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世民逼着李渊让位给自己后,李渊霸占太极宫不搬走,李世民只得在东宫即位

李世民逼着李渊让位给自己后,李渊霸占太极宫不搬走,李世民只得在东宫即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248 更新时间:2023/12/11 2:04:28

为了人能够李渊搬出来,李世民遣散了他宫里的3000多名宫女,可李渊就是不出来。

李渊顺利推翻隋朝,建立了唐王朝,接下来就是要如何稳定朝政和选定太子。李渊的膝下一共有三个儿子,这三个儿子中李渊比较喜欢的自然是长子李建成

而小儿子李元吉和李建成关系很好,只有二儿子李世民自小就被孤立,一直不得李渊喜欢,更被其他兄弟排挤。

实际上,李渊能成功的推翻隋朝,与李世民的努力关系密切,即便其他儿子也都有功绩,唯有李世民的功劳最大,他也是兵权在手,在朝中、军中威信很高的人。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当时的李渊对李世民很忌惮,即便李世民成为天策上将,但是太子人选依然落到李建成的头上。

的确在政治上,如此可以平和各方面的势力。李世民有威望,但是其势力会受到限制,不会影响李渊政权。但是,李渊低估了李世民的野心,或者说低估了李世民手下臣子的能力。

公元626年,暗地争斗多年的李建成和李世民矛盾日趋白日化,太子李建成和李元吉灭掉李世民之心日渐显然出来。

这点李渊心中明了,只是他此时需要的就是如此局势,这样才能稳固政权。但是,他又没有更有效的办法降低矛盾,直接导致“玄武门”之变的发生。

李世民为了满足自己的野心,更是为了自保而选择杀死李建成和李元吉,迫使父亲李渊妥协。李渊被围,自然不得不答应李世民的要求。

他此时已经无力控制李世民,不仅不敢发泄自己对李世民杀兄弟的做法不满,还不得不表示:“自己糊涂,过于纵容受到建成的蒙蔽。”其主要用意就是,希望李世民不要怪自己不帮他。

李世民自然不敢真的杀掉自己的父亲,所以他直接说:“父皇就是父皇,儿子必定感念。”

看起来父子之间没有矛盾,李渊之后还立李世民为太子。但是从正常的人类感情来说,一个忤逆且不被喜欢的儿子,杀掉自己的亲儿子们,这样的做法,任何人都不能接受。李渊心中也是如此,只是他不得不如此罢了。

成了太子的李世民已经赢得朝中的支持,掌控权越来越大,李渊此时已经年迈,他不得不选择退位,以求自保!

因为李渊的退位并不是自愿的,所以他不仅没有像其他退位太上皇一样想着颐享天年,反而想方设法地为难李世民,不过就是想为自己谋取利益,给李世民添堵,不让其从政顺利罢了。

在李渊退位后的所有做法中,最让李世民难堪的就是,李渊退位却没有退出皇帝所在的太极宫。

以至于李世民继位都是在太子宫完成,毕竟孝道很重要,皇帝要看重名声,他不能逼迫李渊搬出太极宫。

可是不能入住太极宫,便说明李世民的皇帝做的不正,又会被人诟病,这事让李世民深感难做。

恰好,贞观二年的时候唐朝全境出现较大的旱灾,古时候人认为旱灾都是人行为不当,需要做弥补才能解决。

此时的中书舍人李百药进言道:“如今天下大旱,多因宫中人多,浪费衣服粮食,阴气郁积,不如将人放出!”

李世民听到此话立刻同意,除了自己宫中,还遣散了李渊宫中三千多人。如此,给李渊的生活带来了较大影响,可即便如此也没能让李渊妥协。

李世民无奈,他决定对李渊亲信大臣下手,先惩治的就是裴寂,不仅罢免其官职,还让其不得入京。

李世民的做法让朝中大臣看到了风向,大臣民都明白这是李世民要排除异己,所以很多曾经李渊心腹旧臣纷纷倒向李世民。

李渊此时彻底变成了一位没有了朝堂权力的老皇帝,他没了朝堂支持,更没有权力,只能选择向李世民示好。因此,不多久,李渊就主动提出搬离太极宫。

李世民自然同意李渊的意思,他将李渊挪到自己的旧所太弘宫中颐养天年。自此,李世民终于成为唐朝名正言顺的皇帝。

标签: 李世民李渊

更多文章

  • 起义最初时便能爆发出巨大的声势的黄巾军为何一年内就草草收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黄巾军,黄巾起义

    中国封建王朝轮换更替,历史周期律下的每一个王朝在总是会在末期爆发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比如说明王朝就是靠朱元璋农民起义发家的,因此,这种起义运动在封建朝代十分常见。但是有一场起义和其他的农民运动十分不同,那就是黄巾起义。黄巾起义和其他农民起义相比有一个十分令人惊愕的特点即开局就是巨大的胜利。按照历史的

  • 1674年,吴三桂正式造反后,康熙大怒,根本不顾亲情,立即下令绞死其妹夫吴应熊和侄子吴世霖。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吴三桂,康熙,吴应熊,吴世霖

