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鸿章为什么要把美若天仙的独女嫁给年过4旬张佩纶?原因不简单

李鸿章为什么要把美若天仙的独女嫁给年过4旬张佩纶?原因不简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546 更新时间:2024/1/27 18:44:22

当年,鸿章将小女儿李菊耦"下嫁"给"落迫"的且已是四旬的老男人张佩纶,生下了张爱玲的父亲张廷重,最后有了张爱玲的诞生。

那么,李鸿章为什么要把美若天仙的女儿李菊藕下嫁给已过四旬且是丧偶续娶的张佩纶呢?

张佩纶其实不是一般的人,他从小才华横溢,采飞扬,23岁时就考上了进士。赴入仕途后,他做事雷厉风行,敢言善谏,因此深受慈禧太后的青睐,仕途可谓风声水起。张佩纶的人生转折点在中法战争爆发时。慈禧犹豫不决,张佩纶主战,于是被慈禧授予三品卿衔会办福建海疆事宜、兼署船政大臣。临行前,慈禧再三交代“彼若不动,我亦不发,如有违抗,虽胜尤斩”,这让张佩纶没有了自由主宰权。

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法军开始了"军事行动",炮火直指马尾军港。结果可想而知,法军很快重创了马尾船厂,福建水师几乎全军覆没,好在陆军顽强不退位,才抵挡住了法军的登陆的目的。而法军主动开战后,张佩纶一改强悍作风,充分发挥书生意气,再无纸上谈兵的那般豪迈,吓得连鞋子也顾不得穿,由亲兵拖着没命地逃跑。

一战过后,张佩纶成了甲级战犯,慈禧尽管视他为心腹,但为了平息众怒,给世人一个交代,还是做出严惩:将张佩纶革职,革去三品卿衔。然后发配外地。但随后慈禧马上又把他召回了北京。

而这时又回到一穷二白的张佩纶又遇到了一个贵人——他未来的老丈人李鸿章!

李鸿章可是风云人物,他是洋务"大哥大",李鸿章做出惊人举,将女儿李菊藕嫁给了他。张佩纶其实是有妻室的人,他的第一任夫人朱氏是大理寺卿朱学勤的千金,结果朱女福大命不大,因病而死,之后,张佩纶又继娶了闽浙总督边宝泉的千金。而边氏也英年早逝,就这样,张佩纶的前两任妻子都是出身名门,但也时命不济。

回京后的张佩纶成了三无人员:无官职无家室无住地。而慧眼识丁的李鸿章很快让他变成了"三有"。一是给了他官职:当他的幕僚期。二是给了他住院:休憩之地。三是给了他妻室。

要知道李菊藕可以是李鸿章的“小棉袄”,李鸿章43岁才生了李菊藕这个掌上明珠,对她爱宠有加。按常理,李鸿章择婿,肯定要找一个有才情门当户对的青年才俊。但是,为什么李鸿章却非要将女儿嫁给张佩纶呢?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是李鸿章羡慕张佩纶的才华。张佩纶虽然很落魄,虽然在战场上当了一回逃兵而声名扫地,但才华却在,李鸿章一直就欣赏张佩纶的才华,看好他的未来,为了女儿的将来着想,于是将宝贝千金下嫁给他。

二是李鸿章不想让女儿嫁入豪门。李鸿章一辈子处于政治斗争中,他早就厌倦了这种生活,希望女儿能回到普通人的安静生活,选择张佩纶无疑是最好的归宿。

赵夫人知道此事后当然是反对的,并且大骂李鸿章是不是老糊涂了。就在两人据理力争时,李菊藕主动来劝母亲,表示愿意下嫁,理由是她仰慕张佩纶的才华。赵夫人眼看拗不过女儿,便也松口,二人成婚后,李菊藕和张佩纶谈史论今,赏鉴书画,品茗赏月,甜蜜无限。

而李鸿章也积极为女婿张佩纶“谋前途”,于是极力推荐张佩纶,然而,对他信任有加的慈禧并没有“开恩”,而这时又有朝臣弹劾李鸿章“容留罪臣”,结果可想而知:张佩纶终生未能复出。

而李菊藕嫁给张佩纶后,生下一子一女,男孩叫张志沂,女孩叫张茂渊。李菊藕对张志沂的教育极其严格,也用自己的诗书才华,熏陶出一个书香门第。李菊藕去世八年后,一个女孩出生在张家,她就是张志沂的女儿,名叫张爱玲,历史翻开新的一页。

更多文章

  • 曾国藩谁都不怕,唯独害怕石达开,见他就绕着走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石达开曾国藩结局,石达开在江西三次击败曾国藩,曾国藩打石达开最后一战

    曾国藩打仗以勇猛闻名,谁都不怕。不过,凡事均有例外。曾国藩非常忌惮太平军名将,甚至到了见他就绕着走的地步。这是怎么回事呢?1860年以后,太平天国受“天京事变”的影响,以及遭到清军的连年打击,已经出现了衰败的痕迹。许多人都欢欣鼓舞。他们认为,太平天国的覆灭已成必然,只是时间早迟的问题。可是,就在大家

  • 清朝立下最严厉祖制 道光皇帝违反后连功德碑都不敢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功德碑大全,清朝皇帝道光,大清皇帝功德碑全文

