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齐国最后被秦国灭亡除地理因素外也有远交近攻战略的原因

齐国最后被秦国灭亡除地理因素外也有远交近攻战略的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665 更新时间:2024/1/17 17:26:58

齐国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攻齐收益很低

齐国最早的国君是西周开国元勋姜尚,其统治范围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山东省及其附近地区,靠近大海,商业发达,在春秋战国的很多时期,齐国都是国富民强的强国,在周安王十六年(前386年),原本姜姓的统治者被田氏所取代,齐国自此也被称为田齐,但齐国凭借着独特的地理位置,始终在各大诸侯国中占据着很高的地位。

而秦国的统治中心在关中一带,想攻打齐国路途遥远,粮草补给势必非常困难,越过其他国家攻打齐国,即使战胜,所得到的土地也很难真正掌握在秦国手里,所以在很长的时间里,秦国都和齐国保持友好的通商关系。所建齐国建国的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周文王、武王时期的太公吕尚,可谓是“钟鸣鼎食之家”。

虽然经历了商鞅变法的秦国已经非常强大了,但率先灭掉小国积蓄力量,把齐国放到最后攻打,才是明智之举。

同时与齐国开战,即使战胜,秦国的损耗也会很大,这就给了其他诸侯国可乘之机,这样的局面,是秦国国君不愿意看到的。

秦相范雎:远交近攻的国策

秦昭襄王在位时期,秦国已经崛起,先后在伊阙之战大败韩魏两国、鄢郢之战削弱楚国、长平之战打残赵国,也参与了五国伐齐,致使齐国差点灭亡,但随后齐国复国,可见齐国的底蕴还是很强的。

[var1]

范雎范雎

于是秦相范睢向秦昭襄王进言,采取远交近攻的国策,一步步实现统一天下的目标。所谓远交近攻,就是向秦国临近的韩国、魏国这样的小国用兵,同时和远方的齐国交好,两国通商,以稳住齐国,等到消灭了近处的国家,最后再收拾齐国,这样的战略得以逐步实施,后来秦始皇统一天下,也基本是按照这一国策施行的。

而齐国贪图眼前的小利,就答应了秦国的交好,殊不知唇亡齿寒,等到其他国家都被秦国消灭,齐国也只能是秦国的盘中餐,任人宰割。

战国后期,齐国衰弱,留着齐国牵制他国,更符合秦国的利益

齐威王在位期间,齐国和魏国同时称王,同时齐国国内也开始了改革,官场风气也开始焕然一新,之后又打赢了马陵之战,一时间齐国在诸侯国间威望很高,齐国也成为这一时期数一数二的强国。

[var1]

乐毅

但到了齐湣王,齐国贸然攻灭了宋国,这给了各大诸侯国联军攻齐的口实,燕将乐毅率领燕、秦、韩、魏、赵5国联齐,齐国国都被攻破,齐国差点被灭亡,后来在田单及齐人的帮助下,齐襄王复国,但此后的齐国已经大大削弱,难以和秦国对抗。

但留着齐国,让齐国在东方各国背后牵制各国,这是秦国乐意看到的,等到秦国灭掉了其他国家,齐国也只有开城投降一条路了。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齐王田建投降,齐国灭亡,秦国统一了天下。

曾几何时,齐国在齐桓公的带领下,何其强大,尊王攘夷,为诸侯表率;但到了战国后期,衰弱的齐国,就像是秦国统一天下的帮凶,等到其他国家灭亡,齐国也只有接受覆灭的命运了。可谓是时也命也。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魏国丧失人才优势和错误的外交政策使其在马陵之战后迅速衰落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魏国衰落之战解决了吗,魏国马陵之战全军覆没,魏国衰落的几大战役

    赵氏夺到的土地最多,韩氏也干得不赖,只有魏氏只得到了晋国西南角安邑一带的土地,势力相对弱小。但是魏氏并非毫无所得,因为在赵襄子之后,魏氏的魏斯做了正卿。魏斯做了正卿后,发现晋国的土地已经被三家瓜分完了,魏氏如果想要新拓展土地就得要对韩氏、赵氏下手。可是,韩氏因为“赵氏孤儿”的故事,一直为赵氏所看重。

  • 魏国飞地过多使其攻秦时常有后顾之忧,魏惠王迁都后战略重心东移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魏国魏惠王,魏惠王视频完整版,魏惠王的经典语录

    魏国的战略众所周知,魏国的地理位置非常糟糕。当年三家分晋时,赵国瓜分了晋国北部,韩国瓜分了晋国南部,魏国则瓜分了晋国中部。既然是中部,那就意味着魏国存在被赵国和韩国两面夹击的风险。并且,魏国在主体地盘外,还有五六块地盘很小的飞地。这些飞地孤悬本土之外,被其它诸侯国包围,承受的压力非常大。面对这种先天

