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之灭亡,源自崇祯皇帝乱拆台,被拆最惨的非战胜卢象升莫属

明朝之灭亡,源自崇祯皇帝乱拆台,被拆最惨的非战胜卢象升莫属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2753 更新时间:2024/1/4 15:27:52

他就像拆迁办主任一样,这就是典型的,不作死就不会死!

(拆迁拆的自己欲哭无泪,这崇祯也是人才)

其实崇祯一上台时,辽东形势并没那糟糕,当时后金政权也闹腾的厉害,又是饥荒又是民族矛盾,在加上明朝不断打压,过的并不好,也压根没想过能入主中原。

然后,以勤政自居的崇祯皇帝上台后就开始作死之路。

先弄死魏忠贤,拆了阉党。

然后自废武功,把锦衣卫和东厂拆了。

(孤家寡人的极致就是崇祯)

崇祯手下在没有能真心给他做事的人了,只能指望文臣!

虽然文官喜欢党争内斗,但还是有不少做事的,而且晚明是个奇葩时代,末期还英才辈出!

比如:帝师孙承宗、文武全才卢象升、猛将曹文诏、袁崇焕洪承畴,最后支柱孙传庭、这一波人,能文能武,会打仗会谋划,也懂经营。

无论哪一个拉出去都是国士,但最后都被崇祯废了,还都是他自己拆的。

袁崇焕,那是被崇祯下死命令凌迟处死的。

孙承宗,那是因为党争被崇祯打发回老家最后抗清失败自杀的。

曹文诏,那是因为兵马不足最后被义军包围力战而死。

洪承畴,那是崇祯在后面催啊催,催到没办法只有进军最后战败被俘。

孙传庭,那是崇祯也在后面催啊催,最后出潼关决战,力战而死。

(一出大明劫,几多心酸泪)

而卢象升更悲催,看着是兵马大元帅,可除了手下二万人,其他都不听指挥,最后寡不敌众力战而死,还被杨嗣昌污蔑怯战,抚恤金都没有,心寒啊!

引发这一切根源是什么,不过是缺钱啊!

为什么会缺钱啊,因为崇祯拆迁拆上瘾了,让所有能帮他稳定朝局制衡朝局的人都没有了,让能帮他找钱的人都消失了。

表面上一个偌大朝廷,国库空的老鼠都养不活,养兵要钱,练兵要钱,军饷要钱,没钱全完球。

说实话,想想就有气,不过这个文章是说卢象升还是说下卢象升吧!

这卢象升绝对是人才。

二年中进士,年仅22岁,没几年就任大名府知府,虽是文官,但一直有忠君报国梦想,崇祯二年,后金军兵临北京城,卢象升主动招募万余人出兵勤王。

就此,他从文臣变成武将,因为崇祯拆了不少武将,已经无人可用了,再加上卢象升确实厉害!

于是崇祯三年,卢象升成为右参政,整顿大名、广平、顺德兵备。以招募方式组建了“天雄军”。

这天雄军是按照戚继光战法训练的精锐部队,在后来面对农民起义军的战斗中屡战屡胜,更难得的是卢象升每次战斗都身先士卒,让部下佩服同时作战更加凶猛。

因为镇压义军厉害,卢象升获得一个特殊称号,“卢阎王”。

这胜仗打多了当然要升官啊,不久卢象升就被任命为兵部侍郎,节制七省军务,专门对付农民军!

作为文臣出生的武将,卢象升深知起义军由来不过是没有吃的,活不下去,于是上书说,要解决问题必须要老百姓吃饱饭,可惜崇祯没钱,也没能力这么做,只能让他顶着。

卢象升无奈,只能继续这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事情,那就是不断剿匪!

