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南北榜案:八旬主考刘三吾录取的考生都是南方考生,北方考生不服气,朱元璋只得将主考罢官,状元陈安阝被斩首!

明朝南北榜案:八旬主考刘三吾录取的考生都是南方考生,北方考生不服气,朱元璋只得将主考罢官,状元陈安阝被斩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631 更新时间:2023/12/17 10:44:52

公元1397年,刑场上,五辆马车拉着五根绳索,新科状元被拉着头和四肢。他绝望地闭着眼睛。他才当了状元不到20天,他自己都不知道犯了什么错,为会遭此境遇呢?

这个状元叫陈安阝(fu第三声),他是明朝第9次科举会试选出的状元。

当年朱元璋选85岁的刘三吾当主考官选取天下考子,等到放榜后,录取的51人全部都是南方人陈安阝中了殿试的第一名,就被朱元璋评定为状元。

黄榜公布那一天,所有的考生都聚在在辕门外看排名,大家都很希望自己能够上榜,毕竟十年寒窗,大家都希望能够一招成名。而且考试三年才有一次,如果不中榜又要耗费三年时间。

突然,有个落榜的考生,他大喊到:“为何这次的黄榜如此奇怪,上榜的51个人居然都是南方人,难道我们北方就没有一个人有资格上榜吗?”

他的话引起了大家的好奇,大家细细看了一番,果真上榜的都是南方人。本来落榜大家的心里都很不高兴,现在居然看到北方居然无一人上榜,所以很多人都闹起来,他们觉得主考官和副主考官都是南方人,他们这就是在故意偏袒南方学子。

这件事越闹越大,很多激愤的学子用泥巴把黄榜砸得看不清字迹,有些人更是闹到礼部要求给一个解释。礼部的官员看到这个情况,他们解决不了,就赶快朱元璋汇报这件事。

朱元璋还在为北方的治疗问题而烦恼,突然听到这个消息,他不仅大怒,主考官怎么在这个关键点给他惹事。于是,他传召主考官刘三吾来问话。

刘三吾曾经在翰林教书,他才高八斗,誉满江南,且他为人正直不阿,所以朱元璋才选定高龄的他作为主考官。

面对朱元璋的召见,刘三吾也知道是因为什么事情。他主动向朱元璋禀明了他如何评阅考生们的试卷。他选定了51名进士,丝毫没有私心或者偏好,都是按照统一的标准严格选出来的。

朱元璋听完还是问他:“为何选中的人都是南方人,一个北方人都没有呢?”

刘三吾说:“因为北方长期处在元虏统治下,学根基受损,他们的实力确实与南方的学子难以相提并论!”

这些话,朱元璋确实也明白,他也知道刘三吾不是一个会弄虚作假的人,但如果把这个理由说出去,不仅不能平定北方学子的怒气,反而会引起一阵极大的骚动,所以他很委婉的让刘三吾加上几个北方的考生。

但是刘三吾坚决不加,他为国家选定人才,不以南北方作为考量,而是要以大家的文学和才华作为论断。

刘三吾的反应让朱元璋大怒,因为他太不懂变通,也不懂他想要稳固民心的决策。朱元璋当场停了刘三吾的职务,让他滚回家去。

刘三吾不能体会他的心意,朱元璋就重新选了一个主考官张信,再加上十多个人,让他们来复查试卷。本来朱元璋以为有了刘三吾的前车之鉴,张信会给他一个满意的答案。

可是谁知,张信也和刘三吾说出了同样的话。他说:“选定的51名进士,都是实至名归的。”北方学子中最好的一个人,连他们中最差的一个都比不上。

张信的话若是放在平时,朱元璋也就算了,可是现在朱元璋着急想要一个能推翻刘三吾的结论,谁知张信反而去支持他的判断。朱元璋一起之下,他把刘三吾、张信等二十人都关进了监狱。

他们二十多个人都没有犯错,可是若是他们没有错,朱元璋就不能重新选定进士的人选,所以朱元璋从他们的家人入手,真的给他们找出了不少的罪名,所以他们要么被直接斩首,要么被流放。

其中最为可怜的还是刘三吾选出的状元郎陈安阝,他刚刚以为自己成为了状元,能够大展抱负,谁知一下子他就被拉上了刑场。他的错或许就是因为太优秀,朱元璋想要稳定北方局子,他只能成为替罪羊。

尘埃落定后,众人都不敢再对选进士有任何的意义,于是,朱元璋亲自选定了北方的61个举子成为进士,其中状元换成了韩克忠

这件事在历史上引起了很大的震动,它被称为“南北榜”事件。

科举制度从隋朝创立,到了唐朝完善,到了明朝本来实行得很好,可是因为朱元璋的这一次事件,科局制度产生了巨大的改版。

为了平衡明初的政治关系,进一步稳定北方的政局,朱元璋下令科举考试不再进行全国统考,而是封为南北中三卷录取,基本上就相当于现在的全国一二三卷。

在1425年之后,明仁宗直接将考卷分为为南卷、中卷、北卷,录取人数的比例南榜占55%,因为南方学子本身能力就比较强;北榜占到35%,北方一直尚武,能给这样的比例已经是非照顾了;中榜选取人数就占10%,就这样形成了南北分卷取仕的局面。

标签: 南北榜案刘三吾陈安阝

更多文章

  • 本来殿试状元是郭翀,朱元璋嫌弃他长得丑,降为探花,状元选择了一表人才的吴伯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郭翀,吴伯宗,殿试状元,朱元璋,探花

