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皇帝死后,葬于位于东陵、西陵之间的慕陵。“慕陵”这个名称,是道光皇帝生前亲自选定的,表达仰慕列祖列宗功德的意思。的的确确,道光皇帝对于列祖列宗的功德,也只有仰慕的份。
慕陵是清代所有帝陵中规模最小的一座。而且,这座陵墓没有立功德碑。
在中国古代,皇帝们是非常注重后人对他一生的评价。所以,总是要在死后立下功德碑,总结一生的成绩,供后人瞻仰、怀念。道光皇帝的陵墓为何没有立功德碑?
只因道光皇帝违反了一道祖制。
我们知道,清朝的祖先本是游牧民族,是典型的“马上得天下”。清朝立国以来,为了让子孙后代们居安思危,不至于肆无忌惮地挥霍、腐化,成为一个败家子,立下了一道堪称最严厉的祖制:“凡丢失国之寸土者,皆不得立碑。”
平心而论,道光皇帝还是很不错的。
他在个人品行上,克勤克俭,连肉都舍不得吃,还穿带补丁的衣服。在为政举措上,整顿吏治,惩治腐败,疏通海运等等,都收到了一定效果。特别是在新疆回部张格尔叛乱上,他果断出手,维护国家统一,堪称一大亮点。
然而,道光皇帝不幸遇上了“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时间来到了19世纪中叶。英国、法国、德国等西方国家,先后通过工业革命,成为不断向外扩张侵略的列强。尤其是英国,成为世界资本主义最强大的国家,建立了“日不落”帝国,且盯上了还沉浸在“天朝上国”美梦的大清帝国。
1840年6月,让无数国人记忆犹新的第一次鸦片战争打响。英国方面仅出动4000余士兵,就将清朝军队打得一败涂地。战争中,英军总共伤亡523人,而清朝军队伤亡高达22790人。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结局大家已知道了。一纸《中英南京条约》,第一款就是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真是越怕什么,越来什么。赔款2100万元也就算了。道光皇帝最怕的就是割地,却偏偏要眼睁睁地看着一块土地被英国人割走。虽然香港只是一个偏僻的小渔村,虽然道光皇帝一辈子都没踏过那片土地,但那毕竟是列祖列宗传下来的土地啊。
道光皇帝算是开了割地赔款的先例。作为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他是失职的。作为清朝开创者的后代,他违反了列祖列宗立下的祖制。因此,他哪怕脸皮再厚,也不敢、不能在死后立下功德碑……
但是,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以《中英南京条约》为先导,半个世纪以来,在道光皇帝的后任手中,《中俄瑷珲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日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协议相继签订,大把大把的银子流出去,大片大片的国土割让出去。整个国家和民族,进入充满耻辱和灾难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料扩展:
】
相比之下,道光皇帝在《中英南京条约》中割让的土地,还不算最多。倘若道光皇帝地下有知,会作何感想?【资料扩展:
东北王张作霖死后八个儿子命运如何?有的一生飘零在海外
】
————————
给你好看的历史:勇哥读史
微信公众订阅号:yonggedushi(长按复制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