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前秦灭代

前秦灭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125 更新时间:2023/12/12 17:13:33

前秦健元十二年,公元376年,前秦出兵攻克云中,灭亡代国的作战。

前秦灭前凉后,即出兵伐代。是年十月,依附于前秦的匈奴左贤刘卫辰为拓跋鲜卑的代国岁逼,向秦求援。前秦王苻坚共领10万攻拓跋鲜卑,并领步骑20万人东出和龙,西出上郡。两个方向与河洛回合,以匈奴左贤王刘卫辰为向导。十一月,代王什翼健先派白部、独孤部抵御前秦大军,均未获胜。继派刘库仁10万骑兵抵抗,与秦军在云中盛乐西南石仔岭激战,再次战败。什翼健因病不能亲自作战,进而向北阴山撤退。后闻前秦军稍退又再次回到云中,不久被刺杀。代国部众纷纷逃散。代国亡,其辖境并入前秦,苻坚分其他未两部,令刘库仁统黄河以东,刘卫辰统黄河以西。

前秦灭代时间

在前秦灭代这一历史事件中,当时的前秦是是东晋十六国时期的政权之一,而代国是十六国时期鲜卑人拓跋猗卢建立的政权,也是北魏的前身。那么前秦灭代又发生在那一年呢?

根据相关资料的表明,我们得出前秦灭代,这一历史事件它发生于前秦健元十二年,也就是公元376年。它是一场由前秦出兵攻克云中,灭亡代国的作战。

据说当时是在前秦灭掉前凉之后,随后开始出兵讨伐代国。在同年的十月份,依附于前秦的匈奴左贤王刘卫辰被拓跋鲜卑的代国逼的走投无路,于是只好向秦国求援协助。

于是,前秦王苻坚就带领了将近有10万人的将士,开始攻打拓跋鲜卑。还带领步骑兵大约有20万人的样子,东出和龙,西出上郡。于两个方向出发最终在河洛回合,其中以匈奴左贤王刘卫辰为主要领导人。

在同年的十一月,代王什翼健先派去了白部、以及独孤部共同抵御前秦大军,可惜的是都没有获胜。后来刘库仁又派出10万骑兵相抵抗,并与秦军在西南石仔岭发起了激战,结果再次战败。由于代国的什翼健因病不能亲自作战,于是进而向北阴山撤退。

后来得到消息说秦军撤退,于是又再次回到云中,可惜中了埋伏,最终被刺杀。代国的众将士纷纷逃散。最终导致代国灭亡。

前秦灭代经过

前秦灭代,这一事件发生于公元376年,在前秦灭燕国后的第五个年头,开始将矛头指向了代国。并且秦国凭借着自身的优势,以及代国国内的政治经济动荡不安的形势,最终灭了代国。那么前秦灭代的经过具体是怎样的呢?

据说当时是在前秦灭掉前燕国之后,随后开始将矛头指向了代国,并在密谋策划下开始出兵讨伐代国。后来在同年的十月份的时候,依附于前秦的匈奴,左贤王刘卫辰被拓跋鲜卑的代国逼的走投无路,于是只好向秦国求援请求协助。

于是,前秦王苻坚就带领了将近有10万人的将士,开始攻打拓跋鲜卑的地盘代国。另外,还带领步骑兵大约有20万人的样子,分为两路,第一路从东面开始出发和龙,第二路从西面出发上郡,最终在河洛进行回合,其中的领导人以匈奴左贤王刘卫辰为主。

历经一个月的事件,在同年的十一月,代王什翼健先后派去了白部、以及独孤部一起共同抵御前秦紧紧逼近的大军,可惜的是,经过几次的战争都没有获胜。后来代国将领刘库仁又派出10万骑兵进行抵抗,与秦军发起了激战,结果还是战败了。由于代国的什翼健因病不能亲自上战场作战,于是向北阴山撤退。

后来得到消息说秦军撤退,于是又再次回到云中,可惜中了埋伏,最终被刺杀。而此时的代国的众将士也开始纷纷逃散,代国最终还是灭亡了。

前秦灭代时拓跋氏跑哪去了

我们都知道,历史上的代国是在公元前376年的时候被前秦所灭,那么这里有一疑问:前秦灭代时拓跋氏跑哪去了?

前秦灭代时,拓跋氏跑哪去了?首先通过在史书上面的记载,在376年的时候,代国灭亡,作为代国的继承人拓跋珪,被他的母亲贺兰氏携走出逃。历经10年之后,也就是在385年,年仅15岁的拓跋珪趁着前秦灭亡、北方混乱的机会重兴代国,并在盛乐登位为王。又在第二年的时候,即386年时期改国号为“魏”,成为北魏国,改元“登国”,于398年,他将国都从盛乐迁到大同,并自称皇帝。

所以换一句话就是说,建立魏国的拓跋珪,就是当年建立代国的拓跋鲜卑的后人。而拓跋珪的父亲就是拓跋寔,是代王拓跋什翼犍的世子,据说他的父亲力大无穷,十分勇猛。可惜在什翼犍的大将长孙斤在面见什翼犍时忽然拔刀进行行刺,于是他的父亲舍身阻挡,结果被长孙斤刺中肋部。而他的父亲忍痛力将长孙斤擒拿住,并将其杀死,最终导致自己因为伤势过重,不久之后就去世了。

当时年的拓跋珪还在母亲贺氏的腹中,拓跋寔在死后一个月,作为遗腹子的拓跋珪出生。而这一年正是前秦灭掉前燕后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371年。而前秦苻坚灭掉代国,是五年以后的事。

