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曾国藩抓住了一个人,当知道他名字后,吓得连夜将其处死

曾国藩抓住了一个人,当知道他名字后,吓得连夜将其处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608 更新时间:2023/12/9 8:31:18

在清朝时期,皇室贵族对于抓获的反清人士都会处以极刑,并且,以此来显示朝廷打压反抗势力的决心。但是,在太平天国起义的时候,曾国藩并没有立即把抓住的乱臣贼子全部杀死,而是把抓住的天平天国的一些主要领导者押送到京城之后,由朝廷下令处决他们。

但凡事都有例外,他在抓住李秀成以后,没有像往常一样把他押送到京城,而是选择立即杀死他,那么,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隐情呢?

原来,李秀成是太平天国军队中最为勇猛的领导者之一,其能力自然十分厉害,天京事变之后,可以说是他一个人撑起整个局面,他与陈玉成、李世贤等力撑危局,取得了二破江北大营、三河大捷、二破江南大营等军事上的胜利,并建立苏福省、天浙省,中兴了太平天国。其运筹帷幄,多次率兵打败了清王朝军队的进攻,不仅如此,他还攻克了其他的省市地区,比如福建省等,让太平天国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可想而知,曾国藩必然与他多次交锋,更是他的手下败将,所以曾国藩必然会对他深恶痛绝。

在金陵被攻陷之前洪秀全已死,那么,在洪秀全死后忠王李秀成自然就成了太平天国的最高领袖,也可以说是太平天国最后的主心骨。

1864 年,曾国藩攻陷金陵,之后湘军在天京城内进行了大屠杀,李秀成因在护送小主人洪天福贵撤退的时候,一不小心从马上摔了下来,受了伤。无奈之下,他只好临时决定先在南京城附近养伤,之后,被当地的村民告发并用绳子绑了起来,押送到了曾国藩前面。曾国藩亲自审问李秀成,至于,他们当时到底说了什么,谁也不知道。后来,有人猜测那一次见面,两人必然说了很多不能让朝廷知道的事情,这才让曾国藩决定赶紧杀死李秀成。

甚至在第二天,曾国藩给在安庆的儿子曾纪泽写信道:

“伪忠王曾亲讯一次,拟即在此正法。”

其中还有这样的一段记载,那就是在李秀成被抓住之后,他仅仅用了不到十天的时间一最快的速度记录了整个太平天国的发展以及衰亡的历史,这部历史长达十万字。据说他当时写的速度平均一天7000字,最快的时候一天写10000多字。大家知道,拿毛笔一天写一万字是非常不容易的。

当时他和清军说他要写告白书,或者叫自白书、投降书,其实他是在骗清军,要不然清军不会给他纸和笔。在这份告白书里,他依然称清军为妖,依然管太平天国的同胞叫天兵。但是,可惜的是,李秀成的这份自述后来被曾国藩给删减了,其最重要的部分至今仍然是一个谜。

在一些相关的文献资料中详细的描述了曾国荃与其弟弟曾国藩的对话内容,曾国荃曾经劝说曾国藩起兵造反,认为他们拥有二十多万的士兵,只要和李秀成谈判,让他归顺自己,那么,必然会有千千万万个太平天国的士兵追随他,想要推翻清王朝的统治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从这一点上可以推断出,在李秀成与曾国藩的谈判过程中,肯定推心置腹的劝说曾国藩推翻清王朝统治,自立为王,称霸天下,他可以带领太平天国的士兵追随其左右,帮助他建功立业。

之后,曾国藩否决了曾国荃的提议,并且解释道:李秀成在被抓住之前还是英雄,只要他发话,必然会有很多人誓死追随,但是,现在李秀成已经被他关进了大牢,他早已失去号令天下的威望了。并且,在他看来,这个太平天国忠王异常狡猾,只有速杀,才会让余党彻底断了东山再起的念头。

曾国藩在日记中记载了这样一段话:曾国藩亲自审讯过李秀成,最后决定立马执行死刑,以免到了京城之后李秀成说一些不该说的话,对自己产生不利影响。那么,曾国藩到底害怕什么呢?

这可能也就是为什么他要删减刘秀成自述文字的原因了吧,在李秀成的自述书中,也极可能有相关曾国藩的内容,所以后来被曾国藩删除了,这一点,可以说是最让曾国藩忌讳的。李秀成如果解押到京,话题涉及到这方面,或者说出什么对曾氏兄弟不利的话,会让曾国藩很被动。

其实,在那个多疑的年代,不管曾国藩有没有打算起兵谋反,只要皇帝听到关于他谋反的一些话,如论如何都不会再信任他,并且会对他处处提防,甚至可能会直接杀了他,想来,这也是曾国藩没有把李秀成交由朝廷处置的原因。总而言之,如果押解李秀成去京城,一切将无法控制,有百害而无一利,这样的事情放在任何人基本都会选择上册——让其速死。

更多文章

  • 比武则天、慈禧厉害的女人,他们顶多偷着找,此女给男宠生两孩子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慈禧和武则天谁更厉害,慈禧与武则天实力,慈禧和武则天哪个强

    前段时间的《芈月传》风靡一时,大家通过电视剧认识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太后,她就是秦国的宣太后。在她的治理下,秦国的实力大大增强,百姓也逐渐富裕起来,再也不是曾经的荒蛮弱国,韶山以东的国家全都对它俯首称臣。在某种意义上,宣太后是一位权力巨大的当权者,甚至,可以说是一国之主。从为子夺位的过程就可以看出,

