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内务府的盐商真的赚钱吗?为何部分家族还会因此破产?

清朝内务府的盐商真的赚钱吗?为何部分家族还会因此破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079 更新时间:2024/1/24 4:09:03

惠民家族是长芦著名的盐商家族,横跨康熙乾隆年间,其出身内务府,在引地的获得和盐买卖的经营上都有着与众不同的优势,其引地与引额的数量在长芦盐商中都是首屈一指的。

王惠民家族作为富甲一方的盐商,通过正规的经营所赚取的利润并不能应对其繁重的支出,于是其不得不走上了贩卖私盐等违法犯罪道路,被发现后其又不得不承担来自朝廷的巨额罚款,最后被朝廷革职。王惠民家族的兴衰过程显现出清代内务府盐商与官府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利用的关系。

一、王惠民家族的收入与支出

据史料记载,康熙四十五年,王惠民靠着其与内务府的关系,成功地接手了被充公的蓟州、遵化等八处引地,加之其先前就拥有的通州等3处引地,其已经拥有了11处引地。康熙五十七年,其又购入了迁安等3处引地,至乾隆十七年分家之时,其共有引地21处,随着其引地的不断增加,其引额也相应地增长。

王惠民通过接手被革职的盐商的引地而兴壮大了其盐业生意。王惠民正是通过其内务府盐商的身份和广泛的人脉一步一步地接办了各种被查办的盐商引地,从而大幅度的扩大了其经营的规模,从而成为了长芦有名的大盐商。但是王惠民为了获取这些引地,就需要官府赔偿前一位引地主人的欠债和被罚款的金额,虽然这些赔偿金额都是分期结算的,并不需要王惠民一次性付清,但是这仍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王惠民家族繁重的支出除了为其获得的引地的前一位主人偿还的债务和罚款外,还有一个巨大的负担则是“帑利”。清代内务府和官府会抽出一部分银子借给盐商作为其运作的本金,每年收取巨额的利息,名为“生息银两”,而这些被收取的利息则称为帑利。

并不是所有盐商都会按时偿还帑利的,所以清政府朝廷运用了设定期限的方式强制盐商还款。鉴于王惠民内务府的出身加之政府对盐商的扶持,朝廷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对王惠民家族应交的欠款做了时间上的规划,使其尽量分散开来。尽管如此,王家每年需要上交的银两数额仍然不是一个小数。

王家的经济负担还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对灾区和战争的捐款。如果仅仅是上中提及的支出,只要贩盐的利润稳定加之朝廷的体谅,王惠民家族就正经营运行下去,问题也不大,但是王家作为长芦首屈一指的盐商,在朝廷需要钱款和效忠时,王家不得不显得比其他的盐商更为积极。

如在乾隆九年,长芦盐商向水灾捐款10万银两;乾隆十三年,向金川战事捐款20万两,虽然这两次捐款中,王家具体捐了多少并没有写明,但是其都在捐款花名册的首位,可见其应当是捐款数额最大的。

如此一来,王家每年经营盐业的合法总收益可以说是所剩无几,为了达到其暴利的需求,其不得不开始贩卖私盐,逃脱与朝廷共享利益。

二、王惠民家族的弊案与衰落

盐,即各盐场在引额运销完毕后剩余的盐。在食用盐畅销旺季的时候,朝廷为了弥补供应缺口,会允许盐商运销余盐,但必须登记在册作为余引,并征收相应的余盐税。未经官府的许可、征税、私自运销余盐,则被视为私盐,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商私”。

盐商为了获取暴利,往往会冒着极大的风险去贩卖私盐,而这种行为一旦被朝廷发现,盐商们将面临着巨大的罚银,罚银可以如数甚至加倍弥补因盐商舞弊而造成的损失。对于盐商而言,主动承担巨额的罚款则可以免去因其贩卖走私而带来的刑事处罚,但是因为这些罚银的数额往往特别巨大,所以很多盐商家族都是因为缴纳罚银而导致了衰落甚至是破产。

雍正十二年初,早前被王惠民夺走引地的梁樟知道了王惠民家族私卖余盐的秘密,于是要挟王惠民退还其引地,但是王惠民却靠着其广泛的人脉,向鄂礼行贿,将这件事情打压了下来,最终以其缴纳33万两罚银结束。到了乾隆十九年又有人举报王惠民家族在缴纳余盐的过程中作弊,把罚银与帑银“一银两抵”,最终王家被罚71万两。

