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虽然嫉恶如仇,但其本身亦是恶人中的一员,嗜杀成性

朱元璋虽然嫉恶如仇,但其本身亦是恶人中的一员,嗜杀成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596 更新时间:2024/1/16 14:23:26

朱元璋晚年以后,他的思维模式愈向史上的封建帝王靠拢,认为:皇太孙朱允炆年龄尚幼,他必须在有限的时间里尽一切可能替孙子扫清政治障碍,解决掉所有威胁朱明政权的隐患。为了防止地方官压榨老百姓,重现元末官逼民反的桥段,朱元璋以“剥皮实草”警示官吏;为了防止权臣觊觎皇权,挟允炆以令诸侯,朱元璋罗织四大冤案,兔死狗烹鸟尽弓藏。

空印案,便是朱元璋血腥屠戮官僚阶层的开端。

依明例律规定,每年年末各地政府需将这一年征收的赋税汇总,将数据逐级上报。在上报的过程中,文书上要留下该级政府的公章。一般来说,当地方政府的公文呈递到户部,若户部发现数据存在问题,便会打回原籍重新填报。由于明初的例律严格,所以户部每年都会将多地的文书打回。

时间一长,地方官为了避免折腾,便会将加盖有公章的空文书携带至京城,一旦初版文书未经取用,便可随时以新文书草拟公文。这种做法,并非明朝的独创,各地官员早已对此习以为常。然而,朱元璋偶然听闻此事后,认为其中必有猫腻,于是,便下令严惩。

一时之间,各地区超八成的印信主管官员遭到诛杀,户部尚书更是首当其冲,落得满门抄斩的下场。

空印案虽杀了几千人,但相比于“郭桓案”,只能算作小巫见大巫了。

洪武十八年,有人向朱元璋弹劾户部侍郎郭桓,称此人勾结地方官,侵吞钱粮。朱元璋怒不可遏,当即将郭桓等一众涉案官员捉拿,随后命司法部门对郭桓等人进行严刑拷打。根据这些人攀咬出的涉案人员,再进行新一轮的抓捕、逼供。

没过多久,郭桓案就像海网捕鱼一样,六部均涉其中,布政司以下的官吏有九成被咬出,遭到严惩。郭桓案总共杀了多少人,具体数字今已不可考。不过,仅从史料中“中产之家”十室九空的记载来看,朱元璋起码杀了数万人。

如果说,上面这两起冤案,只是普通案件扩大化的结果,那么,胡惟庸案及蓝玉案则完完全全是朱元璋的私心所致了。

胡惟庸,虽不算与朱元璋共打天下的元勋,但他却是从帅府奏差一步步升上来的中坚力量。胡惟庸身居高位,难免膨胀起来。地方官呈递到中央的奏章,胡惟庸往往会凭借职务之便先行拆看,倘若,里面存在不利于自己的内容则一概扣下。此外胡惟庸之子策马在京城闹市奔腾,在发生事故后仗势杀掉了无辜的马夫,此举受到胡惟庸的包庇。

朱元璋听闻属下奏报后,立即将胡惟庸捉拿归案。

当时的胡惟庸影响力尚在,靠疏通礼部暂时假释。想到自己生平的罪状和朱元璋的疑心病,胡惟庸十分惶恐。本着“死等耳,宁先发”的考虑,胡惟庸决定先下手为强,笼络近臣策动谋反(亦有说法称胡惟庸谋反是朱元璋的欲加之罪)。当然,不论胡惟庸谋反是不是事实,他的所作所为已属不赦之罪。

耐人寻味的是,胡惟庸入狱后,满朝文武竟不约而同地群起而揭之,将胡惟庸生前做过的没做过的恶行通通揭发出来。更微妙的是,胡惟庸被诛杀十年后,朱元璋又将旧事重提,将李善长等一众早年与胡惟庸交好的开国元勋全部定性为“胡党”。

