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蒙古最初想将西夏变为自己臣属,随后则将其彻底灭亡

蒙古最初想将西夏变为自己臣属,随后则将其彻底灭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648 更新时间:2024/2/17 22:52:52

蒙古为什么攻夏?

开禧二年(1206年),统一草原诸部的铁木真,在斡难河源头召开了忽里勒台(贵族会议),会上宣布建国,众贵族和萨满尊铁木真为成吉思尊位,号成吉思皇帝,俗称成吉思汗。根据《蒙古秘史》的说法,会议上成吉思汗及蒙古贵族们就制定了全面攻打世仇金国的国策。

为了能削弱金国的实力,会议决定了全面攻打西夏,逼降西夏国。

主要原因有三:一、西夏是金国的附属国,削弱金国实力。二、西夏与蒙古克烈部有着良好的关系。早在开禧元年(1205年)时,铁木真就以在嘉泰三年(1203年)乞颜部与克烈部之战时,西夏援助克烈部为名,发动过对西夏边境的劫掠战争。三、练兵!

当时的国际环境,金、蒙、宋,形成了三国鼎立现象(金灭北宋之战时,蒙古诸部为了摆脱契丹辽国的控制,也趁机对取代辽的金,发动了战争,形成了一定牵制女真金国对宋的全面战争局势),同时,金、蒙、夏,又形成了一个三国鼎立的状态。

攻打西夏,与攻打世仇金国而言,是蒙古帝国必然的,是绝对能削弱世仇金国的实力的。而且攻打西夏,能让蒙古军队,能快速适应以后的攻城战术。

蒙古攻打西夏示意图

最为主要的是,攻打西夏,可以让蒙古获取战争人口、战争科技、垄断丝绸商路。

早期,蒙古仅仅是想让西夏臣服,成为其第一个还能保持建制的附从国

在研究蒙古史时,有个普遍的问题,即:铁木真在统一蒙古诸部时,是允许臣服、或联姻的部落并入其军事体制中的,最为典型的就是后来的瓦剌人,当时的乃蛮部及“林中百姓”。

而蒙古攻打西夏时,其早期也沿用了这一传统,并没有全面占据西夏。

第一次蒙古攻夏战争,是在开禧元年(1205年)时,铁木真只是领兵劫掠了西夏的边境城市,也算是一次战争侦察行为。

第二次蒙古攻夏战争,是在开禧三年(1207年)时,已经尊为成吉思汗的铁木真,率大军全面攻夏,但是此次是以失败而告终的。在进攻斡罗孩城时,成吉思汗是战败而退兵的。

第三次蒙古攻夏战争,则是在嘉定二年(1209年)时,当时的蒙古已经征服了高昌回纥人,这也就意味着,西夏凭借天险河西走廊四周的戈壁、沙漠,没了功效了。

蒙古攻打西夏示意图

以前的蒙古只能从河套区域进攻西夏,可这次蒙古可以直接从西面攻入西夏国。

另外一个更为主要的因素在于,蒙古人切断了西夏的国本。

西夏的地理位置,西夏国其本身表面是以畜牧业+农业为国本,实则是以商为本。在北宋时期,西夏还能通过榷场,成为古丝绸之路上的中转站。可当金国控制了中原之后,金人用苛刻的条件,逼迫了西夏成为他们的附属国,这些条件中最主要的就是榷场。

当蒙古人占据了高昌之后,也就完全切断了西夏的获取经济的最主要来源。这也为后来蒙古全面灭亡西夏打下了最为坚实的基础。因此第三次蒙古攻夏之战时,蒙古人从河西走廊攻入了西夏国内,尔后攻下了斡罗孩城,打开了通往西夏国都中兴府的通道。

这次战争逼迫西夏国改变了国策,不再成为金国的附属国,而是成为了蒙古国的附属国。最为关键的是当时的金国国主完颜永济竟然在西夏寻求帮助时说出了一句话:“敌人相攻,中国之福,何患焉?”

