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长江中游:洪秀全、李自成和朱元璋的命运转折点

长江中游:洪秀全、李自成和朱元璋的命运转折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804 更新时间:2024/1/23 18:13:38

先从最近代的洪秀全说起吧。波澜壮阔的太平天国起义,走到了武昌城下,经过一路的颠簸流离,在蓑衣渡损失了冯云山、在长沙损失了萧朝贵,终于占据了一个政治中心。洪秀全,得以暂时喘息。此时,他来到了人生的路口,九省通衢,湖北武汉。交通既然便利,就不可久留,不然很快会被人瓮中捉鳖。顺便一提,历史上,从未有人能够以单单一个湖北割据。顺流而下?逆江而上?直插北京?

历史学家往往哀叹,洪秀全如果能进入河南,就能犹如星星之火,点燃一片烽烟,长驱直入,进入北京。然而,洪秀全已经累了。作为流寇的代表,他需要一片稳定的根据地,否则很快就会被剿灭。他的机动能力没有后来的捻军好。情报上,洪秀全也并不知道北方茫然一片的中原已经空虚得只剩下一个塌架子。

历史看,从来没有一个朝代是被流寇击垮的。夺取首都,就会陷入一片的汪洋大海当中。历史上从未有一个按下快进键进入王朝首都而成为新主人的朝代。除了金帝国,进入汴京。但是他是有源源不断的北方根据地作为补充的。而自内如此的,从来没有。最类似的只有东晋无数次的内乱,做大了长江中上游的军阀,最终而死。而进入帝国中心的第一个人,往往都没有好下场。洪秀全,不傻。

当时的清王朝还是一片完整的版图。蒙古贵族的骑兵、老满族的战斗力、各地的满城,都是北上的最大消耗。

往西?那只有进入四川割据了。中国历史上非常奇怪的现象之一就是。作为大一统王朝进入四川的军事将领,都没有好下场。邓艾钟会反目被杀,再到吴三桂·······无一不得善终。四川固然是天府之国,但是进入四川就犹如进入一只大大的牢笼。如果四方混乱,四川尤为一片福地。若天下一统,进入四川则无异于自寻死路。

只有富裕的江南地,才是洪秀全最好的地方。顺江而下,高屋建瓴!果然,三个月后,洪秀全打下南京。太平天国进入鼎盛的时期。

从战略的角度看,洪秀全绝对没有失误。明代有一场非常类似的战争,宁王之乱。在南昌的宁王,死命要打下南京,南北划江而治。结果被王阳明把老巢给端了,如果当时宁王全力拿下南京,宁王之乱也不会在短短四十八天就结束。这也是王阳明当初最为担心的地方。因为南京保留了整个明朝完整的官僚机构!而且是经济中心。宁王没胆识而已。不能因为洪秀全最后失败了,而说他放弃进攻北京是错的。

洪秀全在鼎盛的时候,做对了两件事:北伐和西征。北伐是林开芳带着2万人,一路打到通州(乔家大院里有这段描述),结果被围兵败。西征是派胡以晃、赖汉英等率战船千余艘,兵员两三万人,自天京溯江而上,历时3年,太平军占领安徽、江西和湖北的部分地区及安庆、九江、武汉三大战略要地,使天京上游有了可靠屏障。北伐和西征是正确的,但也是失败的。因为哪怕做了对的事也不一定能成功。这就是现实的悲剧。

太平天国一共三次占领武昌,却三次放弃了武昌。自东晋以来,占据武昌,才是对南京最好的拱卫。在南北朝时期,所有的权臣都必须要占领武昌,否则不足以对南京构成威胁。他们成为权臣的第一步就是统领荆州。从桓楚开始,接着是刘裕(消灭桓楚,占据荆州,接管刘牢之的军队后才正式登上历史舞台。萧齐和萧梁,本身就是从荆州发家,最后是陈国。陈国比较奇怪,在今天的湖北地区,梁帝国依靠后周建立了一个后梁附庸国。一直和陈国作对。所以陈国疆域是南朝最小的!灭亡已经不可避免。)

具体到太平天国时期,太平天国之所以没法占领武昌,自然是曾国藩的湘军的功劳。曾国藩和王朝执政者一直有分歧。认为南京不应该从浙东打。而朝堂里的人都认为应该从浙东抄近路打下南京。所以有江南、江北大营的设立。第一次是琦善和向荣一起设立的,结果被破。第二次李秀成佯攻杭州,大破江南江北大营,解除了南京的威胁,和春自杀。此时,整个南方都已经没有可打的牌了,湘军除外。所以在江南、江北大营破败后,清王朝只好倚仗曾国藩了,成就湘军霸业。

