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1]
张仪等人一听,下巴差点没掉了。四川一个蛮荒之地,走路都费劲,打那干嘛?这不是浪费时间么? 当时的四川,确实属于偏僻之地,住的都是蛮人,不在军事家的战略眼光中。所以司马错的发言听起来不但无厘头,简直可以说惊世骇俗。 于是司马错给大家解释了一下:“打四川有三点好处:第一,打下四川后,能扩充土地,增加财富,为争霸天下打下更坚实的基础;第二,我们现在攻打楚国,只能从武关出兵。但打下四川后,我们就可以从长江上游出一路军队,和武关的那一路形成钳形攻势,这样更容易消灭楚国。第三,能隐藏我们东进中原的终极目标,让关东六国搞不清我们在干什么,等他们回过味来已经晚了。” 秦惠文王一拍大腿:“这不相当于打游戏建个分基地吗?四川+关中 VS 中原!我懂了,就打四川。” 司马错的提议,第一次将四川的战略地位凸显出来。秦国获得四川后,国力更加强盛,势如破竹地统一了中国。而且,楚汉之争时,四川也作为刘邦的后勤基地,默默地支撑着刘邦的补给。它在当时的历史记录上并不出名,却是战争的胜负手。
[var1]
司马错死后两千年,英国一位战略家李德·哈特提出一个概念:“间接战略”。间接战略意思是在目标明确的前提下,并不直接朝目标前进,而是适应环境,积攒必要的“势”,万事俱备后再改变路线,向目标发动总攻。这和司马错的观点,是一致的。 这个“间接战略”在被称为“职场教科书”的谍战剧《潜伏》中,余则成用得很溜。比如他要当副站长,就采用了“间接战略”。 1)隐藏自己的目标 余则成要当副站长,资历不够,马奎和陆桥山进天津站都比他早;军衔不够,他是少校,马奎和陆桥山都是中校。如果余则成站出来去争夺,就会被马陆两人全力打压。所以,余则成要把自己目标先隐藏起来,反复和马陆二人表示,自己觉没有当副站长的心思。 2)积累自己的能量 当马奎和陆桥山为了副站长职位挣得不可开交时,余则成却默默地积累自己的“势”:第一,“努力把站里的工作做好”;第二,帮站长做了很多见不得的私活;第三,在站里保持个好人缘。这样在公私两面,余则成都取得站长的信任,就算全站职工投票余则成也不怕。
[var1]
3)找准时机发起总攻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马奎和陆桥山两败俱伤,余则成则不显山不露水地获得了站长的信任,并趁着新对手李涯急躁冒进犯了致命错误后,发动致命一击,当上了副站长。 你看,余则成的故事就告诉我们,如果你身边有个业绩一般的人突然当领导了,或者一个看起来不怎么努力的人突然暴富了,不要不服气,说不定人家用的是“间接战略”。 通向成功的路实在太挤,人家绕道了。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