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盘点李渊、李世民娶的仇人妻女,他们不怕半夜被杀吗?

盘点李渊、李世民娶的仇人妻女,他们不怕半夜被杀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288 更新时间:2023/12/24 13:31:54

皇帝最害怕的就是刺杀,然而李渊和李世民非常大胆,他们将多个仇人的女儿纳为后宫妃嫔,宠爱丝毫不减,难道他们就不怕半夜被杀吗?

下面就来盘点一下李渊和李世民两位纳娶仇人的妻女。

第一位是宇文昭仪。

宇文昭仪是唐高祖李渊的妃嫔,她出身北周至隋朝时期名门宇文家族,她的父亲宇文述是隋朝名将,被封为许国公。隋末唐初宇文家族最出名是宇文化及,而他正是宇文昭仪的亲哥哥。

宇文化及在扬州杀死隋炀帝,短暂扶持傀儡皇帝后,自立称帝,国号大许,似乎是父亲许国公的再造辉煌。宇文化及没想到自己很快就成为众矢之的,各路人马纷纷声讨谴责,最终被李密击败。

宇文化及兵败被杀,受到牵连遭殃的还有父亲以及兄弟,宇文昭仪则跟随三哥宇文士及投奔李渊,由于李渊和宇文士及关系颇好,算是找到稳定靠山。

唐高祖李渊非常宠爱宇文昭仪,在登基称帝后,由于原配妻子窦氏已经去世,李渊想要将宇文昭仪立为皇后,但是宇文氏坚决推辞不受,这才被封为昭仪。

宇文昭仪为李渊生下一个儿子李元嘉,由于母亲宇文氏受宠的缘故,李渊对李元嘉也格外照顾,李渊在登基后曾生育十几个儿子,但是最受宠的就是李元嘉。

如果说李渊不是宇文家族直接仇人的话,宇文昭仪被纳入后宫有情可原,那杨嫔姐妹面对李渊就是灭门之恨。

第二位是大小杨嫔。

既然是大小杨嫔,那必然是姐妹两个。大杨嫔是越国公杨素的女儿,在杨嫔5岁的时候,父亲杨素就去世了,但是杨氏家族实力强大,她度过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

杨嫔的哥哥杨玄感密谋叛乱,结果被李渊发现后报告隋炀帝,杨玄感兵败后家族遭到灭顶之灾,而杨嫔被罚入掖庭做奴婢。

由于李渊及时密报杨玄感谋反有功,更加受到隋炀帝的信任,从此之后拥有更大的军事指挥调动权,也是悄悄暗中积蓄力量,建立唐朝的关键环节。

李渊晋阳起兵后迅速攻占都城长安,当时隋朝的大部分宫女侍卫都被遣散,而杨嫔则被留下来,李渊将她纳入后宫。对于杨嫔来说,李渊是杨氏家族遭遇灭顶之灾的仇人,但是她并没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对着李渊捅一刀,反而为李渊生下儿子李元祥。

大杨嫔的族妹同样也被李渊纳入后宫,她的经历与大杨嫔相似,也是因杨玄感谋反受到株连,最后为李渊生下儿子李元名。

父亲李渊胆大,儿子李世民也不谦虚,迎娶二婚女子数量远超父亲李渊。

第三个是韦氏姐妹。

韦氏姐妹分别是指韦珪和韦尼子,韦珪被封为贵妃,而韦尼子被封为昭仪,两位都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妃嫔。

韦氏出身名门,父亲韦圆成在隋朝享受开府仪同三司待遇,史料记载她姿色容貌端庄漂亮,最初嫁给民部尚书李子雄的儿子李珉,并且生有一个女儿。

后来,李子雄跟随杨玄感起兵造反,结果兵败后被灭族抄家,韦珪也受到牵连被罚入掖庭为奴。李渊登基后大赦天下,韦珪回到洛阳娘家人那里。

武德四年,李世民奉命攻打驻守洛阳的王世充,窦建德带大军前来救援,结果在虎牢关被擒获,随后李世民攻破洛阳城。李世民决心要在洛阳站稳脚跟,在这段时间安插很多亲信,结交很多名门望族。

