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第五次北伐,司马懿为何固守不战?

诸葛亮第五次北伐,司马懿为何固守不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683 更新时间:2024/1/14 9:05:58

公元234年,诸葛亮发动第五次北伐,这也是他一生中最后一次北伐,虽然诸葛亮多次挑衅司马懿,司马懿却固守不战,诸葛亮用女衣嘲讽司马懿,司马懿居然还演出一场千里请战的戏,将在外,军命有所不受,明眼人一眼就看出来,司马懿根本不想应战,千里请战只是为了稳定军心。那么,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司马懿为何固守不战?

司马懿固守是为了等诸葛亮粮尽而退?

很多人有个误解,认为司马懿之所以固守不战,是因为他要拖到诸葛亮粮尽而退,其实史料表明,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之时,汉军并不缺粮,相反缺粮的是魏军。《三国志》记载称:

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耕者杂于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三国志

最后一次北伐之时,诸葛亮已经做好了与司马懿打持久战的准备,直接在渭滨种地了。渭滨是魏国的渭滨,渭水是魏国的渭水,诸葛亮能够在魏国境内屯田,司马懿却只能依靠从全国各地运输来得粮草。与此同时,木牛流马将来自蜀地的粮草源源不断的运输到五丈原。益州号称”天府之国”,实际上粮食产量不敌,诸葛亮之所以缺粮是因为“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粮草很难运输出去,但是木牛流马的出现,解决了粮草运输问题。这时候的魏国是怎样一个情况呢?《三国志》记载称:

况今天下雕弊,民无儋石之储,国无终年之畜。——三国志

由此可以看出,实际上最后一次北伐时期魏国粮草压力更大,险些就支撑不下去了,真要这样拖下去,魏国真的会经济崩溃了,因此,司马懿固守不战,根本不是为了拖延到诸葛亮粮尽而退,那么司马懿之所以固守不战,是在等什么呢?

司马懿固守是为了等诸葛亮病逝而退?

原来汉军虽然不缺粮,但是遇见了一个比缺粮更严峻的问题——诸葛亮糟糕的身体状况。

诸葛亮此时已经疾病缠身,如果回去养病,或许可以多活几年,但是这次北伐又得前功尽弃。如果坚持在前线,得不到休息,那么病情只会加重,或许撑不到第二年。撤还是不撤呢?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为了刘备南阳三顾的知遇之恩,诸葛亮已经把生死置身事外,他选择和司马懿继续对峙。

那么司马懿是怎么知道诸葛亮已经身体不行了呢?原来是因为蜀汉使者与司马懿的一番对话:

先是,亮使至,帝问曰:“诸葛公起居何如,食可几米?”对曰:“三四升。”次问政事,曰:“二十罚已上皆自省览。”帝既而告人曰:“诸葛孔明其能久乎!”竟如其言。——晋书

事必躬亲的诸葛亮连罚20军棍这样的小责罚都要亲自监督执行,而且吃的东西也不多,事情多吃的少,本来就是带病出征的诸葛亮又怎么能够长久呢?原来司马懿固守不战,是为了拖延到诸葛亮病逝!但是司马懿也不能预料到诸葛亮什么时候会病逝,自身却又陷入严重的粮草危机。

司马懿和诸葛亮都在赌,司马懿赌诸葛亮先病逝,诸葛亮赌司马懿先粮尽,至于最终谁能赌赢,就交给天意来决定了。

可惜的是,天意终究没有站在蜀汉这一边,诸葛亮终究还是没有坚持到司马懿粮尽被迫出战的那一天。假如诸葛亮能够多活哪怕一年半载,也许结果就不一样了,司马懿固守不战的根本原因还是在正面战场上,他根本不是诸葛亮的对手。所以说诸葛亮为蜀汉基业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负南阳三顾,白帝之托!诸葛亮最终是输给了时间,而不是司马懿!

标签: 三国司马懿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袁崇焕到底怎么死的?他死于崇祯帝的猜忌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袁崇焕,明朝,历史解密

    人们大多将袁崇焕的死因归责于,崇祯帝的猜忌之心。不过熟读这段明史的小编我却有着不同的解读。在崇祯和袁崇焕之间,其实是袁崇焕先辜负了崇祯帝。在这一点上,应该说袁崇焕更是犯了和于谦同样的错误。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明熹宗驾崩,明思宗朱由检继位。随后的崇祯帝铲除魏忠贤等阉党,重新启用袁崇焕为兵部尚书,

  • 历史上的元朝到底算不算是中国的,难道当时的汉人集体做了亡国奴?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元朝,历史解密