在太平天国后期,李秀成在杭州等浙东地区有自己的一片天福国,很是兴旺发达。但是,这里越发达,南京方面就越难受,反而抽取了南京方面的力量去防守这片地区。而陈玉成所在的安庆,则是南京方面最后一道堡垒,曾国荃(曾国藩第九弟,号称九帅)的两万人,围了整整两年。陈、李二人后来不合,李秀成不肯合力救安庆,安庆失手后,曾国荃突击进入雨花台,南京陷落已成定局。

1639年,陕西最后一股“贼军”李自成部在流窜途中,被洪承畴令总兵马科、左光先领兵截击。李自成回师转东,洪承畴又令曹变蛟潼关设伏邀击,李自成大败,仅余18骑走入陕南商洛山中。此时清军分两路入关,洪承畴被调回保卫首都。李自成得以喘息。1640年,天下大旱,税负再重,清军入关,松锦大战明军陷入拉锯。李自成东山再起,于1643年在襄阳称新顺王,并在河南汝州歼灭明陕西总督孙传庭的主力。

在李自成杀掉罗汝才独揽大权之后,也面临三个方向的选择。东?北?西?

李自成选择了向西。他进入西部,占领陕西全省。之后在1644年出陕西。一路几乎毫无抵抗,打破北京,明朝灭亡。大家注意,到这个时候。所有的设想都和后来洪秀全从中路北上打破北京所能遇到的最好局面一模一样!长驱直入。所向披靡。但是,清军出手了。后来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李自成兵败,退入西安,最后在湖北被杀。这又是一个例证,贸然突入首都,享受可片刻,却无法统治中国。假设洪秀全拿下北京,蒙古部、满清老部、南方等等,所有的秦王师都会围上来。得到容易放弃难!

李自成选择了陕西而不是江南成为他的根据地。陕西是李自成老家,农民军家底都在那里。但是,陕西自从唐末后,经济实力和环境都无法支撑作为一个军事优势的地位了。不像秦汉时期,把潼关关了就是大爷,打开就能一统天下。在河南的李自成,面对就在眼皮底下的江南却毫不动心。这点的确让人比较吃惊。如果能够拿下江南,李自成恐怕能够划江而治。当然,明朝江南地区之富裕,虽然守卫较弱,但是绝对不是不堪一击。农民军自然有所顾虑。

历史不能假设,但是至少,南下江南可能是李自成另外一个更好的选择。

再说朱元璋。朱元璋发家在安徽一带。但是他没有冒然北进,而是逐渐收拾了方国珍等人。之后,他与陈友谅来了一场鄱阳湖大战。此战过程不再赘述,朱元璋大胜之后,很快拿下武昌!在保证了长江中下游的控制权后,再掉头收拾张士诚等浙东等格局势力。

在明朝开国战争中,证明了武昌对于南京的军事意义,浙东对南京的经济意义,和曾国藩在五百年后的战略判断一模一样!

【文史作家徐志鹏授权勇哥读史独家发布,参考资料:《明史》《清史稿》等】

更多文章

  • 此人制造嘉定三屠惨案 干掉明朝两个皇帝 死得却极为窝囊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嘉定三屠是汉人杀的吗,嘉定三屠详细记载,明朝制造嘉定三屠

    在这两起屠城惨案中,记有100万以上的南方民众死于清军屠刀之下。嘉定、扬州,这两座美丽的江南小城,在清军的反复蹂躏之下,,成为人间地狱,几乎被夷为平地。鲜为人知的的是,“嘉定三屠”的直接罪魁祸首,并非是清军的诸王贝勒,而是一名如假包换的汉人——正是这名汉人,在“扬州十日”中也充当了刽子手的角色。这么

  • 横扫漠北、经略西南、招抚东北、羁縻西藏,明朝初期是如何扩张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漠北大军,朱棣深入漠北八百里,明朝怎样管理西藏

    别忘了朱元璋的国号是“洪武”,建国后的明朝开疆拓土,首先对待蒙古是继续北伐,洪武二年(1369年)六月,因元朝残余势力不断在背部边疆骚扰,朱元璋命常遇春率军北伐,攻克元上都开平。第二年,朱元璋命徐达、李文忠再分道出征沙漠,攻克应昌,之后徐达在庆阳扫平了元朝军队在西北的主力, 1370年,徐达占领甘肃

  • 揭秘锦衣卫前世今生,这两位皇帝立废复后,打造史上最牛恐怖组织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锦衣卫百户,锦衣卫免费完整版观看,历史解密锦衣卫