  • 30多岁的李世民,为何娶年过半百的萧皇后?因她有一个厉害的属性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世民真的娶了65岁的萧皇后,李世民萧皇后简介,萧皇后多少岁嫁给李世民

    古代的美女有很多,比如像貂蝉、西施、杨玉环、王昭君等等,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都用优美的诗文赞美她们的美貌。不过,尽管美貌是引人注目的,但是倘若只有美貌并无与之相匹配的才华,那最终便极有可能落得一个凄凉境地。在隋唐之际,政权更迭不断,因此许多英雄人物只是短暂地掌权。在这样的乱世之中,竟有一位女子,她

  • 短短两年时间,唐朝的死囚数量暴增十几倍,李世民是如何化解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世民与死囚的生死约定,李世民放390名死囚回家,唐朝李世民的简介

    主要是因为唐太宗对一个人的处理导致的。 ▲李世民画像 这个人叫张蕴古,太宗一朝的大理丞,即大理寺的主官,主要工作是分管全国各州司法案件的复审。 在张蕴古处理的案件中,有一个李好德案。李好德,毛病不大,就是嘴跟开了光一样,什么都敢说。于是,遭了报应,被人举报押进了大牢。 张蕴古深入了解之后,发现李好德

  • 真正是他让唐朝走向灭亡,但却在历史上无人敢这么认为,他是?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唐朝一直是让国人值得骄傲的朝代,即使在今天外国人将具有中国特色的一条街称之为“唐人街”。大唐之始不用说,我们都知道唐是灭隋后建立起来的,而那时候的唐朝,对于周边国家和部落远没有吸引力,所以搜史君觉得刚开始建立的唐朝还不能称为“大唐”。在我的心里,大唐那是盛世,万国来朝,天下奇物无所不有,真正的大唐开

  • 从八王之乱中脱颖而出,出身贫寒的张方如何崛起于乱世?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皇叔张方,张方的个人资料,南部战区空军张方

    一、门阀垄断,材勇得幸“盖以论人才优劣,非谓世族高卑”,九品中正制的建立,原本是曹魏在向世家妥协的同时,由中央发掘和起用地方有名望和才学的品第人物,以此对抗地方士族。然而当司马懿掌权后,九品中正制最终成为门阀士族的选举工具,高门士族子弟往往弱冠便由吏部直接从家里选取入仕,他们要做的只需要在此前“刷声

  • 看懂了薛仁贵,就明白为何唐朝再无名将,年轻将领们都去哪儿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唐朝薛仁贵简介,唐朝24名将有没有薛仁贵,薛仁贵是唐朝第一名将吗

    但是大家可能好奇一个问题,就是唐朝从程咬金、秦琼开始,到薛仁贵这儿。唐朝好像再没有什么,能拿得出手的名将。正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那唐朝的年轻人都去哪儿了? 薛仁贵的从军史看过这部电视剧的人都知道,薛仁贵是一个力量令人,而且武艺超群的人。而且薛仁贵的家世可不简单,他的爷爷是在隋朝官居四品。在隋朝灭亡

  • 看“四姓家奴”封德彝,如何将李渊父子耍的团团转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封德彝个人资料,封德彝全部视频,李渊家族一览表

    ?封德彝 封德彝是谁?准确点说,他是个人品很差的官三代,爷爷封隆之曾任职北齐国的太保,老爹封子绣担任过隋朝的通州刺史。 其本名叫封伦,字德彝,祖籍渤海蓨[tiáo]县(今属河北景县)。 封伦踏入仕途,不是借父祖的光,全靠自己打拼。 隋朝初年,封伦被权臣杨素征召为幕僚,两次落水之后,竟走了狗屎运,凭

  • 盛世大唐由盛转衰的“安史之乱”到底多乱,最终又是怎么平定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安史之乱大唐实力排名,安史之乱平定后大唐版图格局,安史之乱大唐的兴衰

    安史之乱开始 就在唐玄宗和杨贵妃还在华清宫中恩爱甜蜜,享受着诗情画意的时候。突然有人来报,说自己深信的安禄山起兵要诛杀杨国忠了。可是唐玄宗并不相信,虽然一直有人密报安禄山有反叛之心,可是唐玄宗不相信自己爱妃的干儿子会反叛。但不久之后,平原郡的太守颜真卿也上奏汇报此事,这时候的唐玄宗才真正相信自己的

  • 盘点李渊、李世民娶的仇人妻女,他们不怕半夜被杀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李渊和李世民晚年关系,李世民对李渊态度,李世民和李渊的父子恩怨

    皇帝最害怕的就是刺杀,然而李渊和李世民非常大胆,他们将多个仇人的女儿纳为后宫妃嫔,宠爱丝毫不减,难道他们就不怕半夜被杀吗?下面就来盘点一下李渊和李世民两位纳娶仇人的妻女。第一位是宇文昭仪。宇文昭仪是唐高祖李渊的妃嫔,她出身北周至隋朝时期名门宇文家族,她的父亲宇文述是隋朝名将,被封为许国公。隋末唐初宇

  • 唐朝皇宫中头号凶险之地,不到百年间竟发生四次兵变,开启俩盛世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唐朝有几次兵变,唐朝共发生四次兵变,唐朝盛世震撼视频

    在唐朝立国近三百年的时间里,大大小小的宫廷政变从来就没有间断过,导致帝国走向辉煌者有之,使其陷入混乱者有之。政变的发生地有很多处,但最集中、对后世影响力最大的,莫过于玄武门。在不到百年的时间里, 玄武门发生四次兵变在不到百年的时间里,发生在玄武门的政变竟然有四次之多,而更令人感到惊奇的是,这四场政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