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立下最严厉祖制 道光皇帝违反后连功德碑都不敢立

清朝立下最严厉祖制 道光皇帝违反后连功德碑都不敢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035 更新时间:2024/1/23 23:19:47

道光皇帝死后,葬于位于东陵、西陵之间的慕陵。“慕陵”这个名称,是道光皇帝生前亲自选定的,表达仰慕列祖列宗功德的意思。的的确确,道光皇帝对于列祖列宗的功德,也只有仰慕的份。

慕陵是清代所有帝陵中规模最小的一座。而且,这座陵墓没有立功德碑。

在中国古代,皇帝们是非注重后人对他一生的评价。所以,总是要在死后立下功德碑,总结一生的成绩,供后人瞻仰、怀念。道光皇帝的陵墓为没有立功德碑?

只因道光皇帝违反了一道祖制。

我们知道,清朝的祖先本是游牧民族,是典型的“马上得天下”。清朝立国以来,为了让子孙后代们居安思危,不至于肆无忌惮地挥霍、腐化,成为一个败家子,立下了一道堪称最严厉的祖制:“凡丢失国之寸土者,皆不得立碑。”

平心而论,道光皇帝还是很不错的。

他在个人品行上,克勤克俭,连肉都舍不得吃,还穿带补丁的衣服。在为政举措上,整顿吏治,惩治腐败,疏通海运等等,都收到了一定效果。特别是在新疆回部张格尔叛乱上,他果断出手,维护国家统一,堪称一大亮点。

然而,道光皇帝不幸遇上了“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时间来到了19世纪中叶。英国、法国、德国等西方国家,先后通过工业革命,成为不断外扩张侵略的列强。尤其是英国,成为世界资本主义最强大的国家,建立了“日不落”帝国,且盯上了还沉浸在“天朝上国”美梦的大清帝国。

1840年6月,让无数国人记忆犹新的第一次鸦片战争打响。英国方面仅出动4000士兵,就将清朝军队打得一败涂地。战争中,英军总共伤亡523人,而清朝军队伤亡高达22790人。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结局大家已知道了。一纸《中英南京条约》,第一款就是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真是越怕什么,越来什么。赔款2100万元也就算了。道光皇帝最怕的就是割地,却偏偏要眼睁睁地看着一块土地被英国人割走。虽然香港只是一个偏僻的小渔村,虽然道光皇帝一辈子都没踏过那片土地,但那毕竟是列祖列宗传下来的土地啊。

道光皇帝算是开了割地赔款的先例。作为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他是失职的。作为清朝开创者的后代,他违反了列祖列宗立下的祖制。因此,他哪怕脸皮再厚,也不敢、不能在死后立下功德碑……

但是,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以《中英南京条约》为先导,半个世纪以来,在道光皇帝的后任手中,《中俄瑷珲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日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协议相继签订,大把大把的银子流出去,大片大片的国土割让出去。整个国家和民族,进入充满耻辱和灾难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料扩展:

当妻子和小妾发生矛盾 山西阎锡山一招处理得妥妥当当

相比之下,道光皇帝在《中英南京条约》中割让的土地,还不算最多。倘若道光皇帝地下有知,会作何感想?【资料扩展:

东北王张作霖死后八个儿子命运如何?有的一生飘零在海外

————————

给你好看的历史:勇哥读史

微信公众订阅号:yonggedushi(长按复制添加)

更多文章

  • 《走向共和》李鸿章进献咖啡,慈禧皱眉:这是中药吧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走向共和慈禧回忆李鸿章,李鸿章咖啡,走向共和李鸿章第一次喝咖啡

    比如,李鸿章给慈禧太后敬献咖啡。在《走向共和》第9集中,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前夕,李鸿章给慈禧太后送上一款英式咖啡,慈禧太后微笑着表示怀疑:“黑不溜秋的,有什么好的?”李鸿章连忙解释:“这西洋人可爱喝这个,提神哪。”慈禧太后不以为然地说:“咱们的茶还不算一样提神?”李鸿章一边泡咖啡,一边娓娓

  • 曾国藩之子和李鸿章之子都是外交官 他们谁的成就最大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曾国藩和李鸿章为师徒关系,性格各异,但后代走出了不少外交官。比如曾国藩的次子曾纪泽,李鸿章的长子李经方、三子李经迈。李鸿章三子李经迈在29岁时就担任出使清朝驻奥地利公使,是当时清朝最年轻的外交官。不过,他从事外交活动的时间不长,累计只有两三年时间,远远不及他的兄长李经方。所以,我们就以曾纪泽和李经方

