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从八王之乱中脱颖而出,出身贫寒的张方如何崛起于乱世?

从八王之乱中脱颖而出,出身贫寒的张方如何崛起于乱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889 更新时间:2024/2/20 6:13:19

一、门阀垄断,材勇得幸

“盖以论人才优劣,非谓世族高卑”,九品中正制的建立,原本是曹魏在向世家妥协的同时,由中央发掘和起用地方有名望和才学的品第人物,以此对抗地方士族。然而当司马懿掌权后,九品中正制最终成为门阀士族的选举工具,高门士族子弟往往弱冠便由吏部直接从家里选取入仕,他们要做的只需要在此前“刷声望”。所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贫寒出身的张方,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几乎没有任何出头的机会,但他就是这么幸运,因勇武得到了河间王司马颙的赏识。

“武帝叹颙可以为诸国仪表”,或许是晋武帝司马炎知道自己的直系都是什么货色,也可能是司马颙的伪装非常好,司马炎就这样相信了司马颙能够成为诸国仪表,任命他镇守关中。在此期间,河间王司马颙结识了一个小人物——张方,此人是河间人士,才能和勇气皆为上乘。在长安,张方得到了富豪郅辅的慷慨帮助,这个日后害死张方的人却在他最困顿的时候施以援手,支持着张方成功得到司马颙的赏识。

二、乱世祸起,小人得志

一切都是如此的巧合,初镇关中的司马颙将流浪长安的张方收入帐下,张方的平步青云离不开郅辅的援助。张方为司马颙效死力,毫无怀疑郅辅,却遭到两人的背刺。张方死后,司马颙迅速被灭,郅辅也死了。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现在的三人,正在憧憬着未来的大好局面:太子司马遹被废身死,皇后贾南风饮下金屑酒,赵王司马伦骄纵僭位,乱世来了!淮南王司马允首先向司马伦发难,身死功败,于是齐王司马冏举起高义大旗,联络诸王讨伐司马伦。

被司马炎誉为“诸国仪表”的司马颙可没有维护晋惠帝的觉悟,他选择帮助司马伦。安西参军夏侯奭聚众数千人响应司马冏,并约司马颙共同举事,担任振武将军的张方将夏侯奭等人腰斩于长安闹市,还将司马冏的使者绑了并送给司马伦,甚至还派张方率领大军到洛阳支援司马伦。然而司马冏与成都王司马颖的军势强盛,各地义军层出不穷,后悔的司马颙改换旗帜选择支持司马冏,他就是如此无耻的人,司马冏虽然怨恨司马颙没能从最初就支持自己,但念及他最终能和自己站在同一战线,于是升任司马颙为侍中、太尉,加三锡之礼。

三、残暴不仁,死于背叛

司马家向来不缺野心勃勃之辈,掌权的司马冏因为跋扈被落下口实,司马颙假称接受皇帝密诏,联络长沙王司马乂共同讨伐司马冏,命李含、张方率十万大军进攻洛阳。司马颙的算盘打得响亮,但没想到势寡的司马乂竟然先一步击杀了司马冏,让他一下子成为笑话。不甘心的司马颙决定再次背叛自己的盟友:刺杀司马乂,待事情败露后,司马颙也摊牌了,再度联合成都王司马颖,并命张方领精兵七万向洛阳进发。手握重兵的张方是如此的残暴不仁,纵容手下烧杀抢掠,“大掠洛中官私奴婢万余人,而西还长安”。然而由于旷日持久的征战,张方军早已缺粮,还得带着万人回长安,这怎么可能?于是大量无辜女子被张方下令屠杀,以充军粮,“军中乏食,杀人杂牛马肉食之”

就在张方衣锦还乡的时候,比司马冏更加骄横的司马颖再度成为众矢之的,张方也不忘上司的老传统,名义上是援助司马颖,实则在洛阳作壁上观,待到司马颖兵败后,将晋惠帝、司马颖等王公大臣悉数挟持至长安。再至洛阳的张方继续纵容这部下们烧杀抢掠,甚至为了断绝藩王们勤帝的念头,张方还打算将洛阳付诸一炬,曹魏司空卢毓之孙卢志以董卓焚毁洛阳为例,打消了张方火烧洛阳的念头。回到长安后,张方因为掳来晋惠帝有功,升任中领军、录尚书事,领京兆太守。

