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九小岛事件是指20世纪30年代中期,中法日三国在南海争夺钓鱼岛(日本称钓鱼岛,中国称钓鱼屿)及其周边九座小岛(包括黄尾屿、赤尾屿、黑尾屿、北小岛、南小岛、中小岛、大东屿、小东屿、南屿)的过程,该事件在当时引起了中、法、日三国之间的外交矛盾和冲突,对今天南海局势的发展和影响也具有重要意义。
一、事件背景
南海九小岛事件的背景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中、法、日三国相继开始对南海进行了扩张和控制,1895年,日本在中日甲午战争后通过《马关条约》获得台湾、澎湖等地的割让,钓鱼岛及其周边小岛也被纳入日本的领土范围,1917年,法国占领了西沙群岛,此后不断对南海进行扩张,20世纪20年代,中华民国政府开始对南海进行领土主张,并开始在南海岛礁上建设灯塔、瞭望台等设施。
二、事件过程
南海九小岛事件的争端由日本引起,1931年,日本政府宣布对钓鱼岛及其周边九座小岛实行宗主国管理,并在钓鱼岛上设立了钓鱼岛守备队,1932年,法国政府声称黄尾屿是其在越南岘港的治下,于是在黄尾屿上设立了警察巡逻队,并开始向其他小岛进发,中国政府随后对此提出抗议,称九小岛均属于中国领土。
此后,中法日三国在南海局势上开始了一系列的交涉和争端,1933年,日本政府要求中国政府放弃对钓鱼岛的主权要求,中国政府则坚决拒绝,同年11月,法国政府派遣舰队前往南海,并开始在南沙群岛建立军事和行政机构,中国政府再次提出抗议,并开始加强在南海岛礁上的设施建设和军事部署,1935年,日本政府向国际法院提出诉讼。
中法日之间的交涉
南海九小岛事件在中法日三国之间引起了大量的外交交涉,下面分别介绍这三个国家在这一事件中的主要外交行动。
一、中国
中国在南海九小岛事件中的主要外交行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中国对外声明主权,中国政府在南海九小岛事件发生后,多次向法国和日本政府提出正式抗议,并声明对南海诸岛及其附属海域的主权,同时,中国还公布了一份名为《中国政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的声明》的文件,正式宣布了中国对领海和专属经济区的主张,这一声明中,南海九小岛被列为中国领土范围内的一部分。
其次,中国采取军事行动,1988年2月,中国军队在南沙群岛的永暑礁和美济礁等岛屿上实施了武力占领,这些岛屿在南海九小岛事件中虽然不是争议的焦点,但却表明了中国对南海诸岛的主张。
第三,中国通过外交渠道展开斡旋,中国政府在南海九小岛事件中通过外交渠道向法国和日本政府提出了多次抗议,并多次邀请有关方面进行谈判,其中,中国外交部长吴学谦还于1988年5月访问法国,并就南海问题进行了交涉。
第四,中国在国际上积极宣传自己的主张,中国政府通过各种途径向国际社会宣传自己的南海主张,并多次向国际海洋组织提交有关文件,1988年6月,中国政府在联合国大会第43届会议上提出了《关于建立南海和平区的倡议》。
法国宣布对南海九小岛的主权,1983年,法国政府正式宣布对南海九小岛的主权,并开始实施领土主张,1987年,法国开始在南海九小岛上修建军事设施,并将海空军力量派往该地区,法国在国际上反击中国的主张,法国政府通过各种途径向国际社会宣传自己的南海主张,并对中国的行动进行抗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