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战国七雄中,倒数第一的国家,灭亡之前惨到仅剩一郡之地

战国七雄中,倒数第一的国家,灭亡之前惨到仅剩一郡之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438 更新时间:2024/1/22 20:42:13

战国七雄中,齐、楚、赵、魏、秦、燕六国,至少都有过一时辉煌,都曾是一时最强之国,唯独韩国仅有一个“劲韩”之称,却几乎一直备受挨打、从未强过,堪称倒数第一。

既然如此,韩国为何还能够名列“战国七雄”?

[var1]

01

战国时代,齐、秦、楚三国一直都很强大,燕、赵、魏三国则是部分时段强大,而韩国是一直不强。

魏国是战国第一霸主,吴起组建的魏武卒,横行半个时代,直到马陵之战中被孙膑、田忌打败,魏国才沦为二流强国。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后,赵国成为抗秦主力,但在赵武灵王之前,赵国只能算是一个二流国家。桂林之战的爆发,原因就是魏国攻打赵国,并攻破赵国的邯郸,之后齐国派田忌孙膑围魏救赵。

燕国存在感一直不强,但却出现一次辉煌,即在燕昭王时期,乐毅率领燕军连破齐国七十城,对剩下的两座齐国城池围而不攻。简而言之,燕国差点就灭掉了齐国。

战国时代,六雄皆有一时风光,但唯独韩国特别寒酸,几乎没有一丝出彩之处,相反出处备受挨打,根本就与“雄”无关。

当然,韩国有过二次“辉煌”,即灭郑与申不害变法。郑国是春秋小霸王,战国之初被韩国灭亡,此后韩国迁都新郑,这是韩国唯一一次亮眼的胜利。战国前期,韩国曾有一次申不害(法家)变法,以“术”治国,但也只是暂时的“诸侯不来侵伐”。

[var1]

02

我们常说,中国的历史是一部苦难史,而纵观韩国历史会发现,韩国也是一部苦难史。不过,在苦难之余,却又夹杂一些黑色幽默。

公元前391年,秦伐韩宜阳,取六邑。公元前366年,秦败韩师、魏师于洛阳。公元前362年,魏败韩师、赵师于浍。公元前358年,秦败韩师于西山。公元前341年,韩被魏伐,齐救韩,爆发马陵之战。公元前335年,秦伐韩,拔宜阳。公元前317年,秦败韩师于脩鱼,斩首八万级,虏其将麿、申差于观泽.......公元前230年,秦灭韩,虏韩王安,以其地置颖川郡,韩亡。

韩国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战败的历史,谁都能欺负的历史,超级鱼腩。

最后惨到何等程度呢?作为关东六国中第一个灭亡的国家,秦始皇只在韩国疆域上设置了一个颖川郡,因为韩国其他地方,都在历次战败中被吞并,只剩下一郡之地了。

不过,韩国不断战败之余,却有一丝黑色幽默,即坑强国。战国前期,魏国是第一强国,为了补偿桂陵之战的损失,就发兵攻打韩国,于是齐魏爆发马陵之战,结果孙膑歼灭魏国十万精锐,魏国从此沦为二流。战国晚期,韩国将上党之地送给赵国,导致秦赵爆发长平之战,赵国从此沦为二流。

[var1]

03

所谓“雄”,本义指公鸟,逐渐被引申为其他雄性动物、强悍过人的男性,最后升华为英雄、称雄、雄壮、雄险等。战国七雄,即为战国七个强悍的国家。

以韩国历史来看,很难与“雄”相联系,反而与“弱”很契合。既然如此,为何韩国会成为战国雄主之一?因为韩国虽然弱不禁风,却有四大优势。

一,一部春秋史,半部晋国史。后世学者全祖望评春秋五霸时,认为晋国占了四席,即晋文公、晋襄公晋景公晋悼公。春秋时代,晋国不仅是霸主,还引领了时代思想潮流,简而言之晋国是最先进、最具活力的国家。脱胎于晋国的韩国,政治地位自然远超一般诸侯国。

