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尼克松访华的先遣队竟吃光了宾馆里的一种糖果,临走前,竟连糖纸也要一起打包带走。不料,周总理知道后,连夜传达毛主席的批示:送给他们每人十斤!
我们都知道促成中美邦交正常化的第一大转折点就是源自1972年的尼克松访华。
因为尼克松的到来,不仅传达出两国领导人相互示好的态度,而且也标志着中美关系的即将破冰。因为这次愉快的交流后,中国也进入一个外交风云的新纪元。
虽然最后结果是圆满的,但我们有所不知的是为了此次的访华行程,两国相关人员都做了充足的准备。
比如美国方面,早在1971年前后就派出一支由基辛格等人组成的先遣队秘密访华,与中方人员对接后续的总统访华事宜。
当时这支先遣队是由专机直接送达上海,在上海考察几天后再转去北京的。
为了招待他们,中央特意给他们安排当时上海最顶级的宾馆下榻,一般这种级别的宾馆客房里,每天都会换上当地的小零食和特产,以供住客享用。
而当年上海零食中最具代表性莫过于本地产的大白兔奶糖。大白兔奶糖厂是50年代收归国有的企业之一,而它的包装设计和改良的口感均是建国后的原创产品。
当时的大白兔有一则宣传口号,说是“七粒奶糖等于一杯牛奶的含量”,虽然这则口号真实与否尚未得到过验证,但大白兔确是“大红大紫”了一把。
除了在上海销售极佳之外,大白兔奶糖在全国其他地方也都是风靡一时。到了70年代,它已经成为中国糖果市场上的明星产品了。
所以大白兔奶茶也一并出现在美国客人的客房内。其实那个年代大白兔奶糖才几毛钱一斤,而且在市面上哪里都能买到,在国人眼中已经不算什么稀缺品了。
可我们的客房服务员却惊奇的发现每天在给美国客人准备的零食里,大白兔奶糖永远是最快被消灭干净的。
他们住了几天的宾馆就吃了几天的奶糖,甚至每天临出门的时候,都要把奶糖揣在口袋里,就连糖纸都要打包带走。
服务员试探性问他们是不是喜欢吃这款奶糖时,得到却是一群金发碧眼的老外的一致好评。据他们描述,这款大白兔奶糖软糯香甜、奶味十足,是他们以前从来没有尝过的味道。
所以他们吃了第一个就会想吃第二个,吃个第二个还会想拆第三个,如此的周而反复,这才每天都把奶糖吃的干干净净。
没曾想一颗小小的奶糖竟然俘获一众美国代表的心。当时服务员将这些信息层层汇报到了上级,得知此事的周总理更是欣喜不已。
毕竟这一来说明证中国食品工业并不弱于美国方面。二来更是让中央政府找到了和美方代表交流的突破口了。
周总理曾说,“美国人喜欢我们的糖果是好事,我们就作为礼物送给他们,让他们高高兴兴的带回去。”
为此他特意找到毛主席,让他下发一个特批令,给这些美国代表一人送去十斤奶糖!
因为这份特殊的订单,大白兔的生产厂家连夜召来一线工人,大家开始加班加点的赶制奶糖。
一开始大家还不明就里,当听说赶制奶糖是为了送给美国代表时,工人们全都起劲的不得了,干的那叫一个热火朝天。最终赶在美国先遣队回国前一天顺利出货。
当时这群美国代表收到这份沉甸甸“国礼”时也倍感惊讶,他们从来没有和中国代表讨论过奶糖的事情,也从没有想过一下子能收到这么多的奶糖。
可中国人的细心和慷慨就摆在他们眼前:这次的中国是真心实意要和他们交个朋友。
因为这些“外交奶糖”,美国代表回去之后对中国的印象甚好,他们不仅把中国的大白兔奶糖分给自己亲朋好友享用,与此同时也加速推近尼克松访华的行程。
几个月之后,当尼克松亲自造访中国时,点名就要尝尝之前下属们亲自推荐的大白兔奶糖。
后续的故事想必没有人不知道的,尼克松拜访了北京和上海两地,品尝到了馄饨、小笼包以及心心念念的大白兔奶茶等等的中国特产。
从此之后,大白兔奶糖不仅收获到了来自美国总统的好评,而且它也成功走出了国门,打开自己的国际市场。
同年的4月,大白兔奶糖首次出现在美国的复活节礼品市场上,很快它就成为美国家喻户晓的中国产品,同龄段的小朋友几乎没有人不认识这张“中国小兔子”的糖纸。
如今,大白兔奶糖依旧有在市场售卖,虽然随着时代的变迁,它的市场份额早已没有当初的辉煌。
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它曾是如此可口香甜,是征服过美国总统的一代味道。而这份奶糖的回忆,也记录着中国和美国之前甜蜜的过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