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12月2日夜晚,常德城内,虎贲57师师部召开了最后的会议。老兵吴荣凯说,当时除了师长、团长,剩下的没有几个人了。
在整场抗日战争中,常德攻城战可以说是其中较为惨烈的一场战役。
彼时日军为了遏制国军反攻云南,纠集了近6个师团,总共10万多人进攻常德及常德周边的一部分地区,其中,仅是“点对点”负责进攻常德城的,就有日军3万余。
而反观常德城守备军,即便是满打满算,也不过区区8529人,但就是这8529人,却硬是扛了日军整整54天。
遥想事发当天,日军在指挥官横山勇的指挥下,以大队级步炮混成兵力编制了一支敢死队。
这支敢死队成军之后,没过多长时间,就吱哇乱叫地扑向了由国军57师下属的169团所守备的西门,准备发动一场自杀式袭击,强行拿下已经被国军焊成一块铁桶的常德。
而负责守备西门的士兵见状,手下自然也没留情。
但可惜的是敌我兵力差距实在太大,一名正在转移阵地的官兵仅仅只是刚露了个头,往前跑了几步,身上就冒出了几蓬血雾。
几名紧随其后的战士的情况虽然不像为首那名官兵那么糟糕,可终究也好不到哪里。
他们有的被战场上流窜的弹矢击中,当场跪伏在地;有的被身周爆炸的炮弹震倒,躺在地上生死不明;还有的被打断了四肢,只能咬着牙忍痛趴在地上向日军反击。
最后成功到达新阵地的战士却是只剩下了寥寥两三个人。
但这还只不过是整片战场的一角,在更远处,接受日军指挥官横山勇安排的日军炮兵冒险将自家的重炮推到了一线,对常德城开始了零距离的轰炸。
高空之上,还有数之不尽的日军战机在没命地往下扔燃烧弹,而那如雨般坠落的航弹只要落到地上,瞬间就是一团直径十余米的火球,整片街区只消须臾就会沦为一片火海。
在这种情况下,原本正躲在常德城内跟日军敢死队打巷战的国军士兵就跟那被北风吹倒的麦田一样,成片成片地倒下。
战至终局,57师最后剩下的阵地却已是横长不足三百公尺,原本8529人的部队,此刻更是已入千数之内。
至此,饶是向来都有“性情坚韧”之称的余程万师长,此刻也不禁有些烦躁。
他一边念着:“第10军在干吗,他们不是早就到常德附近了么,怎么还不来支援”,一边着手召开了57师最后一场团长级会议。
会议开始之后,余师长先是当着自己手下仅剩的4位团长的面给上峰孙长官发了一份电报,道:“城破,弹尽人亡,街巷混做一团,友军畏葸不前。职率众死守中央银行,余程万谨叩。”
随即,他便安排起了接下来的相关事宜:
“169团柴意新团长率半数之兵死守常德,我率半数连夜突围寻访第十军,可行否?”
而被点名的柴意新团长倒也并未推诿,他见师长话毕,立马就站起来立正行了个军礼,并回道:“师长乃全军命脉之所在,望师长突围成功,早日率军前来解围,我等势必死守不退。”
话毕,在场众人的命数便已成定局。
1943年12月3日午夜时分,余师长按照预定计划,带着另外三名团长,及其残部百余人,和数名美国记者,附加书记员吴荣凯,连夜离开了中央银行,开始向外突围。
等到凌晨4时许,负责留守的柴意新团长也有了动作。
他站起来整理了整理自己的衣服,随即便站直了身体,对剩下的数百名战士说了一句:“援军来期不知时日,此去有死无生,最后一战来了。”
然后,柴意新就带领169和171团残部,冲出了中央银行,冲进了他们最后的阵地双忠巷阵地。
少顷,日军的攻击也开始了,汹涌的炮火好似飞蝗,铺天盖地地涌向了双忠巷,前后只短短数秒,柴意新所在的阵地就漫起了一阵夹杂着尘土和火焰的黑烟。
而柴意新见状,立起身子,振臂高呼了一声:“奋勇杀敌”,随即便拎起了放在身边的石块和长矛,朝街巷另一头冲来的日军敢死队撞到了一起,展开了血腥的白刃战。
战斗的过程很激烈,柴意新团长凭借过人的勇力,来来回回砍杀了十来名日军,但可惜的是敌众我寡,对方还有枪炮。
柴意新团长冲杀了没多久,就不幸被敌军的冷枪命中,死在了这场保家卫国的战争里。
而另一边,突围寻找援军的余师长部队在经过一番艰苦卓绝的战斗之后,以死伤过半,最后只余83人的代价,成功闯出了日军的包围圈,找到了就在常德城外不远处的援军。
4日后,这83人随同新11师攻入常德城内,重新收复了常德。
而整个57师,用此前随余师长一同突围的书记官吴荣凯的话来说,那便是:“当时除了师长、团长,剩下的没有几个人了。”
由此可见,57师,也的确无愧于“虎贲”之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