针对胡党而进行的肃清,总共杀掉了三万多人。这些死于胡惟庸案的胡党,多为手握行政权的文臣。

有了胡惟庸案做基础,接下来发生的蓝玉案就很好理解了。

胡惟庸案针对的是文官集团,蓝玉案针对的则是手握兵权的武将。

蓝玉屡立奇功,但其品德败坏,军纪不严。在蓝玉征残元期间,曾未经朱元璋请示,私自霸占了元朝皇帝的女眷。在班师回朝途经关隘时,正赶上天黑,守将按照规矩不肯开关,蓝玉竟派属下攻破关口,“毁关而入”。

当时因为蓝玉的功劳太大,所以朱元璋并未深究。后来,被封为太子太傅的蓝玉觉得自己的功劳比太师冯胜更大,理应该由他来担任太师,是以满腹牢骚的他“心生异志”,伙同私党密谋造反。

从这桩案件中不难看出,蓝玉与胡惟庸一样,死有余辜。

不过,在对蓝玉案的处置上,我们再次看到了朱元璋将案件扩大化,借此达成某种政治目的的做法。

在蓝玉案案发的前一年,刚刚过完了三十九岁生日的太子朱标一命呜呼,皇太孙朱允炆成为皇储。朱元璋认为,自己年事已高(当时的朱元璋已六十五岁),已无法使那些手握兵权的将领心悦诚服,恐怕将来朱允炆亦无法驾驭之。

因此,朱元璋在处理蓝玉的过程中,捎带着杀掉了一大群武将。据史料记载,蓝玉案中共有一万五千人遭到诛杀(另说为两万人),其中,多为手握兵马职权的武官。

除了蓝玉案、胡惟庸案这两起“大规模屠杀”外,朱元璋为了维护皇权所展开的小范围清算更是不计其数。只要被朱元璋看来,此人的存在是威胁到皇权的隐患,那么,这人便多半活不成了。

傅友德,曾为大明王朝的建立浴血奋战,常年出入于九死一生的战场中。蓝玉案发时,傅友德的幕僚对其提到:“这起案件会不会牵涉到我们呢?”这句话钻到了朱元璋耳朵里,便成了傅友德的死因。

某次,朱元璋在宫中大设宴席款待群臣。因傅友德的二儿子在御前当差时没有按照规矩佩剑,朱元璋便说傅友德失礼,赐下佩剑一柄。

傅友德何等聪明?

当下便明白朱元璋此举就是想鸟尽弓藏。“识时务”的傅友德当即杀掉了长子、次子,随后,横剑自刎于宫门外。

冯胜,为朱明王朝平定东北。因他纵容手下劫掠,所以朱元璋将其定罪,没收了冯胜的印信,将他发配回凤阳老家赋闲。

赋闲后的冯胜经常回忆起早年的戎马生涯,于是,便在田地里埋下若干瓦罐,听碌碡轧过瓦罐的声音,权当沙场上擂响的战鼓。

之后,与冯胜有间隙的亲戚将这件事添油加醋汇报给朝廷,称冯胜在田地里埋藏大量兵器,图谋不轨。按理说,朱元璋只需派人到田地里查探一番,便会知冯胜并无谋反之心。

然而,朱元璋只是将冯胜召入南京,对他说:“你的亲戚告发你谋反,朕不想过问。”随后,朱元璋命人端上毒酒,命冯胜饮下。

冯胜自然明白“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道理,朱元璋就是想将自己置之死地罢了。冯胜感慨万千,举杯饮下毒酒,一命呜呼。

朱元璋晚年时期,最喜欢的女人就是后宫中的李贤妃。

李贤妃冰雪聪明,平日里办事干练,朱元璋认为她就是自己身边的班婕妤。朱元璋行将就木时,担心李贤妃会像历史上的吕雉一样夺权乱政,或像武则天一样自立为帝,于是,便将李贤妃的两个兄长召入皇宫,让李贤妃与他们“尽尽骨肉情分”。

言下之意,就是让兄妹三人最后见一面,然后再将其诛杀,避免将来发生外戚干政的状况。

李贤妃乃刚烈女子,她当即表示死便死了,何必要与兄长生离死别?