二,韩国兵与甲并不弱。《战国策》记载韩国“精兵二十万,厮屠十万。”三家分晋后,韩国继承了当时最大的铁矿产地——宜阳铁山,苏秦曾说:“韩地方九百馀里,带甲数十万,天下之强弓、劲弩、利剑皆从韩出。”史载,当时韩弩最大的射程达到了六百步,可见韩国有兵工厂的身份。

三,韩国地理位置突出。韩国属于四战之地,七国中国土最小的一个,东北临魏国、西濒秦国、南接楚国,是一个让人无法忽视的国家。秦国崛起之后,列国联合抗秦,由于韩国地理位置缘故,联盟中往往必有韩国一席之地。由于韩国地理位置原因,其他国家反而一直不敢轻易灭掉韩国。

四,韩国存在的时间长。韩国尽管一直屡战屡败,但却存在到了公元前230年,战国时期其他强国如宋国、越国、中山国等,要么灭亡、要么分崩离析,而韩国却一直存在。在出身晋国、独特地理位置、兵工厂的身份等加持下,韩国自然要让人高看一眼。

因此,韩国的战国七雄身份,靠的不是军队战斗力,而是综合各方面因素的综合实力。

[var1]

不过,历史上的强敌环伺之国,要么极强、要么极弱,但前者极为罕见,后者极为常见,因为双拳难敌四手,最终环伺强敌或牵制或攻打之下,只能越来越弱。因此,韩国弱不禁风,并非韩国国君不努力,韩国士兵不敢打,根本原因在于韩国强敌环伺的地理位置。

纵观战国最强的五国,除了魏国被列国包围之外,秦国、赵国、齐国、楚国都偏居一隅,无后防之患,可以集中兵力对付前面的敌人。与之相反的是,韩国需要四处防守,别说侵略他国了,能做到“诸侯不来侵伐”就不错了,所以后来韩国国君自暴自弃也就可以理解了。

战国七雄之中,最不容易的是韩国!

参考资料:《史记》、《战国策》等

更多文章

  • 古代讲究师出有名,秦始皇灭六国,分别找了什么理由?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秦始皇灭六国的名将,秦始皇并吞六国是指哪六国,秦始皇吞六国全场

    春秋时代,非常讲究师出有名,如果没有正当理由,不仅遭到列国耻笑,而且还会为手下将士不齿。战国时代,礼崩乐坏,战乱四起,但出兵依然要有理由,随便起兵攻打别国,这跟疯子一样,士兵心理也过不去,这种战争就很容易失败,比如长平之战后,秦昭襄王莫名其妙的攻打赵国,最终惨遭失败。那么,关东六国实力较弱,根本兴不

  • 四战之地危险么?战国七雄的魏国有三块四战之地,看地图一目了然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春秋战国时的四战之地,魏国为什么是四战之地,战国魏国疆域详细图

    春秋战国列国纷争,很多诸侯国都地处四战之地。比如说郑国,南北夹在楚国与晋国之间,东西夹在宋国与东周之间郑国地处四战之地,今天的两大铁路动脉,京广线(北京至广州)和陇海线(兰州至上海)就在郑国地界交汇,足见郑国当时的中原地缘中心地位。春秋小霸郑国没得意多久,领土就被瓜分了。[var1]图-三家分晋初期

  • 秦始皇灭六国,实现统一之后,是怎么样处置六国妃子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秦始皇扫六国统一了哪六国,秦始皇灭六国六国君王结局如何,秦始皇死后妃子陪葬吗

    [var1]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横扫诸侯一匡天下,成就了他自己的赫赫武功和千古威名,但征战的背后却是无数生灵的哀嚎。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在十年间国破家忘,各国的末代君主们或被砍掉头颅或被囚禁致死,他们后宫的众多嫔妃、宫人们,如果没有以身殉国的刚烈,自然也就只能随波逐流,接受“身世浮沉雨打萍

