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故宫里的老井,邪气重重,怪事不断,帮慈禧做了一件好事一件坏事

故宫里的老井,邪气重重,怪事不断,帮慈禧做了一件好事一件坏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282 更新时间:2024/1/21 20:30:56

故宫一直是个引人非议的地方,甚至到了无神论的现代,民间依然流传着故宫的邪气重重、妖魔鬼怪之说。故宫的奇怪之处就包括一口老井,据说白天时望井下望,井底的碎石和杂草尽收眼底;而到了夜里,尤其是过了十二点阴气最重的时候,那口井突然又变成一口水井,而且井水倒映着一个陌生的面庞,试想一下你望着井而井底却出现别人的脸,顿觉骨悚然吧?这个传说不知是真是假,但可以确定的是这口井和慈禧有着深厚的渊源。

对于慈禧的评价是众说纷纭,虽然在她统治中国的近半个世纪里,搞垮了中国、助长了权势,那段时期可以说是数千年来中国经历的最黑暗时期。但她还是做过一些让人拍案叫绝的好事的:1900年,八国联军浩荡侵入我国时,慈禧太后明白外国军队侵入北京城后一定会毫无保留地带走他们看见的每一件金银珠宝,而且她清晰的记得英法联军是如烧掉颐和园的。都说"肥水不流外人田",所以她想出了一个别出心裁的办法来隐藏那些宝物——她将其中一些奇珍异宝都聚集在一起并将它们放进一间特殊的房子,再将房子用砖头砌成双层空心墙,外层用旧砖砌成,看上去好像是破败的旧墙,而旧墙的里面则是新墙,宝藏就存放在夹层。

另外的宝贝就装进都捆扎好的一个个包裹,然后分散扔在紫禁城内的各个水井中,接下来就是听天由命了。但其实宫廷的财富可不止于这些,慈禧只能随身带走一些,剩下的只能任由外国士兵的摧残了。两年后,西逃的慈禧费劲周折才又回到北京,她回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拿出当年藏下的宝物。井里和墙里的宝物都毫发无损,虽然说慈禧保护珍宝是出于一己私利,但最起码她在无形中保护了许多国宝免遭八国联军的毒手。

这口井不仅帮慈禧做了保护国宝的好事,也曾满足过她老人家的嫉妒心。众所周知,光绪帝对于珍妃是极其宠爱的,虽然珍妃年纪轻轻就被选入宫,但她的天真活泼却成了夺命毒药。原本光绪帝和慈禧太后作为权力对立面,慈禧就对他是不满的,而珍妃入宫后又独得光绪帝恩宠,慈禧又更加不满了。据说慈禧不但将她一度贬为贵人,甚至还还对其施以廷杖之刑,直到最后还将她囚禁在一个简陋宫苑,生活条件极为艰苦,八国联军侵华时,慈禧携光绪帝出逃之际,还将珍妃丢入井中溺死,这口井就是曾经替她藏宝的老井。

更多文章

  • 清朝官员送错三百两银子 八年后连升三级 官至总督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清朝两江总督俸禄,清朝官员连升几级,清朝登仕郎俸禄

    安徽徽宁池太广道的道员叫惠征,是一名文官,无法抵挡太平军攻势,只好逃跑到江苏镇江避难。但是,大敌当前,岂能一跑了之?清廷下令,将惠征革除职务。惠征在忧心忡忡之下,于当年7月8日,病故于镇江。俗话说:“太太死了压断街,老爷死了没人抬。”惠征一死,身后事就显得格外萧条。他没有儿子,只有两个女儿,带着灵柩

  • 清朝曾经也是公认的列强,为何后来失去了这个地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是一群在国际社会上,依托强大的国力,到处仗势欺人的存在。他们战争,他们搜刮,他们为了利益不顾别国苦难,到处制造纠纷,进而引发冲突,攫取利益。这样的存在,跟中国最后一个朝代清朝貌似一点关系都没有。但奇就奇在,当时的西方世界无数列强都认可大清朝也是列强。(清朝后期疆域)为何会如何?我们首先需要明白列强的

  • 明朝火器领先世界 为什么清朝不愿意继续发展火器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明朝使用火器为什么清朝不用火器,明朝的火器和清朝的火器,明朝火器和日本火器

