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王安石变法的问题到底有多大 为什么会成为北宋灭亡的罪魁祸首呢

王安石变法的问题到底有多大 为什么会成为北宋灭亡的罪魁祸首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843 更新时间:2023/12/18 9:02:25

南宋初期,因为“靖康之耻”毕竟得有人承担责任,皇帝是不可能承担的。再加上,蔡京童贯等奸臣都是打着“王安石继承者”旗号。因此,王安石自然就成为南宋政权初期批评的对象。宋高宗在编纂《宋神宗实录》时,就力主把王安石贬成万世罪人。到了元朝修《宋史》的时候,史学家们就对南宋大儒们的观点进行总结,对王安石进行了批评“天变不足惧,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王安石变法从目的上说基本达成了,正因为财政有了基础。宋神宗才有可能对西夏发动主动进攻。只不过因为宋太祖、宋太宗以后的皇帝们,特别是宋真宗所打造的“重文轻武”国策,才是问题关键。宋朝疲软不仅仅在于文臣裹挟皇帝,更在于“阴盛阳衰”导致皇权不稳定。

(1)王安石变法的问题确实不小,当时就引起国内外关注,交趾以此为借口入侵北宋

在变法中除了用人不当,导致“投机主义者”政客纷纷进入,为了权力、为了物质利益,王安石变法过程中加大“党争”程度。同时,一些具体的改革措施也引发更大的问题。例如北宋对外战争不利,经常被人说成是因“战马”不好。

但问题是,变法过程中,马政日渐荒废,开始号召民间养马。直至政府养马、民间养马不断地重复,造成马政越来越差。

同时,“青苗法”在实行过程中强行向农民高利贷款,造成民间怨气沸腾。就连交趾(越南中北部)政权的李朝在入侵北宋时都言“今闻宋主昏庸,不循圣范;聼安石贪邪之计,作青苗助役之科,使百姓膏脂凃地,而资其肥己之谋。”

最终,南朝将自己的倒行逆施,说成为北宋百姓好,是来解救他们出离王安石的魔爪。“指道北行,欲清妖孽之波涛,有分土,无分民之意。要扫腥秽之污浊,歌天享舜日之佳期,我今出兵,固将拯济,檄文到日,用广闻知。切自思量,莫怀震怖。”

(2)宋神宗神神叨叨,为保住皇权故意加大新旧党之间的“党争”,本质上他也并不支持王安石变法,没有皇帝的真心真意敢把江山交给变法人的心理,王安石根本斗不过“旧党”

自宋太宗之后,皇权中的皇帝与后宫代表太后(刘太后、曹太后、高太后、向太后等)就交相掌握实权或对皇帝有极大影响。由此,导致宋神宗在处理自身皇权问题上,采用的是比较“阴柔”的方式。

同时,宋神宗是“王安石变法”的主体,王安石只是建议的提供者、变法的执行者,宋神宗则是主导者、裁判者。

特别是在变法期间,真正的王安石执行期间只是熙宁阶段(1069到1076年),之后就是宋神宗依照怎么有利于自己的权力掌控怎样变法。

其后,宋神宗在指挥对夏战争时的表现,非常明显差——不信任武将,宁可用神棍徐禧管理军事、主持战争,结果导致军事失利。

综上所述,王安石变法不是北宋灭亡的关键,而是“重文轻武”“三冗”“对外妥协只求自身统治”,最终导致文臣裹挟了皇帝,更是拿陷害武将当作正义。例如陷害狄青的时候,那些文学艺术大师们,哪个不觉得自己是正义的化身,是为了赵家天下。

宋明治国皆儒臣,灭亡时大规模投降元清,忠君爱国去何处

宋人的精神胜利法,海上之盟是对澶渊之盟的复仇雪耻

澶渊之盟被说成有大功,绍兴议和呢?都是妥协苟活而已

标签: 王安石宋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无罪却被废的皇后?大臣们都表示看不下去!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明朝,历史解密

    “不好”并不代表皇帝不能够废除皇后。明朝就有这么一个皇后,她生前没有做任何坏事,结果却被皇帝无端端废除了。以至于大臣们和太后都为这个皇后叫屈。这个皇后就是明宣宗的发妻胡善祥。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聊聊这个皇后的故事。胡善祥的父亲名叫胡荣,是朱元璋时期的锦衣卫。朱棣篡位之后,锦衣卫内部也出现了剧烈的人事

  • 你不知道的姓氏故事 中国36姓"始祖"起源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姓氏,历史解密