这次战争,蒙古获取了大量的工匠,在穆斯林史书《蒙古黄金秘史》中曾提及过,以前的蒙古军队是普遍使用骨箭镞的,可在之后就使用了铁箭镞,并拥有了铁甲等重型铠甲、以及攻城器械等等科技。

西夏形势图

另外一点是,这时期,蒙古并没有全面占领西夏,而是逼迫了西夏国主“附蒙伐金”的条件,同时将公主嫁给了铁木真的几个儿子,即和亲。按当时的蒙古习俗而言,西夏已经是其部分之一,但按中土的习俗而言,此时的西夏,只是附从国,依旧保留了建制。

嘉定四年(1211年),蒙古发动了对金之战,而西夏作为其附从国,也随之出兵全面攻取金国。但历史总是重演的:金人曾邀请西夏一起出兵北宋,事后金人反悔,西夏一条毛都没得到;蒙古攻打金国时,西夏跟随出兵,虽然获取了部分战利品,可是蒙古人已经成为丝绸之路的主人,西夏反而在经济上损失惨重。连续十年的战争,导致了西夏国内民不聊生。

嘉定十年(1217年),蒙古发动了第一次西征,征讨杀死蒙古商队的花剌子模,在对金连年的战争,已经让西夏国内出现了动荡,因此夏神宗拒绝再次出兵附从蒙古(在此之前的同年,西夏出兵跟随木华黎攻打金国,在宁州打败于金)。

随后统领对金作战的木华黎所部,发动了对西夏的“讨伐”之战,也就是第四次蒙古攻夏之战的开,但是蒙古只是威逼中兴府,劫掠了一番就退兵了。

夏神宗在嘉定十六年(1223年)宣布退位,成为西夏国唯一的太上皇,夏献宗即位后,更改了国策,联合金国,抵抗蒙古入侵。即趁蒙古主力攻打花剌子模时,联合蒙古周围诸国,发动对蒙古之战。

木华黎

但是消息很快就被驻扎在西夏境内的蒙古大将孛鲁探知,随后攻占了西夏的银州府。当然此时的总领攻打金国的木华黎突然病死,战争并没有继续下去。

第五次蒙古攻夏之战,也是灭亡西夏之战

前面四次战争,已经破坏了整个西夏差不多两百年的国体,加上商路被蒙古人所占据,以及连年的战争(蒙古攻夏、夏附从攻金),已经使得民不聊生。

最为关键的是,蒙古人已经完全了解了西夏的军队,另外,在联蒙攻金时,西夏军队已经出现严重的疲态(此前还能连连攻下城池,可之后就连连战败)。再则,西夏的上下已出现了“恐蒙”的情绪在内。

因此当成吉思汗灭亡花剌子模返回草原时,立刻于宝庆元年(1225年)时攻打西夏的沙洲,西夏就立刻宣布投降了(有人将这认为是第五次战争,但也有人认为这是第五次战役的前奏)。

宝庆二年(1226年),返回哈拉和林的成吉思汗,完全听取了在他西征时,西夏的情况报告后,极为大怒,认为木华黎之死,就是因西夏拒绝出兵所致的,于是,就以西夏违反了和约、为木华黎报仇为理由,发动了全面灭亡西夏之战。

铁木真

此时成吉思汗的军队只有10万人,而西夏的能战之兵就有30万。

可成吉思汗攻取黑水城时,西夏人竟然不敢去驰援。害怕蒙古军的围点打援,甚至有种害怕与蒙古军野战的局面出现。宝庆二年(1226年),蒙古全面占据了河西走廊的西夏城池,随后发动了对河套区域的战争。

8月,蒙古大军实行“黄河九渡”,成功占领应理、夏州等地,在围攻灵州之时,施行了围点打援的战术,围歼了西夏名将嵬名令公所率领的十万精兵(也是西夏最后能战之兵)。《西夏书事》记载:“灵州败溃,遣大将嵬名令公以十万众救灵州,蒙古兵渡河邀击,夏兵败走,领军佐里等战殁,遂取灵州”。