内部野火没有灭,外面有出状况,这就是明末的常态。

这不起义军没灭,后金又来寇边了。

崇祯十年,多尔衮率八万八旗军再度进攻京师,当时朝堂之上出现了一个主和派杨嗣昌,对主战的卢象升那是阳奉阴违,不断拖后腿。

事情是这样的,当时崇祯没想求和于是任命卢象升为“兵马大元帅”总督全国兵马抗击后金军。命他出兵巨鹿,可是卢象升虽挂着“兵马大元帅”头衔,但手下能指挥部队不过2万嫡系而已,其他人在主和派杨嗣昌还有太监高起潜的暗中指示下,全部按兵不动。

结果就是卢象升部勇猛杀敌,然后所有大军都在一边看戏,卢象升部以2万对8万被重重包围,他本人也在杀死敌军数十人后,受伤无数战死!

不仅如此,战后还被主和的政敌杨嗣昌和高起潜坑了一把,他们怕崇祯怪罪他们支援不利,居然说卢象升是怯战逃跑,根本没死!这人都死透了,还被污蔑,崇祯就这样,又一次在主和派配合下,拆了自己支柱,而悲惨的卢象升在死后80天才因为家属告状,最后下葬,连平反都是在主和派杨嗣昌下台之后才做的!

卢象升一死,真真实实寒了无数主战派的心,由此才有后来的天下震动!

是啊,主和派上台了没问题,可是你们在后面拖后腿谁敢打仗啊,也只有这不要命的孙传庭敢接班!

可惜孙传庭结局也不好,先是形势大好之下党争被坑,后来起复之后,回天无力!

崇祯就是这样一个即刚愎自用,又不断被忽悠的傻缺!

更多文章

  • 朱元璋一遗诏让朱允炆顺利继位,朱允炆因做错一事,朱棣篡位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为啥朱元璋传位朱允炆,朱元璋朱棣朱允炆简介,朱元璋发现朱棣篡位

    第一步:“挥剑自宫”。俗话说:欲练神功,挥剑自宫。为了防止汉朝刘邦死后吕后专政的一幕在自己的后宫上演,朱元璋对后宫进行了“大清理”。朱元璋共有46个后妃,但在万花丛中,却独宠相貌平平的马皇后,原因不用多说了,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必有一个优秀的女人,马皇后除了长相,其他都很优秀。朱元璋最后能取得胜利,马

  • 长江中游:洪秀全、李自成和朱元璋的命运转折点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洪秀全李自成简介,洪秀全和李自成在哪个朝代,洪秀全和李自成是不是一个时期的

    先从最近代的洪秀全说起吧。波澜壮阔的太平天国起义,走到了武昌城下,经过一路的颠簸流离,在蓑衣渡损失了冯云山、在长沙损失了萧朝贵,终于占据了一个政治中心。洪秀全,得以暂时喘息。此时,他来到了人生的路口,九省通衢,湖北武汉。交通既然便利,就不可久留,不然很快会被人瓮中捉鳖。顺便一提,历史上,从未有人能够

  • 此人制造嘉定三屠惨案 干掉明朝两个皇帝 死得却极为窝囊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嘉定三屠是汉人杀的吗,嘉定三屠详细记载,明朝制造嘉定三屠

    在这两起屠城惨案中,记有100万以上的南方民众死于清军屠刀之下。嘉定、扬州,这两座美丽的江南小城,在清军的反复蹂躏之下,,成为人间地狱,几乎被夷为平地。鲜为人知的的是,“嘉定三屠”的直接罪魁祸首,并非是清军的诸王贝勒,而是一名如假包换的汉人——正是这名汉人,在“扬州十日”中也充当了刽子手的角色。这么

  • 横扫漠北、经略西南、招抚东北、羁縻西藏,明朝初期是如何扩张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漠北大军,朱棣深入漠北八百里,明朝怎样管理西藏

    别忘了朱元璋的国号是“洪武”,建国后的明朝开疆拓土,首先对待蒙古是继续北伐,洪武二年(1369年)六月,因元朝残余势力不断在背部边疆骚扰,朱元璋命常遇春率军北伐,攻克元上都开平。第二年,朱元璋命徐达、李文忠再分道出征沙漠,攻克应昌,之后徐达在庆阳扫平了元朝军队在西北的主力, 1370年,徐达占领甘肃

