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和珅跌倒,嘉庆吃饱”,为何嘉庆皇帝晚年又后悔杀贪官和珅?

“和珅跌倒,嘉庆吃饱”,为何嘉庆皇帝晚年又后悔杀贪官和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701 更新时间:2024/2/8 15:08:17

官字两个口,上面那张口若是没有吃饱,下面那张口就只有饿着。—和珅

从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中,我们知道在清朝有一个大贪官叫和珅,据说当时抄和珅的家所获得的财产是整个清朝十几年的收入,所以嘉庆乾隆去世不久就急着要赐死和珅这个贪官。但是让嘉庆没料想到的是,自己在赐死和珅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自己一生碌碌无为。

和珅:权与钱让我迷失

明末时期,明朝江山就已经是风雨飘零了,不复存亡了。所以清军能顺顺利利的覆灭明朝,打下了自己的江山。但是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好在清朝也有几个开明的君主整理制度开拓疆土,才让天下长治久安。

然而国家的富有也带动了一些大臣实力的迅速发展,朝中一些大臣藩王开始拉帮结派互相组成势力彼此抗衡,有的势力都已经威胁到了皇帝,比如我们熟知的鳌拜吴三桂等等。皇帝当然也不能坐视某个大臣实力过于强大,到了乾隆这里他采取培养另一方的亲信势力来抗衡大臣的办法,于是他选择了和珅。

在我们眼里和珅仿佛只有贪官这一个标签,其实和珅还是很有才华的,长相也十分的俊美。当初和珅通过科举入朝为官时,初衷是想做一个清廉的好官,直到他扳倒了李侍

当时李侍尧因为贪污被乾隆处死,乾隆下旨让和珅去抄了李侍尧的家,将财产充库。而和珅看到李家有山一般丰厚的财产时,起了贪念,他想到李侍尧家有多少钱也是自己说了算,于是偷偷的私吞了一大笔财产。和珅也第一次体会到了权力和财富能如此令人满足,开始一步步的变成了贪官。

贪心膨胀达到权力巅峰

和珅体会到了权力的好处后,也清楚权力是皇帝给予的,于是他向乾隆各种讨好,而乾隆也有意培养他,对他十分的重用。所以朝中有一部分官员就开始嫉妒和珅,对和珅百般刁难,和珅也对这些官员记恨在心。

后来乾隆让和珅去管理四库全书,和珅也借此出气了一回,他借助文字狱把朝中反对自己的官员统统抓了起来,又控制了科举考试,让朝中士子进士必须通过和珅的审核。这样一来读书人能不能做官都得听和珅的,和珅也借此在朝中培养了属于自己的势力。

和珅在一步步往上爬的过程中,羽翼特渐渐丰满,成了朝中的第四大势力。在之前朝堂上有三大势力最强,分别就是以阿桂为主的武将派、刘墉为首的御史派和钱沣为首的反对派。和珅则带着自己手下的贪官们成了第四大势力。

乾隆对和珅倒是十分的重用,他晚年的时候老到说话没有力气,就让和珅和自己儿子嘉庆站在自己的身边。每当有啥命令要下达,就告诉和珅,让他通知下面官员。当然谁也不知道乾隆究竟说的啥,嘉庆年纪轻轻又没有实权,所以朝中大事都是靠和珅一张嘴,和珅的地位也等同于摄政王,老百姓都称呼和珅为“二皇帝”。

嘉庆皇帝:一登基就要杀和珅

有人会觉得乾隆如此精明的一个人,竟然会对和珅这个贪官如此的信任。其实那只是表面宠信而已,和珅在乾隆眼皮底下做的动作乾隆又怎么会不知呢,和珅只是乾隆用来牵制朝中势力的手段而已。

当朝中大臣的势力达到威胁皇室的地位时,和珅就有作用和价值了。首先乾隆身为一国之君,亲自对别人动手有损名声,这时候乾隆就可以安排和珅去对付他,两个人相互牵制下就能达到朝中势力平衡,避免一家独大。乾隆这招好是好,但是却输在了自己儿子嘉庆手上。