  • 李鸿章富得冒油 为何不在京城买房子而是住在寺庙里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李鸿章到底多有钱?老百姓把他写进一副对联:“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这里是“宰相”,指的就是李鸿章。而“司农”,指的则是李鸿章老对头户部尚书翁同龢。然而,哪怕李鸿章这么有钱的大臣,都没有在京城买房子。他每次进京,都住在一座寺庙——贤良寺里。梁启超所著《李鸿章传》记载:“李鸿章之在京师也,常

  • 慈禧逃跑前真的赐死了珍妃吗?慈禧曾孙揭晓答案,实在令人惊讶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慈禧为什么赐死珍妃,慈禧太后为什么把珍妃处死,珍妃赐死

    首先,来看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城时,慈禧太后的两大奇葩之举。一是慈禧逃跑时为何带床出逃?原来,眼看世风不对,慈禧选择了逃往西安。令人搞笑的是,当时的慈禧出逃时依然不忘“温柔乡”,竟然令士卫带着一张可拆卸的紫檀木的大床,然而,这张床实在太大了,晃晃悠悠地还没出城,已是风声鹤唳,情况十分危急,慈禧也知道这床

  • 此人杀尽“大官”,却没有人敢报复,曾国藩李鸿章都拿他没有办法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鸿章晚年常提起曾国藩,李鸿章与曾国藩的关系图,李鸿章张之洞曾国藩

    彭玉麟这样的官员似乎不多见,侯亮平的存在似乎是一个异类,在现实生活中看不到这样不拉帮结派的官员了吗?不,其实在清朝末年那种糜烂的官场风气中,还是有着这样出淤泥而不染的清官的。这个人不慕名利,不避权贵,不置私产,不御姬妾,他专杀高官子弟,却没人敢动他一根寒毛,就连曾国藩李鸿章都拿他没有办法。他就是晚清

  • 刘备打仗都没出现粮食问题,诸葛亮北伐时为何粮食总是不够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三国,蜀汉,刘备,诸葛亮

    刘备死后诸葛亮作为蜀汉的丞相,诸葛亮北伐先后进行了五次,但最后都是以失败告终,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蜀汉地区缺粮,刘备征战之时却似乎从来没有遇到过缺粮的情况,同样都是蜀汉,这截然不同的状况是什么原因呢?话也不是这么说,要想知道刘备打仗为什么不缺粮,这我们就得知道刘备打仗时期的背景信息了,在赤壁之战结

  • 刘肥身为刘邦的长子,刘肥为为什么没有继承皇位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汉朝,西汉,刘肥

    刘邦被毛主席评为中国封建史上“最厉害的帝王”,其一生有八个儿子。但由于刘邦死后,吕后掌权,刘邦的这八个儿子大多结局都不太好。今天我们要聊的主人公是刘邦的长子刘肥,虽然是长子,为什么却无缘帝位?只因为他是刘邦的庶子。只因为他是刘邦的庶子。古时候,嫡庶之间的差别是非常大的,一般而言,无论是平常百姓家的家

  • 宋仁宗时期,一生一死两皇后究竟是什么情况?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宋朝,北宋,宋仁宗

    《说文解字》记载:“后,继体君也,像人之形,施以告四方,发号者,君后也。”荀子曾言,天子独大,没有人可以与之平起平坐,所以天子的配偶不可以取“齐”的谐音“妻”,只能为“后”。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在宋仁宗时期,一生一死两皇后究竟是什么情况?宋仁宗赵祯,初名赵受益,是宋朝第四位皇帝,宋真宗赵恒第六子

  • 分封制的本质是什么?为何说它是奴隶制社会发展顶点,又是转折点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分封制的历史作用,西周分封制,采邑制度与分封制异同

    前几期图文老龙和大家说了周朝的立国创建,几代君王和贤臣的历史,还说到了制礼作乐支撑周朝统治的等级制、分封制、宗法制等内容。是我们大家对周朝对框架制度有了基本的了解。本期图文中老龙要重点和大家谈一谈周朝的分封制,如何进行裂土封国的?讨论它的本质是什么?1.对于姬氏宗亲分封诸侯的情况。我们在前面的图文中

  • 西周初期对外战争也多获胜利,其疆域随着边境诸侯的扩张而扩张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西周后期诸侯割据,西周王朝疆域图片,西周诸侯争霸著名战争

    因为西周实行的是分封制,到了春秋时期,就已经无力控制局面,可以说名存而实亡,一直到各个诸侯国拼杀了几百年,逐鹿中原,终于秦国有了再次统一的迹象,才把此时仅存有一点象征意义的东周灭亡。因此,西周从建立者武王往下成王、康王、昭王、穆王、共王这些王在位的时期,西周基本处于盛期。四海宾服,虽然偶有战乱,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