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陈德身中9箭救朱元璋,被许诺“永不负卿”,27年后却遭满门抄斩

陈德身中9箭救朱元璋,被许诺“永不负卿”,27年后却遭满门抄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406 更新时间:2024/1/16 23:15:47

朱元璋以草根起家一路升级成为明朝的开国皇帝,他的才能受到了广泛的赞誉。

但因为他的多疑和猜忌,死在他手下的朝臣也有很多,其中不乏跟随他多年、出生入死陪伴他打下大明江山的开国元勋。

甚至有为了救他替他挡下9支利箭的陈德,朱元璋当时说得好听“永不负卿”,却最终还是灭了陈家满门。

朱元璋真的这么嗜杀?还是这件事另有什么隐情呢?

毕竟皇帝金口玉言,朱元璋虽然出身草根,总还是有点当皇帝的觉悟,不至于那么打自己脸吧。

“委心明主,战胜攻取”,没有他就没有朱元璋的最后胜利

1363年7月,朱元璋与老对头陈友谅在鄱阳湖上展开角逐,两个人互相侵蚀对方地盘很多年了,现在到了最后的决胜时刻。

陈友谅长期盘踞在江西九江附近,占据长江天险水流最湍急的一段,他的水军一向被传说得十分厉害,令人望而却步。

朱元璋在这之前并没有大规模跟陈友谅在水上交战,因此只大概听说过,从没有亲眼看见过。

于是鄱阳湖上的相遇,令朱元璋大受震撼。

当时大明水师出动了20万人,听起来已经很多,但一看到陈友谅的楼船,瞬间就觉得自己这边的都成了小舢板。

那些楼船矗立在水中,远远望去仿佛浩瀚湖泊中的城楼,城内来往跑动人数众多,相较朱元璋的20万大军明显要多出一大截。

但朱元璋毕竟是见惯风浪的,震惊片刻就想出了擒敌之策。他利用对方楼船笨重移动不便的劣势,安排己方战船数艘围打一艘楼船,很快就见到了成效。

眼看着有几艘楼船被困最终被灭,陈友谅大惊,其麾下猛将张定边请求出战。

张定边这里有从元军手中缴获的望远镜,他之前正好看到了一个很像朱元璋的人,被簇拥着在某艘战舰船头观战。

得到陈友谅的允许,张定边立刻坐上冲锋舟往刚才瞄定的那艘船冲去。

朱元璋这边见对方来势汹汹,慌不择路下,竟然搁浅在一片礁石滩上。

张定边一看真是“天助我也!”还没靠上去就张弓搭箭,“嗖嗖嗖——”几箭过去先把旁边碍事地干掉再说。

两船距离已经十分接近,陈德看出张定边认出了朱元璋,于是死死跟在朱元璋身边,一定要确保常遇春等人的援兵到来——根据军报,援军应该已经抵达了鄱阳湖。

陈德的估计是对的的,常遇春确实带着援兵已经到了鄱阳湖地界,且坐上了船正往这里来,但张定边却是已经到了眼前,常遇春再快,也不能瞬息抵达来护驾。

于是,陈德将心一横,望着张定边手边不多的几支箭,一把将朱元璋护在身后。

朱元璋只来得及看陈德吐出的一口口鲜血......

以微弱战功获封“临江侯”,是朱元璋对这位老臣的感谢

鄱阳湖水战双方投入逾80万大军,是中世纪最大规模的水战,在这场水战中,陈友谅战死,朱元璋险些被杀,得以逃生全凭陈德以命相救。

据说朱元璋在陈德病榻前握着他的手承诺“此生永不负卿”,相当于是给了陈德一块免死金牌。

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定国号大明,同时分封了一大批战将,其中公爵25人,侯爵79人。

