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同是削藩,康熙成功了,明宣宗成功了,而建文帝却把江山丢了!

同是削藩,康熙成功了,明宣宗成功了,而建文帝却把江山丢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924 更新时间:2024/2/8 15:10:20

经过顺治朝,到了康熙朝,三番已然是成为了一个个小朝廷,手握重兵,部将遍布全国,更掌握了地方赋税,康熙帝是一个雄才大略的帝王,所谓卧榻之地岂容他人酣睡,为了加强皇权,在其未曾秦政时就已经将平定三番作为自身功业中的一步了。在剪除家臣鳌拜之后,与康熙十二年也就是1673年,终于被他抓住了机会,平南王尚可喜年迈,为了能争取一个世袭罔替的名分,就上奏请求康熙皇帝让其子尚之信继续镇守广东,为下一任的平南王。康熙就在这个时候直接下令撤藩了,同年七月吴三桂以进为退,请旨撤藩,到十一月直接就提出反清复明,开始造反。贵州、广西、陕西纷纷响应,尚可喜和耿精忠立马也跟着一块反了。数月之内,康熙基本是丢了长江以南的半壁江山。康熙的做法就是采取打击主要反叛分子——吴三桂,拉拢一批——尚可喜、耿精忠。借了一批满清遗老贵族的家奴组成一支奇兵,迅速平定王辅臣等周边微小反叛实力,最后集中主要兵力剿灭吴三桂,最后取得了削藩的胜利。

明宣宗和建文帝削藩过程中可谓有相似的经历,都是叔叔对自己下手了。但这里面又有不同。我们做一下对比。首先我们来说一下他两的登基过程:

宣宗朱瞻基是明成祖朱棣孙子,宣宗当皇帝之前是由他父亲朱高炽做皇帝,可惜朱高炽只做了十个月的皇帝就在明国都燕京暴病身亡,此时的朱瞻基在南京,朱瞻基的皇叔朱高煦觊觎帝位想半路截杀这个侄子,对于叔叔们的野心朱瞻基在当皇太子的时候已经是心知肚明。这个时候朱瞻基迅速星夜兼程赶到燕京登基,将朱高煦打了个措手不及,登基以后朱瞻基知道自己根基不稳,羽翼未丰,对各个藩王更是一阵安抚,特别是叔叔朱高煦。但朱高煦安耐不住啊,索性就直接造反了,朱瞻基登基做皇帝是从其父亲朱高炽手里继承过来的可谓是顺理成章,这个时候朱瞻基刚登基更无从说撤藩的事了,各地藩王也不会跟着朱高煦一起造反,后来朱瞻基直接亲征朱高煦,朱高煦直接就跪了。我们回过头了看建文帝,建文帝在很小的时候就得朱元璋喜欢,洪武二十五年其父朱标病逝,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朱元璋在位期间就给他铺平了道路,做了种种准备,朱允炆接手大明江山可谓一帆风顺。

明宣宗平复朱高煦的反叛之后并没有立即就开始削藩,而是采取了种种预备工作。削除各地藩王的主要障碍其实是各地藩王手上掌握了大量军队,面对这个问题首先,宣宗是煽动各藩王所在地的地方官员告发藩王的不当之举,借由这些告发的实际情况找各地藩王谈话,让他们自己请求削减自己的护卫,达到削减藩王一部分军队的目的。接着是抽调各地藩王的军队去边镇作为戍边的军队,并且是将藩王军队募集起来之后打散之后分配到各地去的,这样基本将藩王的军队同化为国家的军队了,通过这两部基本已经瓦解了藩王的军事实力。宣宗还采取的措施是消除各藩王的地方势力,在古代两个家族联合很重要的一个手段就是联姻,宣宗就是从这个地方下手的,宣宗下令所有的藩王子弟结婚的时候由朝廷包办,不能自由恋爱,自由选择,这样就禁绝了不法宗亲的情况出现,通过以上两步明宣宗就开始进行削藩了,削藩结果也是水到渠成。