嘉庆虽然贵为太子,但是乾隆老的时候和珅又处处压制嘉庆,导致嘉庆内心十分的憋屈。他表面顺从心里早就恨不得把和珅挫骨扬灰,结果乾隆一去世,嘉庆就要拿和珅开刀。

1799年嘉庆四年,乾隆驾崩,嘉庆也终于熬出了头。正月初让和珅办理丧事,正月十三就宣布了和珅几十条罪状,并派人抄了和珅的家。抄和珅家时官员们搜到了白银共八亿两,是清朝整整十五年的收入。关于和珅的处置,朝中很多大臣建议凌迟处死,但是嘉庆想到和珅好歹也是先朝旧臣,就赐了条白绫让和珅自尽而亡。

明白乾隆之意后悔杀和珅,但已注定一生庸碌

嘉庆处死了和珅后心里正高兴呢,觉得自己的天下坐起来能安稳多了,却没想到朝中大臣各自都心怀鬼胎。都说皇家威严至高无上,如果一个皇帝没有威严那么所有人都不会害怕他,这个皇帝也只能做个庸君。而嘉庆正是如此。

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更何况皇帝登基呢。虽然嘉庆上任就抓了和珅这个贪官,燃起了火,但是在处置和珅时也只是赐白绫让他自尽而已,导致天下百姓对嘉庆这个皇帝倒没有太大的威严,还流传着“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戏言。嘉庆这火烧的不旺那迟早要熄灭的。

嘉庆对朝中大臣也是十分的仁慈,却不曾想朝中大臣却不会因此感谢皇恩。他们觉得新皇帝手段也就那样,再加上没有和珅的压制,也对嘉庆没有太多的敬畏。整天嘴里喊着微臣罪该往死,心里也从来不当回事。

当嘉庆想做出点业绩改革时,才发现大臣们对自己的命令表面应承,背后却找各种理由推脱,一点也不听。嘉庆也气啊,狠狠的在朝上骂着各个官员,大臣们各个痛哭流涕,喊着微臣失职罪该往死,但是回去后该怎样还是怎样。嘉庆也是狠不下心来做出强硬措施,拿他们毫无办法。

如果和珅在世的话嘉庆倒是可以通过和珅去整治牵制大臣,但是晚年嘉庆也后悔自己当初咋就听大臣的建议杀了和珅,而且处理的也不好,现在满朝官员却都没有自己能用的,嘉庆皇帝也真成了孤家寡人。

嘉庆也想像父亲那样培养出一个亲信,但是大臣们吃了和珅的亏又怎么会再让嘉庆得逞。而且这些大臣多年在官场打拼,早就是老奸巨猾,只要嘉庆动手培养新的亲信,大臣们都会一直打压排挤。不是所有人都像和珅那样有才华又奸诈,杀一个和珅容易,再养一个和珅就是难上加难了。所以自从1799年嘉庆处死了和珅,他的皇帝生涯就已经注定了碌碌无为。

更多文章

  • 甄嬛传:难怪宜修疯狂残害皇嗣,你看她发现了雍正的什么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甄嬛扳倒宜修,甄嬛传宜修和雍正,皇帝和宜修说甄嬛入宫

    其实,这背后,隐藏着雍正的秘密,这个秘密瞒过了甄嬛,却被皇后宜修发现了,所以难怪她不断残害皇嗣。雍正的“小秘密”这件事,当从华妃的事情开始分析。最初的时候,每当宫内有妃子怀孕,华妃就会变得格外急躁,她知道,想要留住皇上的心,唯一的办法就是为皇上诞下皇子。在她的眼里,自己的孩子是被端妃给害死的,就是因

  • “十全武功”乾隆,哪些有领土进账?收复多少领土?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十全乾隆,乾隆十全武功包括哪些,乾隆的十全武功到底有多荒唐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就更不用说了,建立的国家横跨欧亚大陆,给我们留下的遗产不仅包括内外蒙古,还有西南的云南地区。拥有蒙恬、王翦等大将秦嬴政统一中原,疆土面积340万平方公里。康熙三征噶尔丹,将漠北喀尔喀地区(现在的内外蒙古)纳入版图,收入数百万平方公里领土。说了这么多,是不是忽略了一个人,他在位时期的版

  • 康熙时人口才1900万,乾隆年间为何膨胀了三倍,达到三亿多?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乾隆和康熙哪个年代的人多,乾隆和康熙历史记录,乾隆和康熙在位对比