如果王惠民家族还和以往一样富强的话,缴纳这些罚银之后,其还能正常的运行,但是两年前,王家早已分家,其长子和次子将家庭财产一分为二,王家早已不似从前富裕。在这样的情况下,朝廷不得不容忍其对于罚银缴纳的大幅度缩水,其每年缴纳的罚银差不多仅有原定额的六分之一。

王家毕竟是长芦第一大盐商,即使其分家后面临着如此巨大的罚款,靠着其内务府出身的优势和其盐场可观的收入,其勉强维持是没什么问题的。然而天不遂人愿,他们和其他盐商一样,也受到了来自物价上涨额自然灾害的困扰,为了还清债务,王惠民不得不将手中的引地大肆抛售,并将其名下各处财产变卖。

尽管如此,王惠民仍旧没有还清朝廷的债务,债务却像个雪球似的,越滚越大,再其姑姑支撑十年之后,其留给儿子的吃了9处引地外还有高达96万两的欠款,然而其子却并非似父亲般有才能,短短几年间,就因无力偿还欠款被朝廷革去了盐商资格。

三、总结

从王惠民家族的兴盛与衰落中我们不难看出,盐商在行盐过程中舞弊的事情是层出不穷的,难以杜绝,清王朝在面对这件事上,并不是采取严厉的刑事处罚,而是让违法的盐商承担巨额罚款。

对于盐商而言,只要承担起这笔罚款便可继续经营。在皇帝、内务府、盐商之间形成了一个环环相扣的利益纽带,朝廷判定一个盐商是否合格的标志,并不是看起是否舞弊或者违法,而是看中其能否源源不断地为朝廷输送利益。

参考文献:

[1] 中国第--历史档案馆.(乾隆s十年四月初一日)长芦盐政普福为遵议盐商王至德未完帑项应限十五年完缴事奏折;乾隆年间查办长芦盐商王至德父子亏欠帑银案[]历史档案2001(2):50.

[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乾隆三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二日)直隶总督周元理等为遵旨查议长芦盐商同文分限完帑事奏折:乾隆年间查办长芦盐商王至德父子亏欠帑银案[].历史档案2001(2):51.

[3](乾隆二十九年二月十一日)长芦盐政高诚为商力消乏奏请盐斤加价事奏折[G]//中国第- -历史 档案馆,天津市档案馆,天津市长芦盐务管理局.清代长芦盐务档案史料选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4:96.

更多文章

  • 太平天国第二创始人,却屈居杨秀清之下,若非早死,灭清极有可能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杨秀清死后太平天国衰落,杨秀清简介,曾国藩和杨秀清谁厉害

    太平天国南王冯云山雕像冯云山(1815年-1852年),汉族,广东花县(今广州市花都区)人,出身富裕家庭,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后来当了私塾老师,因他很关心和同情贫苦农民,所以深得周边邻里的尊敬,他与洪秀全是邻村人,两人志趣相投。公元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冯云山是最早入教

  • 官府引导的“秘密武器“团练制度,为何清朝后期登不上“大雅之堂“?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清代团练,清朝的团练怎么样,团练相当于什么官

    清军入关,凭借的不仅仅是吴三桂给其带来的运气,还得益于清军的王牌军队——满洲八旗。可以很负责任的说,满洲八旗是一支改写了历史的军队,其不仅制度先进,且战斗力惊人。从称霸辽东,到称霸亚洲,不仅让明朝军队汗颜,也让新疆、蒙古等地的军队汗颜。正是一支强有力的军队,促成了清朝问鼎中国的历史发展。在清朝统治中

  • 慈禧控制亲政后的光绪,手段老辣至极!光绪想斗,但根本没胜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懿旨颁下的当天,十八岁的光绪异常兴奋,虽然内心始终畏惧慈禧的威严,但他还是迫不及待地发下了一道当仁不让的上谕。他以为十四年来所受的控制和束缚统统不存在了,可事实上,他不过是从一个囚笼走进了另一个囚笼,另一个虽无形但更残酷的囚笼。首先让光绪感到囚笼依旧还在的正是随后的大婚,他根本没有为自己选皇后的权利

  • 甄嬛传:华妃对皇帝若是真心,为何却与年羹尧联手卖官惹他生气?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甄嬛传华妃与皇帝关系,甄嬛传中华妃对皇上的评价,甄嬛传华妃和年羹尧的关系

