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姜子牙狠心杀死一位名士,留下独特思想,让齐国做了700年强国

姜子牙狠心杀死一位名士,留下独特思想,让齐国做了700年强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965 更新时间:2024/2/12 16:37:55

[var1]

姜子牙,本名姜尚,字子牙,号熊飞。因古代姓、氏是分开的,姜子牙出自吕氏,因此也被称为吕尚。

商朝末年,西伯侯姬昌外出打猎,出门之前占卜一卦,卦象显示:此次出门,必然会遇到王佐之才。随后,姬昌在渭水之滨遇到了正在钓鱼的姜子牙,此时的姜子牙,已经72岁,垂垂老矣,他放下鱼竿,和姬昌谈论天下形势,仿佛是中国最古老的“隆中对”。姬昌听完他的高论,感叹道:“你就是我盼望已久的人啊。”因此,姜子牙又曾以“望”字命名,人称吕望。

[var1]

而后,姜子牙辅佐姬昌、姬发父子,兴周灭商。商纣王自焚于朝歌,姬发建立周朝。在姜子牙的建议下,周武王把天下分为若干个诸侯国,其中,姬姓王族和开国功臣纷纷被赐于封地,姜子牙的封地在营丘(淄博),姜子牙和他的后代扎根于此,这里也就是后来的齐国。

[var1]

齐国地处东方,在姜子牙的治理下,国富民强,成为西周东部最坚实的屏障。东周春秋时期,齐国乃“春秋五霸”之首,战国时期,齐国也是“战国七雄之一”,齐国之所以如此强大,和姜子牙留下来的治国思想有很大关系。

[var1]

这要从姜子牙杀的一位名士说起,这位名士名字叫华士。早在西周建立之初,华士便有很大名气,当时许多诸侯纷纷邀请华士为官,甚至连周武王也渴望得到华士的效忠。但华士有“二不”守则,即:不臣天子,不友诸侯。

[var1]

所谓的“二不”,意思是他不做天子之臣,不做诸侯之友,孑然一身,只做自己。在当时的社会中,还没有“隐士”这一说。华士的这种做派,被很多人佩服,大家纷纷称华士乃是贤人。

等姜子牙被封于齐国之后,他立即召华士来为齐国效力,华士表示不愿意,姜子牙多次邀请,华士还是拒绝。

[var1]

姜子牙一怒之下,将华士杀了。

太公使人召之三,不至;命诛之。(冯梦龙《智慧全集》)

姜子牙治理齐国时,主张“仁义治齐”,他爱护百姓,重视农业,齐国百姓对姜子牙非常爱戴。然而,华士在齐国也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如今华士因不愿效力被姜子牙所杀,一时间让齐国百姓无法接受,甚至有人一改对姜子牙的美好印象,认为姜子牙滥杀无辜。最后,这件事闹得沸沸扬扬,连周公都知道了。

[var1]

周公当时正辅佐年幼的周成王,总揽全国政务,他听闻姜子牙杀掉了华士,便质问姜子牙:“华士乃齐国名士,你为什么要杀他呢?”

姜子牙回答说:“他不愿意做天子之臣,不愿意做诸侯之友,多次拒绝我的召唤,难道我还指望他效忠于齐国?他有如此才华,既然不愿效忠齐国,那就是叛民,齐国是不允许叛民存在的。”

[var1]

姜子牙的逻辑,或许难懂。多年以后,战国时期重要的思想家、法家学派创始人韩非子写了一篇《五蠹论》,其中提到:若一个小人(叛民)没有才华,君主是能容忍的;但如果小人(叛民)才华出众,君主便不能允许他的人存在,因为这个人很可能会利用他的能力祸乱国家,是为害群之马。

[var1]

这就是姜子牙杀华士的逻辑。因此,冯梦龙在他的《智囊全集》中评价:

齐所以无惰民,所以终不为弱国!