    在热闹的街市上,吴应熊和吴世霖双手被绑在身后,待时间一到,行刑的人接收到指令立刻动手。吴应熊和吴世霖脖颈的绳子渐渐被拉紧,因为呼吸不畅导致脸部变成了猪肝色,还急促地咳嗽。直到两人再也没有一丝呼吸声,身体也随之倒地。这两人为何被处以绞刑呢?这还要从关键人物吴三桂开始讲起。吴应熊是吴三桂的儿子,而吴世霖

  • 诸葛亮临死前曾摆出续命阵法想要逆天改命,同时阵法背后隐藏着两个计谋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诸葛亮,续命阵法

    诸葛亮在临死之前曾摆出续命阵法想要逆天改命,不过阵法背地却隐藏了两条恐怖的计谋,不仅是为了要恐吓司马懿,也是为了震慑蜀汉阵营中的不安分之人。作为《三国演义》中智商最高的人之一,诸葛亮的每次出场都伴随着各种出人意料的计谋,在刘备三顾茅庐之后,诸葛亮就为了他的大业鞠躬尽瘁,甚至还写下了《出师表》这篇让我

  • 关羽败走麦城惨遭杀害后,得知消息的诸葛亮却对刘备说出了关键所在,明白过来的刘备直接将长子刘封赐死。这是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关羽败走麦城,诸葛亮,刘封

    在关羽率兵进入汉中后,一开始可以说是屡战屡胜,打下了许多城池,然而在如此美妙的局势之下,却发生了让人难以预料到的变故。首先就是来自东吴盟友的叛变,接着关羽的手下也发动叛乱。这让关羽直接陷入了十分被动的境地,最终导致他败走麦城被东吴给杀害。但其实就算遭到双重背叛,关羽其实也还不必致死,导致他被杀害还有

  • 1972年,尼克松访华,他的先遣队吃光了宾馆里的大白兔奶糖,周总理得知后:给他们每人送十斤!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大白兔奶糖,尼克松访华

    1972年,尼克松访华的先遣队竟吃光了宾馆里的一种糖果,临走前,竟连糖纸也要一起打包带走。不料,周总理知道后,连夜传达毛主席的批示:送给他们每人十斤!我们都知道促成中美邦交正常化的第一大转折点就是源自1972年的尼克松访华。因为尼克松的到来,不仅传达出两国领导人相互示好的态度,而且也标志着中美关系的

  • 1402年朱棣率军包围了南京,建文帝的近臣解缙、胡广、王艮等在翰林院里商讨起了自己和国家的未来。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棣,靖难之役,解缙,胡广,王艮

    1402年6月12日夜里,朱棣率军包围了南京,建文帝的近臣解缙、胡广、王艮等,在翰林院里商讨起了自己和国家的未来。这些聚在吴溥家中的才子们都各有来头,胡广是建文二年科举考试的第一名,王艮是第二名,李贯是第三名。事实上,王艮才应该是第一名,当年考试的时候第一名是王艮,第二名是胡广,第三名是李贯。然而,

  • 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以色列最大战舰在埃及塞德港外肆意挑衅,被4枚冥河导弹,当场将其击沉,以军47人死亡!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第三次中东战争,塞德港,冥河导弹

    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后,以色列派出该国最大舰艇前往埃及挑衅,未曾想,埃及竟然直接扔过来了4发导弹,随着一连串的巨响,这艘船,沉了……埃及发射的是来自苏联的“冥河”反舰导弹,当时苏联和美国争夺中东地区,专门跟友好国家“阿拉伯联合共和国

  • 1542年,16个宫女组团刺杀嘉靖,被一宫女出卖,全部被皇后凌迟处死,后来,皇后被大火活活烧死。这又是为何呢?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嘉靖,壬寅宫变,凌迟处死

    公元1542年10月21日,嘉靖帝朱厚熜如同往常一样,在曹端妃的寝宫里就寝。正睡得实沉的时侯,宫殿门悄悄打开,一名宫女猫着腰,踮着脚,小心翼翼的走了进来,而此人正是宫中的宫女杨金英。随后,几声啪嗒声从寝宫中的各个地方响起,十几名宫女走了出来,围在朱厚熜床前,目光阴狠地盯着朱厚熜。这时,杨金英挥了挥手

  •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逃到马嵬驿之后,随军将士发生兵变,李隆基只得缢毙杨贵妃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安史之乱,唐玄宗,马嵬驿兵变,杨贵妃

    公元756年,一辈子没碰过女人的唐玄宗李隆基的宠臣宦官高力士,第一次把38岁的美女杨玉环抱了起来。而这,还是奉了玄宗皇帝的命令:“将贵妃缢毙!”“放开我,你们要干什么?皇上呢?我要见皇上!”看着高力士手上拿的白绫,杨玉环不禁有点心慌。“贵妃

  • 安史之乱到底多乱?一城3万百姓被吃掉,8年人口减少数千万!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安史之乱

    谈起中国,人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中华的上下五千年。不得不肯定的是,中国的历史确实是十分的悠久。在很多人看来,对于中国悠久的历史中,最偏爱的就是要属于唐朝了。在唐朝这个时期,人人都能够安居乐业。经济十分的发达,但是在这个时期,唐朝发生的安史之乱至今为止让人听到大多都闻风丧胆。甚至还有记载说到,在安史之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