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一个成功丈夫的背后一定会有一个贤惠的妻子,同时,一群优秀儿女的背后也必然会有一个了不起的母亲。
今天和大家聊得这位母亲,她是民国时期著名宋氏三姐妹的母亲倪桂珍女士。
她共有六个孩子,三男三女,子女在民国时期混得都很牛。
长女宋霭龄嫁给了家财万贯的孔祥熙,二女宋庆龄、三女宋美龄分别嫁给了孙中山和蒋介石,姐妹二人成为了两代国母。
宋氏三姐妹
长子宋子文,毕业于哈佛大学,在国民政府期间担任要职。
次子宋子良、三子宋子安也都从事金融工作,在生意场上都是出类拔萃的。
六个孩子都这么出色,自然与母亲倪桂珍的教育息息相关。
倪桂珍生于书香门第之家,家境宽裕,父亲倪蕴山是当地耶稣教的一名牧师,母亲徐氏乃是明朝著名科学家徐光启的后裔。
倪桂珍(中)
倪桂珍从小便接受了很好的教育,在父母的影响下,她精通外语,并弹得一手好琴。8岁入小学,14岁以优异成绩保送上海西门的培文女子高中,17岁毕业。
她从小接受到比同时代大多数女孩更多的教育,且擅长数学,喜爱弹钢琴,懂英文,曾留校任教员。在清末时期,这样的女子确实罕见。
那时候,女子盛行裹脚,可到了倪桂珍这里,裹脚反应特别大,连着发高烧。父母不忍心看着小女儿受罪,于是就放弃了为她裹足,她比同时代的女性多了一双“大脚”。
不知不觉,倪桂珍到了婚嫁的年纪,她长得漂亮,思维敏捷,多才多艺,家境也很优越,但因为一双“大脚”,很多男人都望而却步。
倪桂珍(中)
1887年,一位名叫宋嘉树的留学生正在向学生们讲述美国独立战争,在那个年代,这样的人往往会被刁难,郁不得志的宋嘉树在自己好友牛尚周的介绍下认识了无人敢娶的倪桂珍,宋嘉树对于这位落落大方的大家闺秀一见钟情。
他是清贫的传教士,她是虔诚的基督徒,一切都那么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地,两人携手走进了婚姻殿堂。
宋嘉树
婚后的日子里,因为宋嘉树的工资不高,所以夫妻二人没有攒下多少积蓄,但倪桂珍从未有过计较,甚至她还拿出自己的嫁妆钱来补贴家用。她认为,该花的钱就得花,花没了再想办法。
伴随着六个孩子接连的降临为了补贴家用,倪桂珍选择成为了上海第一富盛宣怀家中的一个丫环。
当然,倪桂珍因为饱读诗书,还做过教员,不可能当一个扫地的佣人,这里的丫环又称“养娘”,专门负责为盛家的孩子传授知识,类似于今天的家教。这份工作也是来之不易,倪桂珍从300多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
盛宣怀家中有两位“养娘”最为出名,一位便是今天我们的主角倪桂珍,第二位是赵一荻的母亲。
盛宣怀
倪桂珍虽平日里忙于工作,但对孩子的教育,她更为重视。
俗话说“养不教父之过”,倪桂珍却常说“养不教父之过,也是母之过”。
丈夫宋嘉树平日忙于社会活动,在家里总显得热忱、和蔼、随和,而她一反“严父慈母”的习俗惯例,对子女管教甚严,比如“宋氏三姐妹”始终盘发即谨守母训,始终优雅得体;既支持丈夫西式“男女平等”的教育,也用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言传身教。
在《宋庆龄传》中,有过这样的记载:
正是这样,宗教、田园、钢琴、英语与民主精神,使这个家庭与当时中国万千个普通家庭相比较,处在一种‘世外桃源’的优越环境中,既有基督教严格的生活秩序,又有和谐、欢乐和诗情画意的氛围。
聪慧的子女们遇到了最精明能干的父母。
倪桂珍的六个孩子,全部都以优异的成绩送到美国留学,当时有人说闲话,三个儿子出国无可厚非,三个女儿为何要出国留学?女人找个好夫家,在家相夫教子最好不过,读书有什么用?简直浪费钱。但倪桂珍并不这么认为,她一定要让女儿也享受最高等的教育,将来也一定会出人头地。
宋氏三姐妹
倪桂珍还拿出全部嫁妆,作为丈夫创业的本钱,还为丈夫联系了盛宣怀家中的人脉,帮助丈夫创业。宋嘉树靠为教会印刷《圣经》,赚到了第一桶金,他又趁热打铁创办了华美印刷厂,兼做进口机械代理,一跃翻身,成为上海知名的企业家。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付出总会有回报的。
后来,她的六子女中,三女宋美龄成了国民党领袖蒋介石的夫人,二女宋庆龄成了国父孙中山的夫人,长女宋霭龄成了民国四大家族之一的陈家的掌舵人,而长子宋子文则成了民国财政部长,而宋家其他二子也在各领域成为了顶级人才。
长子宋子文
他们夫妇还成为孙中山事业的支持者,在经济上给予孙中山很多的支持。
而宋氏家族也成为了民国四大家族之一,一部宋氏家族就是半部民国史。
倪桂珍,一个伟大的母亲,她养育的6个子女都是那个时代的弄潮儿。他们在中国动荡的民国时期站在时代最前沿,其思想和作为几乎影响了中国30年。她的儿女称她有福,她的丈夫也称赞她说:“才德的女子很多,惟独你超过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