    为了提高军队的战斗力,明朝甚至还大胆地从欧洲引进、仿造先进的大炮,如佛朗机炮和红夷大炮。在明朝和清朝最初的战争中,明朝火器技术明显占优。在1626年打响的“宁远之战”一战中,努尔哈赤率13万精兵读渡过辽河,强攻宁远城。袁崇焕利用包括11门红夷大炮在内的12门大炮防守宁远城,让后金军队伤亡惨重,取得了

  • 同样从南京往北京打,为何朱元璋成功,洪秀全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为什么朱元璋能成功而洪秀全失败,洪秀全对朱元璋的评价,洪秀全和朱元璋谁有钱

    1853年,在洪秀全的命令下,太平军名将林凤祥、李开芳、吉文元率领2万多人,从扬州出发开展北伐。尽管太平军一度达到天津附近,令京师震荡,但在清朝军队的围追堵截下,最终全军覆没,功亏一篑。朱元璋和洪秀全都定都于南京,都是从南京往北京打,为何朱元璋取得了成功,洪秀全以失败收场?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我们不

  • 太平军降将 左宗棠和李鸿章抢着用他 甲午海战兵败殉国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有趣的是,虽然身为一名别人看不起的降将,他却得到左宗棠和李鸿章两位大人物的重视。左宗棠和李鸿章都抢着要用他。他叫丁汝昌。丁汝昌是安徽庐江县石头镇人,生于1836年。1851年,庐江一带发生严重灾荒,丁汝昌父母先后病故。1854年,太平军来到庐江。18岁的丁汝昌就参加了太平军,驻扎于安庆,成为程学启的

  • 在伦敦已经被捕的孙中山为何能逃脱满清的的毒手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两广总督谭钟麟不敢怠慢。全面展开调查搜捕,满清廷驻香港外交官也将情况报告了两广总督谭钟麟,港英当局也向谭钟麟通报了这些人在香港采买军火的事。根据各个方面情报相互印证,说明此次策划严谨而周密,如果不是突发意外,这场广州起义是有可能成功的,自己的脑袋也许就为国捐躯了,但让谭钟麟深感意外的是“匪首”居然是

  • 大清灭亡一点也不怪!末代皇帝竟被太监把控,后家破人亡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末代太监孙连盛,大清灭亡的全过程,大清皇帝之死真相

    幼年的溥仪被召入宫,但刚刚继位不久,大清就倒台了。不过十岁的年纪本该像其他孩童一般玩耍嬉闹,但溥仪却被北洋政府软禁在紫禁城内。宫里数之不尽的太妃们每日只守着这一个孩童,无论溥仪做出什么事情都要在她们的监控之下。为此,这群太妃便调遣了许多宫女、太监来照顾并监视溥仪。当时的皇宫早已只是一纸空壳,没有人再

  • 汉朝是清朝的“禁服”,乾隆为什么却对汉服情有独钟?原因有两个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清朝乾隆为啥可以穿汉服,清朝乾隆时期汉服,汉朝女子汉服图片

    众所周知,清朝统一天下,正式立国后,清朝皇帝下了一道剃发易服令,想让所有汉族人变成满族的样子。结果受到了广大明朝遗民的抵制,硬生生制造出很多血案,但终还是被执行。面对架在脖子上的明晃晃的刀,民众只得脱去了汉服,穿上了清朝的服装。于是汉服变成了长袍马褂。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清朝竟然有一位皇帝做出“抚逆

  • 白天做官,晚上做成为采花大盗,林则徐一眼将他识破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史上采花大盗第一人,山东菏泽采花大盗视频,甘肃采花大盗纪实

    说起林则徐,大家不约而同地想到他在虎门当众销毁鸦片的著名事件。他主张禁烟,维护了清朝的尊严和利益,也被后人称为“民族英雄”。除了这个家喻户晓的历史事件,他还有一个超强的能力——破案。林则徐遇到的许多奇怪的案件,都被他一一解决了,如同包拯转世。白天做官,晚上做成为采花大盗,林则徐一眼将他识破。 嘉庆

  • 他因贪污两次被判斩立决 又两次被乾隆宽恕 原因何在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乾隆批斩立决,乾隆贪污案件,乾隆惩罚贪官污吏

    1780年正月,春节刚过,30岁的户部侍郎和珅,与刑部侍郎喀宁阿等人远赴云南,办理一件官员贪污案。涉嫌贪污的官员叫李侍尧,时任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兼云贵总督。和珅等人办案的过程就不啰嗦了,总之,最终查明李侍尧贪污受贿属实,涉案金额还很巨大。计有各类金器5400余两、珍珠2000余颗、宝石140余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