    锦衣卫和东西厂,明人合称为“厂卫”。从十四世纪后期一直到十七世纪中叶,这两机关始终存在。锦衣卫是内廷的侦察机关,东厂则由宦官提督,最为皇帝所亲信,即锦衣卫也受其侦察。锦衣卫初设于明太祖时,是内廷亲军,皇帝的私人卫队,不隶都督府。其下有南北镇抚司,南镇抚司掌本卫刑名,北镇抚司专治诏狱,可以直接取诏行事

  • 朱元璋曾因讨饭时受歧视下令杀光山东人吗?此事纯属虚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朱元璋为何三次屠山东,朱元璋讨饭下集,山东临沭朱元璋后人

    文章中说:“想当年,他讨饭的时候,经过山东地界次数多,受到的歧视也多。等他坐拥天下后,就命令大将徐达攻打山东,不管男女老幼,一律杀光,狠狠地出了当年的一口恶气。此后,山东地界一度人荒,不得不从外地移民。现如今,山东好多地方的人,一问祖宗,他们会说,远在他乡呢。”文章认为,朱元璋当年在山东讨饭时,曾受

  • 明朝巨富商人,白日诱奸民女未成,自己却诡异身亡,引发离奇案件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明朝奇案之归家妇女白日离奇失踪,明朝第一妖人祸害99名女子,明朝三大奇案故事

    在朱元璋的眼里商人的社会地位在他眼里连最普通的工匠都不如,朱元璋认为商人就是投机倒把的典型,他们不创造财富,仅仅是财富的搬运者,就获得了巨大的财富,而且在朱元璋看来,这些富裕起来的商人还成为了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喜欢从农民视角考虑问题的朱元璋眼里,是绝对不能容忍的。他虽然不懂什么现代经济学理论,他要把

  • 大明王朝:改稻为桑第一步背后,看马宁远戚继光的职场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大明戚继光全集,大明帝国戚继光抗倭,戚继光夫人

    《大明王朝1566系列10》-职场篇9这是分类讲解的一种方式,职场篇,政争篇,驭人篇,根据剧情的不同特点发散,最终连接整个剧情!上一期我们讲到了清流对改稻为桑的态度,张居正一句话说出了真实心意!“要是能从浙江烧起一把火,严党倒台的日子也就不远了!”而这就是清流心目中的最高诉求,那么什么才叫做乱,什么

  • 为防止外戚干政 朱元璋想了一个绝妙办法 只是苦了公主们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元璋是怎么处理外戚的关系的,朱元璋防外戚干政视频,朱元璋维护皇权措施

    所谓外戚干政,顾名思义,就是皇帝的母族、妻族利用皇帝年幼或者无能,把持朝政,导致皇权旁落。汉朝、唐朝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外戚干政现象,比较激烈的当属汉朝。西汉末期,外戚王氏把持朝政,最终酿成王莽代汉的恶果。或许是因为看到了外戚干政的危害,一些皇帝也采取了偏激的做法。比如汉武帝刘彻立小儿子刘弗陵做太子时,

  • 三朝重臣解缙为何被朱棣冻成“冰棍”而死?他到底犯了什么罪刑?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棣与解缙之死,解缙和朱棣著名的谈话时间,朱棣解缙最新消息

    随后纪纲命人将解缙拖到雪中,就这样,被冻成“冰棍”的他被无声无息地冻死了。一代才子解缙为何会落得如此凄惨的下场呢?他到底犯了什么样的罪?解缙出生于1369年,是个小神童,他六岁就能作诗,声名远播,十八岁就拿到乡试第一名,十九岁就成为三甲第十名进士,从此赴入仕途。而一向严厉的朱元璋也是非常喜欢解缙,甚

  • 李自成到底败在何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自成怎么败的,李自成最后败在哪里,李自成为什么败得快

    1644年山海关一片石之战,是李自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李自成亲率大军不仅未能占据山海关,而且在多尔衮和吴三桂的联合攻击下的彻底失败,并且引发全线溃败,损失十分惨重。仅仅四十二天就丢失北京,李自成军事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兵力过于分散,虽然号称百万,但由于主力精兵驻守地方(山西,河北,山东)。聚集在北京的

  • 历史上真实的陈近南 辅佐郑成功父子32年 功比诸葛亮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郑成功简介资料及后人的评价,郑成功陈近南,郑成功军事历史

    金庸武侠小说人物,大多数都有原型。陈近南也不例外。陈近南的原型来自抗清名将陈永华。陈永华,字复甫,生于1634年,漳州府龙溪县(今福建省漳州台商投资区石美村)人。陈永华的父亲叫陈鼎,是一个毕生追求功名的读书人,于1644年高中进士。不幸的是,眼看就要走上仕途的他,遭遇“甲申之变”。明朝都灭亡了,还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