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走向共和》李鸿章进献咖啡,慈禧皱眉:这是中药吧

《走向共和》李鸿章进献咖啡,慈禧皱眉:这是中药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590 更新时间:2024/3/14 12:39:34

比如,李鸿章慈禧太后敬献咖啡。

在《走向共和》第9集中,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前夕,李鸿章给慈禧太后送上一款英式咖啡,慈禧太后微笑着表示怀疑:“黑不溜秋的,有什么好的?”

李鸿章连忙解释:“这西洋人可爱喝这个,提神哪。”

慈禧太后不以为然地说:“咱们的茶还不算一样提神?”

李鸿章一边泡咖啡,一边娓娓道来:“那可不一样。传说开头的时候,这咖啡都是西洋的下层百姓们喝,一个个喝得精精神神。后来皇亲国戚看到了,也就尝了尝。皇上说,这么好的东西,怎么都是下人喝呀?这简直是浪费呀!以后宫廷里开始喝,也就流行开了。请太后品尝这英式咖啡。”

宫女随即将李鸿章泡好的咖啡送给慈禧太后。慈禧太后轻轻饮了一口,立即皱眉头说:“我说李中堂,你给我喝的是中药吧?”

这是意料之中的反应。李鸿章回答:“习惯了,太后就会觉得好喝了。”

慈禧太后不给面子,说:“我不喝这个。”

李鸿章随即给慈禧太后上了一款西洋点心,才让慈禧太后称心如意,点了点头。

那么,李鸿章为什么要给慈禧太后敬献咖啡呢?是单纯获得老佛爷的欢心吗?其实,李鸿章此举的用意,是想说服慈禧太后,与外国人合资兴办近代银行:“看起来呢,是咱们亏了,可仔细品品,这洋人的钱变成了咱大清的钱,咱大清的钱又变成了洋人的硬通货。过去是物畅其流,现在是钱畅其流,银子生银子,最后一算账,咱们赚大发了。”

不过,由于慈禧太后担心李鸿章一家独大,权力过重,没有同意李鸿章合资兴办近代银行的建议。

在那以后,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李鸿章由于在战争的失败,被追究责任,免除了直隶总督、北洋通商大臣等职务,仅仅保留大学士的虚职。兴办近代银行一事就搁置下来。

1898年6月11日,在康有为、梁超等人的推动下,光绪皇帝颁布了“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施变法。这就是“戊戌变法”。“戊戌变法”的内容涉及文化教育、经济、政治、军事、社会等各领域。但在经济领域的改革中,也并没有兴办近代银行的条款。

1900年,由于八国联军攻进了北京,慈禧太后被迫带着光绪皇帝仓皇逃出北京,逃往陕西西安。途中,慈禧太后、光绪皇帝一行经过山西,受到了山西商人的热情接待。山西商人多经营票号(一种旧式信用机构),获利很丰。这给慈禧太后带来很大的触动。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北京的时局趋于稳定,慈禧太后、光绪皇帝随即从陕西西安回程,返回北京。回到北京后,慈禧太后着手推动兴办银行事宜,并于1903年派员前往日本考察。

1904年,中国第一家由官方开办的国家银行——户部银行宣告成立。户部银行准备资本为库平银400万两,分为4万股,户部认购一半,中国官员民众购买一半。

1908年,户部银行改为大清银行。大清银行负责发行纸币、经理国库事务和公家一切款项收付以及代公家经理公债票和各种证券等权责,在南昌、杭州、开封、太原、长春、福州、广州、芜湖、长沙、西安、昆明、江宁(南京)等地陆续增设了20家分行。

这时候,离李鸿章为慈禧太后敬献咖啡已经过去了14年。

【参考资料:《走向共和》等】

更多文章

  • 曾国藩之子和李鸿章之子都是外交官 他们谁的成就最大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曾国藩和李鸿章为师徒关系,性格各异,但后代走出了不少外交官。比如曾国藩的次子曾纪泽,李鸿章的长子李经方、三子李经迈。李鸿章三子李经迈在29岁时就担任出使清朝驻奥地利公使,是当时清朝最年轻的外交官。不过,他从事外交活动的时间不长,累计只有两三年时间,远远不及他的兄长李经方。所以,我们就以曾纪泽和李经方

  • 李鸿章富得冒油 为何不在京城买房子而是住在寺庙里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李鸿章到底多有钱?老百姓把他写进一副对联:“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这里是“宰相”,指的就是李鸿章。而“司农”,指的则是李鸿章老对头户部尚书翁同龢。然而,哪怕李鸿章这么有钱的大臣,都没有在京城买房子。他每次进京,都住在一座寺庙——贤良寺里。梁启超所著《李鸿章传》记载:“李鸿章之在京师也,常