在代国灭亡后,历经10年,拓跋珪在得知苻坚身死的消息,一直对苻坚又敬又怕的代国旧臣,以及拓跋珪本人,面对北方大乱的形势,不再有所顾忌。最终,建立了魏国。所以说在前秦灭代时,拓跋氏跟随他的母亲来到了盛乐。

更多文章

  • 李重进之乱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重进,李重进之乱,宋朝历史

    李重进之乱的原因李重进之所以造反,是因为李重进在后周的时候,是公主的儿子,身份显赫,所以仕途也非常平顺,是禁军的统领,但是赵匡胤登基之后自然不可能让李重进继续担任禁军统领的职位,所以便找了一个人来代替李重进,将李重进调动到青州。一向位高权重的李重进自然受不了这样的调动,所以开始怂恿李筠起兵,但是这件

  • 刘太后临朝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太后,刘太后临朝,宋朝历史

    刘太后是宋朝历史中第一位垂帘听政的太后,也是宋真宗的妃子和宋仁宗的亲生母亲,后世史学家普遍认为刘太后的政治才干非常高,不在任何男人之下,她的个人品德也没有太大缺失,所以刘太后临朝政绩可以说是非常多的。刘太后临朝背景后世历史学家在整理刘太后临朝背景这个问题时公认的一点是,当时宋真宗突然病逝给朝廷带来了

  • 唯一受周总理亲自提拔并官至副总理的开国中将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周总理,开国中将,余秋里

    或许正是因为余秋里在石油行业的杰出表现,让周恩来发现了他的才能,于1975年任命他为国务院副总理,成为唯一一位担任副总理的开国中将。因周恩来的巨大影响力,“总理”在中国人的心中占有无与伦比的地位,而“副总理”,也同样有着非常神圣的意义。很多开国将帅都曾

  • 张良的鱼龙之变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张良,鱼龙之变,汉朝人物

    张良,秦末汉初杰出的谋士、大臣,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他以自己出众的智谋辅佐刘邦一次次化险为夷,最终协助刘邦战胜项羽夺得天下。了解张良的人都知道,最初的张良可不是一个有如此广博政治观的人。由于张良身份特殊,其祖辈都在韩国为相,当日渐衰落的韩国被秦始皇灭亡之后,他一心

  • 中国欠苏联的86亿债务,是如何还清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苏联,债务,新中国

    建国初期,受到抗美援朝战争的影响,为巩固军事方面的安全,中国对苏联欠下了高达86亿的债务,那时候我国和苏联仍然处于友好结盟的状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良好的两国关系随着国际形势的转变而改变。1960年,为保护我国主权及独立自主的地位,中苏两国关系破裂。两国关系破裂,自然会引起财务纠纷,那建国初期的这些

  • 1963年,伐木工在山中捡到一枚印章,公安调查后调3车兵力搜山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共产党,围剿,苏维埃,国民党,湘赣鄂

    1963年,江西万载县的林场里,一群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正在伐木。其中,一名叫郭兴仁的工人在旁边的树林里捡到一个已经腐烂的黑色皮箱,里面除了一些碎纸屑,就剩下了一枚印章看起来还不错。只不过,他也没看出这枚印章有什么特殊的地方,等回去之后,他便将印章交给了伐木队长,同时也是他哥哥的郭桃仁。没想到的是,郭桃

  • 国民党的缅甸远征军在东南亚抗日凶猛如虎、勇往直前、无所畏惧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缅甸,远征军,抗日

    “我毕业于中央军校十六班,当时是下级军官。1942年初,指挥部派我到第200师担任联络参谋。当时,第200师正在奉命出国打仗,我师一批中下级军官接到任务后,都感到非常光荣,意气风发,大家还经常唱起《满江红》、《野心》中的豪言壮语饿了吃葫芦肉,笑渴喝匈奴血。”第200师进入缅甸

  • 晚晴醇亲王载沣远赴德国向德国皇帝道歉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载沣,醇亲王,辛丑条约,克林德公使,威廉三世

    1901年,威廉三世的皇宫,坐正中间的就是溥仪的生父醇亲王载沣。他是受慈禧委派来德国,向德皇“谢罪”的。起因是1900年6月20日,载沣的堂哥载漪手下的恩海开枪打死德国公使克林德,他曾下令枪杀过义和团团民约二十人。到了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后,有一条就是清廷派醇亲王载沣赴

  • 周总理逝世举办追悼会,毛主席为何没去参加?原因非常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故事

    前言1976年1月8日,周总理于北京逝世,举国上下一片哀痛。在周总理追悼会当日,中央办公厅主任汪东兴紧急通知,说要将追悼会推迟一会儿,为毛主席的到来做好准备。同时工作人员还将人民大会堂的江苏厅和台湾厅特意收拾准备好,将其作为毛主席到达时歇息的场所。然而最终毛主席却没有来到周总理的追悼会现场。这到底是

  • 马嵬驿兵变: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逃至马嵬驿,随行军队兵变,处死杨贵妃才平息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安史之乱,唐玄宗,马嵬驿,杨玉环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次年7月15日,唐玄宗逃至马嵬驿(今陕西兴平市西北二十三里)。随行将士处死宰相杨国忠,并强迫杨玉环自尽,史称“马嵬驿兵变”。公元745年(天宝四年),杨玉环被正式封为贵妃,受尽了唐玄宗李隆基的恩宠,而她的宗族也跟着加官进爵。其中,杨玉环的堂兄杨钊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