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朝是清朝的“禁服”,乾隆为什么却对汉服情有独钟?原因有两个

汉朝是清朝的“禁服”,乾隆为什么却对汉服情有独钟?原因有两个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715 更新时间:2024/2/5 19:07:45

众所周知,清朝统一天下,正式立国后,清朝皇帝下了一道剃发易服令,想让所有汉族人变成满族的样子。结果受到了广大明朝遗民的抵制,硬生生制造出很多血案,但终还是被执行。面对架在脖子上的明晃晃的刀,民众只得脱去了汉服,穿上了清朝的服装。于是汉服变成了长袍马褂。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清朝竟然有一位皇帝做出“抚逆”之举,对汉服情有独钟。这位皇帝便是乾隆皇帝。

据史书记载,乾隆皇帝经穿上汉服,然后命宫廷画师画下自己的“汉服像”。有一次,他对亲近的臣子们说:朕这样象汉人吗?众臣面面相觑,都不敢答,只有一个老臣说:皇上对汉服的欣赏,很真诚,但是对满族却不是这样。

同时,乾隆一生写过8万多首古诗,其诗中涉及“汉服”的也不少,可见乾隆皇帝对汉服的情有独钟。

乾隆皇帝之所以对汉服情有独钟?理由主要有两个。

理由一:乾隆皇帝本身就是一个汉人。有历学家指出,乾隆其实并不是雍正的亲生儿子,乾隆的母亲当年生了一个格格,她将浙江海宁的陈世倌家的男孩抱进了宫,采取狸猫换太子的方式进行了调换,而这个男孩便是乾隆。乾隆因为是汉人,他当了皇帝后仍爱穿汉朝也就不足为奇了。

理由二:乾隆皇帝是一个叛逆的人。清廷自顺治皇帝开始,严令禁止穿汉服,到了乾隆皇帝时,他是一个执行者。但他是一国之君,爱叛逆的他对汉朝也很是好奇,再加上当时天下国泰民安,安于享受的乾隆皇帝于是以身试法去穿汉服,将其凌驾于法律之上的“叛逆”之情展现的淋漓尽致。

当然,清朝只有一个乾隆皇帝,总之,汉服成为在清朝是要掉脑袋的“禁服”。当然,中后期腐败如斯的清朝终究没能逃出灭亡的命运,随着民国的到来,新的格局又来临了。

按理说民国建立后,应当效仿明朝推翻元朝的做法,复兴汉服才对。然而,出人意料的是,为什么汉服在民国时期却没有得到复兴呢?

其实,民国时期的从政者有识之士为此努力过,但收效甚微,原来在清朝的“百年禁忌”里,民众的思想变得僵化了,汉服汉朝开始消退。甚至清朝倒台后,在剪辫子的时候都还有很多汉人不愿意剪。而到了民国初年北洋政府时期,还专门下令恢复汉服。不过,当时的新文化运动轰轰烈烈的开展,当时大多数进步人士都批判恢复汉服,认为汉服代表旧的文化,是封建遗孽才穿的。

甚至在袁世凯称帝后的恢复汉服,也被认为“开历史倒车”。后来,民国的革命家们开始西装革履的又被批判为崇洋媚外。再后来,有服装家设计出了中西结合的服装:中山装。而中山装成了当时公务员的制服,广为流传开来。

而传统汉服也就一去不复返,成了国人永恒的记忆。

更多文章

  • 白天做官,晚上做成为采花大盗,林则徐一眼将他识破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史上采花大盗第一人,山东菏泽采花大盗视频,甘肃采花大盗纪实

    说起林则徐,大家不约而同地想到他在虎门当众销毁鸦片的著名事件。他主张禁烟,维护了清朝的尊严和利益,也被后人称为“民族英雄”。除了这个家喻户晓的历史事件,他还有一个超强的能力——破案。林则徐遇到的许多奇怪的案件,都被他一一解决了,如同包拯转世。白天做官,晚上做成为采花大盗,林则徐一眼将他识破。 嘉庆

  • 他因贪污两次被判斩立决 又两次被乾隆宽恕 原因何在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乾隆批斩立决,乾隆贪污案件,乾隆惩罚贪官污吏

    1780年正月,春节刚过,30岁的户部侍郎和珅,与刑部侍郎喀宁阿等人远赴云南,办理一件官员贪污案。涉嫌贪污的官员叫李侍尧,时任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兼云贵总督。和珅等人办案的过程就不啰嗦了,总之,最终查明李侍尧贪污受贿属实,涉案金额还很巨大。计有各类金器5400余两、珍珠2000余颗、宝石140余块