    道光皇帝死后,葬于位于东陵、西陵之间的慕陵。“慕陵”这个名称,是道光皇帝生前亲自选定的,表达仰慕列祖列宗功德的意思。的的确确,道光皇帝对于列祖列宗的功德,也只有仰慕的份。慕陵是清代所有帝陵中规模最小的一座。而且,这座陵墓没有立功德碑。在中国古代,皇帝们是非常注重后人对他一生的评价。所以,总是要在死后

  • 《走向共和》李鸿章进献咖啡,慈禧皱眉:这是中药吧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走向共和慈禧回忆李鸿章,李鸿章咖啡,走向共和李鸿章第一次喝咖啡

    比如,李鸿章给慈禧太后敬献咖啡。在《走向共和》第9集中,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前夕,李鸿章给慈禧太后送上一款英式咖啡,慈禧太后微笑着表示怀疑:“黑不溜秋的,有什么好的?”李鸿章连忙解释:“这西洋人可爱喝这个,提神哪。”慈禧太后不以为然地说:“咱们的茶还不算一样提神?”李鸿章一边泡咖啡,一边娓娓

  • 曾国藩之子和李鸿章之子都是外交官 他们谁的成就最大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曾国藩和李鸿章为师徒关系,性格各异,但后代走出了不少外交官。比如曾国藩的次子曾纪泽,李鸿章的长子李经方、三子李经迈。李鸿章三子李经迈在29岁时就担任出使清朝驻奥地利公使,是当时清朝最年轻的外交官。不过,他从事外交活动的时间不长,累计只有两三年时间,远远不及他的兄长李经方。所以,我们就以曾纪泽和李经方

  • 李鸿章富得冒油 为何不在京城买房子而是住在寺庙里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李鸿章到底多有钱?老百姓把他写进一副对联:“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这里是“宰相”,指的就是李鸿章。而“司农”,指的则是李鸿章老对头户部尚书翁同龢。然而,哪怕李鸿章这么有钱的大臣,都没有在京城买房子。他每次进京,都住在一座寺庙——贤良寺里。梁启超所著《李鸿章传》记载:“李鸿章之在京师也,常

  • 慈禧逃跑前真的赐死了珍妃吗?慈禧曾孙揭晓答案,实在令人惊讶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慈禧为什么赐死珍妃,慈禧太后为什么把珍妃处死,珍妃赐死

    首先,来看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城时,慈禧太后的两大奇葩之举。一是慈禧逃跑时为何带床出逃?原来,眼看世风不对,慈禧选择了逃往西安。令人搞笑的是,当时的慈禧出逃时依然不忘“温柔乡”,竟然令士卫带着一张可拆卸的紫檀木的大床,然而,这张床实在太大了,晃晃悠悠地还没出城,已是风声鹤唳,情况十分危急,慈禧也知道这床

  • 此人杀尽“大官”,却没有人敢报复,曾国藩李鸿章都拿他没有办法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鸿章晚年常提起曾国藩,李鸿章与曾国藩的关系图,李鸿章张之洞曾国藩

    彭玉麟这样的官员似乎不多见,侯亮平的存在似乎是一个异类,在现实生活中看不到这样不拉帮结派的官员了吗?不,其实在清朝末年那种糜烂的官场风气中,还是有着这样出淤泥而不染的清官的。这个人不慕名利,不避权贵,不置私产,不御姬妾,他专杀高官子弟,却没人敢动他一根寒毛,就连曾国藩李鸿章都拿他没有办法。他就是晚清

  • 刘备打仗都没出现粮食问题,诸葛亮北伐时为何粮食总是不够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三国,蜀汉,刘备,诸葛亮

    刘备死后诸葛亮作为蜀汉的丞相,诸葛亮北伐先后进行了五次,但最后都是以失败告终,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蜀汉地区缺粮,刘备征战之时却似乎从来没有遇到过缺粮的情况,同样都是蜀汉,这截然不同的状况是什么原因呢?话也不是这么说,要想知道刘备打仗为什么不缺粮,这我们就得知道刘备打仗时期的背景信息了,在赤壁之战结

  • 刘肥身为刘邦的长子,刘肥为为什么没有继承皇位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汉朝,西汉,刘肥

    刘邦被毛主席评为中国封建史上“最厉害的帝王”,其一生有八个儿子。但由于刘邦死后,吕后掌权,刘邦的这八个儿子大多结局都不太好。今天我们要聊的主人公是刘邦的长子刘肥,虽然是长子,为什么却无缘帝位?只因为他是刘邦的庶子。只因为他是刘邦的庶子。古时候,嫡庶之间的差别是非常大的,一般而言,无论是平常百姓家的家

  • 宋仁宗时期,一生一死两皇后究竟是什么情况?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宋朝,北宋,宋仁宗

    《说文解字》记载:“后,继体君也,像人之形,施以告四方,发号者,君后也。”荀子曾言,天子独大,没有人可以与之平起平坐,所以天子的配偶不可以取“齐”的谐音“妻”,只能为“后”。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在宋仁宗时期,一生一死两皇后究竟是什么情况?宋仁宗赵祯,初名赵受益,是宋朝第四位皇帝,宋真宗赵恒第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