  • 长平之战后赵国在团结中取得了邯郸之战和对匈奴的胜利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长平战后赵国女人,秦赵长平之战赵国惨败,长平赵国骑兵优势

    在提起长平之战的时候,往往只关注秦国和赵国,而忘了是谁引起的这场战争,原本和赵国是没有多少关系的,是秦国和韩国的争端,秦国将韩国的上党郡与韩国本土隔离,成为孤地。冯亭不肯将上党郡交给秦国,于是来了一个祸水东引,将上党郡献给了赵孝成王。赵孝成王动心了,在他看来,发百万大军打一年还不一定能攻下一座城邑来

  • 长平之战九年后燕国攻打赵国却在鄗代之战中失利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长平战败后赵国反应,秦赵长平之战赵国惨败,长平赵国骑兵优势

    背景长平之战后,赵国元气大伤,邯郸城内无人不戴孝。但是赵国没有向秦国妥协,为了应对秦国下一步的军事行动(攻打邯郸),赵国整军备战,动员所有人力参军,准备与秦军决一死战。周赧王五十六年(前259年),秦昭襄王以赵国拒绝割地为借口,发兵五十万攻赵,邯郸之战爆发。此战打了一年,秦军死伤惨重,赵军也死伤惨重

  • 秦始皇是不是吕不韦的儿子?想知道真相吗,我们一起往下读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秦始皇与吕不韦的真实关系,秦始皇到底是不是吕不韦儿子,秦始皇是不是吕不韦的私生子

    [var1] 但是,在拥有了巨额的财富之后,吕不韦并不满足,他认为,要想永保子孙后代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只有在政治上有所作为方可做到,于是他准备利用这些财富进行政治投资。一次偶然的机会,他遇见了当时在楚国为质、很不得志的秦昭王的孙子嬴子楚。凭借着商人特有的直觉,吕不韦认为此人是一可居之奇货,于是将所

  • 秦始皇早年生活如何?嬴政虽贵为秦国公子,但幼年却过得极为凄惨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秦始皇嬴政的真实经历,秦始皇嬴政手抄报,大秦帝国之秦始皇嬴政

    这首古风诗中,简单的几句诗词尽显秦始皇之霸气,但傲睨一世的秦始皇在早年却有一段屈辱、不堪的经历,也是这段经历对秦始皇的性格产生了很大影响。[var1] 秦始皇嬴政即位秦王亲政后,积极推行统一战略,秦始皇以虎视龙卷之威势攻灭东方六国,一统天下,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中央集权的王朝——秦朝。 始皇只

  • 战国七雄代表名将分别是谁?白起、乐毅上榜,最强的又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战国十大名将吴起,白起和乐毅谁强,战国乐毅简介

    在大变革的战国年代有不少出色的武将,七个诸侯国都有自己的大将,从武将们立下的战功和他们自身的才干来看,哪七位武将能够脱颖而出呢?成为自己国家武将的第一名。[var1] 韩国第一名将暴鸢 韩国是七国人口最少,也是实力最弱的国家,因为人口不多,所以韩国的武将也没有几个参与的战争自然也没几场,在那少的可怜

  • 秦国最屈辱的一场战役:50万秦军被5万魏军击败,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秦国灭亡时80万虎狼之师去了哪,秦国最悲惨的战役,秦国败后10万大军去了哪里

    [var1] 在商鞅变法之前,也即战国初期,秦国则是战国七雄中相对弱小的诸侯国。比如秦国的河西之地,就被旁边的魏国占据了。为了夺回被魏国占据的河西之战,秦国和魏国展开了多次较量。然而,最终的结果却是秦国胜少败多。于是,周安王十三年(公元前389年),秦惠公见河西难下,下令举全国之力调集超过50万秦军

  • 秦国能够变法图强,为何其余六国宁可天天挨打割地,也不推行变法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秦国为何变法成功,秦国的变法有多彻底,孙膑评价秦国变法

    西周时期,秦国还依然处于游牧阶段;春秋时期因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才获得与众诸侯平起平坐的地位。此后百余年,秦国君臣与占据关中地区的戎狄部族浴血厮杀,好歹在函谷关以西有了一块儿立足之地。尤其是秦穆公时期,拓地千里,灭国二十,使秦国获得了“春秋五霸”的显赫地位,称霸西戎。 [var1] 秦国嬴氏王

  • 秦国的一位名将:辅佐四位秦王,战功接近白起、王翦!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秦国将军王翦辅佐了几代秦王,白起王翦,王翦怎么评价白起

    [var1] 对于战国七雄来说,最终是秦国一统天下,消灭了其他六个诸侯国。而秦国之所以能够成为最后的赢家,自然离不开众多名将的努力。其中,就白起和王翦这两位名将,无疑为秦灭六国立下了赫赫战功。就白起来说,重创了韩国、魏国、赵国、楚国等诸侯国。而就王翦来说,则在战国末期横扫六国,攻下了大片的疆域。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