建文帝削藩的时候跟宣宗时情况还是很不一样的。一个是大明还处于刚建国阶段,这个时候的各地藩王很大一部分是跟着朱元璋一起在战场上历练过的,所以各地藩王政治谋略以及在自己部队中的威望还是很高的。各个藩王手里也是手握重兵的,特别是燕王朱棣,这个时候可是属于镇守边境的藩王。二是,建文帝自己其实没有一个很明确的战略进行削藩的,而且行动也不够果决,在削藩顺序上,建文帝没有从实力最强的燕王朱棣开始,而是通过底下大臣讨论,最后听从黄子澄的建议削除周王、代王、齐王、湘王等的爵位,这直接就是打草惊蛇了。当时朱棣的三个儿子还在南京作人质,在朱棣知道建文帝已经削藩的情况下还将朱棣的三个儿子放回燕京,等于解除了朱棣的后顾之忧。后来朱棣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反扑南京,建文帝还顾念亲情,下令要活捉朱棣,因为建文帝削藩,各地藩王自然以实力最强的燕王为首共同对抗朝廷。最后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燕军攻入金陵,江山易主。

康熙的做法是将吴三桂直接从整个国家中割裂出来,一点一点的将他剿灭。宣宗是抓住主要问题,不断削弱各地藩王的实力,最后一锅端。而建文帝是直接将自己和所有实力强劲的藩王直接对立,结果自然不是那么美好。

更多文章

  • 陪朱元璋打江山的34个人,朱元璋杀了30个,却为何不敢动这4人?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朱元璋为何将一同打江山的人杀了,历史上的朱元璋杀了多少将领,历史上朱元璋到底都杀了谁

    但是如此为国为民的君主为何会被冠上“暴君”的称号?这其实跟他的性格有关,朱元璋在参加起义军的时候,骁勇善战、慎谋能断、仁慈宽厚,这让众人对他心悦诚服,愿为他所用。但是当了皇帝后,朱元璋却显露出自己残酷霸道的一面,将当年跟他打天下的开国功臣都杀得不剩几个。有人说是朱元璋出身卑贱,自卑心作怪,有人说他是

  • 考古发现宋代陵墓,出土两块墓志铭,墓主人竟是王安石父亲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宋代王安石家族,最新考古发现的宋墓,王安石墓志铭完整版

    在南京的一处工地上,工人们正在施工,这时,一位工人正用铁锹挖土时,突然挖不动了,再往下挖时,却听见了一声清脆的响声,于是,工人们怀着好奇的心理继续往下挖,这时可不得了,工人们发现了古代的瓷器等文物裸露在表土上,工人们十分震惊,工地怎么会出现古代的瓷器呢?会不会下面埋着什么东西?工人们没有犹豫,立刻告

  • 明朝灭亡后,曾经让满朝文武大臣闻风丧胆的锦衣卫去哪里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明朝灭亡时15万锦衣卫在干嘛,明朝灭亡时锦衣卫去了哪,令人闻风丧胆的锦衣卫

    既然是朱元璋创立的锦衣卫,那锦衣卫也发挥了它的作用,他们只效忠于皇帝,充当皇帝的眼睛,行踪诡秘,来无影去无踪,专门打探大臣家中机密,很多大臣的一举一动都会出现在锦衣卫的聚焦范围,他们无孔不入,只要发现大臣有反常的,或者对皇帝大不敬的,马上汇报给皇帝,或者直接逮捕审讯,被抓的官员也基本离死期不远了,而

  • 明朝的灭亡,不全是人为因素,“小冰期气候”也是主要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明朝灭亡深层原因,老梁讲明朝灭亡完整版,明朝的建立与灭亡历史讲解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明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王朝,它的强硬和骨气都是前所未有的,尤其是“不和亲、不纳贡”的国家政策更是让后人们纷纷怀念这个刚毅的王朝。关于明朝灭亡的原因一直众说纷纭,有人说是因为崇祯皇帝才能平庸,不会治国理政导致国家灭亡;有人说是因为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和清军的猛烈进攻