  • 清朝官员将一块滩涂荒地租给英国人 如今成上海中心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清末上海徐家汇,英国记载清朝的资料比中国还多吗,清朝后花园现状

    巴富尔来上海干什么呢?原来,在1842年8月29日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里,明确规定了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5处为通商口岸,允许英国人居住并派驻领事。1843年10月8日续订的《虎门条约》进一步解释:允准英人携眷赴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港口居住,不相欺侮,不加拘制。因此,巴富尔便来

  • 此人挥金如土 杀人如麻 曾国藩却赞叹:此名将也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曾国藩手下十大名将,与曾国藩有矛盾的名将,杀人如麻的十大名将

    安庆,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地处水路要津,是拱卫天京(今南京)的西线屏障和粮源要地,对于太平天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作用。曾国藩进攻安庆,直接威胁到天京的安全。因此,双方在这里展开了为期一年多的激烈攻防战。当时,镇守安庆的是叶芸来。他本是英王陈玉成部下,当陈玉成率部赴天京进攻江南大营时,他奉命留守安庆。叶

  • 和珅死后,有两个女人当即为他做一决定,连皇帝都没料到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刘墉夜审和珅和皇帝,和珅死后他的女人下落,和珅死后有人继承他的衣钵吗

    和珅虽然中饱私囊可憎可恶,但是,实际上将赈灾的问题勉强解决掉了,纪大人所作所为虽然光明磊落,但是,实际上他的方法根本行不通。从这个片段倒是可以看出这位大贪官的治国理政的经验比两袖清风的纪大人要丰富的多。和珅初为官时精明强干,通过李侍尧案巩固自己的地位,乾隆帝对其宠信有加,并将幼女十公主嫁给和珅长子丰

  • 本是一块富饶之地,因为大清太软弱,最终,改名换姓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大清富庶之地,白山黑水之间乃大清龙兴之地,大清是强大还是软弱

    那么,这是一块什么样的岛屿呢?这块被抛弃的岛屿叫库页岛,面积约为7.6万平方公里,其形如鱼。那么,这块普通的岛屿为何被人们认为富饶呢?原因就在于这块岛屿拥有着大量的天然气、石油以及其他珍贵资源。最先确立库页岛归属的国家,是在中国的明朝时期,这样一来,此地确实是算得上是属于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了。那个时候

  • 李鸿章请留学生为他解释抛物线 那人忽然问他:你撒尿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喜欢李鸿章和讨厌李鸿章的人,差不多一样多。“誉满天下,谤满天下”,用这八个字来形容李鸿章,再合适不过了。不过,哪怕最讨厌李鸿章的人,也不得不承认,他不是一个僵化保守、固步自封的人。自幼就饱读诗书、从千军万马的科举考试中杀出一条“血路”来的他,不管是做官还是做人,都没有一般读书人那样的“酸腐味”。事实

  • 有人把李鸿章称为东方俾斯麦 梁启超说:太荒唐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对于摇摇欲坠的清朝来说,在寒风中传来的这个消息,比冬天更冷:当年11月7日,暂居在北京贤良寺里的李鸿章因胃血管破裂,大口地吐血,终于不治身亡。享年79岁。还在陕西西安的慈禧太后、光绪皇帝闻讯,唏嘘不已,追加谥号为“文忠”——这是仅次于文正的谥号。在李鸿章之前,仅有林则徐、周天爵、骆秉章、胡林翼等少数

  • 雍正临终前留下遗诏,子孙后代不得动他,乾隆一上任就把他给杀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雍正传位遗诏,雍正是改了遗诏吗,雍正有没有可能改遗诏

    提要:封建帝制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创造出来了天赋皇权这样的说法来欺瞒百姓。可是,有时候皇帝自己的做法便会影响到这种说法的合理性。比如说先帝和继位者施政方针相冲突,岂不是打了先帝的脸,让老百姓看皇权的笑话吗?所以,为了维护这样的皇权,继位者往往是不会推翻前人的做法,最多也就换个解释,很少有直接对着干的

  • 清朝官员个个头顶大宝石 雍正:全部换成玻璃珠子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雍正脖子上挂的珠子,雍正的珠子,清朝皇帝帽子上的宝石

    很简单,看他们的帽子——准确地说,是看帽子上面的珠子。这种珠子叫“顶戴”。清朝时期,朝廷以“顶戴”来区分官员级别的高低。一品官员,“顶戴”为红宝石;二品官员,“顶戴”为珊瑚;三品官员,“顶戴”为蓝宝石;四品官员,“顶戴”为青金石;五品官员,“顶戴”朝为水晶;六品官员,“顶戴”为砗磲;七品官员,“顶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