    其实皇帝清楚华妃的脾气,从来不觉得她陷害妃嫔的举动有多么过分,反而还对甄嬛说华妃是真性情,脾气跋扈只是任性了一些,性格还是很可爱的。一个随意打残嫔妃害死宫女的妃嫔,皇帝还说可爱,足见华妃在皇帝心中的位置,如果华妃可以稍微克制一些的话,说不定最后年家覆灭了她都不用被降位撤封号。但是,华妃除了害死淳贵人

  • 他是慈禧太后的弟弟,光绪的岳父,一生却不得重用,晚年贫困潦倒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慈禧太后最疼爱光绪,光绪与慈禧太后是什么血缘关系,慈禧和光绪的关系图

    桂祥,姓叶赫纳兰氏,慈禧的娘家亲弟弟,1849年出生,比慈禧小14岁,在晚清,他应该是个人人羡慕的存在,因为他的大姐是慈禧太后,二姐是咸丰皇帝的弟弟醇亲王的福晋,而他的二女儿就是光绪帝的隆裕皇后,他还是光绪皇帝的岳父,是同治皇帝的亲舅舅,而即使门庭如此显赫,作为国舅和国丈,桂祥却一生无所作为。按理说

  • 清朝数亿两银子的旧账,折磨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两代,整整26年!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清朝灭亡后国库银子去哪了,清朝灭亡后的国库有多少银子,清朝赔款4亿两白银由哪国归还

    为了获取国际世界的承认,避免不必要的纷争,北洋政府认领了这一切。但北洋政府为了废除这些不平等条约,也进行了切实的努力,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宝贵的机会,先后成功收回了邮政主权、海事主权和部分领事裁判权与租界。对于清政府留下的财政包袱,最大的就是当年与八国联军背后的各国政府签订的《辛丑条约》,这种赔付义

  • 晚清最忠烈的户部尚书,当众顶撞慈禧拿钱修园子,慈禧还不敢杀他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户部大臣顶撞慈禧,老梁讲慈禧真实的慈禧,晚清最厉害的功臣

    阎敬铭生于公元1817年(嘉庆二十二年),陕西人,祖上世代为官,他自幼勤奋好学,公元1845年(道光二十五年)中进士,入翰林院。两年后,进户部,辅助户部尚书管理大清财政。当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湖北巡抚胡林翼上奏朝廷,要求调阎敬铭掌管湘军财政以及后勤。阎敬铭是个天生的理财家,把混乱的湘军财政打理得井井

  • 亲爱的小乔,信弘历哥,你将得到永生-乾隆写给英国国王的信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乾隆写给英国人的一封信的内容,乾隆写给英国王后的信,乾隆皇帝弘历

    工业1.0时代如火如荼时,江湖老大英国忍不住代表欧洲大家庭派来使者马嘎尔尼来东方,想会一会传说中的东方老大,汇报一下工业革命的进展。作为事实上的西方老大,也想借此机会,双方坐下来搞点协定,瓜分一下东西方势力范围,至于互派个常驻代表通通商什么的,那都是小事儿。很快,使者给英吉利国王乔治三世带回了那个温

  • 她是谁?林徽因的婆婆,梁思成的母亲、梁启超的妻子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林徽因梁思成梁启超,梁思成与梁启超之间关系,梁思成与林徽因哪里人

    才子佳人的爱情,似乎总是为人称道的,作为民国时期文坛与建筑业最为顶尖的领军人物,国徽的设计者,林徽因在许多热爱民国文学的读者心中,一直是神话般的存在,而她与丈夫梁思成才子佳人的情投意合,更是一直被当作爱情最好的模板,受到所有人的敬佩。但是比林徽因更具有妻子的魅力的却另有其人,她不是林徽因,但是却与林

  • 揭秘清宫:命苦皇帝咸丰,31岁暴毙,只因逃亡途中做的这四件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咸丰皇帝死因,清朝咸丰死亡原因,咸丰皇帝死亡原因揭秘

    咸丰皇帝文宗勤于政事,万几之暇,颇耽逸乐,王心弗善焉——刘体仁在中华民族两千余年的漫长封建帝制社会中,直至清朝一代,皇权势力膨胀至巅峰。在这种制度下的社会运行,很大程度上维系在皇帝一人身上,乃至于左右天下大势。可皇帝虽地位尊崇,却历来也属于高危职业,纵观上下两千年,能够寿终正寝的皇帝寥寥无几,反倒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