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南王冯云山雕像
冯云山(1815年-1852年),汉族,广东花县(今广州市花都区)人,出身富裕家庭,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后来当了私塾老师,因他很关心和同情贫苦农民,所以深得周边邻里的尊敬,他与洪秀全是邻村人,两人志趣相投。
公元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冯云山是最早入教的一人,两人都深受基督教平等思想影响,对满清腐朽统治充满憎恨,鸦片战争后,更是坚定了反清之志,两人积极在家乡和外出传教,数年间,教徒发展数千人之多,尤为冯云山吸引的教徒最多,这与他的过人学识与领导才能分不开。
公元1847年(道光二十七年),拜上帝教越来越壮大,教徒蔑视朝廷,多次进行骚乱活动,惊动了官府,冯云山因此被抓进大牢,幸亏教徒多次用钱疏通、求情,官府因冯云山的声望把他释放了。
影视剧中的太平天国南王冯云山
公元1851(咸丰元年),认为时机成熟的洪秀全在教徒支持下发动金田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国”,洪秀全称“天王”,尊称“万岁”,封冯云山为军师,负责太平天国军政事务,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等人各有职位,此时从职位上,冯云山是洪秀全之下,杨秀清等人之上的第二把手,但实际上,冯云山在坐牢的那段时间,拜上帝教人心不稳,大有教徒溃散之势,这时候杨秀清、萧朝贵假借天父、天兄下凡附体,稳定了局面,两人的声望甚至因此超过了冯云山,导致冯云山在后面的永安建制屈居两人之下。
太平天国南王冯云山指挥太平军
金田起义后,太平军作战勇猛,势如破竹,在公元1851年(咸丰元年)9月,攻克广西永安,洪秀全封王拜相,史称“永安建制”,封杨秀清为东王,称“九千岁”,萧朝贵为西王,称“八千岁”,冯云山为南王,称“七千岁”,韦昌辉为北王,称“六千岁”,石达开为翼王,称“五千岁”,此时,杨秀清和萧朝贵权力凌驾冯云山之上,而真正掌握军政大权的,就是东王杨秀清,本来应该是太平天国第二把手的冯云山,就这样退出权力核心。
影视剧中的清朝将领江忠源
公元1852年(咸丰二年)6月,冯云山率领太平军进军湖南蓑衣渡时,清朝将领江忠源部早已埋伏于此,双方交战时,冯云山不幸被火炮击中,因伤势过重去世,终年37岁。
冯云山是太平天国第二创始人,治国能力和出谋划策在太平天国都是数一数二的,但国家军政大权却落到杨秀清手上,而且还没等到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就在起义的第二年战死,如果不是冯云山早死,是否能灭掉清朝还是未知之数,但历史没有如果。
太平天国南王冯云山中炮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