    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度时期,所以中国的许多古姓都是女字旁或底。姓是作为区分氏族的特定标志符号,如部落的名称或部落首领的名字。姓氏在古代和现代主要都是用于区分人与人之间的代称,一起来了解下以下36个姓氏的起源,您的姓氏是否在其中呢?1、陈姓正宗始祖胡公满陈姓主要得姓于周朝初年的

  • 揭秘:二战期间一个日军甲种师团多难打?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二战,世界,历史解密

    此前诸多抗日神剧将不明觉厉的吃瓜群众们给误导了,流氓痞子们可以一边谈恋爱一边逞英雄,高举抗日大旗集结一伙满腔仇恨的隐世英雄就能手榴弹炸飞机,都能手撕鬼子了,还谈什么武器差距呢?但抗日战场毕竟还不在横店,日本军队在中国战场上到底有多么不可一世,一个甲种师团到底有多难打呢?所谓的日军的甲种师团,是二战前

  • 秦国有个习俗,所以商鞅才让老百姓分家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商鞅,秦朝,历史解密

    这个习俗,才是中原诸国将秦人视为禽兽,并不愿与之来往的根本,当然,既然称之为习俗,那自然由来已久,并有其产生和存在的原因的。一:习俗产生的原因。这一习俗产生的原因,就与秦的由来有关了,秦自前898年,善于养马的嬴非子在甘肃清水一带立国,此后基本上一直承担大周西部藩屏的任务,自立国以后,就同周边西戎部

  • 汉晋间佛教思想的集大成者:道安的成就与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道安,东晋,历史解密

    道安,是东晋时代杰出的佛教学者,生于东晋怀帝永嘉六年(312),卒于孝武太元十年(385),年七十四(一说年七十二),出生于常山扶柳县(今河北省冀州境)的一个读书人家里。由于世乱,早丧父母,从小就受外兄孔氏的抚养,七岁开始读书,到十五岁的时候,对于五经文义已经相当通达,就转而学习佛法。十八岁出家(此

  • 盛京将军的职权为何一直削弱?乾隆还将其降职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乾隆,清朝,历史解密

    提及盛京将军,不少人第一个想到的,肯定是《康熙王朝》里的周培公。因为周培公在平定三藩的时候,立下了汗马功劳,从而遭到康熙的怀疑,于是周培公被康熙发配到了苦寒的盛京,成为盛京将军。那么历史上的周培公真的可以被封为盛京将军吗?很可惜的是,这是不可能的事情。盛京将军自古以来只能由旗人自己担任,周培公是汉人

  • 常妃:唯一被吓死的大清皇妃,一生无子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常妃,清朝,历史解密

    看惯了清朝宫斗剧的我们,可能对后宫中的尔虞我诈习、腥风血雨以为常,这一点《后宫·甄嬛传》展现得淋漓尽致,什么一丈红了,真是残忍至极。可是,真正历史上的妃子怎么会随意惩戒,乾隆惇妃打死一个宫女都被降了级,更何况是身为皇帝女人的妃子了。然而,清朝历史上却有一名妃子是被吓死的,她便是常妃。常妃是清朝中期道

  • 李世民敢杀李建成夺位,为何朱棣不敢杀朱标?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朱棣,明朝,历史解密

    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的历史,经常会出现这样的一幕,那就是篡位的事情,比较著名的就是康熙时期的九子夺嫡之争,之所以康熙帝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就是因为清朝人没有效仿汉人,建立嫡长子继位的制度,结果所有的皇子都想当黄帝。虽然汉人统治的江山坚持了嫡长子继位的制度,可是还是避免不了争夺皇位的斗争,比较著名的就是唐

  • 宋江为什么宁可得罪最好兄弟也要求得招安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宋江,历史解密

    宋江这人能做梁山泊首领,并不仅仅是他救了晁盖,并因为晁盖的关系当上了二把手,晁盖一死他就继任为第一头领。他所以能让兄弟们服他,有一个很大的原因 能说会道,善于协调和周边人的关系,这在郓城县如此,到了梁山泊更是如此。即便是一时兄弟们意见稍有差异,他也会在拿出自己的限制措施以后让兄弟们行事。比如那个李逵

  • 连马超都怕的三国名将张郃,为何不敢叫板赵云?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张郃,三国,赵云,历史解密

    在三国这段纷乱的历史中,曾出现无数的英雄好汉,除了曹操、刘备、孙权这三位领袖级别的人除外,其他的英雄好汉们也成为后人歌颂的对象,被载入书籍中,虽说《三国演义》不是真实的历史,但也是根据历史进行改编的,值得我们去一探究竟。曹操是个很聪明的人,不仅自身有着非常强的实力,而且广招天下能人志士,创造了非常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