  • 快递“百家争鸣”,邮政为何如此“佛系”,它就不怕被淘汰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邮政快递优点与缺点,邮政快递的现状与前景,邮政快递行业的未来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凡是需要用到快递的时候,大部分都会找三通一达,如果是特别着急,一定会选顺丰,主动选择邮政快递的情况几乎没有。这是因为在世人眼中,邮政快递早就被打上了标签——慢!除了速度慢之外,他的营业网点还特别少,这是很多人无法接受的。既然邮政快递这么不受待见,可它为何能一直屹立不倒呢?原因很简单

  • 齐国都已经向刘邦投降,韩信为什么还要继续向齐国进兵?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邦为什么派韩信打齐国又求和,刘邦派韩信打齐国,韩信投靠刘邦注定了他的死亡

    虽然郦食其与刘邦首次相见时的场面非常尴尬,并且刘邦一直看不起他这样的儒生,但是郦食其依然凭借自己出色的政治能力取得了刘邦的重用。而他关键的一计就是在游说齐国之时。[var1]当时是汉三年秋,刘邦多次触怒项羽,引来了项羽的全面打击,而此时,刘邦的得力干将韩信正率领精兵攻破赵国、代国等地,封刘邦的命令向

  • 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的时候,世界上的其它地区正在发生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秦始皇灭六国是今天的哪里,秦始皇灭六国中国的第一次统一,秦始皇灭六国后统一的时间

    各地都涌现出世界史上数一数二的杰出人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雄心勃勃地打造着自己的帝国。印度:阿育王与鼎盛的孔雀王朝公元前232年,赵李牧在番吾大败秦军。[var1]同一年,印度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阿育王去世。阿育王时代,孔雀王朝达到巅峰。帝国版图涵盖了今天印度绝大多数地方,以及今天尼泊尔、阿富汗的一些

  • 齐王究竟是怎么想的?为什么眼睁睁的看着秦国灭掉其他5国呢?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秦国能单独击败最强盛时的齐国吗,苏秦为何建议齐王灭宋,秦国灭七国后齐王死得最惨

    看看“五国伐齐”后,齐国经历了些什么,我们再看看:如果您是齐王,您会怎么做?持续被围殴前279年,田单破燕,齐国终于从“五国伐齐”的危机中缓了过来。与此同时,秦连续对楚、魏、赵等国发起了连续攻击。前279年,白起伐楚,前278年,破郢;前277年,秦又攻取了巫郡及江南···前276年、前273年,秦

  • 明明是秦国打败了赵国,为何还要派公子子楚去赵国当8年质子?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秦国灭赵国后怎么对待赵国,秦国如何灭掉赵国的,战国时期赵国能与秦国抗衡吗

    鲜花今天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var1]一、秦赵之战秦国自打商鞅变法之后,就走上了强国之路。其他国家眼看着,自然也有了变法图强的心,赵国最有名的就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那次改革了。从公元前300年前后开始,赵国的实力也开始变得强大起来了,也相继出现了一大批名将,比如我们所熟知的廉颇、李牧等人。可以

  • 经历了长平之战后,为什么白起宁愿死,也不愿意带兵去打赵国?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长平之战白起怎么不灭赵国,长平之战后白起能打过赵国吗,长平白起能打败赵军吗

    结果几个月后,秦王想了想又要进攻赵国了。骄傲如白起,之前你打的时候你不打,现在要打,只能生病了。秦王自己打了自己的脸后自然是不好意思让白起去带兵打,于是就自己鼓捣着打了,结果自然是久攻不下,秦王就找上了白起,结果白起还是不给秦王面子,然后秦王就赐死了白起。表面上看白起似乎就是因为和秦王赌气所以才不愿

  • 古人平均寿命三四十岁,孔子活了73岁,全靠“九不食”?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孔子长寿秘诀,孔子哪年死得最多,孔子的寿命有多大

    [var1]我们现代人一日三餐,饿了还要加一顿夜宵,但古人可不同,一天只吃两顿饭。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太阳刚升起来就要出门干活,九点多才吃“朝食”;早餐吃完继续劳作,一直干到下午四点吃晚餐,也就是“晡食”。晚饭结束,太阳也差不多该下山了,由于没有夜生活,晚上有足够的时间睡觉。古人一天的工作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