  • 牧马的干不过打猎的为什么清朝将近300年,元朝不足100年!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上真实的牧马,元朝到底有多少马匹,元朝的马

    放马的来了中原,坚持要能歌尚舞;打猎的来了中原,学会了吟诗作画。为什么大家都是部落移民,满清可以安享276年,而蒙元连100年也呆不住就歇菜了。从两朝皇帝的名字,您就能看出点门道,看看下面两个名字:元朝第四任皇帝叫: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清朝第一任皇帝叫:爱新觉罗·福临去掉姓氏读一下,“爱育黎拔力

  • 我们为什么会像小时候一样,要把岳飞当做心目中的民族英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为什么说岳飞是民族英雄,曾经的岳飞为什么不称民族英雄,岳飞为何能称为民族英雄

    “民族”这两个字还存在一年,岳飞岳武穆就仍然是汉民族一年的民族英雄。汉民族在现阶段也仍然需要英雄,历史上的汉民族也不缺少英雄。顶着外戚“光环”和“拍马屁”的名声,坚持战斗在大漠风沙里,建立不世功勋的卫青霍去病也是民族英雄。大义凛然、宁死不屈、孤忠大节、舍生取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

  • 他为朱元璋挡9箭,朱元璋:朕永不负你!抄家时为其留了个小孙子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元璋有多狠临终前毒杀2个儿子,朱元璋的三个锦囊妙计,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有谁没有善终

    刘备称帝后怕功臣功高盖主,开启大规模杀功臣模式,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他的翻版,34位功臣被他杀了30个,功臣陈德因救过他命排除在清除计划中,但他死后两年因为一件事让朱元璋将其满门抄斩。陈德与朱元璋都是安徽凤阳人,1343年他们都遇到一起百年难得一见的旱灾,朱元璋父母和大哥都在旱灾中饿死,被逼得去皇觉

  • 朱元璋北伐:一场寄托唐宋臣民数百年心结的复土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元璋北伐战略,朱元璋北伐靠的是能力,朱元璋北伐真实历史

    1271年,忽必烈定都燕京,改国号为“大元”,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封建王朝就此诞生。不过,元朝在入主中原之后却是分等级治理各族人,蒙古族为统治者的情况下,汉人会是怎样的地位可想而知。在元朝建立之前,中原王朝大多都是汉族政权统治,汉文化早已深入人心,而蒙古文化根基尚浅,中原人的接受程

  • 如果朱高炽死在朱棣前面,那继位的是朱瞻基还是朱高洵?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高炽病重朱棣隐瞒朱瞻基,朱棣朱高炽朱瞻基高光时刻,朱高炽朱棣朱瞻基人物关系

    朱高炽身体一直不好,朱棣必深知其身体状况,必早做打算,接受朱高炽早逝一事。朱瞻基于永乐九年(1411年)被立为皇太孙,确立朱瞻基大明第三代君主地位。朱棣很重视朱瞻基教育,希望朱瞻基是全面人才,亲自挑选状元胡广传授其儒家经典文学,又多次将孙子带去北征,学习行军打仗。时常带他下乡劳作,体会民间疾苦,希望

  • 宋太宗赵光义-饱受争议的帝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北宋太宗赵光义简介,宋太宗赵光义杀兄夺位之谜,宋太宗赵光义完整视频

    金匮之盟,斩草除根历史上对于赵光义兄长赵匡胤的死一直没有定论,那一晚赵光义到底为什么会出现在官家的宫中,又为何会无故在宫中留宿,“烛影斧声”是否是赵匡胤死的关键……然而过去已经是过去了。赵匡胤死后,他的三弟赵光义凭着金匮之盟(赵匡胤死后位传于其弟)登上了帝位,成为了大宋王朝的第二位皇帝。既然赵光义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