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出生在济南府,当时的济南正处在金国的统治下。绍兴三十一年,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后方的宋朝遗民难以忍受压榨,决定反抗。当时辛弃疾一心想要报效宋朝,恰好老乡耿京“聚兵山东,称天平节度使”,辛弃疾见后便主动加入了耿京的队伍。
当时有一名叫义端的僧人,对当今局势的变化也心存焦虑,甚至聚集了一批人马准备起事。辛弃疾同义端交好,听了义端的打算后,便劝说他加入耿京的队伍。可没过多久,耿京竟在半夜偷了耿京的帅印逃跑了。
耿京发现后大怒,要杀死介绍耿京进入组织的辛弃疾。辛弃疾要耿京给他三天时间抓住叛徒,若没有抓住,他甘愿受死。一番分析后,辛弃疾认为义端应该是带着帅印投奔金人去了,便快马加鞭前去追赶义端。果不其然,在半路辛弃疾赶上了义端,义端见状赶忙跪下求饶,可辛弃疾仍将他杀死,割下他的头颅带回耿京面前。
从此耿京便更加器重辛弃疾。第二年,耿京派辛弃疾偷偷前往南宋会见宋高宗,表明想要归顺的意愿。宋高宗大喜,封耿京为天平军节度使。而当辛弃疾带着委任状回到南宋时,却得知叛将张安国企图谋反,耿京不敌,被张安国杀害,此时张安国正带着耿京的人头去金国领赏。
辛弃疾听罢立刻带着五十名勇士闯入上万人的金营,军营内十分热闹,士兵们正在庆贺金国的胜利。辛弃疾来到直冲张安国,将他绑到马上。而士兵们看到辛弃疾毫无惧色的样子,竟无人敢动手。
辛弃疾带着张安国回到南宋,可宋高宗并没有因为他的英勇而重用他,反而封他为江阴签判,是个负责案文事务的文职。后来辛弃疾升了官,担任江陵府知州,兼湖北安抚使,统辖地方文武。
当时湖北与金国接壤,很不太平,附近便流亡着许多匪徒。然而辛弃疾上任后,对匪徒们采取了十分严酷的手段,但凡被抓住的匪徒,无论其罪过大小,全部处死。因此辛弃疾在任期间,匪徒们大都没了踪迹。
此后随着宋朝皇帝的变迁,辛弃疾经历了多次升官贬职,一次次的灰心失望让他不再想要为朝廷效力。因此最后一次,朝廷再次提出想要任用辛弃疾时,这个已到迟暮之年的老英雄拒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