其中就有临江侯陈德,在79位侯爵中排名第7,算是十分靠前的排位。

但陈德虽然跟着朱元璋南征北战,其实战功并不如何卓越,盖因他并没有读过很多兵书,每次作战都把自己当作是朱元璋的保镖,只求保护统帅,不求战功。

而且临江侯这个封号也很特别,总让人忍不住想起鄱阳湖水战,不知是否是因为救命之恩,所以朱元璋给了这个封号。

但是陈德并没有享几年福,多年征战留下的伤病,让他最终在洪武十一年撒手人寰,这是他获封临江侯的第九年。

朱元璋听闻陈德去世的噩耗,伤心悲痛难耐,竟到了辍朝三日的地步,并且在重新上朝后,就立刻追封陈德为“杞国公”,谥号定襄。

牵连甚广的“胡惟庸案”,说好的“永不负卿”也还是负了

在陈德去世后一年,“胡惟庸案”爆发,朱元璋以谋逆罪诛当时的宰相胡惟庸九族,同时受到牵连的还有御史大夫、中丞等数名官员。

令人没有想到的是,胡惟庸案引起的“多米诺效应”,一直延续到了十年后。

1390年,朱元璋发布《昭示奸党录》,将韩国公李善长等人列为胡惟庸谋反的同伙,全部诛杀。

在这次由“胡惟庸案”引出的“李善长案”中,就有陈家的对头罗织罪名,诬陷陈家也参与了当时的谋反,朱元璋在盛怒之下没有详查,就灭了陈家满门,而这离朱元璋做出许诺的时光过去也仅仅27年。

由此,朱元璋对功臣赶尽杀绝的流言就彻底坐实了。

但是!

别的不说,所谓的陈家灭门在《明史》中全无记载,提到陈德与其子陈镛的都是“坐胡惟庸案爵除”,陈镛的记录还是先写了“战死”,再写的“坐胡惟庸案”。

也就是说陈镛是在战死后,才被牵扯进了胡惟庸案,然后不知道朱元璋有没有详查,陈家“临江侯”的爵位是去掉了。

《明史》是清朝的官员编纂的,毕竟是将明朝取而代之的新朝,在《明史》中夹带一些私货也属于人之常情,就比如收录了朱元璋鞋拔子脸的画像。

所以只要是能找到只言片语说陈家确实被灭了满门的,《明史》中肯定要记下一笔。

但是现在没有,这是不是说明,单纯在陈德这一家人上,朱元璋并没有那么大开杀戒呢?

结语

后世对朱元璋嗜杀的证据,主要来源于他早年封的那些公侯,最后得善终的寥寥无几,尤其是侯爵,79人中有50是被杀的。

但这50人中就包含了陈德,可陈德明明是病逝后才被除爵的,这样的统计也太不客观了。

而且朱元璋被人诟病的“明初四大案”中,前三案都是围绕着“胡惟庸案”而来,本质上就是朱元璋为加强中央集权找的借口。

那些战功卓著的已经在第一批里就杀得差不多了,实在没必要再把人丁不旺的陈家也强安在朱元璋头上。

更多文章

  • 宋代“信托“机构—检校库:主管遗孤财产,副业放贷也做得风生水起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宋朝信托,古代信托公司,中国古代家族信托

    宋代繁荣景象宋代出现了一种专业的信托机构,被称为检校库。这种官方经营的信托机构能够代为管理有纠纷的财产,还有无人认领的财产等。在王安石的变法之下,由检校制度衍生出的放贷职能更是对宋代经济起到了推进作用。由最初的核查、保管、发放财产转变为更丰富的经济效用。并且引导了国子监、武学等官府机构纷纷将资金投放

  • 扬国威,还是伤国乱?万历抗倭援朝战争对历史走势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万历抗倭援朝地图,万历抗倭援朝打了几年,万历抗倭援朝双方兵力

    但明朝也于此次战争中元气大伤,被历史称之为明朝不是颠覆在崇祯之手,而是颠覆在万历手中,所以历史对神宗朝政批评的十分严厉,这也是因为大明王朝在数年之久的抗倭援朝战争中消耗了大量国力,加速了大明王朝的灭亡。可此场战争到底是福还是祸,让我们前来一探究竟。在当时那个动荡战乱的时代,中央集权无从谈起,就连至高

  • 同是削藩,康熙成功了,明宣宗成功了,而建文帝却把江山丢了!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建文大帝,建文削藩有多狠,建文皇帝朱允炆

    经过顺治朝,到了康熙朝,三番已然是成为了一个个小朝廷,手握重兵,部将遍布全国,更掌握了地方赋税,康熙帝是一个雄才大略的帝王,所谓卧榻之地岂容他人酣睡,为了加强皇权,在其未曾秦政时就已经将平定三番作为自身功业中的一步了。在剪除家臣鳌拜之后,与康熙十二年也就是1673年,终于被他抓住了机会,平南王尚可喜