躲过李渊的韦珪(李渊那时候收了杨嫔)却没能躲过李世民,韦珪和堂妹韦尼子全部二婚嫁给李世民,韦尼子之前嫁的是王世充的儿子。

韦珪后来被唐太宗封为贵妃,生下儿子李慎和女儿临川公主;韦尼子被封为昭仪,一生没有生育后代。

第四个是阴妃。

阴妃同样出身名门,她爷爷是隋朝司空,父亲是隋朝名将阴世师。

公元617年,李渊率兵攻打长安,此时驻守长安的正是阴世师,他对隋朝非常忠诚,深受隋炀帝信任,因此被赋予留守都城的重任。

在李渊攻城期间,阴世师派人去诛杀李渊的家属,并且刨了李渊的祖坟。后果可想而知,李渊大军攻破城池,直接诛杀了阴世师及家中男丁,女性全部被罚为女奴。

阴妃因为容貌漂亮被李世民收下,后来生下儿子李佑,被封为德妃。贞观十七年,李佑因谋反罪被杀,根据昭陵陪葬墓考古发现推断,阴妃受到牵连被降为阴嫔。

第五个是杨妃。

唐朝初期,杨妃是唐太宗内宫四妃之一,她是隋炀帝的女儿。在李渊攻破长安城后,隋炀帝的家眷亲属全部都成为李渊的俘虏,而杨妃就是这个时候被李世民收归己有的。

虽然隋炀帝不是李渊父子杀死的,但是李渊父子是推翻隋朝统治的重要成员,作为隋炀帝的女儿,杨妃嫁给李世民后不仅没有害他,反而是剩下李恪和李愔两个儿子。

以上仅是对李渊和李世民父子后宫中的简单列举,比如李世民还迎娶李元吉的妻子杨氏,那这些女子为什么没有选择报仇呢?

有人说这是政治联姻的结果,的确是其中的原因之一,但并不全面。

陈寅恪先生曾说,李唐是“李武韦杨”之间的政治联姻集团,说法精妙准确,道出当时社会现象的实质。

隋唐时期家族联姻是普遍现象,主要目的是维护自身利益,甚至不关心皇帝是谁。这些受到牵连罚为奴隶的女子是利益关系的纽带,荣俱荣、损俱损的只有现任丈夫和娘家。

除此之外,当时人们的思想认知也很重要。隋唐时期,皇帝后宫妃嫔以及宫女的主要来源就是被家族连累的女子,这些女子被罚没入宫为奴,但是她们还有机会被宠幸。

比如隋文帝在仁寿宫临幸宫女,她就是因祖父尉迟迥反叛隋朝被罚没入宫的;隋炀帝宠爱的崔氏,她是因为父亲追随太子杨勇被罚没入宫的;上官婉儿也是因祖父罚没入掖庭;唐肃宗的章敬皇后也是在掖庭受宠,并且生下唐代宗。

由此可见,当时女人的社会地位极低,从奴婢翻身成为宠妃的例子数不胜数,她们并没有为前夫或者家族复仇的思想认知。

更多文章

  • 唐朝皇宫中头号凶险之地,不到百年间竟发生四次兵变,开启俩盛世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唐朝有几次兵变,唐朝共发生四次兵变,唐朝盛世震撼视频

    在唐朝立国近三百年的时间里,大大小小的宫廷政变从来就没有间断过,导致帝国走向辉煌者有之,使其陷入混乱者有之。政变的发生地有很多处,但最集中、对后世影响力最大的,莫过于玄武门。在不到百年的时间里, 玄武门发生四次兵变在不到百年的时间里,发生在玄武门的政变竟然有四次之多,而更令人感到惊奇的是,这四场政变

  • 他是武则天之子却被母亲所杀,死前留下一首诗,内容哀惋催人泪下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武则天母亲个人资料,武则天写的最霸气的诗,描写武则天狠毒的诗

    女皇武则天是个阴狠毒辣、喜怒无常的角色,无论是上位过程中,还是在巩固权位期间,但凡是被她视为障碍的,必定会极力除之而后快。死在她手中的冤魂难以计数,不乏有很多至亲骨肉,其中章怀太子李贤便是其中的典型。李贤是武则天的次子,深受唐高宗喜爱李贤是高宗的第六子,武则天所生的第二子,出生后不久便被封为潞王。李

  • 唐朝人为何谈“虎”色变?他们在提到此字时,是如何巧妙处理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朝的重要事件,唐朝的字是啥样的,唐朝九个真实事件