  • 揭秘锦衣卫前世今生,这两位皇帝立废复后,打造史上最牛恐怖组织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锦衣卫百户,锦衣卫免费完整版观看,历史解密锦衣卫

    锦衣卫和东西厂,明人合称为“厂卫”。从十四世纪后期一直到十七世纪中叶,这两机关始终存在。锦衣卫是内廷的侦察机关,东厂则由宦官提督,最为皇帝所亲信,即锦衣卫也受其侦察。锦衣卫初设于明太祖时,是内廷亲军,皇帝的私人卫队,不隶都督府。其下有南北镇抚司,南镇抚司掌本卫刑名,北镇抚司专治诏狱,可以直接取诏行事

  • 朱元璋曾因讨饭时受歧视下令杀光山东人吗?此事纯属虚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朱元璋为何三次屠山东,朱元璋讨饭下集,山东临沭朱元璋后人

    文章中说:“想当年,他讨饭的时候,经过山东地界次数多,受到的歧视也多。等他坐拥天下后,就命令大将徐达攻打山东,不管男女老幼,一律杀光,狠狠地出了当年的一口恶气。此后,山东地界一度人荒,不得不从外地移民。现如今,山东好多地方的人,一问祖宗,他们会说,远在他乡呢。”文章认为,朱元璋当年在山东讨饭时,曾受

  • 明朝巨富商人,白日诱奸民女未成,自己却诡异身亡,引发离奇案件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明朝奇案之归家妇女白日离奇失踪,明朝第一妖人祸害99名女子,明朝三大奇案故事

    在朱元璋的眼里商人的社会地位在他眼里连最普通的工匠都不如,朱元璋认为商人就是投机倒把的典型,他们不创造财富,仅仅是财富的搬运者,就获得了巨大的财富,而且在朱元璋看来,这些富裕起来的商人还成为了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喜欢从农民视角考虑问题的朱元璋眼里,是绝对不能容忍的。他虽然不懂什么现代经济学理论,他要把

  • 大明王朝:改稻为桑第一步背后,看马宁远戚继光的职场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大明戚继光全集,大明帝国戚继光抗倭,戚继光夫人

    《大明王朝1566系列10》-职场篇9这是分类讲解的一种方式,职场篇,政争篇,驭人篇,根据剧情的不同特点发散,最终连接整个剧情!上一期我们讲到了清流对改稻为桑的态度,张居正一句话说出了真实心意!“要是能从浙江烧起一把火,严党倒台的日子也就不远了!”而这就是清流心目中的最高诉求,那么什么才叫做乱,什么

  • 为防止外戚干政 朱元璋想了一个绝妙办法 只是苦了公主们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元璋是怎么处理外戚的关系的,朱元璋防外戚干政视频,朱元璋维护皇权措施

    所谓外戚干政,顾名思义,就是皇帝的母族、妻族利用皇帝年幼或者无能,把持朝政,导致皇权旁落。汉朝、唐朝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外戚干政现象,比较激烈的当属汉朝。西汉末期,外戚王氏把持朝政,最终酿成王莽代汉的恶果。或许是因为看到了外戚干政的危害,一些皇帝也采取了偏激的做法。比如汉武帝刘彻立小儿子刘弗陵做太子时,

  • 三朝重臣解缙为何被朱棣冻成“冰棍”而死?他到底犯了什么罪刑?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棣与解缙之死,解缙和朱棣著名的谈话时间,朱棣解缙最新消息

    随后纪纲命人将解缙拖到雪中,就这样,被冻成“冰棍”的他被无声无息地冻死了。一代才子解缙为何会落得如此凄惨的下场呢?他到底犯了什么样的罪?解缙出生于1369年,是个小神童,他六岁就能作诗,声名远播,十八岁就拿到乡试第一名,十九岁就成为三甲第十名进士,从此赴入仕途。而一向严厉的朱元璋也是非常喜欢解缙,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