姜子牙身为齐国的政治大家,之所以会杀掉区区一位名士,主要还是担心华士此人会成为害群之马。在杀掉华士之后,姜子牙更加笃定了自己的用人策略,他在全国范围内选拔才能,吸引了很多有才华的人为国效力,为齐国的政治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姜子牙在总结用人得失时,曾提出“六守”、“八征”、“六不用”的人才思想,这种独特思想很快使齐国区别于其他诸侯国,不管是“姜齐”还是“田齐”,齐国一直秉持这种用人思路,使齐国持续强大了约700年。

[var1]

本文通过引用《智囊全集》来讲述姜子牙杀华士的故事,您读完是否深有发呢?

《智囊全集》里记载了从先秦到明朝合计1000多个这样的故事,所有的故事都有历史依据,这些故事中包含着人生的智慧、人性和权谋,可读性极强。因此有人说,一套《智囊全集》,只要理解其中十分之二,便能安身立命、趋吉避害,让人立于不败之地。

[var1]

《智囊全集》曾一度和“四大名著”齐名,相比于其他名著,《智囊全集》有一个优势,它的每则故事都是孤立的,可以让你避免长篇累牍的疲惫,你可以每天读一篇这样的智慧故事,让人生智慧起来。

[var1]

因为文言文不太容易懂,笔者今天推荐一本文白对照的《智囊全集》,这里面不仅有历史故事的原文记载,还有白话文的翻译以及冯梦龙的点评,其中蕴含的道理绝对值得您多次回味。

[var1]

读书,是最划算的投资。这本书原价88,头条特惠,现只要49。只要一顿饭钱的投资,就可以让你学到几千个古人的智慧。之前5000本已经买完,现在新上一批,下面是链接,赶紧下手吧,支持七天无理由退货哦:

); }

【灼见】正版包邮 智囊全集 品评中国传统处事智慧哲学书籍

¥49

购买

更多文章

  • 孔子厉害的弟子那么多,为何选了一个迟钝的“逗比”做接班人?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01、至圣先师鲁襄公二十二年八月二十七日(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孔子出生于鲁国;鲁哀公十六年二月十一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孔子病逝享年73岁。儒家创始人孔子一手开创了儒家学派,完善了以礼和仁为核心的中国完整“德道”思想体系。后世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古代地位最崇高,最受统治者推崇的统治思想

  • 孔子当上大司寇,立即屠杀昔日竞争对手,不是报复,而是为了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孔子电视剧40集,孔子的资料,历史人物故事50字孔子

    [var1]众所周知,孔子是鲁国人,实际上,孔子只是在公元前551年出生在鲁国,他的祖先是宋国贵族、宋襄公的后裔。孔子是中华民族的“圣人”,笔者对他没有不尊重之意,但根据《孔子世家》的记载,孔子是父亲和一个叫颜氏的女子“野合而生”,出生时,孔子的头上有一个凹陷的“圆顶”,因此取名为丘。这就是孔丘之名

  • “春秋五霸”中最名不副实者,争霸不成还丢了命,成为千古笑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春秋争霸116,春秋五霸谁死得最惨,春秋五霸称霸的可能性与必然性

    名号即称号,乃天下之重器,不可轻易授人,也不可授非其人,故孔子一再强调“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正是极言名实相副的重要性。大乱之世,尊贵的名号都是强力者竞争的对象,但是如果不度德量力、审查局势,只是一味的蛮干,到头来往往会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比如东汉末年的袁术便是典型。故曹操称“不得慕

  • 齐国灭亡二百多年后,齐王后裔取代西汉,成为天下之主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事情还得从齐王建说起,他是齐国的末代国君,他虽然被饿死,但子孙仍然存在,不过已经沦为庶民。在齐王建的众多孙子中,有个名叫田安的人,他在秦朝末年也参加了反秦的起义。在项羽发起巨鹿之战时,田安率军攻下济北数城,然后率军归附于项羽。之后,项羽率领大军攻入咸阳,对有功之人进行分封,其中田安被封为济北王。[v