    细心地读者在翻阅唐朝人的作品时,无论是官修史书还是诗词歌赋,通篇都看不到一个“虎”字,作者若需要提到此字,也会很巧妙地用别字或别称来代替,让人很是不解。之所以如此,其实并非唐朝人真的害怕老虎,而是因为有一位帝王的名讳中带有“虎”字,按规定需要避讳。这位帝王,便是被追尊为唐太祖的北朝名将李虎。按照正史

  • 唐玄宗亲手缔造大唐盛世,却因误用三人,使帝国陷入万劫不复深渊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唐玄宗即位之初励精图治、宵衣旰食,任用名臣姚崇、宋璟、张说、张九龄、韩休等人为相,针对武则天晚年及中宗、睿宗两朝的弊政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历经十余年的努力,终于再造盛世,因这段时期的年号为开元,故被史家称之为“开元盛世”。“开元盛世”的成色到底有多足,可以从经济和人口两方面进行考察。众所周知,盛世的

  • 史上极疯狂盗墓贼,几乎挖遍唐朝皇陵,却为何不敢动武则天的坟?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武则天皇陵的资料,武则天盗墓事件,武则天的皇陵被挖了吗

    绝大多数帝王都有厚葬的传统,陵墓中往往埋有大批稀世珍宝,而与此相伴随的,自然是层出不穷的盗墓行为。在和平时期,针对帝王陵墓的盗掘,还只是小偷小摸的民间行为,而且一旦被破获,盗墓者所受惩罚必将极重。但在战乱时期,盗掘帝王陵墓的行为则成为普遍现象,不仅盛行于民间,就连个别官府和军方也会参与其中,而且规模

  • 长孙,独孤,尉迟,隋唐时为什么那么多复姓?这些姓氏现在哪去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尉迟复姓,长孙和独孤是一个时期的姓氏吗,姓刘的以前复姓独孤吗

    比如独孤(隋文帝皇后),宇文(隋朝重臣),长孙(长孙无忌),尉迟(尉迟恭)……这些人都是隋唐之际的风云人物,那么为什么他们这些姓氏都这么古怪?其实这个答案也很简单,就三个字:鲜卑人,隋唐之前中国正是南北朝乱世,北朝长期被鲜卑人掌控,虽然这些鲜卑人基本被汉化,但却也留下一点鲜卑痕迹,就连隋朝的皇室杨坚

  •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已经当上太子,为何还要逼迫其父退位?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熟悉隋唐历史的朋友都清楚,李世民在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后,已经如愿以偿地当上太子,并且执掌军国大权。然而仅仅过了两个月时间,李世民便逼迫唐高祖退位。那么,李世民为何急吼吼地逼其父退位,想来原因大概有四点:1.李世民发动政变的终极目的,是做皇帝而非太子。熟读历史的人都清楚,李世

  • 大唐有一位“神将”,68岁抗击突厥大军,对方一听名字直接吓逃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正史大唐第一战神,大唐灭突厥关键谋士,唐朝抗击突厥的名将都是谁

    由于小说、广播、电台的慢慢流行开来,大唐传奇将军薛仁贵的子孙们也渐渐走入了人们的视线中,给人们留下饿了深刻印象,那么事实上,史书上真正的薛仁贵以及子孙后世们到底是什么样?他们究竟有哪些事件为人称道?接下来,我就为大家细细盘点。根据史书记载,薛仁贵本来是山西省的一个农民,由于不得重用,到了30岁的时候

  • 李渊能夺得天下,此人在关键时刻决定了大唐的命运,但却鲜为人知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大唐李渊简介,李渊能建立大唐吗,李渊的历史事迹

    唐军势大,河南五十余州相继归降,明眼人一看,唐军有一统天下之势。到了公元620年的时候,唐军征慈涧,王世充军队则退守到了洛阳,之后,唐军切断了粮线,眼看王世充要亡了。而此时,无奈之下的王世充,则遣人向夏王窦建德求救,但是,窦建德对于此次求援,却显得有些摇摆不定。窦建德的中书侍郎刘彬,却劝他说:“现在

  • 晋朝最短命的皇帝,52岁登基8个月后忧愤而死,娶了个黑人做老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晋朝立国155年,除不被正史承认的司马伦外,共有15位合法皇帝,其中在位时间最短者,非第12任皇帝-简文帝司马昱莫属,仅做了8个月皇帝便病死。虽然历史存在感很低,但简文帝的老婆和儿子却都极具传奇色彩,而他也由此得以时时被人提及。那么,简文帝为何如此短命?他的老婆和儿子到底有多传奇?01 聪慧王爷,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