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贞儿本是官员的女儿,可宣德八年,她的父亲犯了事,家产被抄没,三岁的她也没入宫中成了宫女,伺候在孙皇后身边。
土木堡之变后,年仅两岁的朱见深被任为太子,而当朝的皇帝却是他的叔叔朱祁钰。这样的关系让孙太后(先皇去世,孙太后变成孙皇后)十分担心,于是派贴身婢女万贞儿来到朱见深身边服侍,一方面照顾太子的起居,另一方面暗中保护太子的安危。
到了景泰八年,朱祁镇复辟成功,朱见深也恢复了太子地位。到了纳太子妃的时候,万贞儿自然是他心中的不二人选,可最终却在朱祁镇的安排下,娶了吴皇后。朱祁镇不选万贞儿的原因有两条:第一,万贞儿的父亲犯了事,她现在属于罪犯的女儿,身份自然不能与太子相配。其二,万贞儿仅比朱祁镇小三岁,他自然不会选择这样的女人成为自己的儿媳妇。
然而这并没有影响朱见深与万贞儿的感情,一个月后朱见深便废了后。有人说这是万贞儿蛊惑皇帝的结果,目的自然是为了攀附权势。可如果万贞儿真的这么想, 那为何她不早早稳固地位,反而在朱见深称帝三年后才诞下皇子呢?并且废后的原因完全是吴皇后看不惯万贞儿,杖责她在先。万贞儿也没有因此而顺风顺水起来,孩子出生后不久便夭折了。
在《宪宗实录》中针对万贞儿的职责有以下几点:
第一是专宠,成化十二年到二十三年,朱见深与万贞儿过得都是一夫一妻制的生活,加上万贞儿的儿子早夭,朱见深迟迟没有子嗣。
第二点说她生活逾制,皇帝把所有好东西都给了万贞儿,她的生活甚至比皇后的还奢侈,可这点看来,也只是说明朱见深对万贞儿宠爱很深罢了。
第三点说她的家人都跟着当了高官。然而历史了哪个妃子家属不是跟着做到一定官职,万贞儿的家人并无任何越矩行为,却单单遭到了世人的诟病。
如果说这些都不足以抹黑万贞儿的形象,那么残害皇帝子嗣和谋杀太子生母两件事则使她彻底变成恶魔式的人物。
说万贞儿嫉妒心极强,发现有人怀孕,便用药物使其堕胎,十分残忍。可这点却很有疑问。朱见深即使再宠爱万贞儿,真的会由她随意谋害自己的子嗣吗?宫中的几位皇太后就没人知道吗?在朝的百官特别是言官没有上书皇帝吗?最后被下药的妃子不会反抗吗?不会状告吗?种种疑问说明万贞儿在宫中下药的说法实在不可靠。
还有一个故事说朱见深其实有一个儿子,就是未来的太子,是和一位宫女生下的。但由于害怕万贵妃,宫女将太子藏了起来,并谎称肚子里只是一个瘤子。太子六岁那年,一名太监冒死说出真相,皇帝大喜,忙将太子接到宫中,为了安全将他养在皇太后身边。不久后,太子的母妃身亡,告密的太监也吞金自杀了。
这种说法显然是在丑化万贵妃。太子确实六岁才被发现,但却是朱见深怕万贞儿见到太子会想起自己死去的孩子难过,才将太子藏起,朱见深本人也知道这件事。万贞儿知道后,反而委屈的责怪朱见深:“为什么只有我不知道。”
于是万贞儿向皇帝表示祝贺,并接母子俩进宫,以贵妃之礼相待。太子的母亲后来因重病去世,死后太子便由万贞儿抚养。
而万贞儿之所以如此受人诟病,归根结底是她太得圣宠,难免遭人嫉妒。后宫嫔妃们抹黑丑化她,朝中大臣也将其视为祸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