  • 白起本不想杀人, 只是历史选了他,而导致这一切发生的人是商鞅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白起与商鞅,白起和商鞅谁先出生,白起是不是商鞅后代

    1995年的一天,雨后的山西高平显得更加静谧,一位农民扛着锄头正在田间劳作,一锄头下去,有异响传出,本以为抡出的是一个装满钱的金罐子,结果出来的却是人的骨头。惊慌失措的这位农民,立即上报,考古专家来到之后,经过细细的发掘,仅仅只有20平方米的尸骨坑里竟然有130具尸体,根据骨龄鉴定,这些尸骨的年代已

  • 春申君黄歇:既是战国四公子之一,也是救赵退秦、灭鲁兴楚的名相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春申君黄歇和苏州渊源,战国四君子春申君黄歇,黄歇春申君故事

    一,阻秦伐楚[var1]春申君黄歇黄歇是战国末期的楚国名士,早年为楚顷襄王效力。楚顷襄王见黄歇能言善辩,于是派他出使秦国。黄歇来到秦国,听说秦国要联合韩魏伐楚,急忙向秦昭襄王上书,阻止秦国伐楚。[var1]秦昭襄王黄歇劝秦昭襄王说:“秦、楚是天下最强的两个诸侯,就好比两只猛虎,如果两虎之间互相残杀,

  • 楚国城濮之战大败,并不是败给了敌国,而是败给了自己的大后方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城濮之战楚国国君,城濮会战时楚国一共有多少兵马,城濮之战如果楚国赢了会怎么样

    史载,成得臣本来的任务是攻打宋国,可宋国实力并不弱,在城濮之战39年后,楚国国王亲自带队倾巢而出攻打宋国,也未能得手。兵力显然少得多的成得臣能把宋国打得招架不住,而且任凭晋军步步紧逼,依旧死咬不放,不论他的军事素质还是军事眼光,都是值得竖一下拇指的。[var1]晋文公带领全军增援,接连打下楚国的盟国

  • 楚国大臣看上蔡昭侯的衣服,蔡说“我要自己穿”,结果被软禁三年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蔡昭侯简介,蔡昭侯有几个儿子,蔡昭侯与蔡国王

    [var1]到了楚国以后,蔡昭侯把其中一件献给了楚昭王,另一件留下来准备自己穿。可楚国的令尹子常对那件裘皮大衣垂涎三尺,他见蔡昭侯不识相,便直接开口讨要。蔡昭侯哪舍得给他?后来这事儿就在嘻嘻哈哈中搪塞过去了。蔡昭侯以为没事了,谁知子常却怀恨在心,还到楚昭王那里进献谗言,说蔡昭侯的来访别有用心,他是想

  • 春秋国相为抢别人的老婆,不仅害死了人家的丈夫,连国君都杀害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春秋时期的卫国国君被毒死,春秋最荒唐的国君,春秋战国三大恶人

    有一次,宋国宗室贵族华父督在大街上晃荡时,看到了一个艳丽的少妇,一下子就勾起了心中的淫欲,他直勾勾地盯着少妇远去,直到少妇消失在大街的尽头,才回过神来,无限回味地感叹:“真是个妖娆艳丽的妞啊!”[var1]要是换成普通人家的少妇,以华父督的个性,肯定会当街调戏一番。但是,这一回他知道这少妇不是平常的

  • 春秋战国郡县制逐步取代了分封制,为何还有封君?性质已发生变化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郡县制与分封制的表格,分封制与封君封臣制的异同点,春秋战国分封制瓦解了吗

    (周公)履天子之籍,听天下之断,偃然如固有之,而天下不称贪焉。杀管叔,虚殷国,而天下不称戾焉。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而天下不称偏焉。——《荀子·儒效》武王伐纣而建立周朝,其死后,年幼的周成王继位,可是年纪尚幼,无法行使君主治理国家的权力。周武王姬发的弟弟姬旦(后人更习惯称其为周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