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赵之间长平之战打得火热,最终赵国惨败,其他国家为何不来支援

秦赵之间长平之战打得火热,最终赵国惨败,其他国家为何不来支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194 更新时间:2024/1/21 6:19:41

[var1]

经此一役,赵国的军事实力受到了极大的打击,一战损失40多万精锐,赵国一夜回到解放前,沦为了二流国家。赵国原本是山东六国的抗秦主力,也是六国能够对战秦军的底气。

山东六国抗秦排头兵,其他五个国家为不助赵国一臂之力?

唇亡齿寒的道理大家应该都懂,一旦赵国遭到灭顶之灾,那么其五国肯定也不好受,但是为什么其他国家却没有对赵国进行支援呢?下面咱们分析一下这是为什么?

赵国不仗义在前,其余国家师出无名

从战争的起因来分析,长平之战是由赵国挑起的,他平白无故地接受了韩国的上党郡,这本是秦国攻打韩国的战利品。秦国费劲巴拉的从韩国讨要上党郡,本想据为己有,结果却被赵国截胡,这让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咽得下这口气。

[var1]

赵国的军事实力强悍,秦国当时也没有足够的实力,想与之一较高下。但是赵国做的事儿已经打破了秦昭襄的底线,如果此时咽下这口气,那么以后秦国的面子该往哪里放?因此秦昭襄王一声令下,集全国之力攻打赵国。

这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两个城池,这是17个城池,秦国靠着将士流血牺牲夺来的战利品,怎么可能就这样,让赵国捡现成。于是长平之战,一蹴而发,在这场战争之中,赵国才是理亏的一方,因此在那个讲究师出有名的时代,赵国得不到援助也是理所当然的。

秦赵两国实力强悍,其余各国大有坐山观虎斗之意

两个武林高手,华山论剑,其他几个国家幻想着能看到两败俱伤的有利局面。这样一来,整个战国时代的实力便会再次重新洗牌,并且当时赵国与秦国之间态度也比较暧昧,其余五国不敢贸然出手。

[var1]

赵孝成王在赵国初战不利的情况下便开始派出了求的使团。秦昭襄王将计就计对使团进行了很好的招待,同时放出风去,秦赵两国很快便结束战争。在那个时代信息发展闭塞的年代,山东的其他几个国家,在没有接到确切的情报之时,不敢贸然出手。万一自己率军来帮,而秦赵两国此时握手言和,多尴尬,弄不好还要被卷入两国的纷争之中,这让任何一个有点儿头脑的国君都不会做出这样的举措。

秦国坑杀赵卒45万,是大家都没有想到的结果

战争失败在当时来看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因为战国时期进行的战争简直是太多了,不但其他国君没有想到,就连赵孝成王估计也没有预想到,最终的结果会是这样。他可能就是简单的认为,最多也就是将上党郡归还。

因为不管是秦国还是赵国,他们都曾经失败过,因此即便是长平之战,最初以赵国的失败而告终之时,也没有引起其他国家的重视。并且赵孝成王也没有及时的其他国家请求支援。毕竟在当时看来,仅仅是一场失败而已,这在战国时期是很见的一种事情。

[var1]

但是一夜之间几十万降卒被杀,赵国一下损失45万精兵这件事却惊动了天下,人们开始分析为什么没有进行阻止。战争就是这样,充满了不确定性。投降军队如何处置,并没有明规定,完全取决于国军与将领的心情。

他们低估了秦昭襄王的魄力,秦昭襄王本次直接一举两得,直接将军事实力强悍的赵国掀翻在地并且打的永无还手之力。

秦朝消亡此举一方面是由于自身受到了极大的侮辱,再者也是由于秦国本身无力处置这些士兵。他们担心这些士兵回去,赵国再次对秦国发动进攻,后果将不堪设想。因为经过几年的消耗战,秦国自身也没有足够的资源来再进行一场战争了。并且秦昭襄王此举还起到了震慑其余国家的作用。

[var1]

邯郸之战明显的秦强赵弱,山东五国果断派兵支援。

长平之战之后,天下的格局已定,这个结局,对于山东的其他几个国家都不是一个很好的消息。当秦赵之间爆发邯郸之战时,如果其他国家不出手相助,那么赵国必然被秦灭亡。于是他们纷纷出手相助,保全了赵国就等同保全了他们自己,如果失去赵国,那么其他国家的日子将更加难过。

所以说没有那三分利,谁起那五更天。只有当自己的切身利益受到损害的时候,才会唤起他们内心的斗志,不然的话谁也不愿意去趟这一趟浑水,因为坐收渔翁之利才是他们最想要的。

[var1]

后记

秦国灭亡六国一统天下,有偶然的一方面,但是也是实力的彰显。秦国最终对六国各个击破,最终一统天下,战争六国的角度上,是一个坏事,但是站在历史的角度来看,这又是一个好事。天下一统,结束乱战,这才是大势所趋,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更多文章

  • 海昏侯墓出土孔子屏风,上面内容颠覆历史:孔子是一纤瘦正常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孔子墓中的千年秘密,海昏侯孔子像图片,西汉海昏侯出土的孔子屏风介绍

    [var1]2011年3月,江西文物部门接到群众举报,在南昌新建区大塘坪乡观西村附近山上的一座古墓遭到盗掘,随后文物部门进行调查。令人意外的是,考古专家就此发现了一座罕见的汉墓,这就是汉朝海昏侯刘贺(西汉第九位皇帝,汉武帝之孙,在位27天,帝位被霍光等所废,随后汉宣帝刘询继位)之墓。自2011年发掘

