那便是“药渣”,顾名思义,就是炼药所剩下的残渣。
这些已经成为的残渣或者眼见自己终有一天要成为残渣的宫女们,整日里遭受折磨,终于在这一天忍无可忍,用行动发出了她们自己的声音刺杀嘉靖。
刺杀是由王宁嫔指示宫女来完成的,虽然事情败露之后一同处死的还有曹端妃,但后人推断嘉靖应在事后查证了曹端妃并未参与。
由于曹端妃与王宁嫔不和而嘉靖又特别宠幸曹端妃,王宁嫔害怕曹端妃给嘉靖吹枕边风,加之嘉靖喜怒无常,视人命如草芥,自己哪一天说不定就会被打死或者勒死。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放手一搏。可惜参与行刺行动的人太不专业,慌乱之中把套在嘉靖脖子上的绳子打成了死结。
于是就出现了怎么用力也勒不死嘉靖。更是发生了张金莲在极度恐惧之中夺门而出,跑去向皇后报信的情况。
方皇后及时带人赶到从宫女手中救下了嘉靖。事后参与行刺的十六位宫女和王宁嫔被处死,而曹端妃也被牵连致死,实在冤枉的很。
“壬寅宫变”之后,嘉靖多疑愈甚,为了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甚至直接搬出了皇宫,此后多年都居住在西苑,同时也怠于朝政,一直到公元1567年在乾清宫中去世,享年六十岁。
值得一提的是,嘉靖皇帝是中国历代皇帝中在位时间第十长的皇帝,如果嘉靖不是修道饮丹,或许执政时间会更长,但那样的话于宫女、于妃嫔、天下百姓而言,可能会有更多不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