司马颙和张方的好日子还没过多久,“八王之乱”中最后一个野心家司马越起兵反抗司马颙,司马颙成为了众矢之的,这次他的新盟友,时任豫州刺史的刘乔还没等到司马颙的背刺就先一步兵败。由于洛阳被司马越占据,原本打算支援刘乔的张方停驻霸上,他没想到的是,自己成为了司马颙下一个背刺的人。参军毕垣曾受张方的侮辱,此时眼见张方远离司马颙,司马颙意图与司马越求和,于是诬陷张方将要造反,而曾经资助张方并为他所信任的郅辅也在毕垣的威胁下屈服了。郅辅带着利刃和司马颙的命令前去拜见张方,不疑有他的张方在宴席上喝得酩酊大醉,被郅辅割下了头颅。

青年的司马颙是诸国仪表,张方孔武有谋,郅辅家缠万贯,三人都曾一起憧憬着未来。若是没有权臣干政,如果没有向权力折腰,或许司马颙真的成为司马家的道德标杆,张方没有犯下吃人抢掠的罪行,郅辅不会背叛信任自己的好友。三人相辅相成,但因为各自的缺陷走向了不归路,犯下罄竹难书的暴行,张方不得好死,原以为杀死张方后能保全自己的司马颙和郅辅也死了,他们亲手斩杀了最该依仗的人,不过是死有余辜罢了。

更多文章

  • 看懂了薛仁贵,就明白为何唐朝再无名将,年轻将领们都去哪儿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唐朝薛仁贵简介,唐朝24名将有没有薛仁贵,薛仁贵是唐朝第一名将吗

    但是大家可能好奇一个问题,就是唐朝从程咬金、秦琼开始,到薛仁贵这儿。唐朝好像再没有什么,能拿得出手的名将。正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那唐朝的年轻人都去哪儿了? 薛仁贵的从军史看过这部电视剧的人都知道,薛仁贵是一个力量令人,而且武艺超群的人。而且薛仁贵的家世可不简单,他的爷爷是在隋朝官居四品。在隋朝灭亡

  • 看“四姓家奴”封德彝,如何将李渊父子耍的团团转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封德彝个人资料,封德彝全部视频,李渊家族一览表

    ?封德彝 封德彝是谁?准确点说,他是个人品很差的官三代,爷爷封隆之曾任职北齐国的太保,老爹封子绣担任过隋朝的通州刺史。 其本名叫封伦,字德彝,祖籍渤海蓨[tiáo]县(今属河北景县)。 封伦踏入仕途,不是借父祖的光,全靠自己打拼。 隋朝初年,封伦被权臣杨素征召为幕僚,两次落水之后,竟走了狗屎运,凭

  • 盛世大唐由盛转衰的“安史之乱”到底多乱,最终又是怎么平定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安史之乱大唐实力排名,安史之乱平定后大唐版图格局,安史之乱大唐的兴衰

    安史之乱开始 就在唐玄宗和杨贵妃还在华清宫中恩爱甜蜜,享受着诗情画意的时候。突然有人来报,说自己深信的安禄山起兵要诛杀杨国忠了。可是唐玄宗并不相信,虽然一直有人密报安禄山有反叛之心,可是唐玄宗不相信自己爱妃的干儿子会反叛。但不久之后,平原郡的太守颜真卿也上奏汇报此事,这时候的唐玄宗才真正相信自己的

  • 盘点李渊、李世民娶的仇人妻女,他们不怕半夜被杀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李渊和李世民晚年关系,李世民对李渊态度,李世民和李渊的父子恩怨

