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至治三年(1323年)南坡之变:元英宗正在挑灯夜读,他的大舅子铁失冲进来刺杀了他!

至治三年(1323年)南坡之变:元英宗正在挑灯夜读,他的大舅子铁失冲进来刺杀了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085 更新时间:2023/12/18 17:24:17

公元1323年阴历八月初四夜,元朝年轻的皇帝元英宗正在大帐里挑灯夜读,一切似乎很平静安宁。突然,辕外发生一阵阵骚动,隐隐传来喊杀声。

元英宗起身正准备叫人,询问岀了什么状况,只见他的大舅子、禁军首领铁失冲了进来。他面目狰狞,浑身鲜血,拎着一把带血的钢刀,猛地扑元英宗,一刀刺中胸口,元英宗直接被刺死在自己的行床上。

在位三年的元英宗,年仅21岁,就这样死去了。因他被刺的地点是在距离皇宫三十里的行宫南坡,史上称为“南坡之变”。

元英宗(13031323年),全名叫做孛儿只斤·硕德八剌,他是元朝第五任皇帝,蒙古帝国的第九位大汗。

元英宗与父亲仁宗感情深厚,从小受父亲的影响亲近汉法,并熟读儒学经史。仁宗对他更是言传身教、精心培养。

在硕德八剌(英宗)13岁时,元仁宗就立他为皇太子。5年后三十六岁的元仁宗在宫中病逝,皇太子硕德八剌登基,号称元英宗,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帝国的统治者。

元英宗只有十八岁,是名副其实的少年天子。他身为蒙古人却热爱汉化,精通儒学经史。

虽然他在深宫中长大,但是他体察民情,也懂得创业很不容易,而守业更加困难。他明白凭借自己的一己之力,是很难完成他的鸿图大业。

他急需要培养自己的势力。早在他是皇太子时就看中一个人,有心想结交,但是因忌讳,怕别人说皇权勾结外戚图谋不轨,就压住这个念头。

现在他登基为帝,立刻就提拔这个人,他就是拜柱。拜柱的爷爷安童是辅佐了两代大汗的非常著名的丞相,拜住从小耳濡目染,才华横溢,而且他跟英宗一样,崇尚汉家礼学文化,两个人可以说是志同道合。

另一个英宗比较重用的人就是铁环,他皇后的哥哥。他即位一个月后就封铁失“特命领中都威卫指挥使”,手握兵权。

元英宗刚刚即位,势力还是太弱。当时朝中势力大部分掌握在他的皇祖母答己和奸臣铁木迭儿手中。

元朝的女子地位是比较高的,如果家族势力强大,再跟同样强势的家族联姻,女子地位就更高了。

答己就有着这样的家族势力,虽然她二十八岁就死了丈夫,却不耽误她过得风声水起。她更是凭借自己两个皇帝儿子(武宗和仁宗)早已培养了一大批自己的势力。

英宗即位,她就凭借自己的手段,迫使英宗把被罢免在家的铁木迭儿提至右丞相。英宗早就听说这二人有首尾,却苦于没有证据,心里对这二人是厌恶极了。

英宗开始派出自己的心腹之人,在暗中悄悄地收集证据,他希望能尽快地扳到他二人。却不料发现了一些不正常的事情。

原来,他们发觉英宗并不是软弱可欺的,不是他们想要的傀儡皇帝,就想暗中拉拢一些权贵,再凭借答己太后在宫中的势力,来个里应外合,废掉英宗,另立他的弟弟安兀都思不花即位。

歪打正着,被英宗觉察到了他们的意图。在拜住的配合下迅速地就把这伙企图篡位的乱党一网打尽,把皇弟安王贬斥为顺阳王,几个月后被处死。

答己和铁木迭儿的势力虽然遭到了重创,但英宗还是势力薄弱,他颁布的诏令常常被无视。

还好,英宗凭借他年轻的优势,终于迎来了曙光,铁木迭儿和答己在他登基的第二年相继病逝。

元英宗和拜住终于可以大施拳脚。他们俩都是自幼受儒学熏陶,开始大力推行“以儒治国”的政策。

元英宗实施了一些新政,查抄贪官污吏,颁布新法律,因国库紧张,他取消了给诸王岁赐,减少封王封地,采用汉法,规定诸王有罪时子孙不得世袭等等。

这些做法让已经大减的元朝国势逐渐地起死回生,但是却得罪了大批的蒙古亲贵。新政的实施触及到了这些蒙古保守贵族的利益,引起了他们的强烈不满。

以铁木迭儿的义子铁失为主,暗中召集十六位皇亲外戚,密谋刺杀英宗。终在南坡发动兵变,刺死英宗、拜住。

元英宗在位的三年,还是做岀了一番政绩的。他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实行汉学,大力改革。

他重用儒臣,发布了《振举台纲制》,接着又开始裁剪冗官,削减吃闲饭的部门,提高在职官员的工作效率,这样就节省了一大笔开支。

随后又减轻差役,降低税收,减少老百姓的生活负担。为了加强法制,随后颁行了《大元通制》。

元英宗实施汉法、推行新政,在政治、经济以及民生方面的贡献是很大的,对安定社会秩序、抑制权臣枉法、保持元政权的长治久安同样起到重要的作用。

以元英宗的能力本该推动元朝更加强大,最终却死于权力之争,使这个曾经的强国渐渐走向下坡之路,令人惋惜。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