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萨拉热窝事件。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萨拉热窝事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027 更新时间:2024/1/18 6:50:47

1914年6月28日那天早上,当斐迪南大公夫妇开车经过古镇狭窄的街道时,一枚炸弹朝他们扔来,但他们没有受伤。

下午,为了公众展示,他们又被载着穿过街道。

一个十几岁的学生,加夫里洛·普林泽普,用弹夹手枪袭击了皇家聚会,杀死了大公他的妻子。

这就是德国一直在等待的借口。

塞尔维亚人则宣称他们对暗杀事件一无所知,他们指出,索菲亚·乔泰克是斯拉夫人,弗朗西斯·费迪南德比奥地利室的任其他成员都更自由。

7月23日晚6时,奥地利向塞尔维亚发出最后通牒,提出11项要求,并规定必须在7月25日晚6时前作出明确答复。

虽然最后通牒所使用的语言是对塞尔维亚的羞辱,但在规定的时间内及时作出了答复。

奥地利照会的要求简述如下:

1.塞尔维亚政府正式保证谴责塞族对奥地利的宣传。

2.塞尔维亚《官方期刊》的下一期是要包含一份类似的声明。

3.该声明对塞尔维亚官员参与了宣传活动表示遗憾。

4塞尔维亚政府承诺将严格打击所有犯有此类行为的人。

5这一声明将由塞尔维亚国王立即通知他的军队,并作为当天的命令在官方公告中发表。

6.在塞尔维亚出版的所有反奥地利出版物都将被取缔。

7.被称为“全国联盟”的塞尔维亚政党将被镇压,其宣传手段将被没收。

8.塞尔维亚学校的反奥地利教学都要镇压。

9.所有可能被奥地利指定为犯有反奥地利宣传罪的民事和军事军官,都将被塞尔维亚政府开除。

10.奥地利特工与塞尔维亚政府合作,镇压所有反奥地利的宣传活动,并参加在塞尔维亚对那些被控在萨拉热窝共谋犯罪的人进行的司法程序。

11.塞尔维亚向奥地利解释自暗杀事件发生以来,塞尔维亚官员在国内外发表的反奥地利言论的含义。

对第一个和第二项要求,塞尔维亚毫不犹豫地同意了。

对于第三个要求,塞尔维亚同意了,尽管没有证据表明塞尔维亚官员参与了宣传,塞尔维亚政府也同意了第四、第五、第六、第七和第八项要求。

尽管第九项要求使奥地利政府能够禁止塞尔维亚官员,但塞尔维亚政府如此渴望和平与友谊,因此它同意了它,并规定奥地利政府应提供一些证明被禁止的官员有罪的证据。

第十项要求,实际上允许奥地利特工控制塞尔维亚的警察和法院,但塞尔维亚不可能在不废除其主权的情况下接受。

但是,它并没有被无条件地拒绝,但塞尔维亚政府要求使它成为进一步讨论的主题,或提交仲裁。

塞尔维亚政府同意了第11项要求,条件是,如果对塞尔维亚官员所谓的反奥地利言论所作的解释不能证明使奥地利政府满意,则该事项应提交调解或仲裁。

英国和法国立即拒绝参与一场将塞尔维亚送到奥地利的悲剧,受种族和信仰约束到塞尔维亚的俄罗斯,宣读了条顿战争的最后通牒。

当人们看到塞尔维亚对奥地利要求的和平回应,德国和奥地利会轻蔑地无视时,安排了俄军沿奥地利边境的动员。

在从发出最后通牒到德国于8月1日星期六对俄罗斯实际宣战之间的几天里,人们做出了各种真诚的努力来避免这场震撼世界的灾难。

按时间顺序排列,这些事件可以这样总结:俄罗斯在7月24日正式询问奥地利是否打算吞并塞尔维亚领土,以报复在萨拉热窝的暗杀事件。

同一天,奥地利答复说,它目前不打算进行这种吞并,俄罗斯随后要求延长最后通牒中规定的48小时的时限。

7月25日星期六上午,奥地利拒绝了俄罗斯关于延长最后通牒中所述期限的要求。

同一天,在彼得格勒出版的报纸刊登了一份由俄罗斯政府发布的官方报告,普遍警告欧洲,俄罗斯不会对塞尔维亚的命运继续无动于衷。

更多文章

  •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暗流涌动的国际局势。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第一次世界大战,国际局势

    “在德国的支持下,奥匈帝国于1914年7月28日对塞尔维亚宣战。”这些报纸还刊登了塞尔维亚王储在前一天对沙皇的呼吁,敦促俄罗斯前来拯救受到威胁的塞尔维亚人。塞尔维亚的和平答复在当天下午晚些时候发出,并同意提交仲裁,当晚奥地利宣布答复不令人满意,并将其部长撤出贝尔格莱德。第二天

  • 西班牙的克里奥尔白人对美洲人民进行压榨,诱发了西班牙美洲独立运动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克里奥尔白人,美洲独立运动

