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匈奴等少数民族的“父妻子继,兄死娶嫂”现象是恶俗吗?为什么呢

匈奴等少数民族的“父妻子继,兄死娶嫂”现象是恶俗吗?为什么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384 更新时间:2023/12/26 3:23:59

一、匈奴女人肩负着联姻的重任。

对匈奴人来说,他们生活在大草原上,逐水草而居,一个部落一个部落的各自生活着。而他们的婚姻是通过部落与部落之间的联姻而达成的。由于部落和部落之间容易发生战争,他们自然都想找自己的盟友。而这种盟友大多就是通过联姻的方式来找到的。

比如我们最熟悉的孝庄皇太后就是在他的哥哥吴克善作主下嫁给皇太极的。吴克善的部落属于比较弱小的,而皇太极的部落是他的父亲努尔哈赤建立的后金汗国,可谓是兵强马壮,势力盛极一时。

而且在孝庄之前,吴克善的姑姑哲哲就嫁给了皇太极。由于哲哲生了几个女儿,没有诞下儿子,所以孝庄又嫁了过去。而后来孝庄的姐姐海兰珠又嫁给了皇太极,更是得到了皇太极的盛宠。

试想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嫁过去的女性来说是肩负着家族与部落的重任的,是维持好双方关系的纽带与桥梁。即使是丈夫死了,也不会回到原来的部落。她们还要继续完成自己的使命,那么最好的方法就是嫁给本部落的人。于是就有了父妻子继,兄死娶嫂。

二、为了保证财产的不外流,势力的不削弱。

在男人死后,如果女人不是父妻子继,兄死娶嫂,那么势必会嫁到别的部落去。去的时候自然不会孤零零的一个人,可能会带着孩子,还会带着自己的财产。

那么这样就变相的使这个部落的财产外流,人丁减少,势力得到减弱。对一个部落来说,人丁和财产都是非常重要的,为了整体的利益,他们自然不愿意看到这种现象,于是就出现了父妻子继,兄死娶嫂的现象。

三、匈奴人思想比较开放。

在历史上包括匈奴在内的少数民族思想都比较开放,没有受到儒家思想的约束。比如李世民,他的奶奶和他的母亲都是少数民族,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杀死了他的弟弟齐王李元吉和他的哥哥太子李建成。后来他又把李元吉的王妃纳入了自己的后宫,而且给他生了一个孩子。这在我们汉人看来非常不可思议,但是在他看来无所谓。

再比如,武则天本是李世民的才人,但是后来还是跟了李世民的儿子李治。当皇上他们都是如此,那么对平常的,匈奴等的少数民族的老百姓来说,他们又有什么顾忌呢?

对少数民族来说,抢婚现象还非常正常。比如成吉思汗的老婆孛尔贴后来就被别的少数民族部落蔑尔乞人抢了去了。因为在少数民族有抢婚的习俗,结婚的时候你自己没有守住老婆,被别人抢了去了,那只能怨你倒霉。

等到孛尔贴再被成吉思汗抢回来的时候,可怜的孛尔贴挺着大肚子,已经有了几个月的身孕。而成吉思汗虽然被戴了绿帽子,但是对此毫不介意,对他的老婆孛尔贴依然非常好。

等孛尔贴生下了儿子后,成吉思汗给他命名术赤。术赤在蒙语中是客人的意思,术赤虽然不是成吉思汗亲生的儿子,但是骁勇善战,非常得成吉思汗的喜欢。

综上,匈奴人因为上述原因所以才会父妻子继,兄死娶嫂。所以我们大可不必妄加评论,这只不过是约定俗成罢了。

我是历史漫谈君,欢迎大家点赞,留言,关注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谢谢。

(文/历史漫谈君·一江月)

更多文章

  • 他才是三国最善于用戟的武将,敢和吕布斗戟,苦战一天后获胜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吕布戟法,三国唯一一个能打败吕布的人,吕布掷戟的故事

    戟在古代兵器中的地位很高,“十八般兵器”的说法出现之前,“五兵”一直是古代军队制式装备的代名词。关于五兵的说法有多种,《谷梁传》中的五兵为“矛、戟、钺、盾、弓矢”,《周书》中的五兵为“弓、戟、矛、剑、盾”,《国语》中的五兵为“刀、剑、矛、戟、矢”,《汉书》中的五兵为“矛、戟、弓、剑、戈”,无论哪种组

  • 他是三国第一清官,《三国演义》中却成了跑龙套的蠢货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三国演义中最聪明的五个人,三国演义中最一本正经的人是谁,三国演义中最儒雅的人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三国演义》的传播足够广泛,影响力足够深远,因此导致很多后世读者,常常不经意间把《三国演义》当成真实历史。这是一种不够客观也不够严谨的做法。《三国演义》本质上仅仅是一部历史题材的小说,作者罗贯中在参考《三国志》等众多史料的基础上,为了追求艺术效果,进行了大幅度的再创作,书中的很