  • 陪朱元璋打江山的34个人,朱元璋杀了30个,却为何不敢动这4人?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朱元璋为何将一同打江山的人杀了,历史上的朱元璋杀了多少将领,历史上朱元璋到底都杀了谁

    但是如此为国为民的君主为何会被冠上“暴君”的称号?这其实跟他的性格有关,朱元璋在参加起义军的时候,骁勇善战、慎谋能断、仁慈宽厚,这让众人对他心悦诚服,愿为他所用。但是当了皇帝后,朱元璋却显露出自己残酷霸道的一面,将当年跟他打天下的开国功臣都杀得不剩几个。有人说是朱元璋出身卑贱,自卑心作怪,有人说他是

  • 考古发现宋代陵墓,出土两块墓志铭,墓主人竟是王安石父亲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宋代王安石家族,最新考古发现的宋墓,王安石墓志铭完整版

    在南京的一处工地上,工人们正在施工,这时,一位工人正用铁锹挖土时,突然挖不动了,再往下挖时,却听见了一声清脆的响声,于是,工人们怀着好奇的心理继续往下挖,这时可不得了,工人们发现了古代的瓷器等文物裸露在表土上,工人们十分震惊,工地怎么会出现古代的瓷器呢?会不会下面埋着什么东西?工人们没有犹豫,立刻告

  • 明朝灭亡后,曾经让满朝文武大臣闻风丧胆的锦衣卫去哪里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明朝灭亡时15万锦衣卫在干嘛,明朝灭亡时锦衣卫去了哪,令人闻风丧胆的锦衣卫

    既然是朱元璋创立的锦衣卫,那锦衣卫也发挥了它的作用,他们只效忠于皇帝,充当皇帝的眼睛,行踪诡秘,来无影去无踪,专门打探大臣家中机密,很多大臣的一举一动都会出现在锦衣卫的聚焦范围,他们无孔不入,只要发现大臣有反常的,或者对皇帝大不敬的,马上汇报给皇帝,或者直接逮捕审讯,被抓的官员也基本离死期不远了,而

  • 明朝的灭亡,不全是人为因素,“小冰期气候”也是主要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明朝灭亡深层原因,老梁讲明朝灭亡完整版,明朝的建立与灭亡历史讲解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明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王朝,它的强硬和骨气都是前所未有的,尤其是“不和亲、不纳贡”的国家政策更是让后人们纷纷怀念这个刚毅的王朝。关于明朝灭亡的原因一直众说纷纭,有人说是因为崇祯皇帝才能平庸,不会治国理政导致国家灭亡;有人说是因为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和清军的猛烈进攻

  • 牧马的干不过打猎的为什么清朝将近300年,元朝不足100年!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上真实的牧马,元朝到底有多少马匹,元朝的马

    放马的来了中原,坚持要能歌尚舞;打猎的来了中原,学会了吟诗作画。为什么大家都是部落移民,满清可以安享276年,而蒙元连100年也呆不住就歇菜了。从两朝皇帝的名字,您就能看出点门道,看看下面两个名字:元朝第四任皇帝叫: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清朝第一任皇帝叫:爱新觉罗·福临去掉姓氏读一下,“爱育黎拔力

  • 我们为什么会像小时候一样,要把岳飞当做心目中的民族英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为什么说岳飞是民族英雄,曾经的岳飞为什么不称民族英雄,岳飞为何能称为民族英雄

    “民族”这两个字还存在一年,岳飞岳武穆就仍然是汉民族一年的民族英雄。汉民族在现阶段也仍然需要英雄,历史上的汉民族也不缺少英雄。顶着外戚“光环”和“拍马屁”的名声,坚持战斗在大漠风沙里,建立不世功勋的卫青霍去病也是民族英雄。大义凛然、宁死不屈、孤忠大节、舍生取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

  • 他为朱元璋挡9箭,朱元璋:朕永不负你!抄家时为其留了个小孙子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元璋有多狠临终前毒杀2个儿子,朱元璋的三个锦囊妙计,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有谁没有善终

    刘备称帝后怕功臣功高盖主,开启大规模杀功臣模式,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他的翻版,34位功臣被他杀了30个,功臣陈德因救过他命排除在清除计划中,但他死后两年因为一件事让朱元璋将其满门抄斩。陈德与朱元璋都是安徽凤阳人,1343年他们都遇到一起百年难得一见的旱灾,朱元璋父母和大哥都在旱灾中饿死,被逼得去皇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