随后蒙古大军顺利攻占其他城池,只余西夏国都中兴府,直至宝庆三年(1227年)8月,西夏宣布投降。根据耶律楚材的记载,开始时蒙古军只是得到军令,劫掠三日。可是同月25日,成吉思汗死于六盘山后。

托雷就秘密处决了西夏的王族(迁徙途中全部杀掉),并发布了成吉思汗的遗令,屠城、毁城,有些史书说屠了,但蒙古的秘史说并没有完全屠。

根据《蒙古秘史》的说法,托雷发布屠城令后,之延续了两日,蒙古大将党项人察罕进帐死谏,托雷收回了屠城令。

西夏王陵

但是根据考古发掘,认为随后蒙古人并没有停止对西夏的破坏,所有的西夏王陵基本被毁,西夏文字禁止使用,党项称呼改回唐兀,西夏各部全面纳入蒙古,成为属民。并采取一系列毁灭党项文明的措施。

因此到了晚清时期,当时的史学家突然发现了块西夏碑文,结果问当地人,均无人能懂,且说不出来源。另外,后来研究西夏文字的突破点,是沙俄人盗挖了西夏黑水城时,发掘出了一整套北宋文书,随后在比对汉字之下,才慢慢揭开了西夏的历史面纱。

更多文章

  • 朱高燧受封后一度主持顺天军政,曾计划弑杀朱棣,失败后小心翼翼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高燧毒杀朱棣,朱高燧活了几年,历史上朱棣对朱高燧的评价

    明宗室制度,亲王诸子,世子外,其余年十岁即封,朱高燧长兄即燕世子朱高炽,次兄朱高煦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封高阳郡王;但是朱高燧不知何故,查不到洪武年间受封郡王的资料。而建文年间,燕王已经起兵“靖难”,朝廷自然不可能再册封燕藩宗子。所以,朱高燧一直都没有爵位。朱高燧是燕王朱棣最在世最小的儿子(朱棣

  • 五代十国武将排行,看到第一不禁吐血三升,太能瞎编了!不是人!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十国武将实力排名,五代十国名将一览表,五代十国正史猛将排名

    来说说“五代十国”时期的十大武将惊世骇俗的功绩吧:TOP、10 葛从周葛从周字通美,濮州鄄城(今山东鄄城北)人,祖父葛阮,父亲葛遇贤,曾被授兵部尚书之职。葛从周少年时就很豁达,而且极有智谋,最初参加了黄巢的起义军,在军中逐渐升至军校。朱温在王满渡(今河南中牟北)大败黄巢军队后,葛从周便和霍存、张归霸

  • 虽然西晋结束了三国乱世,却开启了更混乱的五胡十六国,人不如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到司马懿孙子司马炎的时候,终于忍不住了,于是就篡位自立为晋朝,司马炎早期的时候还算雄才大略;于公元279年,命杜预、王濬等人分兵伐吴,于次年灭吴,统一全国;完成大一统后,司马炎也是雄心勃勃想当一个千古明君。于是就采取了一系列经济措施以发展生产, 并颁行户调式,在西晋早期的时候,由于司马炎的政策让西晋

  • 为什么汉朝打匈奴如此艰难,而唐朝打突厥如此轻松?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汉打匈奴与唐打突厥,汉朝打匈奴的真实原因,突厥匈奴谁强大

    汉朝打匈奴,从刘邦的白登之围一直打到了东汉的北伐,前后打了将近300年。而唐朝打突厥,从唐初到744年,先后灭了东突厥、西突厥和后突厥,一共只用了100多年。为什么匈奴如此难以对付?1,中原王朝首次面临统一的游牧帝国,缺乏战争的经验。而唐朝有历代留下的经验,教训可以学习。2,匈奴是一个统一的游牧帝国