随后,李贤妃回宫悬梁自尽。

然而,细数朱元璋杀过的那些人,你便会发现即便是一些对皇权无威胁之人,亦会成了朱元璋疑心病的牺牲品。

早年朱元璋在迎小明王韩林儿来南京之际,曾安排廖永忠于长江暗杀韩林儿。这件事过后,朱元璋担心廖永忠会将情况泄露出去,让自己背负“弑君”的骂名,于是,便随便找了个借口杀掉了廖永忠。

某将军在替朱元璋打仗时获得一美人,美人年方二十冒昧端方,被将军赠予朱元璋。朱元璋本是好色之人,但他考虑到若收下此美人,便会被世人视作贪慕美色。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朱元璋竟将美人杀之后快。

此外,仅“文字狱”这一项,朱元璋就曾杀过数之不尽的文人。

若文人所书的作品里含有“光”、“秃”等字样,朱元璋便会觉得这些文字是在嘲讽自己早年当和尚的经历,于是便会将写下这些字迹的文人处斩。

可以说,朱元璋是一名嫉恶如仇的皇帝,但其本身亦是恶人中的一员。

朱元璋的嗜杀,是绝对权力所滋生的绝对腐败。这种因至高无上的权力所导致的腐败,在旧社会是无法杜绝的。在帝辛、王莽等上位者的身上,我们同样能看到类似的情况。

只有社会变革,封建专制退出历史舞台,这种专属于集权者的腐败才会被杜绝。

参考资料:

【《明史》、《明朝的文字狱》】

更多文章

  • 直击耗费3亿元打捞的南宋沉船,晒晒出水的文物,大家认为值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南宋巨型古沉船图片,南宋古沉船位置,宋代沉船文物

    “南海一号”发现后,受制于当时的打捞技术,直到2004年考古人员才对沉船进行了打捞发掘工作。为了尽可能保护沉船里的文物,最终考古专家决定采用“整体打捞”发掘。(图片来自东方IC)专家介绍,“南海一号”船体长约22米,最大船体残宽9.9米,是目前世界上发现年代较早、船体较大,保存较为完整的宋代远洋贸易

  • 万历皇帝30年不上朝被骂昏君,发掘他的陵墓后,史学家哑口无言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万历皇帝30年不上朝是怎么回事,后人对万历皇帝评价,万历皇帝28年不上朝的真正原因

    说起明朝万历皇帝明神宗朱翊钧,人们总会想起他身上的两件事,即生前三十年不上朝和死后陵墓被挖掘。其实鲜为人知的是,朱翊钧在年幼时是极其聪慧的,五岁时就被立为太子,十岁时就即位。万历皇帝在亲政之初,非常勤勉。万历皇帝在位时间跨度共48年,即公元1573年至公元1620年。然而在长达48年的时间里,万历皇

  •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为何不像朱元璋那样杀戮功臣?原因其实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赵匡胤朱元璋谁厉害,赵匡胤和朱元璋的历史评价,赵匡胤和朱元璋谁的功绩大

    公元961年8月22日晚朝结束时,宋太祖赵匡胤把石守信、高怀德等禁军高级将领留下来喝酒。酒兴正浓时,赵匡胤屏退侍从面对将领叹气地说道,“我非尔曹力,不及此。然天子亦大艰难,殊不若为节度使之乐,吾终夕未尝高枕卧也。”皇帝连睡觉都睡不好,将领们自然要询问原因,赵匡胤则回答道,“卿等固然,设麾下有欲富贵者

  • 宋江区区小吏,为何梁山好汉都服他?除了会撒钱,宋江还有一绝技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有读者提出一个问题:宋江只不过是一个县城小官吏,为何梁山好汉非常崇拜服从?对于这个问题,阎婆惜在被宋江杀死前也想过,“你宋江只不过一个小吏,有什么本事?”我们在介绍宋江这个人时,总被他的外表所掩盖,宋江其实是一个武艺高强的人。看看阎婆惜是怎么被杀的吧,“宋江左手早按住那婆娘,右手却早刀落,去那婆惜嗓