    公元1271年,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改国号为“大元”,史称“元朝”。次年迁都燕京,称大都。1279年,元军在崖山海战中灭南宋统一中国。至此,几千年来以汉族统治华夏大地的历史正式宣告终结,“崖山之后无中华”这一说法,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那么,元朝到底算不算中国历史呢?首先,我们要明白一个概

  • 古代长子、嫡子和嫡长子到底是什么样的 其中的区别有多大呢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古代,长子,历史解密

    长子、嫡子和嫡长子有什么区别,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大家都看过以前的古装剧,里面有嫡长子即位,当皇帝驾崩的时候,为什么其他的孩子不能接这个位置呢,原因就是妻子的地位等级不同,有正妻,便是后,然后才是众多的妃子。古人把儿子的地位排位年长的说话分量重

  • 朱元璋当上皇帝后杀功臣,为何却唯独不杀汤和?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朱元璋,明朝,历史解密

    封建社会里,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皇帝如果想杀人,随便找个理由就行,有时根本就不需要理由。朱无璋登上龙位后,开始暴露出了他残暴多疑的本性。正所谓免死狗烹,鸟尽弓藏,昔日打天下他需要用人时,就和他那些安微老乡称兄道弟,后来天下已定,他就觉得那些兄弟是肉中刺眼中钉,于是他就开始寻

  • 河南大饥荒是在什么样的背景发生的 河南大饥荒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饥荒,抗日战争,历史解密

    河南大饥荒一般指的是1942年7月开始到1943年春发生在河南的旱灾。平息大旱之后,又遇蝗灾,由于河南地处前线,有下级瞒报、政策失误、交通堵塞等原因,导致饥荒遍及全省111个县。根据现有的材料显示,河南111个县中有96个县受灾,其中灾情严重的有39个县,受灾总人数达1200万人。据详细的统计,在河

  • 揭秘:清朝“正一品”的官都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清朝,古代,历史解密

    大家可能知道,中国古代官员都是分品级的,品级就是就是官的等级,那么等级最高的官是什么呢?自然是一品大员了,不过嘛,清朝的一品大员对应的官职,可能和你想的不太一样。你常听的什么总督之类的大官,并不是正一品;而正一品的官职,你可能还真没听过,如果往细了说,清朝官员的品级是有9个大档,18个小档次(当然未

  • 慈禧之所以能走向权力巅峰,和他有直接联系,为了他慈禧不择手段?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清朝,历史解密

    晚清时期,中国面临着内忧外患之危,然慈禧太后却贪恋权欲,目光短浅,顾家不顾国。一味求和守旧,致使近代中国受尽屈辱,最终把清朝推向灭亡。在历史中,慈禧太后是位遗臭万年的人物,但她的出身却并非高贵,之所以能够登临最高权力者的位置,离不开她的先天性格。早在幼年时期,慈禧太后即培养出强势凌厉、贪恋权欲的性格

  • 闹洞房趣闻 清朝有人因闹洞房被告上衙门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清朝,历史解密

    俨然,闹洞房是古时候传下来的风俗。不管是新旧时代,大家都搞出不同的花样戏法来闹洞房。在清代的康熙年间,还有人因为闹洞房闹得过火了被告上法庭的呢!现在跟着kk历史网的小编来看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新郎官因什么事告同村人小泼皮清康熙年间,上海宝山县令接了一个棘手的案子。原告是前日刚刚结婚的新郎官,被告是

  • 她两年生下皇长子,陪伴嘉庆四十年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成贵妃,清朝,历史解密

    穿过历史的长廊,来到清朝的嘉庆年间,探索嘉庆帝的后宫。通过研究史料,我们发现陪伴嘉庆帝时间最长的女人,和裕皇贵妃。让我们来一起看看她的生平。和裕皇贵妃,刘佳氏,满洲正红旗。于乾隆二十年出生,拜唐阿刘福明之女。刘佳氏的出身并不算十分显贵,只是中等官僚人家。幸而,刘佳氏从小便是个聪慧的孩子,品貌出众,性

  • 盘点历史上四个为国家而死的忠臣,值得后人敬仰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屈原,战国,历史解密

    第一位、文天祥文化传承是需要人去实现的,一代又一代像文天祥式的人物,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五胡乱华的民族噩梦里、五代十国的乱世里、匈奴人的崛起、蒙古人的屠刀下、满清借势而行的强改衣冠。靠什么让华夏五千年不灭?文天祥在元朝统帅伯颜面前毫无惧色,他义正言辞的说:“若北朝想让宋为附属国,那就请你退兵,然后再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