    让我们先了解一下中国人口增长的历史。汉朝时人口突破5000万,大唐人口6000多万,南宋时期达到1亿多,明朝将近2亿。明末清初,由于战争,饥荒等因素,康熙年间人口不到2000万,锐减明显。到乾隆期间,人口突破3亿,是什么情况导致这个变化呢!首先大清控制版图是历史最大的,鼎盛时期面积达到了1380万平

  • 《如懿传》中乾隆的生母是谁?身世之谜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如懿传乾隆生母,乾隆生母的全部资料,如懿传里的乾隆亲生母亲是谁

    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二十三日,58岁雍正皇帝暴毙,25岁的皇四子宝亲王弘历继承了皇位,改元乾隆。和他那位为人低调谨慎、勤于政务的父亲不同,乾隆为人张扬,以风流倜傥自诩,他的六下江南、十全武功,都留下了许多奇闻轶事,成为后世戏说的题材。说来有趣,正如雍正的死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谜团一样,关于乾隆

  • 被周朝视作西戎的秦国,如何渗透关中,通婚中原?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秦国是西戎国吗,秦国兼并西戎过程,秦国和周朝关系怎么样

    此前的秦人更像是一个部落,没有一部像样的法律,只有几条家法,秦人碰到难以决断的事情或者纠纷,就找宗主或者长辈,典型的部落性质。随着秦国下山之后势力迅速扩张,原来那种部落处事方式显然已经不适用了,秦文公学习周朝礼制,首先是制定法律,让百姓做事有法可依,产生矛盾有法可治。有了法律,秦文公设立史官,记载秦

  • 盘点古今五种异于常人的眼睛,妲己是狐狸眼,还有一种千年难遇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上真正的妲己容貌,苏妲己狐狸眼图片,狐狸妲己

    丹凤眼 丹凤眼被认为是具有东方特色美的眼睛,眼睑细长,呈弧形展开,眼睑皮肤较薄。黑珠眼白外露适中,黑白分明。需要说明的是,丹凤眼并不是单眼皮,是内双。内眼角内勾,眼尾较长,略微上挑。瞳白比例恰当,神光内敛。总结为,细长,尾挑,深收。《红楼梦》中,对王熙凤的描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三

  • 周天子以分封制掌管诸侯,为何导致周朝衰败?深度解读问题根源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周朝的分封制对后世产生的影响,一分钟看懂周朝分封制,评价周朝分封制

    在最开始的时候,分封制度为周王朝的统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周天子对于诸侯有着直接的号令权,包括任命、惩处等等,可以说,周朝在一开始,之所以,能够兴盛起来与分封制度是有很大关系的。因为那个时代不存在着强硬的法令,人们的行为没有一个明确的约束环境,所以,王朝只能够通过划分阶级的形式,让人们恪守本分,安心的

  • 许国是周朝已知的唯一一个男爵国,春秋战国时多次被灭国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而许国正是这绝大多数诸侯国中的一个,还是爵位最低等的一个诸侯国,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春秋战国时期的许国:有些诸侯国,光是活下去,就花光了全部的力气。许国是已知的周朝诸侯国中唯一可以确定的男爵诸侯国,当时的诸侯国分为五个档次,即公爵国、侯爵国、伯爵国、子爵国和男爵国。而许国就是这最低等的男爵国,在诸侯国

  • 西周的衰败应是重蹈商朝覆辙,其烽火戏诸侯疑点重重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西周灭亡的情形和商朝相似吗,西周灭亡的原因简介,西周历史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按照《史记》的解释,周王室之所以要迁都,是因为周幽王被杀、镐京沦陷;而周幽王之所以遇害,则是因为他烽火戏诸侯、自作自受。整个逻辑链是这样的:周幽王荒淫无道,为了逗褒姒一笑、举烽火欺骗诸侯救援;同时,他还废掉申后和太子宜臼,改立褒姒为后;随后,大舅子申侯暴怒之下,联合缯国、犬戎大军压境;此时的周幽王再

  • 秦国无力完成文化建设打破周朝留下的文化认同故需六世方可统一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秦国和周朝的关系,历史上的秦国与周朝,秦国巩固文化措施

    经过周王朝800年的统治,各地人们已经产生不同的身份认同,要打破这样的身份认同,秦国不仅需要军事上的征服,还需要文化上的征服。可惜的是,秦帝国在当时的环境下,能够做到军事征服就已经费尽全部心力,已经无力再进行文化建设,更无法进行文化征服。所以秦国的统一之路,显得异常坎坷、漫长,而且还经常出现严重的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