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0月1日,一名记者在天安门城楼上,用相机拍摄下开国大典时的领导人们,可是在这张珍贵的照片中,为何不见朱德的身影?
1949年,新中国的开国大典是一个让人难以忘怀的庄严时刻。在开国大典之前,全国政协第一届会议及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大会新闻处就部署好了典礼上的摄影工作。
开国大典的场面宏大,仅摄影记者就来了30多名,但是能够登上天安门城楼的摄影记者,周恩来只特批了5名,他们分别是陈正青、侯波、杨振亚、曾克和张彦。他们都是新闻摄影科里水平高超,经验最丰富的摄影师。尤其是东北画报担任摄影记者的陈正青,他在之前的政协会议上就拍下了很多经典照片,深受党中央的全国人民的好评。
在开国大典当天,32岁的他怀着无比光荣的心情登上了天安门城楼。为了能拍出优秀的照片,他特意拿来了自己最精良的摄影设备一架由我军缴获的美国产的照相机。这台相机不仅配有闪光灯,而且拍出的照片直接就是标准的新闻照片尺寸。
作为主力摄影记者,他在开国大点期间拍摄了《毛泽东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会场挂起第一面新国旗五星红旗》《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总司令在天安门城楼上宣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命令》等珍贵照片。
但令人疑惑的是,陈正青拍摄的经典的《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照片中并没有朱德的身影。
作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毫无疑问应该站在毛泽东身边。而且从历史影像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开国大典当天,毛主席和朱德总司令是一同走上天安门城楼的,可为什么拍照时他却不见了呢?
原来,天安门城楼的观礼台空间有限,但当天站在上面的人又多达623人,要想拍摄出一张完美的照片无疑是一件难事。
为了记录这一历史性时刻,陈正青费尽心思地转换角度,调整方向,力求拍出最完美的照片。不知不觉中,陈正青倚靠在了天安门城楼的汉白玉栏杆上,此时专注拍摄的他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大半个身子已经探出了栏杆。
此时,站在前排的朱德总司令发现陈正青冒着生命危险在拍摄,心中顿时一惊。为了保证陈摔下城楼,他快步冲上前去,用双手紧紧地抱住对方的双腿,并且说道:“有我撑着呢,你放心拍!”
这番话令陈正青感动不已,在朱总司令的保护下,他放心大胆地按动快门,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拍摄任务。
下午3时,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升起,礼炮声齐鸣,毛泽东伴在群众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中,用浓重的湖南口音,向全世界庄严大声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此时的陈正青也按下快门,将这一重要历史瞬间定格,这张照片拍得很好,但朱德却因身处下方围栏处的位置而留在了镜头之外。
后来,人们为了弥补朱德总司令未出镜的遗憾,于是便在油画《开国大典》中将其加了进去。因此,在我们印象中,天安门城楼上的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中也包括那个意气风发的朱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