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壬寅宫变:嘉靖皇帝服下“仙药”后,找来端妃,一番云雨之后睡着了,谁知16名宫女想要将其勒死......

壬寅宫变:嘉靖皇帝服下“仙药”后,找来端妃,一番云雨之后睡着了,谁知16名宫女想要将其勒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59 更新时间:2023/12/16 2:30:51

1542年,嘉靖服下道士送来的“仙药”,临幸端妃,一番云雨过后,他意犹未尽地睡着了。半夜,16名宫女摸进房间,将绳索套在他脖子上使劲勒了下去。

处于深宫当中的皇帝,给人的感觉应该是安全得不能再安全了,毕竟有武艺高强的御前侍卫把守,而且皇帝的行踪也是密不对外。要说这宫外的人想去谋害皇上,真的是难于上青天。

但话又说回来,如果真的有皇帝在皇宫内被人害了,最大的可能性应该是宫内的人干的。一来是宫里的人才能找到好的机会下手,二来是宫里的人才会对皇帝的行踪了如指掌。

而明朝历史上非著名的“壬寅宫变”,就是宫女们合谋勒死皇帝但未遂的一个真实事件。“壬寅宫变”发生在明朝嘉靖年间,嘉靖帝就是那个差一点就被勒死的倒霉皇帝。

小小的宫女们怎会如此大胆地对一国之君下毒手?宫女们又是因为什么原因才会出此下策呢?行凶未遂的宫女们最终落得个怎样悲惨的下场呢?

这一群自掘坟墓的宫女共有16人,她们的疯狂之举只是被逼无奈的一种结果,她们的弑君行为更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的真实写照。

嘉靖皇帝这个人也谈不上是昏君,他留给历史后世的形象是大部分时间都不理朝政事务,一心沉迷长生不老的修道。

其实,早年间的嘉靖皇帝在初登基时有过一番作为的,选举能,打击贪官,改革科考,他当年的大展身手也给了明朝老百姓不少的希望。

可惜好景不长,至高无上的皇权难免腐蚀人心,没有谁会排斥那些赋自身的权力和欲望,嘉靖作为尝到过其中甜头的皇帝,很想找到方法将权力始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于是,他希望找到能让自己长生不老的方法。

有了这个奇特想法的嘉靖皇帝从此对朝政事务不再感兴趣,到处寻访一些道士,让他们到皇宫里来为他炼制长生不老的丹药。

最开始,这些道士们只是拿一些名贵的中草药来炼丹,嘉靖发现这样的丹药收效甚微。

到后来,一些道士为了讨嘉靖的欢心,走上了疯狂的道路。道士们提出,使用童子尿和处女经血来炼丹。

于是,大批的童男童女被选出来做了嘉靖炼丹的药引子。而道士们还认为,处女经血是首选,炼制出来的“丹铅丸”对长生不老最有效。

为了追求丹药的纯粹度,这些被选拔出来的小宫女们不能随便吃喝普通的食物,她们只能吃特殊的草药和喝每天早上六七点钟的露水。嘉靖皇帝和道士们的这种癫狂程度让人不可思议。

而让宫女们更难以忍受的是,嘉靖皇帝随着炼丹的走火入魔,他的性情大变,用喜怒无常来形容也一点不为过。本来宫女们已经对自己被当作药引子这件事情,已经怨声载道了。

而嘉靖又对长生不老丹药的效果很敏感,只要他对炼制出来的丹药不满意,就会大发雷霆,随意杀掉一些宫女。

嘉靖皇帝追求长生不老的想法,可以被理解。但为了追求长生不老,要用许多十三四岁宫女的命来换,这就是人间惨剧了。

嘉靖皇帝怎么也想不到,那些在他眼中手无缚鸡之力的宫女们,竟然会商量出勒死他的这个计谋。

于是,就在嘉靖与当时最宠幸的端妃云雨一番后,16名宫女趁着他熟睡之际,将事先做好了扣的绳索套上了他的脖子。

也许是嘉靖的劫数未到,一个活扣被慌里慌的宫女系成了一个死扣,套在嘉靖脖子上的绳索就是没办法彻底将他勒死,陷入昏迷状态的嘉靖反而吓坏了这一群小宫女。

其中一个宫女害怕得没了主意,竟然自己跑到皇后宫里去报信。闻讯赶来的方皇后将嘉靖帝救了下来。

16名涉事的宫女全部被处死,几个主谋人员还被株连九族。而另一个参与谋划的宁嫔也被供了出来,同样被处以极刑。

最冤的就是端妃,她对此事毫不知情,只是因为太得宠了,也被方皇后先斩后奏,将她处死之后再告诉嘉靖。

而差点被宫女们勒死的嘉靖帝也从此在心里留下了阴影,此后的二十多年都不敢再进入皇宫内的寝宫一步。

嘉靖皇帝在御医的救治之下最终脱离了生命危险。本以为经过这次“壬寅宫变”之后的他会有所反思,但嘉靖仍然一如既往地炼制丹药,追求他的长生不老之术。

而对于救了自己一命的方皇后,因为背着自己杀了宠妃端妃,嘉靖皇帝也一直怀恨在心,也在几年找了个机会除掉了方皇后,可见嘉靖这个人心胸狭窄的程度,叹为观止。

标签: 壬寅宫变嘉靖皇帝端妃

更多文章

  • 明朝嘉靖帝为了追求长生不老,残害少女,导致“壬寅宫变”,受害的16名宫女企图勒死他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长生不老,壬寅宫变