  • 秦灭六国后,嬴政是如何处置这六国国君的?他们的下场令人唏嘘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秦灭六国后的嬴政,嬴政统一之战六国死了多少人,嬴政灭六国顺序和主要战场

    秦国灭六国用了差不多十年,先后按照韩、赵、魏、楚、燕、齐的顺序进行出击,秦国结束了长达五百多年的诸侯割据时期,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专制主义的封建王朝。其实秦国在战国中后期是一直处于弱势地位的国家,毕竟地处西南边陲、经济发展并不算很好。只不过秦国得到了商鞅,商鞅变法以来,秦国国力大大增强,开始东出中原逐

  • 秦国为何进行商鞅变法?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商鞅为什么帮秦国变法,秦国商鞅两次变法,商鞅变法与秦国有什么样的联系

    我们都知道,战国晚期秦国兵强马壮,以一敌六,将关东六国一一灭亡,但实际上在商鞅变法之前,秦国不算什么大国,更还有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var1]春秋中期,在秦穆公率领下,秦国成为西部地区的霸主,奠定了与晋国争霸的本钱。但这个世界上就没有恒强的国家,进入战国时期之后,秦国不可避免地开始衰落,在与强国为

  • 张仪忽悠本领有多强,战国七雄全中招,齐国:张仪到哪,就打到哪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张仪把谁忽悠入秦的,张仪谋略多厉害,张仪假装离秦去魏国是真的吗

    [var1]张仪,姬姓,张氏,魏国贵族后裔,周朝宗室后人。包括《史记》在内的传统史书记载,张仪与苏秦一起拜师鬼谷子,学习游说之术,但苏秦自认才学不如张仪。毕业之后,苏秦成功游说赵肃侯,准备组建合纵联盟,但合纵未成之前担心秦国破坏,因此希望有人忽悠秦国,让合纵联盟能够组建。张仪下山之后,一直找不到工作

  • 一片险被埋没的甲骨文,却推翻了史记记载,证实山海经未必荒诞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用甲骨文写的山海经,山海经和史记哪个早,山海经和史记谁出现得早

    [var1]上世纪40年代之前,由于这一片牛肩胛骨上面的刻辞并非卜辞,骨的背面没有施以钻凿的痕迹等,所以学者普遍认为它只是一片伪刻牛肩胛骨,从而不予重视,险些将之埋没废弃。众所周知,甲骨文出现之后,引起学术界震动,也引起收藏家的注意,所以当时就不出现了不少假冒品,这片甲骨文属于近代收藏家刘体智,他收

  • 春秋楚国锐不可挡,能与齐晋争霸,为何战国时存在感不强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战国楚国十大将军,五国伐齐楚国为何不参与,春秋楚国为何衰落

    但任谁都难以想象,二三百年之后,楚国强大到了让中原诸侯颤抖的地步,与齐国、晋国争霸100多年。尤其是齐桓公去世后、城濮之战前,中原曹国、卫国、陈国、蔡国、宋国(后又反叛楚国,城濮之战的导火索)都向楚国以结盟的形式臣服,楚国的势力让齐晋秦等都感到窒息。城濮之战前,雄才大略的晋文公对与楚国直接决战非常犹

  • 楚国为何称“楚”,甲骨文揭开秘密,难怪楚国被称为楚国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楚国为什么叫楚国,楚国文字甲骨文,楚国在历史上存在多少年

    《清华简·楚居》:“生侸叔、丽季,丽不从行,溃自胁出,妣湛宾于天,巫并赅其胁以楚,抵今曰楚人。”这一段话大意是鬻熊的妻子妣厉,在生熊丽时难产,剖腹产之后妣厉死去,熊丽存活。妣厉死后,巫师用“楚”(荆条)包裹其腹部埋葬。为了纪念她,后人就称自己的国家为“楚”。那么,楚国国号“楚”真的源于这一事件吗?其

  • 战国四大名将,白起廉颇李牧都不得善终,为何王翦却是例外?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白起王翦谁厉害了,战国四大名将之王翦与白起,李牧和王翦谁强

    [var1]从史书上看,白起、廉颇、李牧,都遭到了君王的猜忌,然后才有不得善终。其中,廉颇命运稍好,但也是流亡国外,最后郁郁而终。白起被秦昭襄王赐死杜邮,自刎之前白起感慨,“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阬之,是足以死”,因为长平之战“诈而阬了40万赵军”,所以白起认为上天在惩罚他,

  • 中国最早的地域黑:为何位于河南的宋国惨遭鄙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宋国人为什么被人嘲笑,历史上真实的宋国,宋国历史文化

    令人不解的是,宋国是周朝开国五公爵之一,殷商文化的直接继承者,宋襄公是春秋五霸之一(《史记索隐》版),这么一个有地位、有实力、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国家,为何惨遭诸侯鄙视,沦为嘲笑、挖苦、讽刺的对象?[var1]春秋战国讽刺型的寓言故事中,宋国人出镜率相当高,但几乎都是在做蠢事,先秦诸子这些大佬们

  • 战国七雄中,倒数第一的国家,灭亡之前惨到仅剩一郡之地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战国七雄夹缝中的小国,战国七雄中倒数第一的国家,战国七雄最强大的国家

    战国七雄中,齐、楚、赵、魏、秦、燕六国,至少都有过一时辉煌,都曾是一时最强之国,唯独韩国仅有一个“劲韩”之称,却几乎一直备受挨打、从未强过,堪称倒数第一。既然如此,韩国为何还能够名列“战国七雄”?[var1]01战国时代,齐、秦、楚三国一直都很强大,燕、赵、魏三国则是部分时段强大,而韩国是一直不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