  • 隋唐时期唯一一位能和“军神”李靖齐名的名将,为唐开疆拓土万里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隋朝李靖简介,唐初名将李靖简介,唐朝的李靖一生简介

    如果李靖是西汉的开国功臣的话,下场不会比韩信好多少;如果李靖是明朝的开国功臣的话,估计也活不到七十九岁,幸好是大唐的开国第一功臣,79岁高龄病逝,也算是寿终正寝了吧。但是大唐并不止李靖这一位绝世名将,还有一人,在唐初与李靖齐名并称,而且还被李渊特赐“李”姓,要知道“李”在唐朝可是国姓啊!这是何等的恩

  • 传闻安禄山真正造反的原因竟然是为了她?果然红颜多祸水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安禄山为什么谋反,正史怎么评价安禄山,安禄山死后为什么会叛乱

    杨贵妃,本名杨玉环,杨玉环天生丽质,加上优越的教育环境,使她具备有一定的文化修养,性格婉顺,精通音律,擅歌舞,并善弹琵琶。在白居易的《长恨歌》中描述其为: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杨玉环原本在15岁的时候,就嫁给了唐玄宗李隆基的儿子李瑁,原本夫妻两个恩恩爱爱,而李瑁原本也是颇受李隆基宠爱的,因

  • 唐朝9大名将排名,就战绩而言,李靖仅排第三,薛仁贵排第七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朝十大顶级名将,唐初名将李靖简介,唐朝最厉害的大将排行

    TOP、9 李晟李晟原为边镇裨将,身高六尺,勇武绝伦,善于骑射,曾一箭射杀吐蕃猛将,名扬军中。以战功累迁至右金吾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泾原四镇北庭都知兵马使,封合川郡王。后来,李晟入朝任右神策军都将。781年,李晟以神策先锋都知兵马使讨伐反叛的河朔三镇。783年,泾原兵变,李晟前往奉天勤王,加尚书左

  • 得知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前世后,感觉《隋唐演义》作者真是脑洞大开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前世今生,历史回顾唐玄宗与杨贵妃

    是不是都觉得《隋唐演义》中的“四猛四绝十三杰”、“隋唐十八好汉”太过离奇?尤其是天下第一好汉李元霸,传说为金翅大鹏鸟转世。面如病鬼,骨瘦如柴,两臂有四象不过之力,无人能敌。使一对铁锤,四百斤一个,共重八百斤。坐骑为“万里云”,日行一万,夜走八千。而天下第二好汉宇文成都则是身长一丈,腰大十围,金面长须

  • 韩国人列古代八大名将,据说排第一的人曾把唐太宗射成独眼龙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正史上公认的八大名将,李世民独眼龙,古代最厉害的十位名将

    TOP、8 金时敏金时敏是高丽王朝将领金方庆12世孙,24岁就中了武科及第。1583年,女真酋长尼汤介侵犯朝鲜(尼汤介之乱),金时敏追随郑彦信,击退了女真的进攻。1592年,日本丰臣秀吉侵略朝鲜。金时敏在上司晋州牧使死后,被推举为代理牧使。他以全罗道的晋州城为中心,对日军入侵之后的混乱局面进行了收拾

  • 盘点隋唐时期的3大超级猛将,有一人能以一己之力屠百万大军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隋唐三大顶级猛将,隋唐正史十大名将排名,隋唐时期最厉害的将军

    TOP、3 裴元庆这裴元庆乃是哪吒三太子转世,是裴仁基的第三子,裴元绍、裴元福之弟。这裴元庆虽然不到十五岁,但是力大无穷,两臂之力超过万斤,手持一对五升斗大的银锤,重三百斤,坐骑名为“抓地虎”,也是一头天地间难得一见的异兽,否则寻常的马匹还真承受不住裴元庆这天生神力。后来这裴元庆随父山马关总兵裴仁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