  • 朱元璋一个错误的决定,害得亲儿子亲孙子惨死,国家差点没了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元璋孙子朱大福,朱元璋最后悔的三件事,朱元璋三个儿子都死在他前面

    从小自己的父亲母亲就去世了,跟着自己的哥哥相依为命。朱元璋又没有什么才能,只能给地主家放牛。小的时候就在地主家里干活,日子非常的清贫,后来他又去了寺庙里当和尚,想着可以化缘,得到一些粮食。可他没有想到明末的时候,粮食依旧非常的拮据,并且闹饥荒,社会矛盾非常的尖锐,一直都没有得到解决,后来朱元璋无可奈

  • 一女子偶得一奇书,之后搅得大明朝天翻地覆,但却害苦了天下尼姑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明朝尼姑事件,明朝的奇书故事,明朝对尼姑的评价

    所以,即便是官府,也是乐于看到僧尼道士能够发挥维护社会稳定、引导百姓向善的作用的。以至于,官府很少利用手里的权力对僧尼道士这类人进行打压,基本上就是不干涉、不过问,任其发展。但是,反常的事情也会发生,在明朝时就发生了一件怪事。明成祖朱棣下令要将全国的尼姑和女道士全部转起来一一送到京城去审问,以确定她

  • 宋朝真的那么“孱弱”吗?其实战斗力不输汉唐,胜率为七成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宋朝的真实战斗力,宋朝那么弱为何还能撑300多年,宋朝部队战斗力如何

    唐朝自然是让中国人非常自豪的一个朝代,富丽堂皇,资源丰富,经济发展迅速,成为了数一数二的国家。而历史上,也有一个积贫积弱的朝代,那就是北宋。宋朝在我们的印象中算不上非常的昌盛,但也不是一个贫困潦倒的朝代。娱乐设施非常的发达,当地的老百姓也很喜欢吟诗作画,诗词歌赋也成了他们文化交流的方式。其实我们都不

  • 朱元璋共有多少位亲生子?他们都取得过哪些成就?最终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朱元璋和马皇后的亲生儿子都有谁,朱元璋亲生儿子简介,朱元璋的马皇后有亲生儿女吗

    明太祖朱元璋一生子女众多,其所生亲子,见诸于史端者有二十六位。那么这些人都是谁?都取得过哪些成就?最终的结局如何?长子朱标,生母为马皇后,1364年被立为吴世子,1368年被册立为皇太子。朱标天性仁慈,对兄弟十分友爱,诸王凡有过错者,必为之调护求情,使他们免受责罚,故在诸王中威信极高。朱标薨逝于13

  • 忽必烈能当上大汗,这还得感谢一个亲兄弟,若不是他汗位悬念很大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忽必烈是怎么继承汗位的,忽必烈在哪年继承了汗位,忽必烈怎样登上汗位

    虽然,蒙古帝国对于汗位的继承有三种说法:战功至上、幼子守灶、大汗遗嘱,但是,在实际执行起来,当中就只有一个“战功至上”最为主要。幼子守灶在蒙古帝国的继承当中从来就没有执行过,而且,这种说法也都是后人从各类典籍中总结出来的。“大汗遗嘱”也就只有在窝阔台继位的时候执行过一次,其他的时候,都是子虚乌有的摆

  • 看戏,慈禧坐着光绪站着,这个演员灵机一动,为光绪解了尴尬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光绪与慈禧,光绪和慈禧太后是什么关系,慈禧和光绪是同一天死的吗

    历史上,刘赶三既不是朝廷重臣,也不是封疆大吏,更谈不上慈禧的心腹,可是他却有一个看家绝活儿,深受慈禧喜欢。什么呢?那就是唱戏。 在传统戏曲中,有几个行当可以说是无人不知,即生、旦、净、丑。其中生行是扮演男性角色的一种行当,分为老生、小生、武生、红生等几大类。旦行是各种女性角色,多数是端庄的青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