    公元1371年,朱元璋进行殿试,他看到状元长得太丑,有损天威,就要换人。他让考生都进殿待选,选到第24人时,眼前一亮,这人长得很帅,他说:“这不就是上天指定的状元吗!”随即钦点他为状元。朱元璋选定了状元,他叫吴伯宗,他无疑就是一个很幸运的人。不过他不是只有皮囊的绣花枕头,他也

  • 隋文帝杨坚病重,宣华夫人陈氏却被太子杨广调戏,想要废掉太子,结果杨广提前政变,逼死父亲登基为帝!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隋文帝,杨坚,宣华夫人,杨广,仁寿宫变

    公元604年,隋文帝杨坚病重,宣华夫人陈氏随侍左右。杨坚熟睡后,陈氏外出更衣,太子杨广悄悄跟着她。刚到房中一双强有力的手臂从身后抱住她,陈氏刚想反抗,杨广就说:“夫人真美!”陈氏听出男子的声音,她吓得花容失色。杨广正准备上下其手,陈氏赶忙说道:“太子殿下,我可是你

  • 腊子口战役取得胜利,此役是林彪打的,毛泽东为何写诗赞颂彭德怀?51年后真相才揭晓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腊子口战役,林彪,彭德怀,毛泽东

    毛主席和彭德怀元帅之间有着极深的革命友谊,早在井冈山时期,两人就成了并肩作战的战友,之后几十年更是互相信任,都为革命取得最终的胜利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而在毛主席对彭德怀元帅的所有评价里,最为人熟知的当属那首六言诗:“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寥寥

  • 废除汉字运动:越南用70多年的时间来彻底抹除汉字,为什么只有这几个字手下留情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汉字,废除汉字,越南,废除汉字运动

    这还要从春节说起:春节是我们国家最为隆重的一个节日,也是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个元素。受中华文化的影响,包括春节文化在内的很多中国元素也成为其他国家的传统,世界上并不是只有中国过春节,你还知道有哪些国家也过?比如一水相隔的日本就过春节,每到春节,日本的商场会准备一种特别的福袋,类似于我们现在的盲盒,小到

  • 浙赣会战打响后,工兵营长黄士伟布下地雷阵炸死日本陆军中将酒井直次,日本投降后,竟然将此贼放进了靖国神社!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浙赣会战,黄士伟,酒井直次,靖国神社

    1942年5月,日本陆军中将酒井直次,骑一匹战马来到三岔口,战马闻着一泡人尿就不肯走,酒井直次愤怒的挥鞭打马,竟踩在地雷上。"轰"一声巨响,战马瞬间被炸四分五裂,酒井直次被炸身受重伤,直到失血过多而亡。酒井直次,是毕业于日本陆军学院的高材生,1936年加入日本关东军服役。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

  • 朱棣为什么要迁都北京,迁都有什么意义?北京城的修建有多艰难?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朱棣,迁都,永乐迁都

    朱棣是明朝历史上的第三个皇帝,虽然他的皇位并非正统继承而来,但后代依旧承认了他的地位,因为朱棣确实是一个实干家,没有辱没他明朝第二代皇子的名号,从结果来看,朱棣确实是朱标之后最适合继承皇位的人。也许是心中早有了梦想,也许是为了堵住世人的嘴,朱棣在位期间几乎很少享乐,一直在忙碌,而他所做的很多事情,都

  •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有哪些?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功绩与过失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元宏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国混战多年,后被魏国完成了统一,可魏国的统一没过多久,司马家篡权,晋国取而代之,与此同时,中原地区常年的混乱也导致大量番邦势力进入中原地区,形成了后来的五胡乱华局面,就此中原进入了十六国时代。十六国时代最有锋芒的人必然是前秦的苻坚,他在一定程度上也完成了统一,但前秦并没

  • 朱棣宠妃权氏死于宫廷斗争,被妃子贾吕和太监联合毒死,皇帝大怒,下令凌迟处死对太监对食的3000宫女!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朱棣,权氏,宫廷斗争,贾吕

    1420年,朱棣将3000宫女全部活剐。行刑时,他亲临现场观赏全过程,还亲自操刀,一刀刀凌迟处死宫女。一位宫女熬不住刑,破口痛骂朱棣:“你垂垂老矣,行将就木,我们宫女与宦官互相慰藉,相互取悦,何罪之有!”俗话说,匹夫之怒血溅五步,天子之怒则伏尸百万。活剐3000名宫女,如此堪

  • 1979年,越南入侵柬埔寨,柬埔寨领导人请求中国出兵,叶剑英、粟裕反对,陈云却说了一席话,邓小平下了出兵命令!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柬埔寨,越南,叶剑英,粟裕,陈云,邓小平

    1979年,越南入侵柬埔寨,柬埔寨领导人请求中国出兵,对此,叶剑英、粟裕等人持表示反对意见,而陈云的一席话,却让邓小平下了出兵决心......1978年夏,越南占领了老挝后,又打算进攻柬埔寨。越南能够如此肆无忌惮,就是因为背后有苏联撑腰。只要越南有开战需要,那么苏联就会为其提供经济支持和军事装备,从

  • 1949年10月1日,摄影记者陈正青拍照开国大典时,主要领导人都在,为什么就是不见朱德的身影?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开国大典,朱德,陈正青

    1949年10月1日,一名记者在天安门城楼上,用相机拍摄下开国大典时的领导人们,可是在这张珍贵的照片中,为何不见朱德的身影?1949年,新中国的开国大典是一个让人难以忘怀的庄严时刻。在开国大典之前,全国政协第一届会议及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大会新闻处就部署好了典礼上的摄影工作。开国大典的场面宏大,仅摄影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