    世界上有人能长生不老吗?明朝嘉靖帝为了能够长生不老,永享富贵,不惜残害自己的子民,喝少女的经血养生,更为变态的是为了得到纯净的血液,嘉靖帝让这些少女吃桑叶饱腹,渴了也只能喝早晨的露水。明朝嘉靖帝的长生之路,究竟有多离奇,在最信任的道士死后,嘉靖帝留重用了陶仲文,对他的话言听计从,但是这陶仲文是个伪道

  • 卢旺达种族灭绝事件始末:短短的100天之内,约有100万人死亡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卢旺达大屠杀,卢旺达种族灭绝事件

    如果说20世纪规模最大的种族杀戮是纳粹德国对近600万犹太人的清洗,那么,“效率”最高的种族清洗当属在1994年发生在非洲中部小国的卢旺达大屠杀。短短三个月时间内,卢旺达就有接近100万图西族人和少数胡图人从这个地球上蒸发,漫山遍野的尸体多到几个月后都来不及处理,任其堆放在野

  • 红军长征途中的“强渡大渡河”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完成的?有何重要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强渡大渡河,红军长征

    红军长征途中的“强渡大渡河”是在什么样的危急情况下完成的,强渡大渡河对于那时的红军长征有着怎样的意义?1935年5月,此时正在长征的红军面临着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那就是敌人为了阻挡红军长征,就在大渡河对岸设立了牢固的防守,重机枪,迫击炮,国民党为了阻挡红军可谓是用尽了一切办法

  • 武则天迅速平定扬州叛乱,李敬业失意官僚不得人心的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扬州叛乱,武则天,李敬业

    唐高宗去世(683年12月27日)和唐中宗被废(684年2月26日),是武则天政治历史前后两段过渡的界碑。从此开始了她真正“圣衷独断”的武则天时代,史称“则天朝”。废唐中宗后,她立第四子李旦为皇帝(唐睿宗),但居于别殿,不许参与政事。武则天自此&ldq

  • 武则天废黜唐中宗——不肖子被把玩于股掌之中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武则天,唐中宗,李显

    李贤被废之翌日,武则天所生第三子英王李哲(本名显)被立为皇太子,时永隆元年(680年)八月,三年后他继位为唐中宗,这期间唐高宗的身体越来越坏。唐高宗自太宗皇帝驾崩时便“哀毁染疾”,“帝晚益病风不支”,永隆二年闰七月,唐高宗“服饵&rdquo

  • 安史之乱是怎样发生的,为何被称为中国历史从盛到衰的转折点?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安史之乱

    公元755年对于整个中国历史来说都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在这一年中,中华大地遭逢巨变,也是在这一年,中国封建王朝最大的盛世结束了,社会经济从这一年开始倒退。从表面上看,中国封建社会长达2132年,但是在这2000多年中,公元755年成了一个毋庸置疑的节点,它让中国的封建王朝失去的生命活力前无古人。安史之

  • 权力的阴谋:沙丘之变赵武灵王扮演了什么角色?真相让人怀疑人性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沙丘之变,赵武灵王

    胡服骑射捍北疆,英雄无愧武灵王。在一般的印象中,似乎秦国完成商鞅变法之后,一统天下就成为定局。但事实上,在这过程中有一个人的出现,差点打破了这所谓的定局。他就是被梁启超先生称为黄帝之后第一伟人的赵武灵王。在赵武灵王活着的时候,曾把秦国压得抬不起头来,连秦国丞相都是他亲自指定的。大家试想一下,一国总理

  • 松赞干布死后,吐蕃逼着文成公主殉葬,唐高宗李治大怒,当场下令要求文成公主回大唐,谁知文成公主坚决不回!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唐高宗,李治

    650年,松赞干布病逝,文成公主被逼迫殉葬。唐高宗李治得知此事后大发雷霆,认为这是对大唐的挑衅,他当场下令,要求吐蕃立刻将文成公主送回大唐。没想到文成公主却坚定地说:“我不回去!”公元636年,松赞干布武力统一了青藏高原,建立起了自己的政权,之后,便开始与邻国发生交往。为了巩

  • 1988年1月13日,蒋经国突然病死,宋美龄抵达七海官邸,她喃喃自语说了一句话:“都不招呼就走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蒋经国,宋美龄,七海官邸

    1988年1月13日,蒋经国突然病死,宋美龄来到府邸后,看着在场的所有人都在交头接耳讨论着什么,今天这么重要的场合,这些人还没搞清楚形势吗?宋美龄当即发火让周围的人赶快商量善后的事宜,而不是像一群集市上贩卖的小商贩嘀嘀咕咕着什么。宋美龄的这番话让在场的所有人都不好意思。要知道宋美龄和蒋经国一向是水火

  •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萨拉热窝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4年6月28日那天早上,当斐迪南大公夫妇开车经过古镇狭窄的街道时,一枚炸弹朝他们扔来,但他们没有受伤。下午,为了向公众展示,他们又被载着穿过街道。一个十几岁的学生,加夫里洛·普林泽普,用弹夹手枪袭击了皇家聚会,杀死了大公和他的妻子。这就是德国一直在等待的借口。塞尔维亚人则宣称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