    西班牙和葡萄牙作为欧洲最先靠着大航海兴起的国家,他们在获得欧洲实力上升的基础上,也在美洲地区占据大量的殖民地。在当时葡萄牙把主要的发展放在了占据重要的贸易通道上,而西班牙则是在美洲进行深入开发,获得大量的金、银。随着大航海的成功,西班牙势力变得越来越强大,在欧洲通过联姻,形成了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但

  • 李世民逼着李渊让位给自己后,李渊霸占太极宫不搬走,李世民只得在东宫即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世民,李渊

    为了人能够李渊搬出来,李世民遣散了他宫里的3000多名宫女,可李渊就是不出来。李渊顺利推翻隋朝,建立了唐王朝,接下来就是要如何稳定朝政和选定太子。李渊的膝下一共有三个儿子,这三个儿子中李渊比较喜欢的自然是长子李建成。而小儿子李元吉和李建成关系很好,只有二儿子李世民自小就被孤立,一直不得李渊喜欢,更被

  • 起义最初时便能爆发出巨大的声势的黄巾军为何一年内就草草收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黄巾军,黄巾起义

    中国封建王朝轮换更替,历史周期律下的每一个王朝在总是会在末期爆发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比如说明王朝就是靠朱元璋农民起义发家的,因此,这种起义运动在封建朝代十分常见。但是有一场起义和其他的农民运动十分不同,那就是黄巾起义。黄巾起义和其他农民起义相比有一个十分令人惊愕的特点即开局就是巨大的胜利。按照历史的

  • 1674年,吴三桂正式造反后,康熙大怒,根本不顾亲情,立即下令绞死其妹夫吴应熊和侄子吴世霖。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吴三桂,康熙,吴应熊,吴世霖

    在热闹的街市上,吴应熊和吴世霖双手被绑在身后,待时间一到,行刑的人接收到指令立刻动手。吴应熊和吴世霖脖颈的绳子渐渐被拉紧,因为呼吸不畅导致脸部变成了猪肝色,还急促地咳嗽。直到两人再也没有一丝呼吸声,身体也随之倒地。这两人为何被处以绞刑呢?这还要从关键人物吴三桂开始讲起。吴应熊是吴三桂的儿子,而吴世霖

  • 诸葛亮临死前曾摆出续命阵法想要逆天改命,同时阵法背后隐藏着两个计谋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诸葛亮,续命阵法

    诸葛亮在临死之前曾摆出续命阵法想要逆天改命,不过阵法背地却隐藏了两条恐怖的计谋,不仅是为了要恐吓司马懿,也是为了震慑蜀汉阵营中的不安分之人。作为《三国演义》中智商最高的人之一,诸葛亮的每次出场都伴随着各种出人意料的计谋,在刘备三顾茅庐之后,诸葛亮就为了他的大业鞠躬尽瘁,甚至还写下了《出师表》这篇让我

  • 关羽败走麦城惨遭杀害后,得知消息的诸葛亮却对刘备说出了关键所在,明白过来的刘备直接将长子刘封赐死。这是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关羽败走麦城,诸葛亮,刘封

    在关羽率兵进入汉中后,一开始可以说是屡战屡胜,打下了许多城池,然而在如此美妙的局势之下,却发生了让人难以预料到的变故。首先就是来自东吴盟友的叛变,接着关羽的手下也发动叛乱。这让关羽直接陷入了十分被动的境地,最终导致他败走麦城被东吴给杀害。但其实就算遭到双重背叛,关羽其实也还不必致死,导致他被杀害还有

  • 1972年,尼克松访华,他的先遣队吃光了宾馆里的大白兔奶糖,周总理得知后:给他们每人送十斤!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大白兔奶糖,尼克松访华

    1972年,尼克松访华的先遣队竟吃光了宾馆里的一种糖果,临走前,竟连糖纸也要一起打包带走。不料,周总理知道后,连夜传达毛主席的批示:送给他们每人十斤!我们都知道促成中美邦交正常化的第一大转折点就是源自1972年的尼克松访华。因为尼克松的到来,不仅传达出两国领导人相互示好的态度,而且也标志着中美关系的

  • 1402年朱棣率军包围了南京,建文帝的近臣解缙、胡广、王艮等在翰林院里商讨起了自己和国家的未来。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棣,靖难之役,解缙,胡广,王艮

    1402年6月12日夜里,朱棣率军包围了南京,建文帝的近臣解缙、胡广、王艮等,在翰林院里商讨起了自己和国家的未来。这些聚在吴溥家中的才子们都各有来头,胡广是建文二年科举考试的第一名,王艮是第二名,李贯是第三名。事实上,王艮才应该是第一名,当年考试的时候第一名是王艮,第二名是胡广,第三名是李贯。然而,

  • 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以色列最大战舰在埃及塞德港外肆意挑衅,被4枚冥河导弹,当场将其击沉,以军47人死亡!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第三次中东战争,塞德港,冥河导弹

    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后,以色列派出该国最大舰艇前往埃及挑衅,未曾想,埃及竟然直接扔过来了4发导弹,随着一连串的巨响,这艘船,沉了……埃及发射的是来自苏联的“冥河”反舰导弹,当时苏联和美国争夺中东地区,专门跟友好国家“阿拉伯联合共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