  • 慈禧逃跑前真的赐死了珍妃吗?慈禧曾孙揭晓答案,实在令人惊讶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慈禧为什么赐死珍妃,慈禧太后为什么把珍妃处死,珍妃赐死

    首先,来看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城时,慈禧太后的两大奇葩之举。一是慈禧逃跑时为何带床出逃?原来,眼看世风不对,慈禧选择了逃往西安。令人搞笑的是,当时的慈禧出逃时依然不忘“温柔乡”,竟然令士卫带着一张可拆卸的紫檀木的大床,然而,这张床实在太大了,晃晃悠悠地还没出城,已是风声鹤唳,情况十分危急,慈禧也知道这床

  • 此人杀尽“大官”,却没有人敢报复,曾国藩李鸿章都拿他没有办法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鸿章晚年常提起曾国藩,李鸿章与曾国藩的关系图,李鸿章张之洞曾国藩

    彭玉麟这样的官员似乎不多见,侯亮平的存在似乎是一个异类,在现实生活中看不到这样不拉帮结派的官员了吗?不,其实在清朝末年那种糜烂的官场风气中,还是有着这样出淤泥而不染的清官的。这个人不慕名利,不避权贵,不置私产,不御姬妾,他专杀高官子弟,却没人敢动他一根寒毛,就连曾国藩李鸿章都拿他没有办法。他就是晚清

  • 刘备打仗都没出现粮食问题,诸葛亮北伐时为何粮食总是不够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三国,蜀汉,刘备,诸葛亮

    刘备死后诸葛亮作为蜀汉的丞相,诸葛亮北伐先后进行了五次,但最后都是以失败告终,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蜀汉地区缺粮,刘备征战之时却似乎从来没有遇到过缺粮的情况,同样都是蜀汉,这截然不同的状况是什么原因呢?话也不是这么说,要想知道刘备打仗为什么不缺粮,这我们就得知道刘备打仗时期的背景信息了,在赤壁之战结

  • 刘肥身为刘邦的长子,刘肥为为什么没有继承皇位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汉朝,西汉,刘肥

    刘邦被毛主席评为中国封建史上“最厉害的帝王”,其一生有八个儿子。但由于刘邦死后,吕后掌权,刘邦的这八个儿子大多结局都不太好。今天我们要聊的主人公是刘邦的长子刘肥,虽然是长子,为什么却无缘帝位?只因为他是刘邦的庶子。只因为他是刘邦的庶子。古时候,嫡庶之间的差别是非常大的,一般而言,无论是平常百姓家的家

  • 宋仁宗时期,一生一死两皇后究竟是什么情况?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宋朝,北宋,宋仁宗

    《说文解字》记载:“后,继体君也,像人之形,施以告四方,发号者,君后也。”荀子曾言,天子独大,没有人可以与之平起平坐,所以天子的配偶不可以取“齐”的谐音“妻”,只能为“后”。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在宋仁宗时期,一生一死两皇后究竟是什么情况?宋仁宗赵祯,初名赵受益,是宋朝第四位皇帝,宋真宗赵恒第六子

  • 分封制的本质是什么?为何说它是奴隶制社会发展顶点,又是转折点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分封制的历史作用,西周分封制,采邑制度与分封制异同

    前几期图文老龙和大家说了周朝的立国创建,几代君王和贤臣的历史,还说到了制礼作乐支撑周朝统治的等级制、分封制、宗法制等内容。是我们大家对周朝对框架制度有了基本的了解。本期图文中老龙要重点和大家谈一谈周朝的分封制,如何进行裂土封国的?讨论它的本质是什么?1.对于姬氏宗亲分封诸侯的情况。我们在前面的图文中

  • 西周初期对外战争也多获胜利,其疆域随着边境诸侯的扩张而扩张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西周后期诸侯割据,西周王朝疆域图片,西周诸侯争霸著名战争

    因为西周实行的是分封制,到了春秋时期,就已经无力控制局面,可以说名存而实亡,一直到各个诸侯国拼杀了几百年,逐鹿中原,终于秦国有了再次统一的迹象,才把此时仅存有一点象征意义的东周灭亡。因此,西周从建立者武王往下成王、康王、昭王、穆王、共王这些王在位的时期,西周基本处于盛期。四海宾服,虽然偶有战乱,也大

  • 占卜在商朝极为普遍,以致于需要南方方国进贡乌龟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商朝占卜工具,商朝占卜2019,商朝占卜经典故事

    《礼记·表记》中说“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先罚而后赏,尊而不亲。”这段话也是对殷商时期整个王朝风俗的一个注解,从某一方面来说,频繁而大量的血祭和人牲,确实给殷商王朝笼罩上了一层恐怖而令人惧怕的气息。殷商的时候,不但四周的附庸诸侯国需要上贡人牲,还需要上贡占卜时候用的乌龟。因为殷商时候占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