    皇帝最害怕的就是刺杀,然而李渊和李世民非常大胆,他们将多个仇人的女儿纳为后宫妃嫔,宠爱丝毫不减,难道他们就不怕半夜被杀吗?下面就来盘点一下李渊和李世民两位纳娶仇人的妻女。第一位是宇文昭仪。宇文昭仪是唐高祖李渊的妃嫔,她出身北周至隋朝时期名门宇文家族,她的父亲宇文述是隋朝名将,被封为许国公。隋末唐初宇

  • 唐朝皇宫中头号凶险之地,不到百年间竟发生四次兵变,开启俩盛世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唐朝有几次兵变,唐朝共发生四次兵变,唐朝盛世震撼视频

    在唐朝立国近三百年的时间里,大大小小的宫廷政变从来就没有间断过,导致帝国走向辉煌者有之,使其陷入混乱者有之。政变的发生地有很多处,但最集中、对后世影响力最大的,莫过于玄武门。在不到百年的时间里, 玄武门发生四次兵变在不到百年的时间里,发生在玄武门的政变竟然有四次之多,而更令人感到惊奇的是,这四场政变

  • 他是武则天之子却被母亲所杀,死前留下一首诗,内容哀惋催人泪下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武则天母亲个人资料,武则天写的最霸气的诗,描写武则天狠毒的诗

    女皇武则天是个阴狠毒辣、喜怒无常的角色,无论是上位过程中,还是在巩固权位期间,但凡是被她视为障碍的,必定会极力除之而后快。死在她手中的冤魂难以计数,不乏有很多至亲骨肉,其中章怀太子李贤便是其中的典型。李贤是武则天的次子,深受唐高宗喜爱李贤是高宗的第六子,武则天所生的第二子,出生后不久便被封为潞王。李

  • 唐朝人为何谈“虎”色变?他们在提到此字时,是如何巧妙处理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朝的重要事件,唐朝的字是啥样的,唐朝九个真实事件

    细心地读者在翻阅唐朝人的作品时,无论是官修史书还是诗词歌赋,通篇都看不到一个“虎”字,作者若需要提到此字,也会很巧妙地用别字或别称来代替,让人很是不解。之所以如此,其实并非唐朝人真的害怕老虎,而是因为有一位帝王的名讳中带有“虎”字,按规定需要避讳。这位帝王,便是被追尊为唐太祖的北朝名将李虎。按照正史

  • 唐玄宗亲手缔造大唐盛世,却因误用三人,使帝国陷入万劫不复深渊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唐玄宗即位之初励精图治、宵衣旰食,任用名臣姚崇、宋璟、张说、张九龄、韩休等人为相,针对武则天晚年及中宗、睿宗两朝的弊政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历经十余年的努力,终于再造盛世,因这段时期的年号为开元,故被史家称之为“开元盛世”。“开元盛世”的成色到底有多足,可以从经济和人口两方面进行考察。众所周知,盛世的

  • 史上极疯狂盗墓贼,几乎挖遍唐朝皇陵,却为何不敢动武则天的坟?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武则天皇陵的资料,武则天盗墓事件,武则天的皇陵被挖了吗

    绝大多数帝王都有厚葬的传统,陵墓中往往埋有大批稀世珍宝,而与此相伴随的,自然是层出不穷的盗墓行为。在和平时期,针对帝王陵墓的盗掘,还只是小偷小摸的民间行为,而且一旦被破获,盗墓者所受惩罚必将极重。但在战乱时期,盗掘帝王陵墓的行为则成为普遍现象,不仅盛行于民间,就连个别官府和军方也会参与其中,而且规模

  • 长孙,独孤,尉迟,隋唐时为什么那么多复姓?这些姓氏现在哪去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尉迟复姓,长孙和独孤是一个时期的姓氏吗,姓刘的以前复姓独孤吗

    比如独孤(隋文帝皇后),宇文(隋朝重臣),长孙(长孙无忌),尉迟(尉迟恭)……这些人都是隋唐之际的风云人物,那么为什么他们这些姓氏都这么古怪?其实这个答案也很简单,就三个字:鲜卑人,隋唐之前中国正是南北朝乱世,北朝长期被鲜卑人掌控,虽然这些鲜卑人基本被汉化,但却也留下一点鲜卑痕迹,就连隋朝的皇室杨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