  • 西汉皇帝动辄赏赐大臣黄金几千斤,后来的皇帝为啥没人那么干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西汉赏赐黄金去哪了,西汉皇帝的黄金有多重,西汉皇帝能力排行

    危急时刻,谋士陈平向刘邦献上一条妙计:“大王诚能出捐数万斤金,行反间,间其君臣,以疑其心,项王为人意忌信谗,必内相诛。汉因举兵而攻之,破楚必矣”,让刘邦拿出一笔重金,用以行贿项羽部下将士,离间其君臣关系。刘邦毫不犹豫,“乃出黄金四万斤,与陈平,恣所为,不问其出入”,一下子就拿出4万斤黄金交给陈平作为

  • 73岁的司马懿被一个梦夺去性命,他到底梦见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司马懿临死前的预兆,司马懿为什么会梦到贾逵,司马懿后期的变化

    司马懿能一生取得如此丰功伟业,除了才干超群,还有一个众人所不及的特点:身体素质极好,一口气活了七十多岁,是个老寿星。活七十多岁在现代人眼中毫不稀奇,但别忘了司马懿是生活在汉魏三国时代。有数据显示,而当时饮食营养条件和医疗保健条件下,人均寿命不足50岁,因此司马懿的长寿在当时可谓是极为罕见的奇迹。三国

  • 汉献帝原本有翻盘的机会,却被一个汉室忠臣害得万劫不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汉献帝有希望光复汉室吗,汉献帝有翻盘机会吗,汉献帝有一次翻身的机会吗

    很多人可能不明白,王允是汉室的忠臣,他为汉献帝除掉董卓,为何却成为了害死汉献帝的那个人呢?王允作为汉室忠臣,他见到董卓如此祸乱朝廷,肯定不会放着不管,可是当时的汉朝已经是诸侯分裂的时代,董卓靠着自己的西凉铁骑牢牢控制住长安。王允表面上臣服于董卓,但实际上他一直暗中准备除掉董卓,他使用离间计使董卓与吕

  • 张郃两次打跑马超两次击退诸葛亮,《三国志》为何认为他名不副实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正史张郃击败过马超吗,张郃为何怕马超,三国张郃跟马超哪个厉害

    《三国志》中提到,张郃“汉末应募讨黄巾,为军司马”,黄巾大起义爆发时间是公元184年,那么张郃那时应该在20岁左右,也就是应该生于164年左右。如此算来,张郃一生大概活了67岁左右。三国武将平均寿命普遍不长,张郃已经算是一个寿星了。张郃从黄巾起义一路打到诸葛亮六出祁山,军旅生涯长达将近半个世纪,一生

  • 刘备弃之不用的一个人,被曹操捡了漏,日后威震三国成为一代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曹操刘备大战完整视频,刘备错过的三位猛将,刘备被曹操击败几次

    《三国志》记载,刘备小时候家里穷得叮当响,为了糊口,不得不以编织草席、贩卖草鞋为生。好在他的母亲深明大义,为了让刘备有个好的前途,她省吃俭用攒下点钱,在刘备15岁那年,把他送出家门,让他去拜师求学。当时的九江太守卢植,以文武全才著称,不仅是能战善战的一代名将,还是一位学识渊博、才高八斗的一代儒学宗师

  • 马超寸功未立却当了骠骑将军,官位高于张飞,张飞为何一点不生气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马超为什么是骠骑将军,张飞大战马超完整版,马超是五虎将最强的吗

    曹丕称帝,激起了一连串连锁反应。益州的刘备,本来口口声声以复兴汉室、还于旧都为己任,但眼看东汉王朝已经彻底覆灭,于是他也在蜀汉章武元年(公元221年),于是以汉朝继承人的身份在益州称帝,继续沿用汉朝国号,史称蜀汉。按照惯例,皇帝登基都会大封功臣。跟随刘备鞍前马后效力多年的文武大臣们,也终于可以享受胜

  • 诸葛亮的《出师表》让蜀国陷入战争泥沼,华歆《止战疏》救了蜀国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歆之死,华歆止战疏全文,诸葛亮是如何带领蜀国拿下荆州的

    但另一方面,少主刘禅年少无知,大臣中又没有足以和诸葛亮的能力地位相抗衡的人物,诸葛亮也因此可以独揽大权,让蜀国完全按照他的思路和意志、在他制定的轨道上向前运行。诸葛亮的《出师表》蜀汉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刘备时期和刘禅时期。刘备时期,蜀国的发展战略,基本以诸葛亮的《隆中对》为蓝本。刘禅时期的发展战

  • 三国最阴毒小人,一手害死姜维,留下一件文物被世人追捧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三国二十四名将姜维,三国最阴险的小人是谁,历史人物故事姜维

    但“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有正就有邪,有黑就有白,自古皆然,三国时代也不例外。三国不仅有令人荡气回肠的英雄好汉,也有一些令人切齿痛恨的卑劣小人。其中最为阴毒的小人,莫过于魏晋两朝的大臣卫瓘。卫瓘,河东郡安邑县人,生于公元220年,卒于公元291年。从出生时间可以看出,他在三国时期出场时间很晚,关羽、